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沈瑶[1](2021)在《基于IBM Syn10 DH群体的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的QTL定位》文中提出低温冷害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玉米(Zea mays L.)播种季节的常见灾害,已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现有品种耐低温萌发能力差,培育耐低温玉米新品种是应对早春冷害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控制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基础,同时为耐低温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和分子标记。本文基于208个株系的IBM Syn10 DH群体,通过6618个SNP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如下:1.表型鉴定结果表明,IBM Syn10 DH群体在10℃低温条件下的根长、芽长、苗长、中胚轴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频率分布图基本呈单峰型曲线,符合正态分布,说明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中,发芽率、根长、芽长、苗长、中胚轴长的最大值分别为100%、10.49 cm、5.47 cm、6.33 cm、1.78 cm,比高值亲本(B73)增加30.0%、6.41 cm、4.45 cm、4.89 cm和1.36 cm,这些极端株系可作为玉米耐低温新品种选育的理想材料。2.IBM Syn10 DH群体基因型数据直接从Cy Verse网上获取(http://www.cyverse.org/discovery-environment),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分析,除了10号染色体外,在其他9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25个与玉米种子耐低温发芽率、根长、芽长、苗长、中胚轴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紧密连锁的QTL,贡献率5.39%~9.49%。3.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QTL区段之间存在9个重叠区域,通过基因挖掘共获得2080个候选基因。根据基因注释,选取10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鉴定,结果发现它们在两亲本中的表达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差异(Zm00001d047039基因除外),其中Zm00001d045988基因(细胞分裂素-O-葡萄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在B73中的表达量为在Mo17中的91.2倍。
林程[2](2021)在《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交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提高杂交水稻陈种子利用价值和直播过程对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的抗性,对杂交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可以提高田间成苗率、田间逆境的抵抗能力,继而提高杂交水稻产量。通过种子处理可以提高种子活力,种子引发是种子处理中一种发展较快的方法。本文以杂交水稻Y两优689陈种子(YLY689)和领优华占(LYHZ)种子为材料,开展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下种子活力、生理生化和蛋白质组学影响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Y两优689陈种子活力和生活力。与未引发对照比,发芽率从77.9%提高至87.4%,发芽指数从11.48提高至16.99。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过氧化物酶(P OD)、过氧化氢酶(CAT)、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合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POD、CAT、APX活性和蔗糖、葡萄糖、G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ABA和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RNA转运、蛋白质加工、蛋白质泛素化水解、吞噬体、过氧化酶体和氨基酸、核苷酸、脂类、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线粒体电子传递、糖酵解、TCA循环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核糖体蛋白、水通道蛋白、丝氨酸羧肽酶、ɑ,β-淀粉酶、蔗糖合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精氨酸脱羧酶、脂氧合酶、异柠檬酸裂解酶、POD、CAT等蛋白的上调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可以提高杂交水稻陈种子的活力和生活力。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低温逆境下(5℃)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领优华占种子低温逆境后恢复生长的种子活力和生活力。与未引发对照比,发芽率从82.7%提高至96.0%,发芽指数从18.41提高至31.73。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POD、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A和生长素(IAA)代谢和低温逆境响应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POD、APX和SOD活性和可溶性糖、GA、IA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过氧化氢(H2O2)含量。蛋白组分析发现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对低温抗性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蛋白质加工和氨基酸、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木质素合成、线粒体电子传递、发酵作用、TCA循环、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RNA、NAD、ATP结合蛋白、核糖体蛋白、G-box因子、乙醇脱氢酶、丝氨酸羧肽酶、己糖激酶、几丁质酶、丙酮酸脱氨酶、果糖激酶、POD、APX和ɑ-淀粉酶等蛋白的上调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对低温逆境的抗性,以及复合逆境后恢复生长的能力。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淹水逆境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淹水逆境后恢复生长种子的活力和生活力。与未引发对照比,发芽率从67.0%提高至93.3%,发芽指数从17.63提高至27.88。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β-淀粉酶、POD、GA和ABA代谢和淹水逆境响应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β-淀粉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糖、G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ABA、超氧阴离子(O2-)和MDA含量。蛋白组分析发现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淹水抗性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和氨基酸、核苷酸、脂类、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线粒体电子传递、糖酵解、TCA循环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RNA、ATP结合蛋白和NAD H脱氢酶、几丁质酶、丝氨酸羧肽酶、天冬氨酸肽链内切酶、脂肪氧化酶、β-葡糖苷酶、丙酮酸激酶、ɑ-淀粉酶、β-淀粉和POD等蛋白的上调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能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对淹水逆境的抗性,以及淹水逆境后恢复生长的能力。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低温-淹水复合逆境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复合逆境后恢复生长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相对未引发,发芽率从81.0%提高至93.2%,发芽指数从19.79提高至28.43。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POD、CAT、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A、ABA代谢和低温、淹水逆境响应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POD、CAT、APX、SOD活性和可溶性糖、G 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MDA和ABA含量。蛋白组分析发现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对低温-淹水复合逆境抗性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蛋白质加工和脂类、酚类、氨基酸、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木质素合成、线粒体电子传递和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金属阳离子结合、钙离子结合蛋白、细胞色素c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酶、泛素化酶、苯丙氨酸脱羧酶、β-葡萄糖苷酶、果糖激酶、几丁质酶、丝氨酸羧肽酶、细胞色素氧化酶、ɑ-淀粉酶、β-淀粉酶、P OD和APX等蛋白的上调和编码基因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能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对复合逆境的抗性,以及复合逆境后恢复生长的能力。总之,锌铁螯合物引发后,随着杂交水稻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减弱,淀粉、GA代谢水平的增强,最终提高了杂交水稻陈种子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下种子的活力和生活力,提高了杂交水稻种子对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
