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情性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清,“情性”说,中国文学,抒情传统
情性说论文文献综述
周和军[1](2017)在《论明清以来“情性”说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以来"情性"说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情性"说的阐发与解释不再局限于诗歌艺术的审美特征上,而是慢慢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们思维方式中,"吟咏情性"的抒情传统影响、改变了以叙事为基本特征的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抒情诗"逐渐延展开来,逐渐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7年08期)
周和军[2](2016)在《先秦至金元时期“情性”说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性问题自先秦以来受到诸多先贤的关注,对于"情性"的阐释从最初哲学层面的观照发展到诗学内涵的聚焦,逐步超越了美教化、厚人伦、淳风俗的诗教传统,肯定和强调了"情性"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正视了诗歌自身的艺术特征,丰富和发展了诗歌创作理论和文学情感理论的内涵,切近了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本质,因此,对于"情性"说的发展与内涵进行梳理,意义深远,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12期)
李艳婷[3](2010)在《略论《诗人玉屑》的情性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屑》的"情性说"一方面深受理学家性情观的影响,秉承先秦的儒家礼教,尊崇理学家特别是朱熹关于性本情用二分法中对"情"的培养和对道德修养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能突破儒家礼教的束缚和理学观的限制,高扬人的主体情性,坚持写性情的合理,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理学家抒写情性认识上的片面,还原了诗歌的本来面貌。"情性说"的美学品格表现为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旨归于提高主体心性和人格修养,具有折衷辩证的批评意义。(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0年07期)
马洪花[4](2009)在《浅析杨维桢的“情性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性说"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贯穿了汉魏以来整个中国思想史。在杨维祯看来,诗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是诗的本原,无论情纯或情杂都是诗,杨维祯在这里已经大大地扩展了传统的"性情"的范畴,传统的伦理观念淡薄了,更加注重人性,把人的七情六欲都纳入到情性的范畴。杨维祯的"情性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情性的范畴逐渐宽泛,这与其对现实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有一个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09期)
景红录[5](2008)在《刘克庄诗歌“情性说”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克庄以"吟咏情性"为诗歌本质,但受先秦儒家诗教观念和宋代理学思潮的影响,他的诗歌观念存在着重性轻情的严重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世教说"为核心,把有益世教作为诗歌的基本职能;虽然不完全排斥诗歌抒写个人情怀,但主张加以儒家道德礼教的限制和约束;主张以诗歌颂美时政,反对讽刺现实和抒写个人的穷愁牢骚。这一切使得他的"情性说"没能突破传统思想的牢笼,给他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以极大的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刘吉山[6](2008)在《不恣于情而本于情》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庭坚“诗者人之情性也”的论断,是对传统诗歌理论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黄庭坚为人为诗,以治心养性为根本,忧国爱民、忠义之气贯穿一生,其表情达意,无怒张之态与激愤之音,遵循温柔敦厚的传统诗学标准。本文认为,多数学者对黄庭坚的诗学思想缺少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揭示黄庭坚“情性说”把情性作为诗歌本质和创作动因,充分肯定了诗歌艺术的宣释、净化的功能,否定谏争与泄愤和强调诗歌劝勉与教化作用等内涵,然后从北宋后期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思想、文学史自身发展等角度,对其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作者重视道德根本、注重节操风骨等主观方面情况作了进一步考察。本文认为,黄庭坚的“诗者情性”的文学思想,既体现了诗歌艺术抒情的、表现艺术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伦理道德的精神。这里面所包含的诗歌美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人们热衷提及的黄庭坚其他艺术主张,如“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等,以及诗歌创作的拗峭、硬朗风格,从根本上说,都是在情性为诗的基本宗旨下的师法理论和艺术表现,不能片面指责他是形式主义者。明确“诗者人之情性也”这一论断的在他诗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利于我们正确地接受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12-01)
钱志熙[7](2000)在《论黄庭坚的“情性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性说”贯穿于汉魏以降的整个中国古代诗歌思想史中。它是我国古代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们用以把握诗歌本体的基本范畴,对诗歌创作发生过深刻的影响。目前,不乏从一般理论的角度对“情性说”进行研究,但却缺少对于具体时代和具体诗人的情性说进行个别的研究。对于一个诗人来说,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他艺术上的成熟,而对于诗歌本体的独特的体验和阐释,则标志着他诗歌思(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期刊2000年00期)
归青[8](2000)在《论南朝诗学对“吟咏情性”说的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吟咏情性”是南朝诗学的核心观念,但这一命题是从汉代诗学中移用过来的。在汉代诗学中,“吟咏情性”的含义是:诗歌是抒情的,而所抒之情须是合乎礼义的,须以礼节之。到了南朝诗学那里,“吟咏情性”这一命题被作了改造。改造是在两个方面进行的:在情的问题上,在基本含义未变的情况下,抽去了礼的制约作用,因而扩大了情的范围;在性的问题上,则渝换了概念,抛弃了汉人对性的伦理学解释,注入了才的因素。这样,在南朝诗学中,该命题表达的含义就是:诗歌既要抒发个人生活中产生的真实的思想感情,又要表现诗人独特的才情。南朝诗学之所以要对该命题加以改造,主要是因为它自身处于两股对立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张力之中。一方面它有着向唯美方向发展的要求,这决定了它必须要在旧命题中注入新内容;另一方面,它又与传统儒家诗学有着联系,是儒家诗学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决定了它必须要到传统思想中去为自己的合法性寻找理论依据,这就是它为什么终究只是沿用一个旧命题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00年03期)
钱志熙[9](1997)在《论黄庭坚的“情性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性说”贯穿于汉魏以降的整个中国古代诗歌思想史中。它是我国古代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们用以把握诗歌本体的基本范畴,对诗歌创作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从一般理论的角度对“情性说”进行研究,应该说是不缺乏的,但对于具体时代和具体诗人的情性说进行各别的研究,则是比较缺乏(本文来源于《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7年01期)
马白[10](1981)在《中国古代文论的“情性”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性”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发展,贯穿了整部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勾勒发展轮廓,探索历史演变,弄清内在含意,对于继承古代文论的丰富遗产,建立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不无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1年02期)
情性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情性问题自先秦以来受到诸多先贤的关注,对于"情性"的阐释从最初哲学层面的观照发展到诗学内涵的聚焦,逐步超越了美教化、厚人伦、淳风俗的诗教传统,肯定和强调了"情性"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正视了诗歌自身的艺术特征,丰富和发展了诗歌创作理论和文学情感理论的内涵,切近了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本质,因此,对于"情性"说的发展与内涵进行梳理,意义深远,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性说论文参考文献
[1].周和军.论明清以来“情性”说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J].中华文化论坛.2017
[2].周和军.先秦至金元时期“情性”说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李艳婷.略论《诗人玉屑》的情性说[J].社科纵横.2010
[4].马洪花.浅析杨维桢的“情性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5].景红录.刘克庄诗歌“情性说”批评[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刘吉山.不恣于情而本于情[D].东北师范大学.2008
[7].钱志熙.论黄庭坚的“情性说”[J].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2000
[8].归青.论南朝诗学对“吟咏情性”说的改造[J].齐鲁学刊.2000
[9].钱志熙.论黄庭坚的“情性说”[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10].马白.中国古代文论的“情性”说[J].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