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执行有效的创意(论文文献综述)
赵达[1](2021)在《目的论指导下的Distributed Creativity-How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the Creative Economy(Chapters 1-5)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时代已经来临,区块链技术与经济发展联系愈加紧密。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但随着发展,已经不是单一的货币应用,它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做好区块链经济翻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原材料属于科技文本的一种,具有客观、准确的特点,有一定的专业术语。译文一般要求语言简洁、规范,通俗易懂,具有可读性。目的论的核心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符合源文本翻译特点。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本研究根据源文本特点,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次出发,分析具体实例,探讨如何准确翻译区块链经济文本,论述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和总结,译者对科技文本的翻译技巧有所掌握,同时,希望为区块链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姚斐思[2](2021)在《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商务的不断繁荣,加之物流系统的成熟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消费者已习惯足不出户,在网上浏览或购买产品。在此背景下,企业花费了大量精力开发最佳的产品展示策略以吸引消费者。尽管产品外观对于在线营销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产品描述对于消费者在线上环境中做出购买决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为此,企业常以创意的方式撰写产品描述。其中最常见的类似于广告创意的执行技巧,即采用类比思维方式的修辞技巧,例如比喻和拟人等,将高创意的产品描述呈现给消费者。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低创意的产品描述,此类产品描述不使用此类修辞技巧,其中运用的大多词句均保留其字面意义。但是,对于面对各类营销信息而身经百战的消费者而言,产品描述创意是否确能发挥其效;如果相比于低创意产品描述,高创意产品描述的说服优势确实存在,那说服效应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上述说服效应是否存在边界条件。这些都是企业需要明晰的议题,以采取更合理的产品描述方式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本文结合广告创意的研究成果,依托说服知识模型,运用实验研究法,探究了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即产品描述创意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直接影响,感知投入、感知信息强度、产品态度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解释水平、信息卷入度以及信任线索的调节作用。其中,本文采纳包含功用维度和享乐维度的产品态度,同时将行为意愿细分为购买意愿和门店访问意愿。研究构建了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模型,明确了产品描述创意说服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因此,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贡献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首先,研究一在产品描述创意对行为意愿说服效应的探索中,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引入解释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单调节研究框架。通过四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低创意的产品描述,高创意的产品描述对消费者的行为意愿具有显着的说服效应,对高解释水平的个体而言,该说服效应会增强;反之,说服效应会削弱。其次,基于研究一,在探讨产品描述创意对产品态度的说服效应研究中,研究二结合详尽可能性模型,引入信息卷入度作为调节变量,构建被调节的中介研究框架。通过三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低创意的产品描述,高创意的产品描述对产品态度具有显着的说服效应;在信息卷入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产品描述创意对产品态度的说服效应增强,从而促进行为意愿;反之,上述说服效应减弱。最后,结合研究二,研究三在产品描述创意对感知投入和感知信息强度并列说服效应的探讨中,依托读者反应理论和启发-系统模型,引入信任线索作为调节变量,构建被调节的并列中介和链式中介研究框架。通过三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低创意的产品描述,高创意的产品描述对感知投入和感知信息强度具有显着的说服效应。在高信任线索的情境下,上述说服效应增强,从而进一步促进产品态度和行为意愿;而低信任线索的情境下,上述说服效应减弱。本研究系统探讨在电子商务情境中,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对于创意营销信息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企业生成的创意营销信息的说服效应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路径。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更好地设计产品描述,呈现产品优势,以实现扩大消费需求提供决策借鉴;并为消费者理性购物,警惕消费主义陷阱提供理论洞见。
孙佳靖[3](2021)在《创新导向、项目模糊前端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昂。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活动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必要选择,创新导向战略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和选择。新产品开发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新产品开发项目模糊前端阶段(FFE)在新产品开发全过程占据重要的地位,得到更多关注。战略选择是企业发展之路的指南针,模糊前端位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初始阶段,对项目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竞争优势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创新导向、项目模糊前端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和组织文化理论等基础理论,本文选择对创新导向、新产品开发项目模糊前端活动、企业竞争优势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四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搜集并大量阅读了国内外的相关学术成果,经梳理和整合,提出本文的研究模型和相关假设。本研究将新产品开发项目模糊前端活动分成机会识别、创意筛选、概念开发和初始规划四个维度,环境不确定性分成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两个维度。其次,参考文献中的成熟量表,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对题项进行修改和提炼,得到正式的调查问卷,调查范围主要选择在东北地区。通过为期2周的问卷发放和收集,最终得到213份有效数据。最后,运用SPSS22.0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导向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创新导向对模糊前端活动的四个维度均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模糊前端活动的四个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模糊前端活动的四个维度在创新导向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的两个维度在创新导向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中起到不同程度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在理论上完善了创新导向、项目模糊前端和竞争优势之间的相关研究,在实际中为企业战略选择和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提供了指导。