黄涌[3](2020)在《甘蓝型油菜耐冷性关联分析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冷害是油菜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导致秋、冬季油菜苗期生长迟缓,产量和品质下降。尤其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因茬口矛盾、气候影响常导致油菜播期推迟,秋季冷害和冬季冻害导致油菜苗期缓慢,生长量不足并容易遭受低温冻害,最终造成油菜产量难以提高,提高油菜耐冷性已经成为双季稻区早熟油菜、粳稻产区迟播油菜遗传改良关键的制约瓶颈。与油菜低温冻害不同,油菜耐冷性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分子机理研究较为匮乏,相关基因的挖掘相对较少,缺少关键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对123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大田迟播,模拟油菜生产中遭遇的低温冷害胁迫,测定油菜苗期的低温生物量和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结合前期已公布的256,39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标记以及53,889个基因表达标记(Gene expression markers,GEM)进行转录组关联分析,挖掘与油菜低温生物量和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相关联的遗传位点或基因,并开展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23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低温生物量相关性状(植株鲜重、地下鲜重和地上鲜重指标)和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测定,结果发现低温条件下植株鲜重、地上叶鲜重和地下根鲜重变异范围分别在38.00-203.93 g、34.30-187.83 g和3.63-16.10 g之间,低温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变异范围分别为12.87-23.66μmol CO2 m-2s-1,245.21-383.28μmol CO2 mol-1,0.96-3.75 mmol H2O m-2s-1和0.16-2.53 mol H2O m-2s-1之间,表明低温生物量和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状在油菜种质资源群体中具有丰富变异,并筛选到BRAUNER SCHNITTKOHL、GRüNER SCHNITTKOHL和Zachodni 3份低温生物量和低温光合效率均较高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为耐迟播油菜的品种选育提供资源。(2)利用前期转录组测序开发的SNPs标记以及GEMs,对迟播后油菜幼苗低温生物量相关性状和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状进行转录组关联分析。阈值设定为P<3.90×10-6(-log10P=5.40)时,检测出与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SNPs标记201个,分别来源于148个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其中有200个SNPs标记与低温条件下气孔导度性状相关,另外1个SNP标记与低温条件下蒸腾速率性状相关,没有检测出与低温生物量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阈值设定为P<1.86×10-5(-log10P=4.3)时,检测出显着关联的GEMs151个,其中6个GEMs与低温生物量相关性状显着关联,另外145个GEMs与低温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状显着关联。通过拟南芥同源基因功能注释的查询,对显着性SNPs标记和GEMs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28个候选基因,包含与低温生物量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6个基因和与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22个基因,涉及到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生长以及低温逆境应答过程。分别选取6份低温生物量高、低两类极端品种和6份低温光合效率高、低两类极端品种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利用qRT-PCR技术对这28个候选基因在油菜中同源基因进行表达水平分析,发现部分光合候选基因成员在低温光合效率高、低两类极端品种之间的表达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有或无低温胁迫条件下,Cab026133.1在3个光合效率高的品种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另外,Cab011968.1、Cab022014.2和Cab007526.2在光合效率高的品种中表达水平也较高,而Bo5g017460.1和Cab008128.1在光合效率高的品种中表达水平反而较低,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油菜低温胁迫反应。(3)GEM标记(Cab026133.1)与低温条件下蒸腾速率性状显着关联,P值为6.33×10-9,在油菜中同源基因BnTR1编码一种托品酮还原酶(Tropinone reductase,TR),参与托品烷生物碱代谢途径。对BnTR1基因在油菜品种“中双11”中进行组织模式表达分析,发现BnTR1基因在油菜营养和生殖阶段大多数器官和组织中均有表达。将BnTR1基因在拟南芥超量表达,结果表明BnTR1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在低温胁迫(-4℃持续4 h)条件下,能显着增强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耐冻性。对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在低温胁迫前后生理生化变化及BnTR1调控分子机理进行研究,与野生型植株相比,BnTR1基因能增加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可溶性物质如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含量,显着降低活性氧积累,提高活性氧清除相关酶活性。此外,在低温胁迫后,BnTR1基因促进了与植物低温应答过程相关基因CBFs及其下游基因COR15、RD29A的表达,同时与光合相关基因RCA、SBPase、CAB1-4也被诱导表达。在低温胁迫前后,BnTR1拟南芥转基因植株中总生物碱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植株,更重要的是,施用外源生物碱阿托品(10 nmol/株)可以显着减轻拟南芥植株冻害,另外施用外源阿托品(50 nmol或150 nmol/株)能部分缓解油菜幼苗冻伤。以上结果表明,BnTR1基因在植株光合与低温逆境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油菜耐冷性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此外,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关联分析方法挖掘到了耐冷性基因BnTR1,并通过遗传实验证实了BnTR1基因在植物耐冷性中的作用机制,表明转录组关联分析是挖掘油菜耐冷相关基因的有效策略。
张嘉伟[4](2020)在《水稻芽期耐低温种质资源及抗寒剂筛选》文中指出
徐伟豪[5](2020)在《吉林省东部地区优质水稻品种耐冷性鉴定》文中认为试验于2019~2020年在延边朝鲜自治州农业科学院进行盆栽试验。以10份吉林省内外优质水稻新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芽期、苗期、分蘖期、减数分裂期、灌浆成熟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人工气候箱模拟自然阴雨条件设定昼夜各12h,以智能温室条件下种植水稻为对照,在芽期和苗期进行其发芽率、死苗率的耐冷性鉴定,分蘖期、减数分裂期、灌浆成熟期进行其生理生长特性、产量构成因素、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为延边地区水稻冷害预防,鉴选高产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筛选出芽期发芽耐冷性极强的有龙稻18、吉粳816、绥粳14;耐冷性强的有延粳22。筛选出芽期耐冷性强的有吉粳515、吉粳809、通系935、通系933、吉玉粳。2.分蘖期受低温胁迫后株高、分蘖、叶绿素含量变化明显,其中龙稻18、通系933、延粳22、吉玉粳、通35株高恢复生长速度较快,龙稻18、通系933、延粳22、吉玉粳分蘖数增长速度较快,吉粳809、吉粳816、通系933、吉玉粳叶绿素含量前期恢复较快。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受低温胁迫后叶片的保护酶变化幅度较大,苗期受低温胁迫后龙稻18、通系935、吉粳816、绥粳14、延粳22、通35酶活性较强,分蘖期受低温胁迫后龙稻18、吉粳816、通系933、延粳22酶活性及增幅整体较强,减数分裂期受低温胁迫后龙稻18、吉粳816、绥粳14、通系935酶活性及增幅较强,灌浆成熟期受低温胁迫后吉粳816、延粳22、绥粳14吉粳51 1、酶活性及增幅整体较强。低温胁迫下水稻的CAT、POD、SOD酶活性均有所增高,其中部分品种的SOD酶活性较强,在各个时期均有所增幅,而CAT和POD酶活性在不同时期因品种而异。3.不同时期不同品种受到低温胁迫后均造成减产。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水稻减产,且空瘪粒显着增加。受到延迟型冷害产量影响较小的品种有龙稻18、延粳22、绥粳14、吉粳816,通系933,受到障碍型冷害产量影响较小的品种有龙稻18、延粳22、绥粳14、通35。4.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受到低温胁迫后对稻米的营养品质影响较大,尤其是灌浆成熟期受到低温胁迫时,会影响籽粒的发育从而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大,其中通系935、龙稻18、吉粳515、吉粳809蛋白质或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较为稳定,品质较好。
