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海湖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沉降,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
青海湖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董世魁,赵珍珍,李帅,韩雨晖[1](2019)在《模拟氮沉降对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施加NH_4NO_3设置氮倍增试验[0、8、24、40、56、72 kg·(hm~2·a)~(-1)],探究氮沉降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经过连续两年施氮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群的重要值对氮添加的响应不同,禾本科和杂类草的响应较为显着,莎草科和豆科无明显变化,在添加72 kg·(hm~2·a)~(-1)的植物群落中,禾本科的重要值显着高于低氮[8 kg·(hm~2·a)~(-1)]植物群落,杂类草重要值则显着降低(P <0.05),随施氮量增加植物群落优势种未发生改变,均为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与无氮添加的植物群落相比,添加72 kg·(hm~2·a)~(-1)的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有所降低但不显着,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显着降低(P <0.05),其他氮添加量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施氮处理下高寒草原群落稳定性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呈显着负相关(P <0.05)。因此,短期氮添加会改变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其中高倍氮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进而影响高寒草原群落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韩艳莉,陈克龙,于德永[2](2019)在《土地利用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海湖流域2005—2015年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利用InVEST模型和"3S"技术对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进行定量估算,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湖泊、高寒荒漠、裸岩石质地、沼泽是青海湖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流域总面积的90%左右。2005—2015年,流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基本保持稳定,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湖泊、交通工矿建设用地、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0.22%、0.03%和0.03%;沼泽、滩涂、沙地、高寒荒漠分别减少了0.13%、0.04%、0.04%和0.03%。(2)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2005、2010、2015年叁期生境质量第1等级与第2等级占流域总面积的53.73%—72.56%。叁期生境质量第4等级与第5等级占流域总面积的23.32%—29.57%。2005—2015年,流域生境质量整体稳步趋好,局部有所降低。(3)2005—2010年,流域内草地、沼泽面积下降,居民点、交通建设用地沙地、面积增加,河流、裸土、居民点生境质量分别下降了0.09、0.04和0.02。耕地面积减少,威胁源强度降低,耕地生境质量升高了0.02。2010—2015年,河流面积略有增加,河流生境质量升高了0.11。青海湖面积增加了63.70km~2,湖泊生境质量升高了0.06,同期湖泊生境质量第1等级面积占青海湖面积的97.13%,占生境质量第1等级面积的57.65%,占流域面积的14.57%。青海湖水体面积及生境质量可作为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因子。(4)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呈现西北冷环湖热的特点,热点区域主要位于青海湖北部和南部,冷点主要分布于流域西北部。2005—2015年,流域西北部冷热点面积的波动与裸岩石质地、高寒荒漠面积变化密切相关。青海湖北部草地面积减少、居民点及交通工矿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导致热点面积下降。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苏芬,胡德奎[3](2019)在《近57年来青海湖流域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海湖流域近57a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极端天气指数,分析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显着增加,在1994—1995年间发生了突变;冷夜日数野牛沟、天峻显着增加,其余地区显着减少;霜冻日数显着下降,霜冻季节缩短。2)青海湖流域强降水量增加明显,在2004年前后发生突变;持续干燥指数趋于减小,但祁连地区趋于增加;持续湿润指数变化不明显,野牛沟、天峻、门源趋于减少,其余各站趋于上升。3)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存在4a的准周期,冷夜日数有8a的明显周期,霜冻日数周期不明显,强降水量4a的周期较明显,持续干燥指数有15a周期,持续湿润指数6a的周期明显。(本文来源于《青海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高黎明,张乐乐[4](2019)在《青海湖流域植被盖度时空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区植被变化一直是气候和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MODIS NDVI数据计算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和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分析了青海湖流域2001-2017年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探讨了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冻土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近十几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增幅存在差异性,草地增幅最大,达到6.1%/10a,其它植被类型增幅在2%~3%/10a之间;②流域局部地区仍存在植被退化现象,研究期植被退化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006-2011年重度退化区集中在青海湖东岸,2011-2017年重度退化区集中在流域的西北部,这些区域是青海湖流域荒漠分布区,植被覆盖度较低,是今后生态恢复需重点关注的区域;③气候变化是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流域主要植被类型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为84.21%,对草原、草甸和灌丛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1.84%、87.47%和75.96%;④人类活动对流域主要植被类型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为15.79%,对草原、草甸和灌丛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8.16%、12.53%和24.04%,环青海湖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恢复有促进效应,在青海湖流域北部部分地区人类活动的破坏力度仍大于建设力度;⑤冻土退化对青海湖流域草甸和灌丛植被覆盖度变化影响很小,主要影响草原植被覆盖度变化,冻土退化造成草原植被覆盖度增长速率减小了1.2%/10a。