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填料论文-王欢

介质填料论文-王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质填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淖毛湖煤,挥发分反应,热场温度,填料介质

介质填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1](2019)在《热场温度与填料介质对淖毛湖煤挥发分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快速热解过程中存在的管路堵塞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使得众多大型工艺难以实现工业化,管路堵塞被认为是挥发分的再反应行为、粉尘夹带以及重质焦油冷凝堆积等众多因素造成的。因此改善焦油品质,减小重质组分缩聚是改善管路堵塞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维持工艺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减轻焦油的后处理再加工具有重要意义。煤热解过程中挥发分之间的反应受热场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空间位阻、传质媒介等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焦油品质发生改变。故本文选取一种富油长焰煤,利用热解气化耦合一体化反应装置,分别在单独热解和热解气化耦合实验条件下,考察气体混合段热场温度(400–650 ~oC)、填料介质(活性炭、γ-Al_2O_3和石英珠)和气化煤气对挥发分反应的影响,为改善焦油品质,降低积碳量,定向调控挥发分反应提供理论支持。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淖毛湖长焰煤热解挥发分流经反应器的气体混合段(C区)时,热场温度对热解产物的产率和品质有显着影响。随C区温度升高,焦油中轻质组分(HS)含量未检测到显着变化,焦油中沥青烯(A)更容易缩聚形成重质组分,如前沥青烯和积碳,导致焦油流动性变差,使管壁积碳量(coke-D)增加。C区温度在400–450 ~oC时,温度变化对挥发分反应无显着的影响。当温度升高至500 ~oC时,焦油产率明显下降,热解水产量(以1公斤干基煤为基准)达到最高,这是由于热解挥发分中羟基的分解。温度达到600–650 ~oC时,焦油中前沥青烯(PA)产量增高,焦油品质变差。(2)当原位半焦产生的气化煤气参与到C区的挥发分反应中,在热解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焦油产率较单独热解增加了1–5%,当C区温度为500–550 ~oC时焦油产率的增加量最大。气化煤气对热解焦油品质的影响不同。C区温度高于500 ~oC时,气化煤气的引入可促进焦油中的HS增加,抑制PA缩聚形成积碳。低于500 ~oC时,积碳和PA产量降低。含水蒸气的气化煤气促进焦油中O、N、S杂原子化合物的脱除。此外,C区温度较高时,气化煤气可促进焦油中芳烃化合物的缩聚,而在较低温度时可促进苯类化合物、脂肪烃和酚类化合物的生成。(3)气体混合区添加填料介质能延长挥发分的停留时间,增强挥发分反应,最终改变焦油的品质和积碳的生成量。活性炭作为填料介质时,因其孔道结构以微孔和介孔为主,会阻碍焦油中A等较大分子的通过,促进焦油中沥青烯的歧化反应,形成更多轻质化合物和前沥青烯,焦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由于γ-Al_2O_3结构以介孔为主,其作为填料介质时,会阻碍挥发分中的PA前驱体等大分子化合物的通过,促使其分解成A,且含量高达89%以上,焦油HS等小分子化合物会发生缩聚使含量降低。(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驰[2](2019)在《气体介质阀门填料泄漏实时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阀门实际运行工况下,填料处密封失效导致的泄漏时常发生,该领域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实时检测方法。为此,本文发明了气体介质阀门填料泄漏的实时检测方法。泄漏气体介质通入离子液体产生气泡,利用超声波气泡传感器检测气泡,编制相关程序对信号进行处理,通过云端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实时检测阀门气体的泄漏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ATmega48单片机开发了填料泄漏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统计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低电平信号数量,计算得到泄漏量,借助GPRS232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将数据上传远程阿里云服务器,实现对阀门填料处泄漏的实时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泄漏气体流量检测上限为2ml/min,离子液体管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5°,气体泄漏量在0.1ml/min-2ml/min范围内,单片机内采样时间步长应设置为30秒。(2)关于监测系统,硬件上设计了电源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电平转换电路、程序下载电路等。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编写了硬件初始化、定时/计数、USART串口、EEPROM数据读写等功能模块。在服务器端,基于.NET开发了一套桌面应用程序,接收手机APP和设备发送来的数据,搭建了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设备泄漏数据。(3)在实验室模拟阀门实际泄漏,对设备检测精度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泄漏量在0.1ml/min-2ml/min范围内,本文的检测的气体泄漏量与实际泄漏速率误差不超过5%。(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8)