张盛楠[6](2020)在《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是主要的粳稻产区,但其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最北端,年平均气温较低,导致低温冷害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水稻是喜温作物,对温度十分敏感,水稻若在孕穗期遭受低温冷害胁迫会影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表现为结实率低,产量下降。本试验以冷敏感型粳稻松粳10(SJ10)、耐冷型粳稻东农428(DN428)为供试材料,大田条件下采用冷水灌溉模式模拟自然低温,于孕穗期进行不同天数的冷水灌溉处理(0、5、10、15d),记为CK、D5、D10、D15,测定粳稻孕穗期功能叶片和根系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光合特性、内源激素、超微结构及产量形成规律,系统分析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解决孕穗期寒地粳稻低温冷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1)与对照相比,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DN428功能叶片和DN428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着增加,且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延长而升高,表现为D15>D10>D5。而SJ10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延长,表现为D10>D15>D5。冷水胁迫结束后,SJ10和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先迅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2)与对照相比,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活性氧物质含量均显着增加,均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D15>D10>D5,且SJ10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活性氧物质含量上升幅度大于DN428。冷水胁迫结束后,SJ10和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活性氧物质含量均显着下降。(3)与对照相比,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增加,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D15>D10>D5,同时在冷水胁迫期间DN428渗透调节物质增加幅度大于SJ10。孕穗期冷水胁迫后,SJ10和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着下降。(4)SJ10、DN428功能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各个处理中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冷水胁迫下叶绿素总含量低于对照,表现为CK>D5>D10>D15。SJ10和DN428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在各冷水胁迫处理下均显着小于对照,且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Pn、Tr、Ci、Gs也逐渐下降。(5)SJ10和DN428功能叶片中,SJ10功能叶片中ABA含量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显着上升,在D1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DN428功能叶片ABA含量在D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ABA含量均在D15处理下打到最大。SJ10和DN428各处理中功能叶片和根系中IAA、GA3、ZR含量均显着小于对照,且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6)正常灌溉条件下,SJ10和DN428叶绿体结构完好,呈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紧贴在细胞壁上,类囊体片层均很清晰。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和DN428叶绿体结构表现出结构混乱,膨大,内部类囊体片层结构解体或消失。与对照相比,冷水胁迫明显抑制了寒地粳稻花药发育进程。冷水胁迫会破坏花药结构,导致花粉管内出现空腔,绒毡层逐渐消失。冷水胁迫对SJ10的叶绿体及花药超微结构影响比DN428大。(7)与对照相比,SJ10和DN428的强弱势粒平均灌浆速率(GRmean)和最大灌浆速率(GRmax)均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Tmax)和灌浆持续天数(D)随着孕穗期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与弱势粒相比,强势粒具有更高的GRmean和GRmax。达到Tmax较快,D较短。就品种而言,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各处理下SJ10的强弱势粒比DN428具有更高的Tmax、GRmean。(8)与对照相比,SJ10和DN428一次颖花、二次颖花、总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退化数和退化率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从退化率可以看出,孕穗期冷水胁迫对SJ10颖花形成的影响要大于DN428。(9)随着寒地粳稻生育进程的推进,SJ10和DN428各处理下总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逞逐渐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冷水胁迫处理下,总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低于对照,且随冷水处理时间增加而显着减低,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冷水胁迫对SJ10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比DN428大。(10)产量均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具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SJ10和DN428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从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下降幅度来看,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
王喆[7](2020)在《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黑龙江省是寒地粳稻最主要的生产区,其高产稳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而低温冷害作为黑龙江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受低温影响,黑龙江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水稻生长过程中分蘖期的发育是其关键时期,温度对于分蘖期的影响十分重大;如果在该时期遭遇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将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分蘖数量下降严重、叶片中叶绿体数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有效穗数和总粒数减少,最终导致产量减少。本试验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是东农428和松粳10号,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低温冷害的方式来对其生长发育进行相关的研究,采用的是冷水胁迫方式。主要对在不同天数的冷水胁迫下研究寒地粳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片超微结构、功能叶片及根系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内源激素、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寒地粳稻产量形成规律,明确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对冷水胁迫的响应机制,丰富寒地粳稻耐冷性研究。本试验结果如下:(1)分蘖期冷水胁迫显着抑制水稻生长。与D0(对照)相比,松粳10和东农428的株高以及分蘖数受分蘖期冷水胁迫的影响,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影响程度越大。5天冷水处理对水稻株高及分蘖数的影响不显着,10-15天下冷水处理延长株高和分蘖生长时间。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株高及分蘖数下降幅度低于松粳10,随胁迫时间延长其差距不断增大。(2)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期下寒地粳稻根长密度、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均下降,且降幅随冷水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冷水胁迫5天寒地粳稻上述指标差异不显着;松粳10和东农428冷水胁迫10-15天下显着下降。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根长密度、根体积、根表面积下降幅度低于松粳10,随胁迫时间延长其差距不断增大。(3)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根系活力下降,且降幅随冷水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处理间存在差异。冷水胁迫5天寒地粳稻上述指标差异不显着;冷水胁迫10-15天下显着下降。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根系活力下降幅度低于松粳10,随胁迫时间延长其差距不断增大。在冷水结束后,东农428根系活力增幅高于松粳10。(4)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和根系MDA、O2-、H2O2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随冷水胁迫时间延长而上升,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MDA、O2-、H2O2含量均低于松粳10,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SOD、POD、CAT活性均高于松粳10,且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差距增大。在冷水结束后,与东农428相比,松粳10功能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更快,MDA、O2-、H2O2含量下降幅度更慢。寒地粳稻功能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比根系应激反应更快,受损程度更低。