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十六水”由来及内涵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梅英[1](2021)在《时空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祁门目连戏为例》文中认为
廖璇[2](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颜程龙[3](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魏晓丹[4](2020)在《汉武求仙述论》文中指出汉武帝虽为一代雄主,但其评价亦存争议,尤其汉武求仙之事,古往今来遭到后世诟病,被视为其执政生涯中似乎不甚光彩的一段经历。对汉武帝历史和后世小说故事的研究层出不穷,主要集中于文学、宗教学和民俗学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不过对其中武帝求仙这一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行为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具有重要价值。第一,汉武求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保留并发扬了许多时代元素,如汉代的神仙信仰、方士兴起和汉人的生死观等等,这些因素集于帝王一身,又影响了国家祭祀活动的发展,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史的考察有所补苴。第二,对于汉武帝这样的“箭垛式”人物,从小说故事的角度入手讨论汉武求仙故事亦不可或缺。在考察汉武求仙历史的基础上,从传统的汉武故事中剥离出其求仙之内容,作为独立的主题进行探究。因此,本文的研究主题限定在“汉武求仙”以内,对其进行跨历史与文学领域的研究,对“汉武求仙”历史事件和文学题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旨在以“汉武求仙”打通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壁垒,探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汪明玥[5](2020)在《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文中指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东水关与西水关是南京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根据相关史料可知,东水关的始建可追溯到杨吴时期,其前身为上水门,在五代宋元时期具有分流秦淮河的作用。明初在上水门的基础上扩建成为东水关,成为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并具有通航和军事防御功能。民国时期,为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曾对东水关进行多次维修改造。西水关的前身为下水门,与上水门兴建于同一时期,内秦淮河水自此出城与外秦淮河水合流。根据相关文献,下水门周边还有赏心亭、白鹭亭、二水亭、折柳亭、风亭、佳丽亭等古迹。明初以下水门为基础拓建而成的西水关设计精密,具有水利、防务两大功能。民国时期,为发挥其水利功能,亦曾对西水关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西水关建筑早年已大部分拆毁,东水关建筑保存相对完整。东水关与西水关的展示利用,存在着解读深度不够、旅游资源挖掘尚浅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在保护方面,东水关应坚持原真性原则,加强对建筑本体的保护与周围环境的管理;西水关可考虑重现本体建筑,恢复其原来面貌。在展示方面,二者可建立主题展览馆或水关文化体验区,添置各类解读设施,丰富阐述的手段。在利用方面,二者可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以加强宣传,并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真正发挥古代建筑的社会教育功能。
董琦[6](2019)在《北宋“汴京八景”园林游憩活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汴京八景”是自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并发展、对都城汴京地域景观的提炼,也是当时公共游览地的典型代表。北宋时期的园林普遍出现了公共性特征,城内外参与度较高的公共游览地也相继发展起来,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多方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八景”文化影响下,“汴京八景”游览地的园林显示出很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在公众园林活动的开展组织和对后世园林的影响方面作用突出。本文通过运用史料解读法、归纳总结法、遗存追溯法等方法对北宋汴京公共园林典例“汴京八景”的历史溯源、风景体系的营造以及游憩活动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史料解读。在前人对汴京城市人口、经济、布局风貌及“汴京八景”景名演变研究的基础上,对“汴京八景”景观进行社会环境、体系营建特色、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分析,从城市人文风俗活动方面对北宋汴京园林游憩活动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进一步思考和总结了“汴京八景”对城市的实际功能与影响。