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黄檀论文-李小飞,杨曾奖,徐大平,崔之益,刘小金

降香黄檀论文-李小飞,杨曾奖,徐大平,崔之益,刘小金

导读:本文包含了降香黄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降香黄檀,檀香,铲草,施肥

降香黄檀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飞,杨曾奖,徐大平,崔之益,刘小金[1](2019)在《铲草施肥对降香黄檀与檀香混交林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土壤速效养分对不同抚育措施的响应以及季节变化,以期选择出可以有效改善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抚育措施,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与檀香Santalum album混交人工林抚育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以珍贵树种降香黄檀与檀香混交林下表层土壤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处理,即对照(CK)、铲草、施肥、铲草+施肥(铲+施),每处理4次重复,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和pH的变化,每季度测定1次。【结果】铲草施肥处理后土壤pH无显着变化,但增强了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减缓土壤pH的季节性波动;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受季节和抚育措施变化影响显着,各处理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在秋、冬季节出现峰值;铲草、施肥和铲+施处理的全年土壤铵态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16.87%、8.17%和20.25%;铲草和铲+施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12.69%和21.45%,施肥处理较CK减少1.81%;铲+施和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较CK分别增加50.63%和19.58%,铲草处理较CK减少2.53%;铲草、施肥和铲+施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117.18%、57.91%和142.54%。【结论】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对铲草施肥抚育措施出现的响应不同,但铲草施肥各措施都促进了土壤中一种或多种速效养分含量的增加,铲+施处理促进了林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全面增加,对于降香黄檀与檀香混交林来说铲+施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抚育措施,对其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闪瑶[2](2019)在《降香黄檀林灰卷裙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灰卷裙夜蛾在降香黄檀林内的空间分布情况,调查了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长客分场降香黄檀林受害情况和虫口密度,应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等8种聚集度指标分析灰卷裙夜蛾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该虫在降香黄檀林中的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通过计算聚集参数λ,分析出灰卷裙夜蛾的聚集原因是由于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因素中的一个方面,或是由于2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虫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3.841 6×[2.229 2/m+1.589 2]/D~2,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及其不同误差条件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唐思觉[3](2019)在《降香黄檀生物学鉴别及人工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香黄檀木是一种十分珍稀的用材树种,既是高档家具的主要材质来源,还具有香料及药用价值,值得大力进行人工栽培。对降香黄檀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论述,对降香黄檀与几种相似材质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就降香黄檀的人工栽培进行了详细论述,供行业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村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李湘阳,曾炳山,徐大平[4](2019)在《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组培苗为试材,选用黄心土、泥炭土、蛭石为移植基质,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成活及生长生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降香黄檀组培苗移植基质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成活率、株高、地茎、苗鲜重、苗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均存在极显着性或显着性差异。泥炭土不仅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生长和生理状态有良好的正向作用,而且能促进根瘤菌的形成。蛭石和泥炭土都能显着提高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成活率,基质为V_(黄心土)∶V_(蛭石)=2∶1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3.09%;其次是基质V_(黄心土)∶V_(泥炭土)=2∶1的处理,成活率为85.14%;基质为100%黄心土处理成活率最低,为62.23%。在已成活的降香黄檀组培苗中,基质为V_(黄心土)∶V_(泥炭土)=2∶1处理的组培苗的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都最优。说明V_(黄心土)∶V_(泥炭土)=2∶1的基质配比最适合用于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8期)