王绪彬[3](2019)在《无机填料尺寸因子对聚乙烯基复合介质电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对电力电缆绝缘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聚乙烯(PE)是电力电缆绝缘层的常用材料,为了改善电力电缆的使用性能以保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聚乙烯材料的电学性能优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低密度聚乙烯作为基体材料,以MgO、TiO_2为无机填料,系统研究无机填料种类、填料含量、填料尺寸因子对聚乙烯基复合介质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中,利用水热法制备MgO纳米片(MgO Sheets),对比分析MgO纳米片和MgO纳米颗粒(MgO NPs)对聚乙烯复合介质电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O_2纳米纤维(TiO_2 NFs),对比研究TiO_2纳米纤维和TiO_2纳米颗粒(TiO_2 NPs)对聚乙烯复合介质电学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无机填料与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在制备复合介质前,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修饰。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介质。同时制备出一组未经硅烷偶联剂KH-550修饰的无机填料聚乙烯复合介质,研究硅烷偶联剂KH-550修饰的作用。采用XRD、SEM、FTIR等手段表征复合介质的微观结构,利用电学测试系统,研究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击穿性能、空间电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对无机填料表面的修饰可以提高与聚乙烯基体的相容性、分散均匀性以降低介电损耗,提高聚乙烯基复合介质的击穿场强。当MgO NPs与MgO Sheets含量为0.5 wt.%和1 wt.%时,复合介质的击穿场强要高于纯LDPE。TiO_2 NFs含量为0.5 wt.%时,复合介质的击穿场强要高于纯LDPE。且随TiO_2含量的增加,击穿场强下降。MgO与TiO_2的掺杂可以抑制空间电荷,其中以1 wt.%MgO NPs/LDPE、1 wt.%MgO Sheets/LDPE、0.5 wt.%TiO_2 NFs/LDPE复合介质的抑制效果较为优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陈水胜,唐鑫,吕彦杰,吴专[4](2019)在《振动填料辅助介质对微粉填充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矿石成分做光谱分析时需将矿粉紧实地填充到实验碳棒中,为增强填充效果,本文提出添加辅助介质的二维振动填料法对微粉进行填充,运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微粉力学接触模型,通过EDEM软件构建微粉颗粒模型并对填充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选用玛瑙球作为辅助介质,在参考振动填料法主要参数(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模型模拟了颗粒尺寸为50~150mm矿粉微粒混合物的填充过程(填充空腔体积1 cm~3),其中振动频率为60~80 Hz,振动时间为10~15 s;分析了振动频率、振动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微粉填充率和填充密度的影响规律,并采用自制实验台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振动填料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加入辅助介质的振动填料填充紧实,填充质量可满足实验需要,为其他粉体填料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任翔宇[5](2018)在《双介质阻挡放电耦合气升式生物填料反应器处理甲苯和二氯甲烷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是 PM2.5 和 O3 污染形成的主要前体物之一,VOCs减排是当前我国大气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比多种VOCs净化技术,在处理一些水溶性较好、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时,采用单一生物净化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二次污染少、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等特点。但是面对医药化工行业中含氯有机污染物、苯系物等难生物降解和疏水性的VOCs时,采用单一生物净化技术的难以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本研究针对医药化工行业常见的含氯有机污染物、苯系物等难生物降解和疏水性VOCs,通过化学氧化-生物降解耦合净化工艺,以解决单一生物技术处理多组分难降解VOCs的不足,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双介质阻挡放电(Doubl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DBD)工艺用于氧化降解甲苯和二氯甲烷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催化剂的DDBD反应器对于甲苯和二氯甲烷的去除并不理想,二氯甲烷的去除效率趋近于0。当向DDBD反应器中加入氧化铝小球负载的Ti-Mn催化剂后,进气浓度500 mg m-3的甲苯去除效率最高达到58%,进气浓度100 mg m-3的甲苯去除效率最高达到69%,与未添加催化剂时相比,最高去除效率分别提升了 42%和33%。进气浓度500 mg m-3的二氯甲烷去除效率最高达到34%,进气浓度100 mg m-3的二氯甲烷去除效率最高达到45%。添加Ti-Mn催化剂能大幅提升甲苯和二氯甲烷的DDBD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气升式填料反应器(Airlift biofilm packing reactor,ABPR)强化去除甲苯和二氯甲烷混合气体。停留时间19.3s,甲苯的去除效率为58%~65%,二氯甲烷去除效率71%~79%;当停留时间达到38.7 s,甲苯去除效率超过95%,二氯甲烷去除率没有明显提升。二氯甲烷的去除受到生物降解速率的限制,而甲苯的去除受到传质的限制。饥饿实验表明反应器具有很好的抗饥饿性能。建立DDBD-ABPR耦合体系用于去除甲苯和二氯甲烷。优化后的耦合体系添加了 10 g氧化铝小球负载1%质量分数Ti-Mn催化剂,在DDBD放电停留时间0.73 s,生物反应器停留时间19.3s,总停留时间20.0 s内,甲苯和二氯甲烷进气浓度100mgm-3~1000 mg m-3变化范围内,两种底物的去除效率均超过90%。非稳态实验表明,该DDBD耦合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拥有良好的抗进气负荷波动的稳定性。在加设DDBD后,体系内的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Hyphomicrobium和Pseudom 替代 Rhodococcus 转化为了优势菌种,并较单一生物法拥有更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以本课题小试结果作为理论基础,在某医药企业开展实施工程案例。在企业现有废气治理设施的末端,增加一套DDBD装置耦合生物塔系统,强化对甲苯和甲醇的处理效果。甲苯及甲醇整体去除效果得到了较大提升,环境效益明显,废气可以稳定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11-01)