中国古代的园林以“景面文心”为特征,自然风景的欣赏与人工园林的营造都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支撑。本文首先对“汴京八景”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包括其城市历史的变迁、八景景名的变化及其空间位置的落位,从汴州城和“汴京八景”两者的历史演进过程得出“八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汴京八景”体系营造模式的总结,探索“八景”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控制以及与城市功能的结合,选取“汴京八景”中的典型游憩空间进行详细分析,从游憩空间、园林风貌及园林活动等方面尝试再现“汴京八景地”园林游览活动的景观风貌,即“景面”;第三,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汴京的城市风俗文化,并将“汴京八景”中的园林游览活动与城市风俗文化进行对接,阐述中国古代园林背后的“文心”特质;最后,总结研究所得成功经验与启发,从城市风景体系构建与人文空间规划的角度呈现“汴京八景”游憩活动发展对现实的意义与影响。
赖伟成[7](2019)在《“意象化”山子玉雕艺术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传统山子玉雕的传承与发展是玉器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传统山子玉雕的发展脉络及其深厚的、内在的文化内涵,及对其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广府文化的内在特征,在当代创作思潮与审美观念指引下,提出“意象化”山子玉雕艺术研究与实践的探索方向。在中西方近代文化与艺术审美观念指引下,对“意象化”的基本含义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意象化”山子玉雕的基本涵意、文化内涵及其基本艺术形态与特征,挖掘出“意象化”山子玉雕的文化、审美内涵与广府文化、广府玉雕之联系。以“形随意出、意形转换”的创新思维,创造出“拟人非人、拟山非山、亦人亦山”的、崭新的“意象化”山子玉雕艺术形式;从理论上拓展山子玉雕的研究范畴,形成广府山子玉雕创新理论观念,以推动广府玉雕传承与发展。
蒙耀远[8](2018)在《水族自称sui33音义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族自称sui33,这个词在水族日常口语和水书中广泛使用,水书中的"水"字也读sui33,有指五行中的"水"、族称、雨水等义项,而泉水的"水"今读nam33,水族自称sui33是水书"水"字和名词"水"的共同语源,水书"水"字至今仍然保持sui33的读音,名词"水"sui33是在南迁融入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后转化为"nam33"。水语sui33是在水族这一族群形成之初就有的词汇,是水族这一族群最为古老的语音之一,并且在族称和水书中一直保持至今,sui33这个词的历史足以说明水族的历史和水书的历史。
陈琪琦[9](2018)在《交互设计在宋代“龙团凤饼”传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宋代“龙团凤饼”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瑰宝,高度凝结了茶文化艺术的成就,并与绘画、书法、瓷器等艺术形式紧密相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缺乏对其有效的知识获取途径和了解的主动性,而“龙团凤饼”也由于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面临着文化传承的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要符合时代需求,搭载新的技术手段,“龙团凤饼”代表的宋代茶文化风貌、审美和精神气质,仍与当下时代高度契合,而交互设计为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平台。本文致力于研究交互设计视域下“龙团凤饼”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在新时代中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对“龙团凤饼”的历史发展、美学价值和文化特征和当代价值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龙团凤饼”的重要性,并根据“龙团凤饼”的传承现状,提出“龙团凤饼”的当下传承要与交互设计结合的迫切性;同时以交互设计的理论指导“龙团凤饼”其设计的相应原则,依托HTML5技术对宋代“龙团凤饼”进行传承探索,希望能对推动“龙团凤饼”等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大众化传承有正面的促进,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做出初步探索。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10](2018)在《〈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域水道记》是清代着名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俗的着作,是徐松(1781—1848)在嘉庆十六年(1811)遣戎新疆后,亲历新疆南北路,依据实地考察,并参考方略、正史、游记、地方志和地图等有关记载而写成的西域系列着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西域水道记》共五卷,其中第一、第二卷“罗布卓尔所受水”上、下涉及地区非常广阔,东起我国青海--甘肃西部,西抵阿富汗东北和塔吉克斯坦西南的巴达赫尚,南达我国西藏北部、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一带,北至中亚霍罕、费尔干纳,为研究清代天山南路以及清朝版图的中亚历史地理、历史交通路线、地名的珍贵历史文献。