未来的研究可以综合考虑地域差异、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并扩展数据来源的渠道,对三者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杨玥[4](2021)在《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全球经济发展表明,国家的竞争力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开发等成为经济增长和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动力。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创新主体,如何践行宏观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微观企业的主动创新行为是社会创新的关键,而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和核心力量,因此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国内很多企业一方面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无不大力地推进组织的创新价值观建设,但实际的效果是创新价值观的推行常会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开始寻求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的措施,开展人力资源创新活动、推崇不同类型的领导、激发员工创新热情、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等,但这些外在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管理者对如何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的策略捉襟见肘。学者们逐渐把关注的视角转向内在动机因素,分析人格、认知、思想等。本研究认为内部动机是激发员工热情并进行创新的最重要原因,内部动机与价值观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学者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常常未考虑价值观的因素,其影响机制和作用过程的文献极其少见。同时,本研究认为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个体所感受到的组织环境并不一致,个人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动机具有显着影响,特别是与个体和组织产生密切联系的组织价值观体系对个体的角色扮演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其中组织创新价值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探索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找出两者之间关系的“桥梁”,做好“价值观转化成行为”机制的理论研究,不仅仅可以指明创新行为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也可以为企业有效地提升和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新的路径,还能为各类组织的价值观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确立了“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主题,以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4家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研究,构建了“创新价值观-自我决定因素-创新行为”的理论框架,并深入分析工作自主性、人际信任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探讨创新价值观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过程和权变因素。收集了中国部分省份的46家企业51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和MPLUS等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跨层分析,研究成果不仅充实了创新行为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规章、激励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管理参考。遵循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和流程,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第一,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创新价值观作为一个组织层面的变量,能够通过理念、思想和价值观对员工的动机进行影响,进而影响到员工的创新行为。这一结论为管理者在组织内部实施创新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第二,工作自主性、人际信任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价值观和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组织创新价值观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自主性。当员工的自主性需求得到满足时,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内部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创新行为。在一个具有组织创新价值观的团队中,成员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积极地将自己的工作与其他人讨论,寻求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成员将倾向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信息,这种人际信任会推动成员之间观点传达、反馈以及获取他人帮助等,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价值观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他们是组织价值实现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会对自我的创新行为投入更大的精力。该模型的提出为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勾画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员工心理路径,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第三,组织创新氛围正向调节了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工作自主性和人际信任的影响。组织创新氛围越好,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工作自主性和人际信任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大。然而,组织创新氛围对组织创新价值观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并不具有调节效应。同时,组织创新氛围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价值观通过工作自主性和人际信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于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行为提出了以下三条路径:第一,组织要有一套设计合理的创新价值观。企业管理应该注重以组织创新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构建,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好的增加员工创新行为。第二,增强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升人际信任整体水平。组织要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自己做主,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创造,将有创意的意见进行采纳。工作自主性、同事间的信任和工作的自信心能够实现联动,通过提升员工的心理感知,提升员工的创新行为。第三,要注重组织创新氛围的营造。组织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培养组织创新氛围的措施和行为,避免一个组织提出的价值观停留在口号上。本研究不仅用新的视角构建了“价值观驱动行为”的理论模型,而且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也对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企业管理者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提供实践帮助。