(5)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和根系Pro、SS、SP含量显着增加,且增幅随冷水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根系Pro和SS的积累量在各处理下与松粳10差异不显着,但其根系SP含量在各处理中与松粳10差异显着。东农428功能叶片Pro、SS和SP在各处理下与松粳10差异显着。在冷水结束后,与东农428相比,松粳10功能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下降幅度更快,且功能叶片Pro、SS、SP含量比根系更为显着。(6)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叶片超微结构遭到破坏,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破坏程度愈严重,处理间存在差异。各冷水处理下,东农428均比松粳10叶片超微结构损害程度较轻,尤其在冷水处理10-15天,松粳10叶绿体结构破坏严重,嗜锇粒增多,淀粉粒消化,而东农428在冷水处理15天才出现上述情况,且叶绿体中保存少量淀粉粒。(7)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叶面积指数指数显着下降,且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同时寒地粳稻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Pn、Tr、Gs、Ci均降低,降幅也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处理间存在差异。可以看出,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参数、光合素含量变化具有同步性。可知,叶面积指数显着降低是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8)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和根系IAA、GA3、ZR的含量显着下降,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而ABA的含量显着升高,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着升高,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ABA上升幅度低于冷敏感型松粳10,而功能叶片和根系IAA、GA3、ZR比松粳10下降幅度要小。可知,寒地粳稻内源激素变化幅度不同,含量变化可缓解低温对寒地粳稻的伤害,其中松粳10抗氧化能力较弱。(9)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各生育时期地下部根、地上部茎、叶、穗干重、总干重、群体生长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贡献率随冷水胁迫时间延长显着降低,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比松粳10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的降幅小。(10)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下降,且降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东农42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降幅均低于松粳10,其中松粳10和东农428产量降幅范围分别是13.39%~42.99%和8.33%~36.9%。分蘖期冷水胁迫使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的下降。东农428耐冷性较松粳10强的原因是冷水胁迫下东农428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使得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清除活性氧及产物的能力更强,增强植株耐冷性,受损害程度更低,从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更强,使得光合产物生产能力较大,干物质积累量较大,最终导致产量降幅低于松粳10。
郑姣[8](2020)在《水稻高阈值低温敏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定位》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一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严重影响水稻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此外,在水稻任意生长发育时期都可能遭受低温影响,因此,挖掘并利用全生育期耐冷基因是解决水稻耐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关研究对于我国甚至世界水稻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一份籼稻背景的高阈值低温敏感突变体lts(low temperature sensitive)为研究对象,通过F2临时和BC5F2永久群体构建和籍助BSA重测序与图位克隆以及RNAseq转录组分析技术对控制高阈值低温敏感突变体的遗传位点进行了遗传定位,并对定位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了表达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以LJ20(龙粳20,低温抗性粳稻材料)和lts为亲本构建了LJ20/lts F2定位群体,并利用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重测序技术对该群体中两个极端表型的DNA混池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在7号和12号染色体上分别存在1个突变区域,其中,7号染色体的定位区间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本次研究结果和之前的研究结果都证实该突变表型受隐性基因控制。2.以NB(Newbonnet,广亲和的低温抗性材料)和lts为亲本构建了NB/ltsBC5F2的永久定位群体,并利用分子标记对7号染色体的定位区间进行了精细定位,结果将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osltsa定位至SNP13和C61之间的65kb区域,且在定位区间范围内发现有12个预测的基因,对NB和永久定位群体中的近等基因系NBlts比较测序共发现预测的基因上分别有6处SNP差异,其中5个分别位于3个未知基因的内含子上,只有1个相对有意义的SNP的差异发生在预测的一个转座子基因LOC_Os07g04480的5′-UTR上(G-A),该基因没有被报道。因此,将其视作为候选基因,并正在对它的功能进行验证。3.通过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对lts和NBlts近等基因系(H9301)以及NB对照在低温处理前后的转录本进行了测序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在之前的osltsa定位区间,发现LOC_Os07g04930在5′-UTR上存在1处碱基的替换突变,引发了该基因在抗感材料花药组织中的表达量出现巨大差异,虽然在低温处理后该基因在抗感材料中的总体表达量是下调的,但抗感材料间的差异却是显着加大,由原来的24倍加大到1118倍,加大的原因主要是抗性材料的表达量下调的更多。q PCR验证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抗感材料中的表达量差异和低温处理后的下调趋势与RNA-seq数据基本一致。因此,确定将该基因和前面的LOC_Os07g04480一起处作为osltsa的目标候选基因,后期拟对这2个基因进行功能验证。
张妍[9](2020)在《分蘖期冷水胁迫下施用外源物质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遭遇低温易使水稻发生延迟性冷害,导致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产质量降低。γ-氨基丁酸(GABA)、水杨酸(SA)和脯氨酸(Pro)对逆境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探讨分蘖期冷水胁迫下施用GABA(G)、SA(S)和Pro(P)及其复配(GS、GP、SP、GSP)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影响,本试验以GABA、SA和Pro不同浓度为主区,水稻品种(耐冷品种东农428和冷敏感品种松粳10)为副区,分蘖期15℃冷水灌溉10 d,以喷施等量清水正常灌溉(CK)和冷水胁迫(Cold)作为对照,筛选3种外源物质最适施用浓度。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3种外源物质最适施用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形成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三种外源物质单施及复配应用效果,揭示3种外源物质提高寒地粳稻抗冷性调控机制,为寒地粳稻分蘖期耐冷化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冷水胁迫相比,施用外源物质GABA、SA和Pro寒地粳稻分蘖数、株高、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增加;3种外源物质不同浓度处理中施用2 mmol·L-1 GABA、2 mmol·L-1 SA和30 mmol·L-1 Pro东农428和松粳10增产幅度最高,为最适施用浓度,其中施用2 mmol·L-1 SA寒地粳稻有效穗数形成最多,产量增幅最大。(2)与冷水胁迫相比,施用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寒地粳稻株高、分蘖数增加,成穗率提高,复配施用效果优于单独施用。复配处理中施用GS东农428株高、最高分蘖数、最终分蘖数、成穗率最大,该处理下东农428最终分蘖数与正常灌溉差异不显着。施用SP松粳10株高、最高分蘖数最大,该处理下松粳10株高与正常灌溉差异不显着。施用GSP松粳10最终分蘖数、成穗率最大,该处理下松粳10最终分蘖数与正常灌溉差异不显着。(3)与冷水胁迫相比,施用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寒地粳稻分蘖期根系活力显着增强,根系总长度与总表面积显着增加。施用SP寒地粳稻分蘖期根系活力增幅最大。施用GABA、Pro及其与SA复配对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分蘖期根系总长度与总表面积改善效果较好。复配施用分蘖期根系总长度与总表面积大于单独施用。(4)与冷水胁迫相比,施用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寒地粳稻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光合势、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复配施用效果优于单独施用。东农428在SP处理下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最大,GS处理下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最大,全生育期光合势、叶绿素含量最高。