《西域水道记》在注文中对回语(察合台语)、蒙古语(准噶尔语)、波斯语(即帕尔西语)地名原义、词源、语属作了词源学释义。虽然《西域水道记》自成书以后既有众多利用和研究,最新的成果是朱玉麒老师的整理本,但大多数研究者和利用者,并不熟悉其中涉及所谓“回语”的内容,并且这类内容分量不小。在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官方文献和个人游记中,有关西域河流、山岭等地名,常常被划为回语或波斯语,这种语言归属说法,不仅过于笼统,而且说法众多。对所谓回语、蒙古语、波斯语地名进行原语复原、拉丁语转写、方位考证、词源释义,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所谓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的词源的解释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的释义,文中同名异译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名地理位置颠倒,时间错位。笔者对该问题关注多年,亦对不少地名有不同的认识,希望通过本研究,给今后的利用者提供帮助,从而使该书对了解清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后的新疆版图及该地民情、风俗、历史、地理等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将《西域水道记》第一卷、第二卷所见天山南路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天山南路部落分布以及清代回部官号作为考察对象,以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地理学、实地考察法、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这些地名的地望、起源、地名、人名的语义进行探讨,希望这样的探讨有助于今后的利用和对南疆历史、地理、民族、职官等的理解。本文除前言外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罗布淖尔所受水即源自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噶尔河、乌兰乌苏河以及所经地区的村庄、山岭、城邑的历史地理学考证。第二章,是雅雅尔河及其两岸的村庄、水道、山岭的记载。第三章,是对叶尔羌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本章主要考察的对象是泽喇普善河、听杂阿布河、于阗河流域的各个城邑、商道、卡伦、村庄。第四章,是有关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的和田河及其支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沿岸区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五章,是对罗布淖尔所受水系的阿克苏河流域、克勒底雅河、额尔勾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六章,是塔里木河流域的渭干河和罗布淖尔以南的主要的河流及山岭。第七章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之一渭干河流经的库车和沙雅的各个地名考证,同时对清代库车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关的回人伯克、历史地名的考察。第八章,是以海都河(今开都河)流域为主线对天山以南的主要河流之一海都河的各个支流大裕勒都斯河、小裕勒都斯河以及该河流所出山岭的的地理考证。
二、关于“十六水”由来及内涵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十六水”由来及内涵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3)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
3.1 郎官与科举 |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
4.2.1 描写寓直环境 |
4.2.2 描写寓直生活 |
4.2.3 反映寓直心态 |
4.2.4 寓直诗的风格 |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
5.1.1 命归列宿类 |
5.1.2 职任所感类 |
5.1.3 人生期望类 |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汉武求仙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史载汉武求仙概述 |
第一节 以黄帝为模范——汉武的慕仙 |
第二节 以方士为辅佐——神仙的使者 |
第三节 以国事为载体——汉武的求仙 |
第二章 汉武求仙溯源 |
第一节 文化篇:巫的传承 |
第二节 文学篇:从神话到求仙 |
第三节 民俗篇:从东夷到齐 |
第四节 思想篇:两种不死观念 |
第三章 汉武求仙演绎 |
第一节 演绎述略 |
第二节 演绎阶段 |
第三节 演绎特点 |
第四章 由史入文的规律 |
第一节 小说以补史 |
第二节 历史文学化 |
第五章 东西求仙路 |
第一节 昆仑的地位 |
第二节 历史上的求仙路线 |
第三节 故事中的求仙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所涉相关概念的定义 |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南京城墙东水关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上水门 |