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对有关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关系的文献总结,创建性地提出中国情境下组织创新价值观的概念,构建“创新价值观→员工行为”的驱动模型以及利用问卷调研数据进行检验,提出了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本文也为组织价值观影响员工行为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起点,将组织创新价值观作为员工创新行为的一个前因因素,也为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弘[5](2021)在《创意企业家的个体创造力和领导力 ——基于社会规范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的新形态,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为创新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核心的战略资源,是文化创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创意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创意企业家需要发挥创造力生成创意,并利用领导力影响组织行为。因此,本文将针对创意企业的个体创造力和个体领导力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个体创造力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多从创造力的个体属性出发,忽略了个体创造力背后的社会属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根植于文化和社会环境,在这种情境下,个体创造力可以被看做是个体属性与外界环境互动产生的结果。社会规范作为一种社会互动的表现形式,对于创意企业家这一创意主体的创造力产生更强的影响。同时,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创意企业家还需要激发组织层面的创造力,而这一过程是通过领导力实现的。因此,创意企业家的创造力对领导力的影响也值得展开研究。作为创意企业最核心的能力,个体创造力这一个人特质在外部环境和创意企业家的行为间起到的作用也将成为待研究的问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领导理论,本文构建了社会规范、个体创造力和个体领导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创意企业家的个体创造力在连接外部环境和组织行为之间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利用SPSS 24.0和AMOS 24.0软件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的社会规范对创意企业家的个体创造力起到了促进作用(2)个体创造力对变革型领导力和交易型领导力均起到了正向影响,验证了个体创造力可以促进个体领导力的发挥(3)个体创造力在社会规范与个体领导力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本研究从社会动力学的角度,深化了社会规范对创意企业家个体创造力的激活和驱动作用,并探究了个体创造力这一个人特质对组织层面领导力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初步厘清了在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创意企业家在连接外部环境和组织行为的关键作用,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创意,创造和创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刘宏悦[6](2021)在《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斐然。随着“王者荣耀”的开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雾山五行》的播出,“汉服热”的兴起,“手办”的流行等等,人们对动漫产业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员,是“朝阳产业”,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维持社会安定有序、保障文化源远流长的“关键产业”。动漫产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政府对动漫产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政策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强。动漫产业政策也是文化产业政策中的重要一员,近几年,为了推动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我国制定并执行了很多全面的、科学的动漫产业相关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因此,对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已成为当前非常紧要的课题。首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访谈的方法,采用波特菱形理论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剖析了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现状,总结了我国动漫产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成绩,并从政策执行主体、客体、标准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上进行分析,发现了当前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水平不高;我国动漫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佳;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执行不到位;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影响范围不大。其次,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不专业、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缺乏对政策相对人的考虑、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执行的标准不清、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时宣传力度不够。另外,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动漫产业相关政策执行现状,比较国内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从国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中我国政府可借鉴的经验:国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规范、国外执行的动漫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标准清晰。最后,根据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并结合美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动漫产业相关政策执行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建议:增强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专业性、提高对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相对人的重视、完善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标准、加大对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宣传。
刘宁[7](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黄肖杰[8](2021)在《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培养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然而不少高校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仅停留在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层面上,未能深入到计算思维的问题解决方式方法的培养上来。笔者针对目前如何将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思维培养有效融合的问题,试图构建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加以解决,以期为指导教师开展计算思维教学实践提供教学参考,为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研究注入新的动力。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模式构建:分析了可视化编程的特点、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结构要素和大学计算思维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包含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培养内容、教学培养实施和课程培养评价四方面;并且基于计算思维相关内容研究以及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示,并在混合式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该模式的四方面进行详细解析。