陈凯,李婷,杨梅,陆俭英[5](2019)在《外源酚酸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参照二代巨尾桉×降香黄檀人工林土壤中6种酚酸质量分数(X),设置3个酚酸含量水平(0.5X,1.0X和2.0X,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分析其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含量酚酸类物质对降香黄檀幼苗苗高、根冠比、叶片Mg含量表现为抑制效应;对其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及叶片N含量表现为促进效应;其地径及叶片P,K及Fe含量在酚酸含量为0.5X及1.0X时表现为促进效应,酚酸含量为2.0X时表现为抑制效应。由综合敏感指数可知,苯甲酸、水杨酸对降香黄檀幼苗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阿魏酸和香豆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为进一步评价其混交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凯,陆俭英,杨梅[6](2019)在《外源酚酸对降香黄檀幼苗生理的化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巨尾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参照二代巨尾桉-降香黄檀人工林土壤中6种酚酸含量(X),设置3个酚酸浓度(0.5X、1.0X和2.0X,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处理,分析其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酚酸处理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色素含量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2.0X浓度处理下,降香黄檀幼苗叶片最大荧光产量(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小于0;在0.5X和1.0X浓度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受到抑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在2.0X浓度处理时,3种酶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小于0;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通过综合敏感指数可知,6种酚酸对降香黄檀幼苗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但不同酚酸的作用方式及强度存在差异,苯甲酸的化感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玥琳,徐大平,杨曾奖,刘小金,洪舟[7](2019)在《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心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胸径6~8 cm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注射的方法,研究不同乙烯利浓度(CK、0.1%、0.5%、2.5%)对降香黄檀淀粉和可溶性糖、基本材性、组织化学、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边材和变色边材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变色边材的含糖量均明显低于边材;各处理边材的淀粉含量均显着高于CK, 0.5%处理的变色边材中的淀粉含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0.5%处理的生材密度最大,为1.036 g·cm~(-3);绝对含水率、相对含水均为2.5%处理的最高;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显着提高了变色边材的百分比和变色边材形成率。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处理边材中均含有大量淀粉,变色边材中基本没有;变色边材中观测到大量脂类、酸性脂类和酚醛类物质,而未在边材中出现。变色边材出油率随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0.1%、0.5%、2.5%分别比CK增加了52.28%、121.54%、128.54%。在检测到的12种共有心材成分中最主要的为橙花叔醇,各处理的橙花叔醇含量顺序为:CK>0.1%>2.5%>0.5%;甜没药萜醇A含量最高的为2.5%,比CK升高了36.59%;α-金合欢烯和紫檀素均为0.1%处理的含量最高。[结论]综合分析各乙烯利处理对降香黄檀可溶性糖、基本材性、组织化学、精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2.5%处理更有利于促进降香黄檀心材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小飞,杨曾奖,徐大平,崔之益,刘小金[8](2019)在《铲草和施肥对降香黄檀与印度檀香混交林土壤氮素矿化淋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珍贵树种降香黄檀与印度檀香混交种植是当前华南地区人工林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本研究设置对照(不做处理)、铲草、施肥、铲草+施肥4个处理,研究抚育措施对林地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净铵化速率和氮素淋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0~10 cm土层在春、秋季有最大净氮矿化速率,分别为18.92、18.13 mg·kg~(-1)·month~(-1);在春、秋季有最大硝化速率,分别为20.35、18.85 mg·kg~(-1)·month~(-1);夏、冬季有最大铵化速率,分别为0.22、0.26 mg·kg~(-1)·month~(-1);秋季的氮素淋溶最严重,为15.98 mg·kg~(-1)·month~(-1),全年最大淋溶为86.69 mg·kg~(-1).铲草、施肥、铲草+施肥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氮的净矿化和硝化速率,铲草、施肥、铲草+施肥处理年氮矿化量分别下降26.2%、16.1%、6.3%,年氮硝化量分别下降17.1%、16.6%、1.4%,同时也抑制了土壤铵态氮的累积.