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识别作用论文-姬东方,史婷婷,常欢,宋旭锋,于艳敏

分子识别作用论文-姬东方,史婷婷,常欢,宋旭锋,于艳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识别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卟啉,分子识别,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分子识别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姬东方,史婷婷,常欢,宋旭锋,于艳敏[1](2018)在《卟啉分子识别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由于其特殊的分子识别性能在超分子材料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卟啉化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详细介绍了卟啉化合物进行分子识别过程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重点探讨了氢键、配位、π-π堆积以及静电等相互作用在卟啉分子识别中的作用,并对卟啉分子识别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17期)

辛拉弟[2](2018)在《多功能聚合物β-CD-PNIPAM的刺激响应性及分子识别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高分子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被不断设计与合成出来。其中敏感性超分子聚合物因结合了超分子化学和敏感材料的独特性质,在药物缓释、分子识别及分离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敏感性超分子聚合物β-CD-PNIPAM的温度和溶剂双响应特征及分子识别作用,期望为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叁章内容:(1)绪论。本章主要对超分子主体β-CD和敏感材料PNIPAM的结构特点、性能特征及其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简单介绍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及近期研究动态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2)β-CD-PNIPAM的制备及响应性研究。采用ATRP和“click”技术联用制备出β-CD-PNIPAM,通过UV、1H NMR、DLS、ATR和SEM/AFM等方法研究了该聚合物温度和溶剂双响应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β-CD的引入使β-CD-PNIPAM的LCST升高,相转变速率减慢。随温度升高,β-CD-PNIPAM各质子吸收峰的化学位移值增大,强度减弱,其粒径呈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趋势。在H2O/THF和H2O/CH3OH体系中随有机相比例的增加,β-CD-PNIPAM的LCST先降低后升高直至消失,流体力学半径先减小后增大,且当THF比例为30%、CH3OH比例为35%时其LCST和流体力学半径最低,分别为15℃、128.7 nm和24℃、87.7 nm;当THF比例为55%、CH3OH比例为50%时,相分离行为消失。综上可得,改变温度和溶剂极性均可改变β-CD-PNIPAM的表面亲疏水性和分子聚集行为。(3)β-CD-PNIPAM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采用温控液-液萃取法和纸色谱法,通过改变温度和溶剂极性考察了β-CD-PNIPAM对染料分子的相转移情况和色谱保留行为,以荧光化合物羟基改性尼罗红(探针A)和对硝基苯酚(PNP)为探针,通过UV、FL、DLS、ITC、ATR和TEM方法探讨了β-CD-PNIPAM与探针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β-CD-PNIPAM的LCST时,其对染料分子的作用较强,协同非极性溶剂的诱导,可将染料分子从水相萃取到两相界面处;荧光探针实验表明,升高温度,探针A的荧光发射光谱向短波方向移动,荧光强度增强。β-CD-PNIPAM与PNP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当温度在β-CD-PNIPAM/PNP的LCST以下和以上时,其对PN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8×102 M-1和9.06×105 M-1。综上可得,温度升高β-CD-PNIPAM与探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改变温度和溶剂极性可以调控β-CD-PNIPAM对分离对象的作用力强弱。基于β-CD-PNIPAM的分子识别作用和相转变特性,提出其用作温控型超分子液-液微萃取(TC-SM-LLME)材料分析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黄姝姮[3](2018)在《hTLR8激动剂分子识别与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人类免疫系统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可识别相关病原体特有分子模式并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作为单链RNA(Single Stranded RNA,ssRNA)受体,hTLR8(Human Toll Like Receptor 8)与肿瘤、微生物感染以及炎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hTLR8激动剂分子识别与作用机理研究对免疫调控类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探寻影响hTLR8激动剂活性的关键结构/性质特征,论文首先采用显露化学模式(Emerging Chemical Pattern,ECP)、系统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以及分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方法,对已有hTLR8激动剂进行了分子识别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和靶向动力学(Targeted Molecular Dynamics,TMD)模拟方法,对激动剂诱导的hTLR8构象变化与信号传导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可为hTLR8激动剂药物研发及作用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ECP模式识别方法,对97个hTLR8激动剂和114个非激动剂样本建立了分子识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仅采用6个描述子的最优ECP模型对132个训练集样本、79个验证集样本和75个外部测试集样本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83.3%、81.0%和80.0%;当将最优ECP模型与Surflex分子对接模型联用时,组合模型(ECP-Surflex)对外部测试集的预测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2%、97.2%和87.5%。研究结果显示:与非激动剂相比,激动剂具有明显的氢键和亲疏水性不对称分布特征。(2)采用ECP方法,对97个hTLR8激动剂和29个拮抗剂建立了识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采用3个描述子的最优模型对76个训练集样本和50个验证集样本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93.4%和92.2%。研究结果显示:激动剂与hTLR8具有更强氢键相互作用特征,而拮抗剂与hTLR8则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3)经序列比对和缺失残基补齐,对空载状态下hTLR8受体进行叁维模建和动力学优化,所得最优模型在结构和能量上均合理可靠。基于该最优模型,采用Surflex-dock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激动剂CL097、CL075和R848与hTLR8复合物的过渡态模型。研究结果显示:CL075和R848与hTLR8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复合物过渡态模型。(4)以CL097、CL075、R848激动剂与hTLR8复合物的过渡态模型为起始构象,激动剂与hTLR8天然结合构象为目标构象,采用靶向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激动剂诱导的hTLR8构象变化与二聚化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TMD模拟过程中残基RMSF变化以及相邻LRR间氢键相互作用分析,推测由激动剂诱导的构象变化经LRR外层残基,尤其是带电氨基酸残基介导的氢键相互作用由近至远向末端传导,最终引发了hTLR8单体的二聚化过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罗春华,董秋静,张晴晴,胡宏来[4](2018)在《α-环糊精与二甲氨基查尔酮之间分子识别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α-环糊精(α-CD)与二甲氨基查尔酮之间的分子识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α-CD与二甲氨基查尔酮基团之间通过分子识别作用形成1∶1的包结物,分别以吸光度和特征波长的变化确定α-CD与4-羟基-4’-二甲氨基查尔酮包结物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1×105M-1和8.5×103M-1,通过特征波长获得α-CD和端基含二甲氨基查尔酮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合常数Ka为4.2×103M-1。(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段学超[5](2017)在《葫芦脲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化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它在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和分子器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超分子的结构是通过几个分子(所谓的“分子亚单位”)聚集形成,因此它们不仅具有“分子亚单位”的功能,而且由于超分子结构而具有了新的功能。化学传感器一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并且在过去叁十年中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光化学传感器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因为通过识别客体分子的光学变化,如颜色或荧光,可以快速、方便地观察到现象。通常发色团观察到的变化被用作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着超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基于超分子化学传感器以及纳米碳和纳米颗粒的新型化学传感器得到了了广泛的研究。本论文中研究了基于超分子主体葫芦脲的均相传感器法测定药物分子奥沙利铂,探究了药物分子奥沙利铂与超分子主体葫芦脲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稳定包合物的条件(包括pH,温度,时间)以及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同时也探究了基于葫芦脲衍生物薄膜传感器的制备,通过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将其初步应用于某些药物小分子的识别。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1.首先简单的概括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以及超分子主体的结构特征。对第一、二、叁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做了简单的描述,通过对它们结构的分析得出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根据它们结构特点,详细地介绍了第四代超分子主体葫芦脲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合成途径以及应用,为本论文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以葫芦[7]脲为主体的均相荧光传感器法测定抗癌药物奥沙利铂。由于巴马汀/小檗碱/黄连碱和葫芦[7]脲的水溶液本身无荧光,二者混合后体系荧光显着增强,但当加入无荧光的奥沙利铂后,体系的荧光又显着猝灭。且分别在0.05~1.75,0.010~1.50和0.020~1.05μg mL-1的范围内奥沙利铂的浓度与荧光猝灭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3和7 ng m L–1,并可应用于血浆中奥沙利铂的测定。通过核磁共振和密度泛函理论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葫芦[7]脲将是一种潜在的转运和监测奥沙利铂的良好药物载体,同时可以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的疗效。3.通过光聚合法制备了基于葫芦脲的薄膜荧光传感器。尝试用叁种不同的制备方法来制备,且对这叁种方法制备的薄膜传感器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衍生化精胺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初步用制备好的薄膜传感器识别一些药物小分子,预测了其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4.通过化学键合法制备了基于葫芦脲的薄膜荧光传感器。采用两种不同的键合方法来制备,并对这两种方法制备好的薄膜传感器进行表征,且初步探索了它们与客体小分子甲基橙的相互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6)

