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模仿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象思维,模仿说
模仿说论文文献综述
孙木清,肖雅琦[1](2019)在《略论“象思维”与模仿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的古代艺术本质观侧重于模仿说,而中国的古代艺术本质观侧重于心灵表现说。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更影响了中国艺术创作发展成偏重"气韵"的写意,使中国诗画有着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的特色。而具有同种思维的西方人,更追求对真实事物的再现。本文从艺术起源的象思维与模仿论的比较出发,试探中西方艺术思维差异导致的艺术表达异同之处。(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7期)
傅嘉欣[2](2019)在《从模仿说到度假村反规划环保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的艺术都是对生命的复制和模仿。在环境日益破坏的社会场所中,设计的生态环保、可持续是我们及其应该重视的。艺术手法不是破坏自然,而是给自然一个它本来的空间和状态,从对自然的规划达到自然自身的净化,做到自然生态的绵延再现,本选题通过对模仿说的分析,考虑当代新景观设计的需求和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适宜人居并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性的有机生态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王展[3](2019)在《“模仿说”与风格化——写生造型语言和审美观照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写生造型是直接体现"模仿说"的绘画方式。由于审美情感等意识的作用,形成了写生造型语言的风格化因素。写生的风格化语言既能体现艺术模仿说的绘画观念,又能达到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5期)
万黎明,万传法[4](2019)在《当下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困境与反思——从重谈“模仿说”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电影叙事学研究曾一度在全球范围内兴盛一时,但随着这股热潮的消退,其研究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未见有任何起色。缘何会造成如此局面?又该如何重新振兴电影叙事学的研究?本文从重谈模仿说说起,认为在一时难以改变方法论的前提下,重新从"动力学"角度进行探索,或许是一个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5期)
冉一贝,周雷[5](2019)在《从“模仿说”看互联网中的扁平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模仿说"与扁平化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扁平化设计似乎成了大势所趋,从"模仿说"看扁平化设计会发现,扁平化设计起源于拟物化设计,虽脱离了多余的装饰却仍然离不开模仿,我们仍然要观看到某个具体的被模仿过的形象符号,接收要传达的信息,是一种更为简约、抽象、高级的模仿。随着科技进步,从"模仿说"的角度来看,扁平化设计只不过是设计种类的一种,终将被其他的设计风格所取代,但是"模仿"却依然会长期存在。(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2期)
牟春[6](2019)在《贡布里希对柏拉图模仿说的诠释与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的模仿说是西方艺术反思和美学建构的源头之一,对西方再现艺术影响深远。贡布里希从艺术史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柏拉图模仿说的立论意图,呈现了模仿说与希腊艺术革新的内在关联,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史家的敏锐眼光;而他对柏拉图模仿说的批评则向我们揭示了艺术与现实双向生成的关系,体现了他对哲学问题的高度敏感和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洞察。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相互辨认和生成不是因为它们彼此模仿,而是由于观者在图像与现实之间不断交互解读并最终产生了等效认同。正因如此,艺术才有可能提供新的角度让我们对世界进行重新分节,我们才能通过艺术获得视觉的新发现。(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胥佳欣[7](2018)在《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文论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模仿说"回答了艺术起源的问题。同时,"模仿"也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关于艺术的定义,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它影响着西方的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和艺术实践。通过对"模仿说"的历史的回顾,并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与柏拉图"模仿说"进行比较,能进一步理解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特点、内涵以及它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8年11期)
魏红珊[8](2018)在《中西绘画美学命题:“气韵论”与“模仿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气韵论在谢赫的"六治"中被表述为"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第一法则。"艺术即模仿"是流行于古希腊时代,甚至迄今为止仍是西方艺术的主导理论之一。中西绘画美学依托"气韵论"与"模仿说"等命题各自成立。在审美效果上,二者折射出中西绘画在主客体关系上迥然有别的美学观。(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10期)
欧婧[9](2018)在《模仿说还是表现论——西方文论视角下的《原诗》诗学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学者叶燮的《原诗》是一部有理论体系、思想价值与时代特点的诗歌理论着作。在进入西方文论视域中研究者的接受视野的时候,针对其抽象的诗学理念,应当以古希腊"模仿说"还是以艾伯拉姆斯倡导的"表现论"为视角进行解读,亦或是通过两者理论的融合,来把握叶燮诗学体系中视本体论与创作论并重的内核。如何通过"理、事、情"的英译来考察不同研究者对其含义的理解?通过研究上述问题,能够体现出在他者的文论视角中,中国古代文论在传播过程所携带的广阔的解读空间及其对中西文化交流对话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期刊2018年04期)
黄应全[10](2018)在《苏珊·朗格的“现代模仿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象形符号》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苏珊·朗格的艺术观,汉语学界虽有无数研究,但多有浮泛不精之嫌。受乔治·迪基把朗格学说称为"现代模仿说"启发,本文试图对其核心主张作一重新解释。本文首先介绍朗格独特的符号理论,然后重新解释朗格的艺术定义,最后介绍一些英美学界对朗格艺术观的理解和批评。本文认为,朗格艺术观表面上看似乎是以符号论为基础对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幻象说、直觉说等已有着名学说的一种杂糅拼凑;但实际上,朗格虽然的确巧妙地调和了诸多既有学说,但其核心观点却是非常明确清晰的,即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象形符号。(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模仿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的艺术都是对生命的复制和模仿。在环境日益破坏的社会场所中,设计的生态环保、可持续是我们及其应该重视的。艺术手法不是破坏自然,而是给自然一个它本来的空间和状态,从对自然的规划达到自然自身的净化,做到自然生态的绵延再现,本选题通过对模仿说的分析,考虑当代新景观设计的需求和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适宜人居并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性的有机生态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仿说论文参考文献
[1].孙木清,肖雅琦.略论“象思维”与模仿说[J].北极光.2019
[2].傅嘉欣.从模仿说到度假村反规划环保设计[J].中外建筑.2019
[3].王展.“模仿说”与风格化——写生造型语言和审美观照的视角[J].美术大观.2019
[4].万黎明,万传法.当下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困境与反思——从重谈“模仿说”说起[J].当代电影.2019
[5].冉一贝,周雷.从“模仿说”看互联网中的扁平化设计[J].科技风.2019
[6].牟春.贡布里希对柏拉图模仿说的诠释与批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胥佳欣.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探析[J].美与时代(下).2018
[8].魏红珊.中西绘画美学命题:“气韵论”与“模仿说”[J].中华文化论坛.2018
[9].欧婧.模仿说还是表现论——西方文论视角下的《原诗》诗学内核[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
[10].黄应全.苏珊·朗格的“现代模仿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象形符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