李琮[6](2016)在《基于限进介质技术的色谱填料的合成及其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等领域。在新药筛查时需要检测血液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生物大分子对于其的检测具有干扰,若要将大小分子分离来,处理方法费时费力。筛查化合物的巨大数量对于检测的通量具有很高的要求,能够利用色谱柱直接将二者分离成为研究的方向,限进介质技术可以有效将大小分子分离开来,提高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采用半渗透表面填料的理论,对合成工艺路线进行了考察,对限进介质填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首先利用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制备高纯度的硅胶微球,经过测试硅胶球的粒径是5μm,孔径是80?;采用焙烧法对硅胶进行扩孔,确定了100?和200?的扩孔工艺分别是在80?硅胶球的基础上450℃焙烧1 h和600℃焙烧20 min。(2)考察了5μm 80?、100?和200?叁种孔结构的硅胶接枝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后的限进能力,确定出对应的最佳接枝聚乙二醇分子量分别是800、1500和6000。(3)通过对比进样血清前后色谱柱的柱效,验证了限进介质填料色谱柱的柱床对于血清的高耐受性。(4)利用防腐剂的相对保留的测试,衡量了限进介质填料的反相能力的强弱,对比了几种反相基团的键合方案,确定以十八烷基二甲基氯硅烷作为键合相,以叁甲基氯硅烷作为封尾剂的反相键合工艺。最终确定了限进介质填料的键合方式,并进行相关测试,验证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4-01)