乔盼[6](2017)在《脆弱拟杆菌CcrA酶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细菌的出现使得临床上使用的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效,这主要是因为其可以产生一种水解抗生素的金属β-内酰胺酶,脆弱拟杆菌产生的金属β-内酰胺酶CcrA是一种典型的金属酶,但目前对其与该类抗生素之间的结合过程研究比较少,对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测定和理论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金属β-内酰胺酶CcrA与头孢噻肟(CTX)和头孢他啶(CAZ)之间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大肠杆菌中对金属β-内酰酶CcrA进行诱导表达,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法实现对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蛋白进行鉴定,最后通过Bradford法测定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该过程实现了对目的蛋白CcrA的高效表达,且纯化后CcrA酶的纯度较高,蛋白含量为0.26-0.28 mg/mL。2.利用荧光光谱法对CcrA酶与两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TX和CAZ)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测定了叁个温度下(277K、281K、285K)抗生素和CcrA酶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获得了二者结合过程中的荧光猝灭常数Ksv和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以及结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等。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抗生素与CcrA酶之间发生的猝灭均为静态猝灭;在相同温度下,CcrA酶与CTX结合体系的Ksv和Kq均大于CcrA酶与CAZ结合体系,且CcrA酶与CTX结合体系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也比较大,这表明CcrA酶与CTX的结合能力大于CcrA酶与CAZ,同时也表明,结合过程生成的CcrA-CTX复合物稳定性比较高。实验结果得出,CcrA酶与两种抗生素在结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焓变等均为负值,表明CcrA酶与CTX、CAZ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3.通过分子对接模拟方法研究了在CcrA酶与CTX、CAZ之间相互识别和作用过程中,酶分子内氨基酸残基和小分子配体中官能团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发现位于酶分子活性口袋附近的loop环柔性变化较大,表明二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诱导契合效应使得抗生素进入酶分子活性口袋,loop环的柔性变化更有利于酶分子与抗生素结合,同时也佐证了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两个结合体系对接结果得到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均为负值,表明CcrA酶与两种抗生素之间的结合过程均可以自发进行,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3-01)