一、上水门的修造与别称 |
二、上水门的航运、军事功能 |
三、上水门的水利功能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东水关 |
一、明清文献所见东水关 |
二、明清东水关的建筑结构及航运、军事功能 |
三、明清东水关的水利功能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东水关 |
一、晚清民国文献所见东水关名称的变化 |
二、民国时期对东水关的维护 |
三、民国时期东水关与城市水利 |
第二章 南京城墙西水关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下水门 |
一、文献所见下水门及周边建筑 |
二、下水门的功能 |
三、秦淮门可能是下水门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西水关 |
一、文献所见西水关及周边设施 |
二、西水关的建筑功能及管理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西水关 |
一、南京造币厂管理时期(1912—1926) |
二、南京市工务局管理时期(1926—1949) |
第三章 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保护利用 |
第一节 东水关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东水关的保护情况 |
二、东水关的展示利用现状 |
三、东水关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水关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西水关的保护情况 |
二、西水关的展示利用现状 |
三、西水关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水关、西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
一、东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
二、西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6)北宋“汴京八景”园林游憩活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历史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综述 |
1.5.1 重要古籍与资料搜集 |
1.5.2 国内研究成果 |
1.5.3 国外研究成果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汴京八景”历史与演进 |
2.1 “八景文化”历史溯源 |
2.1.1 “八景”起源与发展 |
2.1.2 地方八景发展简述 |
2.1.3 “八景”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
2.2 “汴京八景”发展演进 |
2.2.1 “汴京八景”地理位置变迁 |
2.2.2 “汴京八景”发展演进特征 |
2.2.3 “汴京八景”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
2.3 小结 |
3 “汴京八景”体系营造研究 |
3.1 汴京城市山水环境 |
3.1.1 汴京山水环境辨析 |
3.1.2 汴京城市水系变迁 |
3.1.3 汴京城市空间环境 |
3.2 山水游憩活动下的“汴京八景” |
3.2.1 与城市水系串联互动 |
3.2.2 与山体环境远近互动 |
3.2.3 与城市功能结合互动 |
3.3 “汴京八景”空间分布特征 |
3.3.1 城市辐射特征 |
3.3.2 沿河发展趋势 |
3.3.3 文化空间分布 |
3.4 “汴京八景”体系营造理念 |
3.4.1 环境观 |
3.4.2 文化空间营造 |
3.5 小结 |
4 “汴京八景”游憩活动与城市文化 |
4.1 汴京城市风俗文化 |
4.1.1 民风民俗 |
4.1.2 节日庆典 |
4.1.3 风俗对市民生活影响 |
4.2 “汴京八景”中的文化活动 |
4.2.1 踏青宴饮活动 |
4.2.2 祭祀祈拜活动 |
4.2.3 赏花垂钓活动 |
4.2.4 节目观赏活动 |
4.2.5 水嬉游玩活动 |
4.3 “汴京八景”游憩活动发展 |
4.3.1 “汴京八景”中的人文景观游憩活动 |
4.3.2 “汴京八景”中的自然景观游憩活动 |
4.3.3 “汴京八景”中不同阶层的游园活动 |
4.4 小结 |
5 “汴京八景”游憩活动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发 |
5.1 城市风景体系构建下的“汴京八景” |
5.1.1 城市标志 |
5.1.2 城市生态 |
5.1.3 城市文化 |
5.1.4 人居需求 |
5.2 人文空间规划中的“汴京八景” |
5.2.1 人文空间格局的经营 |
5.2.2 文化境界的升华 |
5.2.3 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图目录 |
附录 Ⅱ 表目录 |
附录 Ⅲ 相关史料 |
(7)“意象化”山子玉雕艺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山子玉雕的基本概况 |
2.1 山子玉雕的历史发展脉络 |
2.2 山子玉雕的基本艺术形态 |
2.3 山子玉雕的文化内涵 |
2.4 山子玉雕的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 |
2.5 广府山子玉雕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三章 “意象化”山子玉雕的基本形态与艺术特点 |
3.1 “意象”的基本涵意 |
3.2 “意象化”山子玉雕的概念 |
3.3 “意象化”山子玉雕的艺术形象构成与造型特点 |
3.4 “意象化”山子玉雕的整体布局及巧色运用 |
第四章 “意象化”山子玉雕的文化与审美内涵 |
4.1 “意象化”山子玉雕的文化内涵 |