铲草、施肥、铲草+施肥处理全年氮素淋溶量依次减少25.2%、8.6%、6.1%.相对于铲草、施肥、铲草+施肥抚育措施,季节因素对土壤氮素矿化和淋溶过程的影响更显着.铲草、施肥、铲草+施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氮素硝化和铵化过程,减少了土壤氮素的矿化和淋溶损失量,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存和氮素的累积.(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农志[9](2019)在《施入生物炭对巨尾桉纯林和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地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桉树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用材树种之一,但因其纯林栽培模式易导致立地质量下降和植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营造桉树混交林或添加生物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本文以巨尾桉纯林、巨尾桉X降香黄檀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对两种不同林分添加生物炭处理,计四个不同处理:即巨尾桉纯林对照(PCK)、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对照(MCK)、桉树添加生物炭(PCA)、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添加生物炭(MCA)。测定四个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探讨了生物炭输入后桉树纯林和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肥力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得到以下结论:(1)生物炭添加和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的营建皆可显着降低桉树人工林表层土土壤容重,使土壤变得疏松。但30-50cm层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受种植模式与生物炭的添加影响较小,差异不显着。整体而言,引入固氮树种混交以及生物炭的添加均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2)生物炭添加可显着提升桉树人工林土壤碳氮含量及储量,其中混交林、纯林碳储量分别提高了 23.48%和14.14%,有效提高桉树人工林土壤碳氮稳定性。桉树与降香黄檀混交降低了土壤碳储量,其中对照组和添加生物炭处理组分别降低了 18.84%和12.20%;但在生物炭输入的作用下,混交林土壤的氮储量比纯林的高出50.34%。(3)混交方式造林与桉树纯林添加生物炭处理降低了土壤pH值,但降低幅度极小,仅2.22%、4.44%。生物炭的输入可以显着提高桉树混交林土壤的全氮、水解氮含量(提高了 111.88%),但对纯林的影响不显着。添加生物炭处理,混交方式造林提高了土壤的全氮、水解氮含量,但未添加对照组显着降低了其含量。生物炭的添加对土壤全磷含量影响较小,显着提高了速效磷含量;但降低了全钾与速效钾含量。混交降低了土壤磷含量,但增加其钾元素含量。(4)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微量金属元素影响有所差异,显着提高土壤有效铜锌的含量,但显着降低土壤交换性钙、镁的含量。混交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铜、锌的含量,差异不显着;未添加生物炭处理组,混交降低了交换性钙、镁和有效铜、锌的含量,分别为37.15%、20.06%、22.22%和35.71%。(5)混交降低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也降低了二氧化碳通量和氧化亚氮通量,但增加甲烷通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生物炭的添加显着降低了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总量,降低幅度为12.28%-76.54%,同时也显着降低了CH4的吸收速率,但生物炭输入显着加快了桉树人工林土壤C02、N2O排放速率。由此可知,桉树引入固氮树种混交及其添加生物炭均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数量等改善桉树人工纯林的立地条件,解决桉树纯林对立地条件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龙晨[10](2019)在《景观结构对降香黄檀叶枯病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别名黄花梨、香红木、降香木,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黄檀属(Dalbergia),常绿半落叶乔木,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树型优美,可作园林观赏植物搭配造景,可作为高档红木家具、工艺品用材,有着极高的市场经济价值。叶枯病是影响降香黄檀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景观病理学的角度,研究了降香黄檀人工林景观林分结构因子、景观空间结构因子与叶枯病的关系,筛选出了影响叶枯病发生的景观结构关键因子,提出相应的营林措施。结果如下:(1)降香黄檀人工林景观林分结构因子对叶枯病发生的影响。选取9个景观林分结构因子平均树高(Ht)、平均枝下高(Hb)、平均胸径(D)、平均冠幅(Cw)、树冠表面积(CSA)、冠径比(PCD)、林分密度(SD)、枝下高树高比值(Ph)、郁闭度(CD),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将9个景观林分结构因子综合为3个主要因子。分别为林分生物量因子(Ht、Hb、D)、林分树冠结构因子(Cw、PCD、CSA、CD)、林分垂直空间因子(SD、Ph),分析3个主要因子与叶枯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综合因子与病情指数相关顺序从大到小为林分树冠结构因子>林分垂直空间因子>林分生物量因子。林分综合因子与发病率相关顺序从大到小为林分树冠结构因子>林分生物量因子>林分垂直空间因子。病情指数与发病率均与林分树冠结构因子相关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R=-0.112;P<0.05,R=-0.310),病情指数与发病率均与林分生物量因子呈显着负相关(P<0.05,R=-0.062;P<0.05,R=-0.120),而与林分垂直空间因子呈显着正相关(P<0.05,R=0.090;P<0.05,R=0.107)。