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面受力特性论文-卓彬,李盛,何川,王焕,王起才

截面受力特性论文-卓彬,李盛,何川,王焕,王起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截面受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填明洞,沟槽式,EPS板,结构内力

截面受力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卓彬,李盛,何川,王焕,王起才[1](2019)在《沟槽式深覆土减载明洞衬砌结构受力特性及截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沟槽式高填黄土明洞衬砌结构内力,减小明洞衬砌厚度,文章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EPS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减载机制分析入手,研究了减载前后明洞各位置结构内力和结构衬砌厚度变化规律,以及边坡坡角对减载前后明洞结构内力和截面衬砌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填黄土明洞结构内力和结构衬砌厚度均随回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减载明洞结构内力和结构衬砌厚度减小效果均与EPS板厚度和EPS板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关,在EPS板处于塑性阶段末期,减载效果最佳,并给出了该密度下EPS板减载的优化设计;边坡角度越大,减载前后明洞结构内力越小;除拱顶外,明洞衬砌截面厚度均有减小趋势;而减载后的洞顶衬砌厚度减小效果最明显,其余截面厚度减小量均呈加速减小趋势。文章最后建议对不同填土高度、不同边坡坡角的沟槽式高填明洞进行不同EPS板密度和厚度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朱敏,孙珍茂,张衡,王雨佳[2](2018)在《输变电线路铁塔变截面嵌岩桩受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变截面桩因具有高承载力、低造价的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于软土场地。为了探究分层场地变截面桩适用性,以川藏联网输变电工程中广元地区铁塔桩基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相同嵌岩深度时变截面直径及嵌岩桩径对基桩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变截面直径和嵌岩桩径,均能提高极限承载力、控制桩顶沉降和水平位移。在竖向极限承载力方面,变截面直径存在一个最优值,该值等于扩大头直径。与等截面桩相比,变截面桩最多可以提高1.15倍竖向极限承载力,其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变截面处端阻力的增加,且基岩侧摩阻力的发挥程度也可从0.54%提高到8.00%。(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李静,王亚林,姜琳,刘力搏,郭甜甜[3](2017)在《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梁的正截面受力特性是梁构件内力分析的前提条件。为了研究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力特性,本研究以再生大骨料配比为变量,设计了叁根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PH1、PH2、PH3),进行了四点弯梁试验,获取了梁破坏的相关参数指标,分析了梁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天然毛石含量对裂缝开展和梁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满足平截面假定;2)与普通混凝土梁相同,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也具有明显的弹性、开裂、屈服和极限四个受力特点;3)随着天然毛石含量的增加,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逐渐降低,而极限承载力逐渐增大;4)天然毛石的加入影响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裂缝产生的位置和开展轨迹。部分裂缝的产生位置不再是梁底部,裂缝开展轨迹也沿非平截面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7年06期)