松粳10在SP处理下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光合势、分蘖期至抽穗期叶绿素含量最大;在GSP处理下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最高,乳熟期至成熟期叶绿素含量最大。复配处理下寒地粳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与正常灌溉差异不显着。复配处理下东农428有效叶面积率与正常灌溉差异不显着,SP、GS、GP处理下东农428高效叶面积率与正常灌溉差异不显着。SP、GSP处理下松粳10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与正常灌溉差异不显着。(5)与冷水胁迫相比,施用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寒地粳稻各生育时期总干物重显着增加,群体生长率显着提高,复配施用效果优于单独施用。复配处理中施用GS东农428各时期总干物重和群体生长率最大。施用SP松粳10各时期总干物重最大,施用GSP松粳10群体生长率最大,成熟期总干物重与SP处理差异不显着。(6)与冷水胁迫相比,施用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寒地粳稻强、弱势籽粒灌浆参数最大生长速率GRmax、平均生长速率GRmean增加,到达最大籽粒速率时间Tmax、完成总生长量90%活跃灌浆期D减小。东农428强、弱籽粒灌浆参数GRmax、GRmean呈现G<S<P<GSP<GP<SP<GS,Tmax、D呈现GS<SP<GP<GSP<P<S<G;松粳10强、弱籽粒灌浆参数GRmax、GRmean呈现S<G<P<GS<GP<SP<GSP,籽粒灌浆参数Tmax、D呈现GSP<SP<GP<GS<P<G<S。(7)与冷水胁迫相比,施用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寒地粳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产量显着增加,稻米品质提高,复配施用效果优于单独施用。复配中GS处理下东农428产量最高,达到正常灌溉水平的91.82%;GSP处理下东农428稻米品质总体改善效果最佳,GS处理略次之,但GS处理下东农428产量显着大于GSP处理;GSP处理下松粳10产量最大,达到正常灌溉水平的91.60%,该处理下稻米品质总体改善效果最佳。综合产量与品质,施用GS与GSP分别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和松粳10的调节效果最佳。
张鹤[10](2020)在《花生苗期耐冷评价体系构建及其生理与分子机制》文中指出早春低温是限制我国东北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性因素,主要发生在萌发期和幼苗期两个阶段。在农业生产上,耐冷品种的选育是解决低温冷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针对萌发期和幼苗期筛选花生耐冷材料并揭示花生耐冷机理对东北地区花生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68份东北地区主栽的花生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室内萌发期和幼苗期及田间对其耐冷性进行了评价,并以耐冷型和冷敏感型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形态生理指标测定、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脂质组检测等方法,从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花生的耐冷机理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68份花生种质萌发期、幼苗期及田间的耐冷性进行鉴定,构建了花生耐冷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萌发期,对10℃、8℃、6℃和4℃处理7d后各花生种质的种子活力进行分析发现,6℃处理7d适合作为大批量花生种质耐冷性鉴定的条件,并筛选出耐冷型花生种质18份,中间型花生种质38份,冷敏感型花生种质12份;在幼苗期,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耐冷等级与花生的耐冷性最相关,可以作为花生苗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在田间,通过测定出苗率、出苗能力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室内筛选结果进行验证,最终鉴定出适合东北地区种植的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均耐冷的花生品种NH5,及冷敏感型花生品种FH18。2.低温胁迫显着抑制花生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地上部分所受抑制程度显着大于地下部分。低温胁迫下花生叶片膜透性增大,电解质渗透率升高,NH5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来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低温胁迫下,NH5和FH18的MDA、O2·-和H2O2的含量均增加,但NH5增加幅度小于FH18,原因归于NH5中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抑制了活性氧的积累,其中,CAT和APX活性的升高可能是使细胞内H2O2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低温胁迫下,气孔限制因素是花生植株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II、qP和ETR也呈明显下降趋势,但NH5在低温胁迫初期可以抑制PSⅡ光合活性的降低和电子传递速率的下降,从而维持花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低温胁迫下,FH18的叶片细胞结构遭到明显破坏,主要体现在膜系统和叶绿体结构受损,线粒体数量增多,有毒物质的大量积累等,NH5在低温胁迫下可以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从而维持膜系统的稳定性和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3.通过低温胁迫下耐冷型花生品种NH5和冷敏感型花生品种FH18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共筛选出759个花生耐冷相关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花生冷响应基因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中显着富集,而花生耐冷相关基因在膜脂代谢和脂肪酸代谢通路中显着富集。共鉴定出59个与脂类代谢相关的耐冷基因,主要参与贮存脂TAG的合成、膜脂代谢和脂肪酸代谢过程,且大部分为显着上调表达。此外,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出445个花生耐冷相关的转录因子,分属于69个家族,其中bHLH、MYB、NAC、ERF、WRKY和C2H2六个家族中所占数目最多,且76.62%为上调表达。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耐冷相关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最为显着富集。其中,arahy.108W4S(MGP)、arahy.FK7XM9(SAP11)、arahy.2MPX2Y/arahy.8LB9ZD(DREB2C)转录因子可通过ABA信号转导途径调控花生的耐冷性,而arahy.J8HG2W(ICE1)、arahy.0RH9QK(MYC2)和arahy.2KRW4X(MYC4)可通过JA信号转导途径增强花生的耐冷性。4.利用脂质组学检测技术,在花生叶片中共检测到20个膜脂组分和168个脂质分子种,低温胁迫下,花生叶片中MGDG、PC、PG、PE和LPG均显着降低,且在FH18中下降幅度较大;而PA、PI、PS、LPC和LPE均有所增加,且FH18中PA的增加幅度显着高于NH5;同时,NH5中的DGDG、SQDG、DAG及TAG也都显着增加。双键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耐冷品种NH5的膜脂不饱和度显着增加,而冷敏感品种FH18的膜脂不饱和度显着下降,花生叶片中C36:6-MGDG含量的降低是导致膜脂不饱和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而耐冷品种中C36:6-DGDG含量的大幅度增加是膜脂不饱和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GC-MS共从花生叶片中检测到22种脂肪酸,其中C16:0、C16:1、C18:0、C18:1、C18:2、C18:3和C20:4的含量较高,是花生叶片中的主要脂肪酸。低温胁迫下,花生叶片中总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均有所增加,而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减少,且耐冷品种的变化幅度较大。5.综合转录组和脂质组分析结果,构建了花生耐冷的脂类代谢调控网络,低温胁迫下,内质网中的磷脂合成途径以及叶绿体中的半乳糖脂合成途径和α-亚麻酸代谢途径的大部分反应均被激活,且催化这些反应步骤的基因大多呈上调表达。低温胁迫下花生叶片中PAP1和CDS1/2的上调表达可使植株避免因PA过度积累而造成膜脂过氧化损伤。同时,MGD、DGD1和SQD2上调表达导致的DGDG和SQDG含量的增加对保证叶绿体结构完整性,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此外,α-亚麻酸代谢和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可通过调控JA信号转导通路来提高花生的耐冷性。
二、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BM Syn10 DH群体的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词汇表 |
1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冷害的定义及类型 |
1.1.1 低温冷害的定义 |
1.1.2 低温冷害的分类 |
1.2 低温冷害的危害 |
1.2.1 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2.2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1 萌发期 |
1.2.2.2 苗期 |
1.2.2.3 孕穗期、灌浆期 |
1.2.3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2.3.1 低温冷害对酶活的影响 |
1.2.3.2 低温冷害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1.2.3.3 低温冷害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1.2.3.4 低温冷害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2.3.5 低温冷害对电导率的影响 |
1.3 影响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的因素 |
1.3.1 遗传因素 |
1.3.1.1 种子质量 |
1.3.1.2 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 |
1.3.2 环境因素 |