陈玮[7](2015)在《多介质填料组合工艺、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污染源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以氨氮和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源,在中试规模的基础上,分别对多介质填料组合工艺(由组合填料池和生物滤池组成)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处理效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组合填料和生物滤池协同作用的多介质填料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氨氮、有机物、浊度和铁锰等污染物。多介质填料组合工艺对污染水体中的氨氮、有机物和浊度等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试验期间氨氮,CODMn,UV254,TOC及浊度全年平均去除率(含调试期)分别为91.19%,31.20%,23.97%,14.39%,83.18%;其中,低温期对氨氮仍能保持95.32%较高的去除率,对CODMn去除率较常温期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低温短时间(<1d)停池对多介质填料组合工艺去除氨氮效率没有影响,停池15d也可以在启动48h内对氨氮达到95.10%的去除率。多介质填料组合工艺对氨氮去除能力较强,对氨氮去除负荷可以达到31.5g/m3·h。2)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的不同都会影响组合填料池对氨氮的去除效能。在气水比1:1的条件下,当组合填料池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36min、30min、26min时,对应氨氮去除率为84.02%、83.36%、81.31%;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5min,组合填料池以不同气水比1.5:1、1:1、0.5:1运行时,对应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27%、83.65%、74.94%;组合填料池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6min以1:1的气水比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优,去除率为84.02%。曝气对组合填料池叁氮的转化具有较大影响,当停止曝气时氨氮的去除率由84.05%降至18.21%,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由45.75%降至24.66%,硝酸盐氮转化率由71.72%降至12.30%。3)组合填料池低温期对氨氮去除较常温期有所下降,去除率为55.70%;生物滤池低温期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89.62%;浊度的去除主要在生物滤池中,去除率为77.48%,平均出水浊度为0.27NTU。4)探讨了组合填料池工艺和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贡献率。组合填料池与生物滤池组合对污染物的去除形成互补,能保障出水水质的稳定。5)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较好,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为0.02mg/L~0.29mg/L,对浊度的去除作用不明显。6)臭氧的投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臭氧投加总量为2mg/L时,当叁级臭氧柱每根臭氧投加量按2+0+0,1.5+0.5+0,1+1+0,1+0.5+0.5四种不同比例进行投加时,对应的CODMn去除率分别为39.04%、36.95%、28.77%和28.08%;对应的UV254去除率分别为52.44%、51.06%、41.04%和42.68%;对应的TOC去除率分别为27.60%、26.62%、25.58%和25.86%。污染物的去除与单柱一次性投加的臭氧量有关,高浓度臭氧环境更有利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一级臭氧柱加入2mg/L臭氧,二级臭氧柱和叁级臭氧柱均不投加时,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优。(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5-11-01)

周勇[8](2015)在《多介质填料生物技术协同超滤技术处理河网水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饮用水水源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厂存在夏季微生物过度繁殖、冬季由于微生物活性降低而造成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降低等问题。为此,研发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技术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超滤因其出水稳定、去除污染物范围广、能耗低、操作运行简单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生物技术与超滤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实现对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本实验采用多介质填料作为生物技术系统的载体,建立了多介质填料生物技术系统超滤技术的小试试验装置,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小试装置的最优工况。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地去除嘉兴地区污染河网水源水中的氨氮、浊度、有机物、铁和锰。为了进一步研究多介质填料生物技术协同超滤技术组合工艺的可行性,将小试研究成果进行中试规模扩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在常温期和低温期均能保证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超滤系统运行优化主要从空气擦洗、反洗方式和化学清洗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空气擦洗试验结果表明,膜池内液位为膜丝长度的3/4时,清洗效果最好。此外,通过对膜组件相关参数的正交试验表明:较优的运行工况为膜通量为30 L/(m2?h),产水时间为40min,单水力反洗时间为100s,正冲洗时间为40s。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试验最终确定水力清洗方式为气水联合清洗+正冲洗。在线反洗方式的研究表明,气水联合冲洗时间为70s,反洗流量为2m3/h,空气擦洗强度为133.3L/(m2·h)时,在线气水反洗可以有效地缓解系统的膜污染。针对水力清洗不能完全清除膜污染的问题,研究了在线化学清洗和离线化学清洗对跨膜压差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清洗4次后进行一次在线CEB清洗能及时恢复超滤膜系统的过滤性能,然而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仍需离线清洗来辅助超滤膜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5-04-01)