(2)模式应用:以该模式为指导开设了“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计算思维线上课程;选取了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选学“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的13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线上教学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3)模式应用效果评价:采用调查和成绩综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性、总结性数据进行了收集,从大学生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协作思维五个方面对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学习者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协作思维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并且学生的课程评价和学习满意度较好,这说明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计算思维学习的热情。
吴非[9](2021)在《A广告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崛起,广告行业正面临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为适应商业环境发展,企业必须及时调整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当人力资本愈发成为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绩效管理的终极目标就不再是追求精确化和标准化,而是需要激发、促成人力资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组织内更强调的是共创和共赢。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型90后员工进入数字广告服务行业,他们的工作效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巨大,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或驱动自我素养提升。因此,强调自我调整、自我驱动、自我开发的参与式创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这对数字营销广告代理公司年轻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数字广告代理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A公司所处行业特征以及绩效考核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员工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现行绩效管理模式存在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反馈、考核方法认同度低、考核作用得不到发挥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和发展。为A公司制定并完善一套适用现状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迫在眉睫。针对系统性诊断后发现的问题,本文引入OKR绩效管理模式,设计了 A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以媒介部作为构建对象进行详细展示。在明确A公司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借助OKR理论工具,对企业、部门和个人目标以及对应的关键结果进行逐层分解,确保员工和团队绩效与战略规划保持同步。在绩效计划和绩效实施环节能够加强内部交流与协作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在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环节公开透明地针对每一名员工进行合理评分且保持双向回顾和纠正,最后提出能满足90后知识型员工的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本研究将为本土和国际化数字广告代理同行在对知识创意型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管理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韩尧[10](2021)在《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家精神和胜任力素质一直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一直研究和探讨的话题,然而将企业家精神和胜任力素质相关联的研究却很少,尤其是在新兴的文化创意行业。本文基于国内外对企业家精神和胜任特征的研究,论述国内外学者们对企业家精神和胜任特征给出的相异定义及研究方向和内容,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对胜任特征进行研究,本文以文化创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家精神建立文创企业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运用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等。通过对大量相关联的创意人才内涵、胜任力构成、企业家精神的文献、以及岗位招聘信息、文创管理者典型人物的胜任素质的分析和整理,对其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胜任力进行初步提取;其次,通过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提取的胜任素质提炼。再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法,根据访谈对象对访谈问题的详细回答,进一步提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词条,对上述所得结果进行归纳汇总和对比,形成创意人才胜任素质特征备选29项,然后进行基本模型的搭建,构建成模型;随后根据所得出的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设计问卷,对文创企业的管理者及文创行业人才网上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预测量表作数据处理分析,对模型进行修正,保留共23项典型胜任素质特征。问卷进行修正后,继续发放问卷验证,最终得出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本文最终得出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是四因子模型,因子一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经验积累、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关注热点、沟通表达能力;因子二创意人格特质包括踏实耐心、努力上进、工作态度;因子三创意特征与能力包括审美能力、信心、兴趣、策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学习能力;因子四创意人才职业能力包括社会人脉资源、制作能力、奉献精神、风险承担能力、决策力,抗压能力、选择判断力。模型为文化创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人才招聘、甄选、培训、开发及晋升提供有效依据,本文还拓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为人力资源招聘甄选和培训开发提供依据。
二、如何执行有效的创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执行有效的创意(论文提纲范文)
(1)目的论指导下的Distributed Creativity-How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the Creative Economy(Chapters 1-5)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INTRODUCTION |
1.1 Source Text Introduction |
1.2 Significance |
CHAPTER ⅡTHEORY FOUNDATION AND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Literature Review of Skopos Theory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Pre-translation |
2.2.2 In-translation |
2.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Ⅲ CASE ANALYSIS |
3.1 Vocabulary Translation |
3.1.1 Amplification |
3.1.2 Omission |