1.3.2.1 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2.2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2.3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2.4 氧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2.5 发芽环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2.6 包衣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4 植物耐低温的生理机制 |
1.4.1 光合作用 |
1.4.2 细胞膜组分变化以及膜脂过氧化 |
1.4.3 信号转导机制 |
1.5 数量性状的QTL定位 |
1.5.1 QTL的定位原理与方法 |
1.5.2 QTL的定位群体 |
1.6 玉米耐低温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群体构建 |
2.2.2 低温处理方法 |
2.2.3 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的表型指标测定 |
2.2.4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5 QTL定位 |
2.2.6 候选基因的筛选 |
2.2.7 耐低温萌发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2.2.7.1 玉米种胚总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
2.2.7.2 荧光定量PCR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的表型鉴定 |
3.1.1 亲本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的表型鉴定 |
3.1.2 群体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的表型鉴定 |
3.2 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的表型性状群体分布 |
3.3 遗传连锁图谱的建立 |
3.4 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的QTL定位 |
3.4.1 IBM Syn10 DH群体发芽率的QTL定位结果 |
3.4.2 IBM Syn10 DH群体根长的QTL定位结果 |
3.4.3 IBM Syn10 DH群体芽长的QTL定位结果 |
3.4.4 IBM Syn10 DH群体苗长的QTL定位结果 |
3.4.5 IBM Syn10 DH群体中胚轴长的QTL定位结果 |
3.4.6 IBM Syn10 DH群体发芽指数的QTL定位结果 |
3.4.7 IBM Syn10 DH群体活力指数的QTL定位结果 |
3.4.8 IBM Syn10 DH群体简易活力指数的QTL定位结果 |
3.4.9 IBM Syn10 DH群体平均发芽天数的QTL定位结果 |
3.4.10 IBM Syn10 DH群体耐低温萌发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3.5 候选基因的筛选及表达量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候选基因及其注释信息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陈种子活力研究 |
1.1.1 水稻陈种子活力变化机理 |
1.1.2 提高水稻陈种子活力的措施 |
1.2 水稻直播的研究 |
1.2.1 水稻直播的利弊 |
1.2.2 低温对水稻直播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提高水稻直播过程中种子低温抗性的措施 |
1.2.4 淹水对水稻直播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5 提高水稻种子直播过程中淹水抗性的措施 |
1.3 锌铁元素和烟酰胺对水稻发芽和生长的影响 |
1.3.1 锌元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1.3.2 铁元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1.3.3 烟酰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4 种子引发方式与效应 |
1.4.1 水引发 |
1.4.2 渗调引发 |
1.4.3 激素引发 |
1.5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 |
1.5.1 水稻种子活力蛋白质组学研究 |
1.5.2 水稻低温、淹水逆境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二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不同引发处理效果比较 |
2.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模拟田间生长的影响 |
2.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陈种子差异蛋白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抗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3.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淀粉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活性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差异蛋白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抗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4.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4.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淹水逆境下淀粉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活性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差异蛋白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淹水复合逆境抗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5.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5.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淀粉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活性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或淹水逆境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差异蛋白分析 |
5.2.9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下共表达蛋白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甘蓝型油菜耐冷性关联分析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多功能油料作物 |
1.2 非生物逆境是我国油菜生产的限制因素 |
1.3 低温逆境制约我国油菜生产 |
1.4 植物低温应答的研究进展 |
1.4.1 低温信号的感知 |
1.4.2 低温信号的传递 |
1.4.3 低温应答的转录调控 |
1.5 低温对植物光合系统与生物量的影响 |
1.6 植物抵御低温逆境的生理生化机制 |
1.6.1 细胞内渗透调节机制 |
1.6.2 抗氧化酶系统 |
1.6.3 次生代谢物参与低温逆境应答 |
1.7 油菜低温应答相关研究进展 |
1.7.1 油菜耐冷性的评价指标 |
1.7.2 油菜低温应答的遗传研究 |
1.7.3 油菜低温应答基因的研究进展 |
1.8 转录组关联分析技术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耐冷性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试验方法 |
2.1.3 种质资源表型考察 |
2.1.4 基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
2.1.5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低温生物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2.2.2 低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2.2.3 甘蓝型油菜耐冷性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BnTR1基因提高植物耐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BnTR1基因克隆与群体中变异分析 |
3.1.2 BnTR1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 |
3.1.3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与阳性植株筛选 |
3.1.4 低温冷冻胁迫处理 |
3.1.5 光合相关参数的测定 |
3.1.6 生理水平相关指标的测定 |
3.1.7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BnTR1基因与耐冷性状相关联 |
3.2.2 BnTR1基因编码托品酮还原酶 |
3.2.3 BnTR1基因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3.2.4 BnTR1基因提高了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光合相关参数 |
3.2.5 BnTR1基因提高了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耐冷性 |
3.2.6 BnTR1基因促进低温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7 BnTR1基因促进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8 BnTR1基因提高了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渗透保护能力 |
3.2.9 BnTR1 基因增强了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ROS清除酶系统 |
3.2.10 BnTR1基因促进了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总生物碱积累 |
3.2.11 外施生物碱提高植物的耐冷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吉林省东部地区优质水稻品种耐冷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稻冷害及类型 |
1.3 水稻冷害研究 |