4.2 “意象化”山子玉雕意象之新 |
4.3 “意象化”山子玉雕异形之奇 |
4.4 “意象化”山子玉雕与广府文化的渊源 |
第五章 “意象化”山子玉雕创作实践 |
5.1 “意象化”山子玉雕《孔子》、《福禄寿》的创作新思维 |
5.2 “意象化”山子玉雕《孔子》、《福禄寿》“拟人化”艺术形式的新尝试 |
5.3 “意象化”山子玉雕《孔子》、《福禄寿》的“俏色”运用与选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品集 |
(9)交互设计在宋代“龙团凤饼”传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龙团凤饼”概述 |
2.1 “龙团凤饼”的概念 |
2.2 “龙团凤饼”的历史源流 |
2.2.1 滥觞期 |
2.2.2 鼎盛期 |
2.2.3 式微期 |
2.3 “龙团凤饼”的视觉审美解析 |
2.3.1 “龙团凤饼”的装饰审美 |
2.3.2 “龙团凤饼”的式样分类与演变 |
2.4 “龙团凤饼”的当代价值 |
2.4.1 美学价值 |
2.4.2 经济价值 |
2.4.3 社会价值 |
3 “龙团凤饼”的当下传承 |
3.1 “龙团凤饼”的传承现状 |
3.1.1 原貌的还原再现 |
3.1.2 传承方式单一传统 |
3.1.3 文化自信不足 |
3.1.4 缺乏相关产业管理 |
3.2 交互传承意识觉醒 |
3.2.1 茶文化传承中的交互探索 |
3.2.3 交互技术的文化传承可能性 |
3.3 文化传承中的交互设计 |
3.3.1 信息设计 |
3.3.2 交互设计 |
3.3.3 感知设计 |
3.4 交互设计的文化传承优势 |
3.4.1 注重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
3.4.2 时空背景的多维度 |
3.4.3 传播时间的灵活性 |
4 交互设计在“龙团凤饼”传承中的应用 |
4.1 “龙团凤饼”交互设计原则 |
4.1.1 系统的可用性 |
4.1.2 注重用户体验 |
4.1.3 情感化设计 |
4.2 “龙团凤饼”的交互表达 |
4.2.1 依托移动端社交交互平台 |
4.2.2 移动端HTML5的交互实现 |
4.3 “龙团凤饼”的交互用户需求 |
4.3.1 用户场景分析 |
4.3.2 竞品分析 |
4.4 “龙团凤饼”的交互细节设计 |
4.4.1 设计规范 |
4.4.2 界面设计 |
4.4.3 图标设计 |
4.4.4 配色设计 |
4.4.5 交互方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出发点及研究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三、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评书 |
四、史料依据 |
五、篇章内容简介 |
六、本文所用字体及拉丁字母转写说明 |
第一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上) |
第一节 新疆、西藏界 |
第二节 喀什噶尔河流域 |
第三节 乌兰乌苏河流域 |
第二章 雅雅尔河流域 |
第一节 雅雅尔河 |
第二节 葱岭北河 |
第三节 葱岭南河 |
第三章 叶尔羌河流域 |
第一节 叶尔羌河 |
第二节 泽普勒善河 |
第三节 听杂阿布河 |
第四章 和田河流域 |
第一节 和田河 |
第二节 哈喇哈什河 |
第三节 玉陇哈什河 |
第四节 于阗河 |
第五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下) |
第一节 阿克苏河流域 |
第二节 克勒底雅河 |
第三节 额尔勾河 |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一) |
第一节 沙雅尔城南 |
第二节 罗布淖尔以南诸河流 |
第七章 塔里木河流域(二) |
第一节 塔里木河 |
第二节 渭干河 |
第八章 海都河流域 |
第一节 库尔勒庄南 |
第二节 海都河 |
第三节 注罗淖尔水域 |
附录(一): “我的麻札”还是“神圣的麻札”?—论以-m、-ata (m)结尾的新疆麻札、佛教圣地名称 |
附录(二): 乌鲁木齐((?)r(?)mqi) 一名语义、语源考 |
附录(三): “喀喇沙尔”(Qarashahr) 一名语义考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十六水”由来及内涵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空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祁门目连戏为例[D]. 梅英. 安徽大学, 2021
- [2]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3]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4]汉武求仙述论[D]. 魏晓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D]. 汪明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北宋“汴京八景”园林游憩活动发展研究[D]. 董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7]“意象化”山子玉雕艺术研究与实践[D]. 赖伟成. 广州大学, 2019(01)
- [8]水族自称sui33音义考[J]. 蒙耀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9]交互设计在宋代“龙团凤饼”传承中的应用研究[D]. 陈琪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10]〈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D].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南京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