导读:本文包含了目的性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之目的,自然法,共享目的的合作表达,内在道德
目的性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1](2018)在《目的性言说与自然法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勒的法理学论述,通常会被视为一种新自然法学思想。那么,他的自然法思想到底新在何处,作为富勒自然法思想体系奠基之作的《人之目的与自然法》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线索。从"人之目的"的角度来描述或阐释自然法并不算特别新颖,但是富勒对于"共享目的的合作表达"的阐述以及对于社会秩序形式方面的开拓却是自然法学家核心意旨的发现,尤其是对于法律之内在道德的阐发则是其新自然法学思想的重要标志。(本文来源于《法律与伦理》期刊2018年01期)
崔光婕[2](2017)在《分析商标翻译的目的性和文化因素——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得当的译文有助于国内外经济交流。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在翻译商标时,译者主要追求两种目的:一是追求名人效应,二是追求美感效应。依据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而有利于商品销售。同时还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洪溪珧[3](2014)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介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译有所为——析功能翻译理论》(2004)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之一诺德(Christiane Nord)的一本专着,该书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如赖斯(Reiss)、曼塔里(M?ntt?ri)、弗米尔(Vermeer)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并针对译学界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功能+忠诚"的翻译原则,作为对功能翻译理论的补充。该文拟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主要理论观点作出一点自己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4年23期)
畅国帏[4](2014)在《教育方针和职业技术教育目的性的主体间性理论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通过应用这种哲学思想对我国以往的教育方针进行回顾和探讨,并应用主体间性思想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的性进行解读,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对立关系哲学层面的超越可能性,探讨了这种带有总体目的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意义的回归。(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4年11期)
靳晓莲,张秀旭[5](2012)在《读《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在2001年出版的《目的性行为》(Translat 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中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该文根据自身对本书的阅读,将本书的主要内容,观点陈述方式的特点,内容上的特点,及内容上的不足之处做以评述。(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2年21期)
孔国庆[6](2012)在《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的大学生合目的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灌输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灌输过程中,我们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把灌输者放在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地位而把大学生放在完全被动接受的"物"的状态等问题。对学生采取不加任何区别的简单化的"大锅烩"方式,极大地影响了理论灌输的效果。因此,要更好发挥理论灌输的功能,就要赋予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灌输中的平等对话地位,实施区别对象的分类灌输。(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12年07期)
孙秀芬,魏朝晖,益文杰[7](2011)在《功能理论目的性原则与商业广告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功能理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的实质是一项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优劣取决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功能的实现,即目的性原则。广告翻译作为目的性极强的商业行为,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实现其赢得异国消费者的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广告翻译目的性实现策略。(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09期)
陈也奔,张玉华[8](2011)在《环境伦理学目的性理论的内在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性理论有其内在的矛盾。一是它没能说清自然的整体目的与个体目的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从属的关系,还是各自独立的关系?二是它在坚持自然目的性的时侯,忽略了人的精神目的性。当它去解释自然事件时,用的是前一种关系,而当它去解释人类的精神事件时,又用了后一种关系.在这个地方,罗尔斯顿的理论陷入了二元论。(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1年01期)
黄朵朵[9](2010)在《翻译研究的新视角——《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篇章顺序对克里斯蒂安.诺德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并指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发展至今存在的一些问题。汉斯.维弥尔目的论的理论基础并不牢固,功能翻译理论发展至今也还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作为应用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以促进自身理论的长远发展和加强对译者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王茹茹[10](2010)在《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兼谈功能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对德国功能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功能派的翻译理论即功能目的论在翻译教学中具有明确目的、确定方法和衡量译本质量的实用性与指导性。(本文来源于《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目的性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得当的译文有助于国内外经济交流。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在翻译商标时,译者主要追求两种目的:一是追求名人效应,二是追求美感效应。依据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而有利于商品销售。同时还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目的性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王峰.目的性言说与自然法理论[J].法律与伦理.2018
[2].崔光婕.分析商标翻译的目的性和文化因素——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3].洪溪珧.《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介评(英文)[J].海外英语.2014
[4].畅国帏.教育方针和职业技术教育目的性的主体间性理论解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
[5].靳晓莲,张秀旭.读《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J].海外英语.2012
[6].孔国庆.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的大学生合目的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2
[7].孙秀芬,魏朝晖,益文杰.功能理论目的性原则与商业广告翻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
[8].陈也奔,张玉华.环境伦理学目的性理论的内在矛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
[9].黄朵朵.翻译研究的新视角——《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书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10].王茹茹.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兼谈功能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