1.4 低温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1.5 低温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地点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2.1 芽期发芽试验 |
2.2.2 芽期存活试验 |
2.2.3 苗期耐冷试验 |
2.2.4 分蘖期耐冷试验 |
2.2.5 减数分裂期耐冷试验 |
2.2.6 灌浆成熟期耐冷试验 |
2.3 测定方法 |
2.3.1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3.2 叶片SPAD的测定 |
2.3.3 产量测定 |
2.3.4 营养品质测定 |
2.3.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低温胁迫对水稻不同品种芽期的影响 |
3.1.1 低温胁迫对种子发芽7天发芽率的影响 |
3.1.2 发芽14天低温胁迫后的影响 |
3.1.3 芽期低温胁迫后对死苗率的影响 |
3.2 低温胁迫后对水稻品种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时期水稻品种受低温胁迫后对酶活性的影响 |
3.2.2 分蘖期受低温胁迫后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 水稻不同时期受低温胁迫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1 分蘖期受低温胁迫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减数分裂期受低温胁迫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3 灌浆成熟期受低温胁迫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4 不同时期受低温胁迫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水稻不同时期受低温胁迫后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1 分蘖期受低温胁迫后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2 减数分裂期受低温胁迫后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3 灌浆成熟期受低温胁迫后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4 低温胁迫对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品种芽期受低温胁迫的影响 |
4.2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受低温胁迫对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受低温胁迫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受低温胁迫对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低温胁迫对水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1.2.2 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取样方法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抗氧化系统 |
2.5.2 渗透调节物质 |
2.5.3 内源激素 |
2.5.4 叶绿素与光合参数 |
2.5.5 叶片及花药超微结构 |
2.5.6 花粉活力 |
2.5.7 籽粒灌浆特性 |
2.5.8 颖花形成 |
2.5.9 干物质积累 |
2.5.10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1.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1.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3.1.5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影响 |
3.1.6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
3.5.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
3.6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叶绿体和花药超微结构的影响 |
3.6.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3.6.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花药超微结构的影响 |
3.7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花粉活力的影响 |
3.8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9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颖花形成的影响 |
3.10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0.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0.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1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相关分析 |
3.12.1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3.12.2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3.12.3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光合参数、叶绿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3.12.4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内源激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3.12.5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4.1.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1.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1.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5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超微结构的影响 |
4.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4.2.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7)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低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 |
1.2.2 低温胁迫对水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1.2.3 低温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与取样方法 |
2.3.1 株高调查记录 |
2.3.2 分蘖数调查记录 |
2.3.3 根系形态与根系活力取样方法 |
2.3.4 各生理指标取样方法 |
2.3.5 内源激素与叶片超微结构取样方法 |
2.3.6 叶绿素取样方法与光合参数调查 |
2.3.7 叶片面积指数与干物重 |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测定方法 |
2.4.1 根系形态 |
2.4.2 根系活力 |
2.4.3 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 |
2.4.4 内源激素 |
2.4.5 叶绿素 |
2.4.6 叶片超微结构 |
2.5 计算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株高的影响 |
3.1.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分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3.1.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3.2.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4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地上部及根系的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和贡献率的影响 |
3.3.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3.4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干物质转运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
4.4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水稻高阈值低温敏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
1.1.1 植株受低温胁迫的表型 |
1.1.2 低温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
1.2 植物低温胁迫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
1.3 植物低温响应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
1.3.1 依赖于内源激素的基因调控途径 |
1.3.2 CBF转录因子调控途径 |
1.4 水稻耐冷性研究进展 |
1.5 基因定位和功能研究的相关研究手段 |
1.5.1 分子标记 |
1.5.2 基因定位 |
1.6 RNA-seq |
1.6.1 RNA-seq的流程 |
1.6.2 RNA-seq的优点与应用 |
1.7 实验材料及研究基础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水稻高阈值低温敏感突变体的遗传定位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SA重测序结果 |
2.2.2 NB/lts BC5F2 和近等基因系构建及表型鉴定 |
2.2.3 分子标记开发 |
2.2.4 osltsa的遗传定位 |
2.3 讨论 |
2.3.1 突变体lts及近等基因系NBlts的表型评价 |
2.3.2 近等基因系构建方法的改良 |
2.3.3 osltsa和osltsb的遗传关系分析 |
2.3.4 目标基因的研究价值 |
第三章 低温敏感突变转录组测序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数据差异比较分析 |
3.2.2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 |