曾紫微,周增国[4](2017)在《槽型截面连续刚构桥受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槽型梁在竖向及横向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研究表明,在竖向左右对称荷载作用下,主梁产生竖向和横向位移,弯扭耦合效应明显。槽型梁截面下部面积大,中性轴靠下,主梁下缘应力通常比主梁上缘小,道床板宽度大时横向拉应力有时可能大于纵向拉应力。增加主梁肋板数量能提高主梁侧向抗弯刚度,增加肋板数量对主梁整体抗扭刚度的提升效果有限。(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王陈琦,李长冬,刘涛,雷国平[5](2016)在《不同滑坡推力模式下圆截面嵌岩抗滑桩受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嵌岩抗滑桩在不同分布模式推力下的变形与内力情况,将基于研究桩-土可分离模型的CPSP解析程序运用于嵌岩圆截面抗滑桩的嵌固段计算,可以计算得到不同推力模式下抗滑桩嵌固段的变形与内力结果。本文将ABAQUS软件的数值模拟结果与CPSP程序的解析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了CPSP程序嵌岩圆截面抗滑桩嵌固段计算的适用性。通过改变计算参数,运用CPSP程序计算了嵌岩抗滑桩在均质地基不同分布模式滑坡推力下的桩身位移、剪力、弯矩的分布结果,并总结出最大桩身位移、剪力、弯矩的相关规律。此外,在基于CPSP程序的计算结果上,并且考虑抗滑桩满足滑面处连续条件的情况下,经过解析计算,计算得到不同滑坡推力模式下抗滑桩受荷段的挠度公式,计算得出并对比了不同滑坡推力分布模式下抗滑桩的变形受力结果,分析了滑坡推力分布模式对抗滑桩桩身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刘孝辉,梁磊,安永日[6](2015)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斜桥受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斜桥斜角角度小、桥面较宽时,其受力机理与直桥不同,若用梁单元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则不能反映其实际受力状况。以3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斜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梁单元和板单元的2种有限元模型,并对比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跨中和墩顶处主梁顶板和底板的应力分布,以考察最不利工况下支座反力的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严忠林[7](2014)在《变截面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受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人们对组合结构的一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比如收缩徐变问题。收缩徐变使组合结构产生内力及应力重分布,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对于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支座区域较大的负弯矩容易使桥面板拉应力过大产生开裂的现象等。本文以赞比亚奇阿瓦40m+60m+40m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借助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程序对该桥进行分析,针对徐变对组合梁产生的内力及应力重分布,温度作用效应,负弯矩下混凝土桥面板裂缝宽度,以及减小负弯矩区段桥面板拉应力的施工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桥面板混凝土徐变对组合梁的内力及应力重分布作用,分析了加载龄期和相对湿度对徐变效应的影响,混凝土收缩对徐变效应的影响。温度作用对组合梁桥内力的影响,得出温度应力主要由混凝土和钢梁之间的温差产生。同时分析了温差作用下,当桥面板厚度及弹性模量比变化时,组合梁应力变化规律。2、对负弯矩作用下桥面板的承载力及裂缝宽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均满足规范要求。计算了不同荷载工况下桥面板裂缝宽度,得出影响负弯矩下桥面板裂缝宽度的最不利荷载。分析了相对湿度,组合梁的截面高度比以及桥面板的配筋率叁种因素对桥面板裂缝宽度的影响。3、针对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承受较大拉应力的问题,对比分析了桥面板分区段浇筑和一次性浇筑两种施工方法对成桥后组合梁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区段浇筑混凝土桥面板能够有效降低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拉应力,提高了桥面板的抗裂性能。4、研究支点位移法在连续组合梁桥施工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采用和未采用支点位移法成桥时组合梁应力,结果表明采用支点位移能使负弯矩区桥面板混凝土形成一定的压应力储备。增加支点升降量使桥面板预压应力增大同时改善支座处钢梁下缘的受压,但同时徐变的卸载作用也呈线性增长。对比分析了同时顶升中支点和按照先后顺序顶升中支点两种方案,结果表明后者对负弯矩区的预压效果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4-04-01)

邓雪涛[8](2008)在《后张预应力孔道对P.C桥梁截面受力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特别是P.C.连续梁桥以其结构刚度大,行车平顺性好,伸缩缝少和养护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备受业主和设计施工单位的青睐,从而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然而步入21世纪,工程人员发现P.C桥梁开裂问题十分普遍。早期建造的大部分桥梁有的3-5年就出现开裂,有的在施工期间就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经过多年使用后承载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解决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开裂问题势不可待。为了进一步寻找引起P.C.桥梁开裂的机理和原因以及防裂措施,为今后同类桥梁建设提供技术前提和决策依据,本论文从P.C.桥梁力学行为入手,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此类桥梁在各个施工阶段及成桥状态下箱梁截面应力分布的规律及受力特性,研究预应力孔道对P.C.桥梁截面受力特性的影响,从而为该类桥梁箱梁开裂等问题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综述了P.C.桥梁的发展现状和此类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动态,指出了运用数值分析手段研究其受力特性的意义,阐述了这项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并简述了P.C.箱梁的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为数值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然后以重庆鱼洞长江大桥(260m预应力连续刚构)为依托,利用大型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平面及叁维分析模型,结合平面杆系结构软件Dr.Bridge全桥模型,对此桥主箱梁(单箱双室)0~2#块部分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证实了预应力孔道对P.C.桥梁截面受力特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最后对本论文作出总结,并对P.C.桥梁受力特性及开裂原因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深入工作的目标做出展望。数值分析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1.借用APDL编程在ANSYS中分别实现实桥典型截面在有孔道效应(预应力张拉灌浆前)和无孔道效应(预应力张拉灌浆后)情况下的平面数值模拟,比较分析其截面应力分布和预应力孔道周围应力集中情况,模拟分析施工阶段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砼梁的安全性。同时为进行叁维空间数值分析提供前提,证实对P.C.桥梁进行叁维空间数值模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运用平面杆系结构软件Dr.Bridge3.0建立实桥的全桥模型,计算了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在施工阶段及成桥状态下的受力情况,为空间叁维数值分析提供基础依据。3.利用ANSYS二次开发工具,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建立重庆鱼洞长江大桥主箱梁0~2#块部分的叁维实体模型,进行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下的空间叁维数值分析。重点通过模拟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等施工过程,分析并掌握带预应力孔道的箱梁截面在全桥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在得到大量数值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平面杆系计算结果和施工监控中的试验数据,与叁维空间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总体评价并验证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4.根据Ansys叁维数值分析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在考虑有无孔道效应的不同情况下,对主箱梁典型截面在部分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研究其后张预应力孔道对P.C.桥梁箱截面受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08-04-01)