陈昱霖,李田,顾俊青[9](2014)在《粗放型绿色屋面填料的介质组成对出水水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模拟降雨实验监测填料组成不同的绿色屋面模拟设施出水水质,研究粗放型绿色屋面设施填料组成对出水污染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出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不同形态的N、P以及COD;除COD外,出水中污染物浓度随累积降雨量增加而下降,具有明显的淋失效应;所有设施出水中重金属含量均较低,初期出水的平均浓度均达到饮用水标准.含有田园土、醋糟的绿化种植土出水营养物质淋失严重,在累计降雨150 mm情况下,设施出水TN、TP、COD平均浓度分别为2.93、0.73和78 mg·L-1,均超过地表水水质标准Ⅴ类的限值,添加水厂污泥可以有效地减少绿化种植土中TP的淋出且不影响植物对P的吸收;使用无机复合种植土的设施出水水质较好,但仍需要结合设施对水量削减能力和植物生长状况判断填料是否能够应用于粗放型绿色屋面.(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赵彦琳[10](2014)在《潜流人工湿地中不同填料介质与进口流速对水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不同填料介质和进口流速的模拟比较,讨论不同条件下的湿地水力学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当上层介质为40~50 mm,下层介质为100 mm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湿地水力学效能。进口流速在1e-6m/s至5e-6m/s时,水力学效能变化范围较小,而随着进口流速的进一步增大,水力学效能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本研究选择进口流速为3.3e-6m/s,以保证达到设计处理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水力学效能。(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13期)

介质填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阀门实际运行工况下,填料处密封失效导致的泄漏时常发生,该领域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实时检测方法。为此,本文发明了气体介质阀门填料泄漏的实时检测方法。泄漏气体介质通入离子液体产生气泡,利用超声波气泡传感器检测气泡,编制相关程序对信号进行处理,通过云端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实时检测阀门气体的泄漏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ATmega48单片机开发了填料泄漏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统计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低电平信号数量,计算得到泄漏量,借助GPRS232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将数据上传远程阿里云服务器,实现对阀门填料处泄漏的实时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泄漏气体流量检测上限为2ml/min,离子液体管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5°,气体泄漏量在0.1ml/min-2ml/min范围内,单片机内采样时间步长应设置为30秒。(2)关于监测系统,硬件上设计了电源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电平转换电路、程序下载电路等。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编写了硬件初始化、定时/计数、USART串口、EEPROM数据读写等功能模块。在服务器端,基于.NET开发了一套桌面应用程序,接收手机APP和设备发送来的数据,搭建了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设备泄漏数据。(3)在实验室模拟阀门实际泄漏,对设备检测精度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泄漏量在0.1ml/min-2ml/min范围内,本文的检测的气体泄漏量与实际泄漏速率误差不超过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质填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欢.热场温度与填料介质对淖毛湖煤挥发分反应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9

[2].张驰.气体介质阀门填料泄漏实时检测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3].王绪彬.无机填料尺寸因子对聚乙烯基复合介质电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4].陈水胜,唐鑫,吕彦杰,吴专.振动填料辅助介质对微粉填充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19

[5].任翔宇.双介质阻挡放电耦合气升式生物填料反应器处理甲苯和二氯甲烷的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8

[6].李琮.基于限进介质技术的色谱填料的合成及其性能测试[D].天津大学.2016

[7].陈玮.多介质填料组合工艺、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污染源水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8].周勇.多介质填料生物技术协同超滤技术处理河网水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9].陈昱霖,李田,顾俊青.粗放型绿色屋面填料的介质组成对出水水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4

[10].赵彦琳.潜流人工湿地中不同填料介质与进口流速对水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4

标签:;  ;  ;  ;  

介质填料论文-王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