3.1.3 English collocations |
3.2 Sentence Translation |
3.2.1 Converting long to short sentences |
3.2.2 Converting passive to active voice |
3.2.3 Converting static to dynamic |
3.2.4 Restructuring |
3.3 Text Translation |
CHAPTER Ⅳ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Ⅰ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ARGET TEXT |
(2)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与产品描述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2 与产品描述创意说服效应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3 与说服情境中边界条件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2.1 核心构念的界定 |
2.1.1 产品描述创意的界定 |
2.1.2 与说服效应相关的构念界定 |
2.1.3 与边界条件相关的构念界定 |
2.2 读者反应理论 |
2.3 双系统加工模型 |
2.3.1 详尽可能性模型 |
2.3.2 启发-系统模型 |
2.4 产品描述创意说服效应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品描述创意说服效应及边界条件的模型构建 |
3.1 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 |
3.1.1 产品描述创意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3.1.2 产品态度的中介作用 |
3.1.3 感知投入和感知信息强度的并列中介作用 |
3.2 产品描述创意说服效应的边界条件 |
3.2.1 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
3.2.2 信息卷入度的调节作用 |
3.2.3 信任线索的调节作用 |
3.3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
3.3.1 模型构建 |
3.3.2 研究设计思路与方法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释水平调节作用下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检验 |
4.1 解释水平调节作用下的实证研究框架 |
4.2 解释水平调节作用下的实验研究 |
4.2.1 实验一分类和举例任务下解释水平调节作用 |
4.2.2 实验二社会距离影响下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
4.2.3 实验三不同关键词影响下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
4.2.4 实验四个体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
4.3 讨论 |
4.3.1 理论贡献 |
4.3.2 研究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卷入度调节作用下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检验 |
5.1 信息卷入度调节作用下的实证研究框架 |
5.2 信息卷入度调节作用下的实验研究 |
5.2.1 实验一平台优惠券影响下信息卷入度的调节作用 |
5.2.2 实验二消费者需求刺激下信息卷入度的调节作用 |
5.2.3 实验三产品限定和预定优惠刺激下信息卷入度的调节作用 |
5.3 讨论 |
5.3.1 理论贡献 |
5.3.2 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任线索调节作用下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检验 |
6.1 信任线索调节作用下的实证研究框架 |
6.2 信任线索调节作用下的实验研究 |
6.2.1 实验一推荐博主的来源可信度影响下信任线索的调节作用 |
6.2.2 实验二品牌信任影响下信息线索的调节作用 |
6.2.3 实验三社会新闻刺激下信任线索的调节作用 |
6.3 讨论 |
6.3.1 理论贡献 |
6.3.2 研究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附录 II |
附录 III |
附录 IV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创新导向、项目模糊前端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述评和理论基础 |
2.1 创新导向的相关研究 |
2.2 项目模糊前端的相关研究 |
2.3 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 |
2.4 环境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 |
2.5 理论基础 |
2.5.1 资源基础理论 |
2.5.2 动态能力理论 |
2.5.3 项目管理理论 |
2.5.4 组织文化理论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1 创新导向与项目模糊前端活动的关系 |
3.1.2 项目模糊前端活动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
3.1.3 创新导向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
3.1.4 项目模糊前端活动的中介作用 |
3.1.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4章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2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4.2.1 创新导向的定义与测量 |
4.2.2 项目模糊前端活动的定义与测量 |
4.2.3 竞争优势的定义与测量 |
4.2.4 环境不确定性的定义与测量 |
4.3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4.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1 信度检验 |
4.4.2 效度检验 |
第5章 统计分析与模型验证 |
5.1 相关分析 |
5.2 假设检验 |
5.2.1 创新导向与项目模糊前端的关系检验 |
5.2.2 项目模糊前端活动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检验 |
5.2.3 创新导向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检验 |
5.2.4 项目模糊前端活动的中介作用检验 |
5.2.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理论与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创新导向、项目模糊前端和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4)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知理论 |
二、自我决定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员工创新行为 |
二、组织创新价值观 |
三、工作自主性 |
四、人际信任 |
五、创新自我效能感 |
六、组织创新氛围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理论预设 |
第二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探索性研究的意义 |
二、案例选择 |
三、数据来源和收集 |
四、探索性案例研究的企业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主要发现 |
一、组织创新价值观特征 |
二、员工创新行为特征 |
三、工作自主性特征 |
四、人际信任特征 |
五、创新自我效能感特征 |
六、组织创新氛围特征 |
第四节 探索性案例的研究结论与初始命题 |
一、组织创新价值观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二、组织创新价值观、工作自主性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三、组织创新价值观、人际信任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四、组织创新价值观、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五、组织创新氛围的影响作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一、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二、工作自主性的中介作用 |
三、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 |
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五、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效应 |
六、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调研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研方法 |
第二节 变量测量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中介变量 |