张椰莉[7](2017)在《嗜水气单胞菌CphA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beta lactamase,MβLs)通过水解β-内酰胺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而阻止抗生素对抗细菌感染的有益行为。来自于嗜水气单胞菌的CphA酶是MβLs亚群的一员,其在活性位点只有一个Zn2+,并只特异性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然而对于CphA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知之甚少。本研究将在重组菌中表达并分离纯化得到CphA酶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法相结合,以亚胺培南(imipenem,IMP)和比阿培南(biapenem,BIA)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结合过程中,酶的构象变化、抗生素分子的空间分布取向、形成络合物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和作用位点数等。(1)将含有pET28b-CphA的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然后用SDS-PAGE鉴定和Bradford测蛋白含量,最后对其进行荧光表征。结果表明:得到有活性的纯度较高的样品,其分子量约为28 KDa,纯化后产量约为0.18~0.21 mg/mL,当激发波长为278 nm时,发现在336.2 nm处荧光明显。(2)在 277 K、pH 7.4 PBS 中,测得 CphA 酶对 IMP 与 BIA 的 Km 分别为 356μM和286 μM;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得CphA酶与IMP和BIA的分子饱和比分别为0.95和0.98;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它们相互作用且Tyr残基附近的微环境发生微弱的变化;测定277 K、281 K和285 K叁个温度下CphA酶分别对IMP和BIA结合过程的猝灭光谱,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发生的猝灭均为静态猝灭;它们之间是依靠单一的结合位点结合,且均为自发的放热过程。(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phA酶与IMP和BIA在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些相同之处:两种抗生素β-内酰胺环的C3羧基氧直接与Zn2+形成金属配位键,促进相互作用,且均使CphA酶loop环发生局部的构象变化。不同之处为:IMP因侧链空间位阻较小,使其全部进入口袋,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共有3组静电力和5组氢键形成;BIA因侧链双环叁唑的位阻比较大,留部分侧链位于口袋外侧,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共有4组静电力和2组氢键,进而使得CphA酶对BIA的亲和力大于对IMP的,以及形成CphA-BIA复合物的稳定性也大于CphA-IMP复合物的稳定性。荧光光谱结果中CphA-BIA复合物体系的Ksv和Ka高于CphA-IMP复合物体系的,也证实这一推断。另外,对接结果显示复合物体系△G为负值,表明两个复合物的形成均属于自发的放热过程,与前期热力学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3-01)

王方,陈曼,丛航[8](2016)在《一类新型大环化合物Benzo[3]urils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环化学得以蓬勃发展[1],许多有诱人结构、新奇性质的大环化合物层出不穷,如各种冠醚、环糊精、杯芳烃、柱芳烃、环芳烃、卟啉、大环内酯、环肽、环蕃、咔咯、瓜环、环状席夫碱、大环多胺及其它大环状人工合成的物质,大环主体分子在金属配位、超分子自组装体[2]、主客体化学等内容上不断被丰富,超分子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集越来越多。本文通过简单、高产率的合成方法合成一类新型化合物benzo[3]uril 1和benzo[3]uril 2,(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6-08-25)

王慧[9](2016)在《1硫素键在有机硒药物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分子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间非共价作用由于涉及到分子如何以及为何相互靠近或者相互排斥,而使之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常见的氢键、p-p堆积、范德华作用等,近年来缺电子的IV-VII A元素与富电性位点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弱的、有方向性的非共价作用也引起了广泛的(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下)》期刊2016-08-25)