(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梓霏,谢涓,刘雪婷,李倩影,李星虎[5](2019)在《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与水体面积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4年、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6年五期Landsat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并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面积,进而探究两者关系。结果表明,除2016年受限于影像获取时间外,1994年、2000年、2006年和2010年,青海湖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和水体面积持续增长;青海湖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与水体面积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因此青海湖流域水体面积可作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示因子。(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导刊》期刊2019年S2期)
董颖,耿玉清,黄桂林,李娜,张超英[6](2019)在《青海湖流域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青海湖流域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特征,于2015年9月15~17日,在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仙女湾和鸟岛的沼泽和湿草甸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利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仙女湾、小泊湖和鸟岛湿草甸表层土壤总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32.38 g/kg、24.85 g/kg和24.80 g/kg,比沼泽的减少了11.7%、6.68%和21.22%;表层土壤水溶性碳质量比分别为71.99 mg/kg、64.13 mg/kg和40.31 mg/kg,比沼泽的减少了13.21%、3.33%和15.78%;表层土壤易氧化碳质量比分别为850.40 mg/kg、575.99 mg/kg和663.29 mg/kg,比沼泽的减少了0.83%、21.35%和10.48%;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结构都以烷氧碳含量(36.71%~54.19%)所占比例最高,其它依次为烷基碳含量(25.58%~36.82%)、芳香碳含量(6.20%~16.27%)和羧基碳含量(6.65%~15.41%);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中的烷基碳含量和芳香碳含量所占比例小于沼泽,而烷氧碳含量所占比例大于沼泽;随着沼泽退化为湿草甸,其表层土壤的总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显着减少,沼泽表层土壤有机碳结构更复杂,其有机碳库更稳定,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结构相对简单。(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琪,吴成永,陈克龙,张肖,张乐乐[7](2019)在《基于MODIS NPP数据的青海湖流域产草量与载畜量估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评价区域草地生产力状况,是制定牧区草畜平衡策略,保障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基于MODIS NPP产品数据,对青海湖流域草地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和评价。结果表明:(1)牛羊可食性最高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其单位面积产草量估算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6.15g·m~(-2),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估算区域尺度的产草量。(2)全年干草产量为145.42万t,其中能被牛羊直接采食利用的牧草共计59.18万t,理论载畜量为81.07万羊单位;(3)影响单位面积干草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海拔3500 m以下地区,是活动积温且与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呈负相关关系; 3500 m以上地区,是温度且与单位面积产草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地区合理规划牧业生产活动、生态补偿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也可为全国其他牧区的草原产草量的估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令振,文霞,祁小娟[8](2019)在《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61~2018年青海湖流域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8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对青海湖水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8年青海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着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4℃;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4.5mm;年平均风速降低。暴雨日数显着增多,中雨日数、降水强度及强降水量增加,而干旱日数微弱减少。受降水量增加、布哈河来水量增多的影响,自2005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4年回升,累计上升2.37m,湖面积总体增加。