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口承载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系统动力学
人口承载力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卫宾,韩锦辉,杨天通,王斯勃,周杨[1](2017)在《基于SD双要素模型的长春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动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系统动力学与双要素(水资源量和水环境质量)模型相结合建立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以长春市为例,模拟了2014—2030年长春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不同方案下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水资源量是决定长春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关键要素,在常规模式下长春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未来始终呈超载状态,且逐年加重;将开源与节流方案相结合的综合方案能弥补二者单独实施所存在的弊端,在短期内可有效提高长春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同时使未来水资源人口承载状态持续稳定,满足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杨林,刘耀雷[2](2016)在《基于P-E-R模型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判断与提升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承载力正在成为制约城市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青岛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运用P-E-R模型,基于高、中、低叁方案,分别测算青岛市2007-2013年经济人口承载力、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发现:青岛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高于资源人口承载力,产业发展以资源高投入为代价;经济人口承载力差异明显,未来就业潜力堪忧;自然资源接近或达到本地资源潜力极限,人口承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提高人口承载力的路径是:协同推进人口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承载力;促进人口合理布局,提高空间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生态保护,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评论》期刊2016年03期)
穆志民,马志宏[3](2015)在《天津市人口承载力动态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天津市居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和环境关系的研究,构造出动态承载力标准函数,建立了天津市"人口—经济—环境"动态模型,并对天津市人口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提高城市承载力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段堃[4](2013)在《成都市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基于灰色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的预测人口承载力对成都市主城区社会和谐发展,经济良好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灰色模型GM(1,1),从经济人口承载力角度出发,分别对全国、成都市主城区未来人口数量及GDP进行科学预测,严格论证并测算出成都市主城区未来经济人口承载力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成都市主城区集聚人口不足,经济人口承载力充裕,未来人口将会加速聚集。因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对未来成都市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增长极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3年18期)
肖雁飞,张琼,廖双红,刘友金[5](2012)在《基于ARIMA模型的中部地区经济人口承载力研究——兼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中部地区经济承载力问题是科学承接和布局沿海产业转移的基本依据。本文利用中部六省1978-2010年的叁次产业就业人数数据,建立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各省2011-2015年就业人数进行预测,以此反映中部地区未来经济人口承载规模,并与广东省叁产就业人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部六省经济人口承载规模差异显着;(2)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能力差异显着;(3)中部六省经济人口承载力相对较弱,阻滞了产业大规模转移;(4)中部地区经济人口承载规模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陈丽宇[6](2010)在《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银川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银川市概况以及其耕地、粮食和人口变化特征,探讨了人均耕地、粮食阀值的确定,建立了人口、耕地、粮食预测GM(1,1)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银川市2009~2020年耕地、粮食总产量、总人口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坚持耕地使用集约化、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7期)
哈斯巴根,李百岁,宝音,乌敦[7](2008)在《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基础上,引进表征土地资源经济产出的货币型人口承载力来综合考虑土地资源人口综合承载力,建立了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呼和浩特市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动力学(SD)原理与方法,在不同情景下模拟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得出较优的发展方案,即到2020年呼和浩特市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为310万人,货币型人口承载力为1723万人,综合人口承载力为1000万人口,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多出食物型人口承载力5.56倍,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对综合人口承载力的贡献远超过了食物型人口承载力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唐晓平,舒克盛[8](2007)在《叁峡库区人口承载力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对比,并结合叁峡库区的现实条件,选择了适合叁峡库区的非线性研究模型。该模型除了能对人口——土地资源系统进行动态预测外,还能分析其动力学关系。通过这一模型的预测发现叁峡库区现有人口大于其人口承载力,指出必须进行移民拓展,即到2020年前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移民。(本文来源于《南方人口》期刊2007年04期)
王宝山,丁安民,王赞国,李明秋,张子平[9](1998)在《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公认的理论基础、研究程序和计算模型.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原理和预测方法,建立了焦作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得出2010年焦作市土地人口承载力将达到临界或超载状态,并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对策.(本文来源于《焦作工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胡春胜,韩纯儒[10](1992)在《京郊密云县农业生态系统蛋白人口承载力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生态系统蛋白人口承载力不仅是农业生态学系统生产力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制定我国人口政策和食物战略的重要依据。中央曾指出:要把我国人民的膳物结构问题作为战略问题来考虑。分析我国的膳食特点可概括为“一够两缺”(即热量够,蛋白质和脂肪缺)温饱型营养水平。食物蛋白质的改善是我国膳食结(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1992年01期)
人口承载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口承载力正在成为制约城市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青岛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运用P-E-R模型,基于高、中、低叁方案,分别测算青岛市2007-2013年经济人口承载力、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发现:青岛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高于资源人口承载力,产业发展以资源高投入为代价;经济人口承载力差异明显,未来就业潜力堪忧;自然资源接近或达到本地资源潜力极限,人口承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提高人口承载力的路径是:协同推进人口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承载力;促进人口合理布局,提高空间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生态保护,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口承载力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吴卫宾,韩锦辉,杨天通,王斯勃,周杨.基于SD双要素模型的长春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动态模拟[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
[2].杨林,刘耀雷.基于P-E-R模型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判断与提升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
[3].穆志民,马志宏.天津市人口承载力动态模型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5
[4].段堃.成都市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基于灰色模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3
[5].肖雁飞,张琼,廖双红,刘友金.基于ARIMA模型的中部地区经济人口承载力研究——兼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能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陈丽宇.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银川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7].哈斯巴根,李百岁,宝音,乌敦.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8
[8].唐晓平,舒克盛.叁峡库区人口承载力的动力学模型研究[J].南方人口.2007
[9].王宝山,丁安民,王赞国,李明秋,张子平.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模型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8
[10].胡春胜,韩纯儒.京郊密云县农业生态系统蛋白人口承载力模型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