(2)降香黄檀人工林景观空间结构对叶枯病发生的影响。选取hegyi竞争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聚集指数作为景观空间结构指标。结果表明,hegyi竞争指数在0.2-0.5之间,主要分布频率在0.3-0.5之间,说明人工林样地林分竞争情况较弱。零、弱、中混交林比例占49%以上,强混交林和特强混交林比例较低,占4%以下,说明人工林样地林分的混交程度不高。平均大小比数在区间0.4-0.5之间,说明人工林样地树种直径大小分化不明显,生长优势状态比较均衡。平均林分角尺度取值在0.43-0.48之间,说明人工林样地林分分布较为均匀。平均聚集指数Ri值均大于1.0,说明各人工林样地林分整体上呈均匀分布。通过SPSS软件逐步回归法建立降香黄檀叶枯病发病率预测回归模型,Y(发病率)=0.213-x1*0.32+x2*0.15-x3*0.07-x5*0.06,可以作为调节景观林分结构因子的参考。(3)关键景观结构因子对叶枯病发生的影响。将林分树冠结构因子(Cw、PCD、CSA、CD)与发病指数进行进行分组后,多重比较表明,平均冠幅Ⅰ级叶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着高于Ⅱ级、Ⅲ级与Ⅳ级,且Ⅱ级、Ⅲ级与Ⅳ级之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树冠表面积Ⅰ级叶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高于Ⅱ级、Ⅲ级与Ⅳ级,Ⅱ级和Ⅲ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Ⅳ级与Ⅲ级和Ⅲ级有显着差异(P<0.05)。冠径比Ⅰ级叶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着高于Ⅱ级、Ⅲ级与Ⅳ级,且Ⅲ级、Ⅲ级与Ⅳ级之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郁闭度Ⅰ级叶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低于Ⅱ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郁闭度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角尺度Ⅰ级叶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着低于Ⅱ级、Ⅲ级与Ⅳ级,且Ⅱ级、Ⅲ级与Ⅳ级之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林龄为8a以内的降香黄檀林木,随着树龄的增长,发病情况有所下降。叶枯病发生情况随着平均冠幅、叶面积指数、冠径比升高而降低,当平均冠幅在3.01-4.00之间时,发病情况最弱。当叶面积指数在22.01-30.00之间,树冠健康情况较好,抗病害能力强。叶枯病发生情况随着郁闭度的升高而降低。降香黄檀人工林叶枯病控制以景观林分结构调控为主导,在造林时合理间伐、合理密植,对树型进行修剪、整形,合理搭配树木树种等相应营林措施来控制叶枯病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降香黄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灰卷裙夜蛾在降香黄檀林内的空间分布情况,调查了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长客分场降香黄檀林受害情况和虫口密度,应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等8种聚集度指标分析灰卷裙夜蛾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该虫在降香黄檀林中的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通过计算聚集参数λ,分析出灰卷裙夜蛾的聚集原因是由于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因素中的一个方面,或是由于2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虫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3.841 6×[2.229 2/m+1.589 2]/D~2,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及其不同误差条件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香黄檀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飞,杨曾奖,徐大平,崔之益,刘小金.铲草施肥对降香黄檀与檀香混交林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2].闪瑶.降香黄檀林灰卷裙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唐思觉.降香黄檀生物学鉴别及人工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19

[4].李湘阳,曾炳山,徐大平.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9

[5].陈凯,李婷,杨梅,陆俭英.外源酚酸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

[6].陈凯,陆俭英,杨梅.外源酚酸对降香黄檀幼苗生理的化感效应[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7].王玥琳,徐大平,杨曾奖,刘小金,洪舟.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心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8].李小飞,杨曾奖,徐大平,崔之益,刘小金.铲草和施肥对降香黄檀与印度檀香混交林土壤氮素矿化淋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9].农志.施入生物炭对巨尾桉纯林和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地力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9

[10].龙晨.景观结构对降香黄檀叶枯病发生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标签:;  ;  ;  ;  

降香黄檀论文-李小飞,杨曾奖,徐大平,崔之益,刘小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