胡昌明,渠阳翠,占文俊,韦婷,曹利敏[10](2016)在《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和主客体相互作用构建生物分子识别表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生物分子识别能力的材料表面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工作中,我们结合层层自组装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制备了一种能够高容量负载生物活性分子且具有良好生物分子识别能力的材料表面。首先在带有正电的硅片表面通过层层组装技术交替沉积了含金刚烷基团的聚丙烯酸共聚物和聚烯丙基胺,得到了含有金刚烷客体分子的聚电解质多层膜;而后利用主客体相互作用将生物分子修饰的主体分子β-环糊精引入到多层膜内。这里我们选择生物素-亲和素作为模型分子对考察表面的识别能力。荧光标记蛋白质吸附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的测试结果表明:引入了生物素修饰的β-环糊精的多层膜表面能够特异性地识别亲和素,同时对非特异性蛋白质保持了良好的排斥能力。不同亲和素浓度的吸附实验结果反映了该表面对目标分子检测的高灵敏度。该表面设计不仅局限于生物素-亲和素分子对,同时可以推广应用到多种生物分子识别体系,在生物检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期刊2016-07-01)

分子识别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高分子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被不断设计与合成出来。其中敏感性超分子聚合物因结合了超分子化学和敏感材料的独特性质,在药物缓释、分子识别及分离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敏感性超分子聚合物β-CD-PNIPAM的温度和溶剂双响应特征及分子识别作用,期望为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叁章内容:(1)绪论。本章主要对超分子主体β-CD和敏感材料PNIPAM的结构特点、性能特征及其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简单介绍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及近期研究动态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2)β-CD-PNIPAM的制备及响应性研究。采用ATRP和“click”技术联用制备出β-CD-PNIPAM,通过UV、1H NMR、DLS、ATR和SEM/AFM等方法研究了该聚合物温度和溶剂双响应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β-CD的引入使β-CD-PNIPAM的LCST升高,相转变速率减慢。随温度升高,β-CD-PNIPAM各质子吸收峰的化学位移值增大,强度减弱,其粒径呈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趋势。在H2O/THF和H2O/CH3OH体系中随有机相比例的增加,β-CD-PNIPAM的LCST先降低后升高直至消失,流体力学半径先减小后增大,且当THF比例为30%、CH3OH比例为35%时其LCST和流体力学半径最低,分别为15℃、128.7 nm和24℃、87.7 nm;当THF比例为55%、CH3OH比例为50%时,相分离行为消失。综上可得,改变温度和溶剂极性均可改变β-CD-PNIPAM的表面亲疏水性和分子聚集行为。(3)β-CD-PNIPAM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采用温控液-液萃取法和纸色谱法,通过改变温度和溶剂极性考察了β-CD-PNIPAM对染料分子的相转移情况和色谱保留行为,以荧光化合物羟基改性尼罗红(探针A)和对硝基苯酚(PNP)为探针,通过UV、FL、DLS、ITC、ATR和TEM方法探讨了β-CD-PNIPAM与探针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β-CD-PNIPAM的LCST时,其对染料分子的作用较强,协同非极性溶剂的诱导,可将染料分子从水相萃取到两相界面处;荧光探针实验表明,升高温度,探针A的荧光发射光谱向短波方向移动,荧光强度增强。β-CD-PNIPAM与PNP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当温度在β-CD-PNIPAM/PNP的LCST以下和以上时,其对PN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8×102 M-1和9.06×105 M-1。综上可得,温度升高β-CD-PNIPAM与探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改变温度和溶剂极性可以调控β-CD-PNIPAM对分离对象的作用力强弱。基于β-CD-PNIPAM的分子识别作用和相转变特性,提出其用作温控型超分子液-液微萃取(TC-SM-LLME)材料分析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识别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姬东方,史婷婷,常欢,宋旭锋,于艳敏.卟啉分子识别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J].材料导报.2018

[2].辛拉弟.多功能聚合物β-CD-PNIPAM的刺激响应性及分子识别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8

[3].黄姝姮.hTLR8激动剂分子识别与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8

[4].罗春华,董秋静,张晴晴,胡宏来.α-环糊精与二甲氨基查尔酮之间分子识别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段学超.葫芦脲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6].乔盼.脆弱拟杆菌CcrA酶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D].西北大学.2017

[7].张椰莉.嗜水气单胞菌CphA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D].西北大学.2017

[8].王方,陈曼,丛航.一类新型大环化合物Benzo[3]urils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作用[C].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上).2016

[9].王慧.1硫素键在有机硒药物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分子识别中的应用[C].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下).2016

[10].胡昌明,渠阳翠,占文俊,韦婷,曹利敏.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和主客体相互作用构建生物分子识别表面[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2016

标签:;  ;  ;  ;  

分子识别作用论文-姬东方,史婷婷,常欢,宋旭锋,于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