未来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RCP4.5情景),青海湖流域气温将呈上升趋势,降水增加,蒸发增大,受气候暖湿化影响,青海湖水位可能继续上升、湖面积有进一步扩张趋势。(本文来源于《青海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苏芬,刘宝康,张翠花,胡德奎[9](2019)在《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牧草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青海湖流域3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潜在蒸散量等气象数据,分析了1961年以来青海湖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2003~2017年的牧草观测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评价了各气象要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7年青海湖流域的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冬季的升温幅度最大,年和四季降水量均增加,夏季降水量增加最多,年和四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日照时数下降最为明显,海晏、刚察年潜在蒸散量呈微弱增加趋势,天峻呈微弱减小趋势,春季潜在蒸散量增加明显;青海湖流域天然牧草高度均呈下降趋势,海晏、天峻、刚察分别以每年0. 23、0. 4、0. 06cm的倾向率下降,牧草覆盖度海晏、天峻分别以每年0. 82、0. 5个百分点增加,刚察以每年0. 5个百分点减小,牧草产量海晏、天峻分别以每年178. 5、97. 5kg/hm2增加,刚察以每年45kg/hm2减少;各气象因素中,对牧草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且均为正效应,其次是潜在蒸散量,牧草高度、覆盖度主要取决于降水和气温,因各站所处位置不同,气温的影响有正有负;建立的气象产量估算模型,经过验证,有较好的估测能力,可以满足应用需要。(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9年03期)
何常平[10](2019)在《青海湖流域湿地生态保护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资本,是陆地上的天然水库,它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水土流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湿地调查实施细则》分类标准,海北共有重点调查湿地5处,即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湿地、青海湖自然保(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11期)
青海湖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青海湖流域2005—2015年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利用InVEST模型和"3S"技术对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进行定量估算,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湖泊、高寒荒漠、裸岩石质地、沼泽是青海湖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流域总面积的90%左右。2005—2015年,流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基本保持稳定,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湖泊、交通工矿建设用地、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0.22%、0.03%和0.03%;沼泽、滩涂、沙地、高寒荒漠分别减少了0.13%、0.04%、0.04%和0.03%。(2)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2005、2010、2015年叁期生境质量第1等级与第2等级占流域总面积的53.73%—72.56%。叁期生境质量第4等级与第5等级占流域总面积的23.32%—29.57%。2005—2015年,流域生境质量整体稳步趋好,局部有所降低。(3)2005—2010年,流域内草地、沼泽面积下降,居民点、交通建设用地沙地、面积增加,河流、裸土、居民点生境质量分别下降了0.09、0.04和0.02。耕地面积减少,威胁源强度降低,耕地生境质量升高了0.02。2010—2015年,河流面积略有增加,河流生境质量升高了0.11。青海湖面积增加了63.70km~2,湖泊生境质量升高了0.06,同期湖泊生境质量第1等级面积占青海湖面积的97.13%,占生境质量第1等级面积的57.65%,占流域面积的14.57%。青海湖水体面积及生境质量可作为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因子。(4)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呈现西北冷环湖热的特点,热点区域主要位于青海湖北部和南部,冷点主要分布于流域西北部。2005—2015年,流域西北部冷热点面积的波动与裸岩石质地、高寒荒漠面积变化密切相关。青海湖北部草地面积减少、居民点及交通工矿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导致热点面积下降。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海湖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董世魁,赵珍珍,李帅,韩雨晖.模拟氮沉降对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
[2].韩艳莉,陈克龙,于德永.土地利用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境质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9
[3].苏芬,胡德奎.近57年来青海湖流域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J].青海气象.2019
[4].高黎明,张乐乐.青海湖流域植被盖度时空变化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
[5].王梓霏,谢涓,刘雪婷,李倩影,李星虎.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与水体面积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9
[6].董颖,耿玉清,黄桂林,李娜,张超英.青海湖流域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特征[J].湿地科学.2019
[7].王琪,吴成永,陈克龙,张肖,张乐乐.基于MODISNPP数据的青海湖流域产草量与载畜量估算研究[J].生态科学.2019
[8].张令振,文霞,祁小娟.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J].青海科技.2019
[9].苏芬,刘宝康,张翠花,胡德奎.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牧草产量的影响[J].草学.2019
[10].何常平.青海湖流域湿地生态保护与对策[J].新农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