宁玉京[9](2005)在《异形截面柱的受力特性及其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形柱一般是指截面为T、十、L和Z形钢筋混凝土柱。异形柱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结构领域内一种特有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室内不突棱角、结构自重轻,特别适用于城市的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建筑中。 截面肢长与肢宽比≤4的异形柱,常用于7层以下的多层建筑。10-15层的小高层则往往要求构件截面肢长与肢宽比≥4。不论异形柱的肢长与肢宽比是≥4还是≤4,其受力特性是最关键的。论文在已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异形截面柱的受力特性、影响其受力特性因素以及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等内容。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有: 对于异形截面柱的单个自由构件与实际结构中构件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有限元的验证,指出构件端部的约束不同构件对应的受力特性不同;从压弯构件的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破坏状态出发,通过编制的程序对T、L形截面柱的轴压比限值进行了多种工况的计算。讨论了截面形式(不同的肢长与肢厚比)、改善腹板端部的配筋、以及箍筋的存在等因素对T、L形截面柱的轴压比限值的影响,得出了轴压比限值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验证,指出剪跨比的大小对异形截面柱的截面特性和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结论得出了异形截面柱的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原则和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5-05-01)

截面受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变截面桩因具有高承载力、低造价的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于软土场地。为了探究分层场地变截面桩适用性,以川藏联网输变电工程中广元地区铁塔桩基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相同嵌岩深度时变截面直径及嵌岩桩径对基桩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变截面直径和嵌岩桩径,均能提高极限承载力、控制桩顶沉降和水平位移。在竖向极限承载力方面,变截面直径存在一个最优值,该值等于扩大头直径。与等截面桩相比,变截面桩最多可以提高1.15倍竖向极限承载力,其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变截面处端阻力的增加,且基岩侧摩阻力的发挥程度也可从0.54%提高到8.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截面受力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卓彬,李盛,何川,王焕,王起才.沟槽式深覆土减载明洞衬砌结构受力特性及截面设计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9

[2].朱敏,孙珍茂,张衡,王雨佳.输变电线路铁塔变截面嵌岩桩受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J].路基工程.2018

[3].李静,王亚林,姜琳,刘力搏,郭甜甜.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特性研究[J].实验力学.2017

[4].曾紫微,周增国.槽型截面连续刚构桥受力特性分析[J].交通科技.2017

[5].王陈琦,李长冬,刘涛,雷国平.不同滑坡推力模式下圆截面嵌岩抗滑桩受力特性研究[C].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6].刘孝辉,梁磊,安永日.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斜桥受力特性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5

[7].严忠林.变截面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受力特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4

[8].邓雪涛.后张预应力孔道对P.C桥梁截面受力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9].宁玉京.异形截面柱的受力特性及其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标签:;  ;  ;  ;  

截面受力特性论文-卓彬,李盛,何川,王焕,王起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