四、调节变量 |
五、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预试样本 |
一、数据收集情况 |
二、数据控制 |
三、一致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企业特征分布情况 |
二、员工个体特征分布情况 |
第二节 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三节 假设检验 |
一、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
二、工作自主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三、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检验 |
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
五、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效应检验 |
六、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证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5)创意企业家的个体创造力和领导力 ——基于社会规范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个体创造力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创造力的分类 |
2.1.3 个体创造力的研究进展 |
2.2 社会规范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社会规范的分类 |
2.2.3 社会规范的研究进展 |
2.3 个体领导力 |
2.3.1 概念界定 |
2.3.2 领导力的分类与内涵 |
2.3.3 领导力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模型及假设 |
3.1 研究假设 |
3.1.1 社会规范与个体创造力的关系 |
3.1.2 个体创造力对个体领导力的关系 |
3.1.3 个体创造力的中介作用 |
3.2 研究模型 |
4 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 |
4.2 变量测度 |
4.3 数据收集 |
5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效度检验 |
5.2.1 信度 |
5.2.2 效度 |
5.3 假设检验 |
5.4 个体创造力的中介作用 |
5.5 实证结果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一)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核心概念 |
(一)动漫产业 |
(二)动漫产业政策 |
(三)动漫产业政策执行 |
二、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理论基础 |
(一)波特菱形理论 |
(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 |
三、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动漫产业政策执行主体 |
(二)动漫产业政策执行客体 |
(三)动漫产业政策执行标准 |
(四)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环境 |
第三章 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成绩、问题及其原因 |
一、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成绩 |
(一)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阶段性强 |
(二)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涉及面较广 |
(三)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时信息传递速度快 |
二、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水平低 |
(二)我国动漫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佳 |
(三)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执行不到位 |
(四)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影响范围不大 |
三、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不专业 |
(二)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缺乏对政策相对人的考虑 |
(三)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执行的标准不清 |
(四)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时宣传力度不够 |
第四章 国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
一、国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现状及异同 |
(一)美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现状 |
(二)日本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现状 |
(三)韩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现状 |
(四)国内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异同 |
二、国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中我国政府可借鉴的经验 |
(一)国外动漫产业政策执行规范 |
(二)国外执行的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标准清晰 |
第五章 改进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建议 |
一、增强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的专业性 |
(一)提高动漫企业和政府间的互动频率 |
(二)动漫产业政策的执行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
二、提高对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相对人的重视 |
(一)对动漫产业相关政策执行主体进行培训 |
(二)建立政府面向企业和高校间的人才引入机制 |
三、完善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标准 |
(一)制定和执行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服务标准 |
(二)增大对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管力度 |
四、加大对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宣传 |
(一)推动动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创办 |
(二)在动漫产业相关政府机构中建立多元共创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个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呼唤计算思维的培养 |
1.1.2 高等教育的计算思维培养处于探索阶段 |
1.1.3 可视化编程工具为计算思维培养提供新思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计算思维 |
2.1.2 可视化编程 |
2.1.3 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
2.2 研究现状 |
2.2.1 计算思维相关研究 |
2.2.2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研究现状 |
2.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混合式学习理论 |
3.2 “做中学”理论 |
3.3 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 |
3.4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
3.5 情境学习理论 |
第四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 |
4.1 模式构建概述 |
4.2 相关理论对模式构建的指导 |
4.3 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发 |
4.3.1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
4.3.2 技术促进思维发展的计算思维教学程序 |
4.3.3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型 |
4.4 模式构建 |
4.4.1 课程培养目标 |
4.4.2 课程培养内容 |
4.4.3 教学培养实施 |
4.4.4 课程培养评价 |
第五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应用 |
5.1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目标 |