3.2.3 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分类 |
3.2.4 osltsa定位区间内的候选基因选取 |
3.2.5 osltsa候选基因的验证 |
3.2.6 osltsa候选基因的耐低温近等基因系测序验证 |
3.3 讨论 |
3.3.1 RNA-seq研究取样时间点的选择 |
3.3.2 比较测序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水稻营养液配方 |
附录2 PAGE相关试剂配方 |
附录3 本研究中其他试剂配方 |
(9)分蘖期冷水胁迫下施用外源物质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分蘖期低温胁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
1.2.2 GABA、SA、Pro对逆境胁迫下作物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设计与方法 |
2.2.1 分蘖期冷水胁迫下GABA、SA、Pro最适施用浓度的筛选 |
2.2.2 GABA、SA、Pro最适施用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的影响 |
2.3 相关计算公式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蘖期冷水胁迫下GABA、SA、Pro最适施用浓度筛选 |
3.1.1 不同浓度GABA、SA、Pro对寒地粳稻分蘖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GABA、SA、Pro对寒地粳稻株高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GABA、SA、Pro对寒地粳稻叶面积的影响 |
3.1.4 不同浓度GABA、SA、Pro对寒地粳稻光合势的影响 |
3.1.5 不同浓度GABA、SA、Pro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6 不同浓度GABA、SA、Pro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的影响 |
3.2.1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株高的影响 |
3.2.2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分蘖的影响 |
3.2.3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分蘖期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4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分蘖期根系形态影响 |
3.2.5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叶面积影响 |
3.2.6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光合势影响 |
3.2.7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叶绿素影响 |
3.2.8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群体生长率影响 |
3.2.9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总干物重的影响 |
3.2.10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影响 |
3.2.11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3.2.12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寒地粳稻稻米品质影响 |
4 讨论 |
4.1 分蘖期冷水胁迫下GABA、SA、Pro最适浓度的筛选 |
4.2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4.5 GABA、SA、Pro最适浓度单剂及其复配对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花生苗期耐冷评价体系构建及其生理与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生耐冷性评价 |
1.1.1 田间自然鉴定 |
1.1.2 室内模拟鉴定 |
1.2 花生耐冷的生理机制研究 |
1.2.1 膜系统 |
1.2.2 渗透调节物质 |
1.2.3 氧化还原系统 |
1.2.4 光合作用 |
1.3 脂质代谢调控在植物耐冷中的作用 |
1.3.1 脂质的分类 |
1.3.2 脂肪酸与低温胁迫 |
1.3.3 三酰甘油与低温胁迫 |
1.3.4 膜脂与低温胁迫 |
1.4 植物耐冷的分子机理研究 |
1.4.1 植物耐冷相关基因 |
1.4.2 植物耐冷相关转录因子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花生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生萌发期耐冷性评价 |
2.2.2 花生田间耐冷性评价 |
2.2.3 花生幼苗期耐冷性评价 |
2.3 讨论 |
2.3.1 花生萌发期耐冷性鉴定 |
2.3.2 花生田间耐冷性鉴定 |
2.3.3 花生苗期耐冷性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花生幼苗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机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形态特征变化 |
3.2.2 细胞膜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2.3 渗透调节物质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2.4 活性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2.5 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2.6 光合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2.7 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2.8 叶绿素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2.9 超微结构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3 讨论 |
3.3.1 渗透调节系统与花生的耐冷性 |
3.3.2 氧化还原系统与花生的耐冷性 |
3.3.3 光合系统与花生的耐冷性 |
3.3.4 超微结构与花生的耐冷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花生幼苗响应低温胁迫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结果 |
4.2.2 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 |
4.2.3 基因数目统计 |
4.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4.2.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花生幼苗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鉴定与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花生转录因子的鉴定 |
5.1.2 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5.1.3 保守基序分析 |
5.1.4 表达模式分析及功能注释 |
5.1.5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生转录因子的鉴定 |
5.2.2 差异表达转录因子的筛选 |
5.2.3 花生耐冷相关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分析 |
5.2.4 保守基序(Motif)分析 |
5.2.5 低温胁迫下耐冷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分析 |
5.2.7 低温胁迫下耐冷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分析 |
5.2.8 花生耐冷相关转录因子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关键基因的鉴定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花生幼苗响应低温胁迫的脂类代谢调控机理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方法 |
6.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差异表达分析 |
6.2.2 脂类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6.2.3 脂类代谢途径中花生耐冷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
6.2.4 低温胁迫下花生叶片中膜脂组分的变化 |
6.2.5 低温胁迫下花生叶片中脂质分子种的变化 |
6.2.6 低温胁迫下花生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6.2.7 花生耐冷的脂类代谢调控网络的构建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BM Syn10 DH群体的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性状的QTL定位[D]. 沈瑶.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2]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调控的研究[D]. 林程. 浙江大学, 2021(07)
- [3]甘蓝型油菜耐冷性关联分析与机理研究[D]. 黄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水稻芽期耐低温种质资源及抗寒剂筛选[D]. 张嘉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5]吉林省东部地区优质水稻品种耐冷性鉴定[D]. 徐伟豪. 延边大学, 2020
- [6]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张盛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王喆.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水稻高阈值低温敏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定位[D]. 郑姣. 浙江大学, 2020(07)
- [9]分蘖期冷水胁迫下施用外源物质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D]. 张妍.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花生苗期耐冷评价体系构建及其生理与分子机制[D]. 张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