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激,电容充电,电流峰值,充电时间
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包晔峰,沈彬,杨可,蒋永锋[1](2014)在《平均电流控制的混联模式反激电容充电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分析了平均电流控制下反激变换器的工作过程,推导了DCM和CCM两种工作模式下单个开关周期内传递的能量和电流峰值的表达式。分析表明,混联模式既可减小电流应力,又可兼顾功率因数校正,是反激变换器理想的工作模式。当反激变换器工作于混联模式时,工频半周期内一次电流的最大值出现在DCM向CCM转变的临界点或π/2相位处,为此建立了这两处的电流峰值模型iP peak|θ=θ(cri)和iP peak|θ=π/2,为设计反激变压器和选择开关管提供了依据。根据iP peak|θ=θ(cri)模型,试验了混联模式下采用减少变压器一次侧匝数来增大工频半周期内DCM比例的方法,达到了提高能量传递速度、缩短电容充电时间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4年05期)
郝炳金,徐艳[2](2012)在《基于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作为谐波补偿装置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有效措施,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中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原理,探讨了校正控制电路参数的选取和优化,最后用Saber软件设计了采用UC3854芯片控制的Boost CCM PFC电路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夏光滨,赵冬玉,于斌,赵伟东[3](2012)在《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单线并联均流DC-DC变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电压控制模式的并联均流技术易导致系统误报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电流控制代替电压控制模式。文章介绍了电流模式控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小信号建模分析;同时设计了系统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2年03期)
侯晋昭[4](2012)在《一种连续导电模式平均电流控制升压型PFC芯片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桥式整流滤波供电方案引起的谐波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消除谐波污染,PFC技术应运而生。随着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有源PFC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基于乘法器原理、工作在连续导电模式、采用平均电流控制的Boost型PFC技术既能获得很高功率因数,又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的优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PFC技术和开关电源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在进行具体电路设计之前,本文先介绍了开关电源中的几种基本变换器,然后对PFC的控制原理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连续导电模式平均电流控制Boost型PFC的控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设计的PFC芯片的整体电路。在电路设计中,从系统角度分析了整体电路的基本架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电压和电流控制环路的分析,明确了以提高芯片性能和设计精度、提高环路稳定性、加快环路响应速度和实现功率控制为目标的基准电压源、电压误差放天器、电流误差放大器和乘法器等模块的电路设计要点,并设计了电压误差放大器和电流误差放大器的补偿网络。在完成电路原理分析与电路设计后,应用EDA软件spectre对各个子电路模块和整体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主要关注输出电压纹波、THD、功率因数和能量传输效率等性能指标。系统的联合仿真验证表明本文的工作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是理论设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次有价值的尝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张勇[5](2009)在《平均电流模式下模糊控制输出电压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平均电流模式下基于模糊控制输出电压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该方法在电流环通过PI调解器进行输入电流波形校正的同时,使用模糊控制器来控制输出电压,并利用MATLAB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从而以数字方式实现PFC。(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应用》期刊2009年01期)
虞叶芬,杜丽,尚庆明[6](2007)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负载点电源(POL)的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MAX5060并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DC/DC变换器的控制系统。该变换器为输出电压可调的负载点电源(POL),采用大信号系统和小信号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控制回路。详细分析了电源的控制系统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07年11期)
樊明,管磊[7](2007)在《开关电源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建模与参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降压型开关电源数学模型,用该模型确定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系统参数和进行系统稳定性判断,在实践中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本文来源于《机电设备》期刊2007年04期)
王颢雄,王斌,周丹,黄凯,崔景秀[8](2005)在《Boost升压变换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Boost变换器的开环传递函数有一个位于右半平面的零点,使得使用单一的反馈电压环难以同时保证系统在受到某种扰动作用时,既有很好的动态品质又不致造成系统失稳.平均电流控制模式是提高Boost变换器稳定性和动态调节特性的有效方法.分析并推导了Boost变换器的平均电流控制模型,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和仿真,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张先谋,李耀华[9](2003)在《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软开关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制了一种24V输入,300V输出的DC 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了带辅助谐振网络的全桥变换器拓扑结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中的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在较宽的负载条件下都可实现零电压开关(ZVS)条件,降低了变换器的开关损耗。另外,也可以明显降低变压器副边的占空比丢失,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和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本文还采用了平均电流模式的控制方式,实现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双闭环控制,所设计的移相全桥DC DC变换器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03年02期)
符赞宣,瞿文龙,张旭[10](2003)在《平均电流模式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DC/DC变换器在并联时很容易出现输出电流不均的现象,介绍了一种利用均流线实现平均电流模式控制DC/DC的均流控制方法。小信号模型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式时每一个模块都是个叁环控制系统。对这种叁环控制系统的电路参数选择原则进行了说明。并用叁个BOOST电路模块构成的并联实验系统验证了这种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均流方法在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均流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并联系统的输出特性也比较平。(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作为谐波补偿装置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有效措施,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中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原理,探讨了校正控制电路参数的选取和优化,最后用Saber软件设计了采用UC3854芯片控制的Boost CCM PFC电路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与理论分析的正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包晔峰,沈彬,杨可,蒋永锋.平均电流控制的混联模式反激电容充电电源[J].电焊机.2014
[2].郝炳金,徐艳.基于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浅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夏光滨,赵冬玉,于斌,赵伟东.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单线并联均流DC-DC变换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2
[4].侯晋昭.一种连续导电模式平均电流控制升压型PFC芯片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张勇.平均电流模式下模糊控制输出电压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9
[6].虞叶芬,杜丽,尚庆明.平均电流控制模式负载点电源(POL)的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7
[7].樊明,管磊.开关电源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建模与参数设计[J].机电设备.2007
[8].王颢雄,王斌,周丹,黄凯,崔景秀.Boost升压变换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仿真[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张先谋,李耀华.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软开关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
[10].符赞宣,瞿文龙,张旭.平均电流模式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