5.2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内容 |
5.2.1 课程大纲 |
5.2.2 课程内容 |
5.2.3 课程考核 |
5.3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教学培养实施 |
5.3.1 教学模型和学习流程 |
5.3.2 实现条件 |
5.4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评价 |
5.4.1 评价内容及方法 |
5.4.2 计算思维能力变化分析 |
5.4.3 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 |
5.4.4 课程期末成绩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A广告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现有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绩效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绩效 |
2.1.2 绩效管理 |
2.2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过程 |
2.2.2 绩效管理常用工具和方法 |
2.2.3 广告公司绩效管理特点 |
2.3 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理论 |
2.3.1 OKR内涵与本质 |
2.3.2 OKR的主要特点 |
2.3.3 OKR实施条件和流程 |
2.4 OKR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2.4.1 OKR对传统绩效管理模式的改进 |
2.4.2 OKR模式下绩效管理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A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A公司基本发展情况介绍 |
3.1.1 公司发展历程 |
3.1.2 使命及战略思想 |
3.1.3 A公司组织架构 |
3.1.4 A公司人员基本情况 |
3.2 基于SWOT的A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会 |
3.2.4 威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A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4.1.1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方式 |
4.1.2 绩效管理实施流程 |
4.2 A公司绩效管理研究 |
4.2.1 问卷调查 |
4.2.2 深度访谈 |
4.3 现行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3.1 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 |
4.3.2 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
4.3.3 考核方法认同度低 |
4.3.4 考核作用得不到发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OKR模式A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5.1 A公司应用OKR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5.1.1 应用OKR模式的必要性 |
5.1.2 应用OKR模式的可行性 |
5.2 OKR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说明 |
5.2.1 OKR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
5.2.2 OKR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
5.2.3 OKR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框架 |
5.3 绩效规划环节的设计 |
5.3.1 OKR整体设置流程 |
5.3.2 OKR指标设计重点 |
5.3.3 OKR系统构建——以媒介部门为例 |
5.4 绩效实施环节的设计 |
5.4.1 制定流程和季度OKR实施 |
5.4.2 贯穿始终的绩效沟通 |
5.5 绩效评估环节的设计 |
5.5.1 KR的打分体系 |
5.5.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5.3 完善绩效考核主体 |
5.6 绩效反馈应用的设计 |
5.6.1 引入两次绩效面谈 |
5.6.2 完善员工发展激励机制 |
5.6.3 长期可浮动的变现激励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施保障措施 |
6.1 人力资源保障 |
6.2 执行制度保障 |
6.3 技术保障 |
6.4 文化保障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企业家精神相关研究 |
2.1.1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 |
2.1.2 企业家精神研究成果 |
2.1.3 企业家精神测量研究 |
2.2 国内外胜任素质内涵 |
2.2.1 胜任素质相关内涵 |
2.2.2 胜任素质模型相关研究 |
2.2.3 胜任力研究演进 |
2.3 创意产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相关研究 |
2.3.1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 |
2.3.2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 |
2.3.3 文化创意人才内涵 |
2.3.4 文化创意产业胜任力研究 |
2.4 研究小结与不足 |
2.4.1 研究小结 |
2.4.2 研究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模型构建 |
3.1 企业家精神与创意人才特征关联 |
3.2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的步骤 |
3.3 胜任素质特征提取 |
3.3.1 胜任素质特征提取步骤 |
3.3.2 文献提取胜任素质特征 |
3.3.3 相关招聘信息提取胜任素质特征 |
3.3.4 文创名人自述中的胜任特征词条 |
3.4 深度访谈 |
3.4.1 访谈方法 |
3.4.2 访谈目的 |
3.4.3 访谈设计 |
3.5 结果与分析 |
3.6 模型构建 |
3.7 本章小结 |
4 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验证 |
4.1 问卷设计 |
4.2 量表预试问卷的开发 |
4.2.1 调研对象选择和问卷回收 |
4.2.2 缺失值检验 |
4.2.3 量表的初步精炼 |
4.2.4 因子负荷精炼 |
4.2.5 维度结构与信度和效度检验 |
4.3 正式量表 |
4.3.1 问卷回收 |
4.3.2 数据处理工具及方法 |
4.3.3 描述性数据分析 |
4.3.4 正态分布检验 |
4.3.5 信度检验 |
4.3.6 效度检验 |
4.3.7 效标效度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讨论 |
5.1 理论贡献 |
5.2 管理启示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产业分类表格 |
附录B 107项素质词典库 |
附录C 访谈提纲 |
附录D 文化创意人才特征与管理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如何执行有效的创意(论文参考文献)
- [1]目的论指导下的Distributed Creativity-How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the Creative Economy(Chapters 1-5)汉译实践报告[D]. 赵达.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产品描述创意的说服效应研究[D]. 姚斐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创新导向、项目模糊前端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 孙佳靖. 吉林大学, 2021(01)
- [4]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玥.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创意企业家的个体创造力和领导力 ——基于社会规范视角的研究[D]. 张弘.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我国动漫产业政策执行研究[D]. 刘宏悦.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7]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D]. 黄肖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9]A广告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吴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10]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D]. 高韩尧. 成都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