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论文-高洋,杨叁维,罗建军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论文-高洋,杨叁维,罗建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索洛余值法,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晋中市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论文文献综述

高洋,杨叁维,罗建军[1](2019)在《晋中市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索洛余值法对"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晋中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晋中市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及农业科技进步;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逐渐提高,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贡献有所下降。说明晋中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达到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贡献率的平均水平。(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宇燕,王福林,张力,李飞[2](2019)在《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实证分析——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测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用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来表示。为此,对现有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些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为负,不符合农业实际生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技术进步测算方法,该方法求出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为正,符合实际生产要求;最后,利用该方法测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大小。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江激宇,张绮贤,丁童瑶[3](2018)在《安徽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1~2016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模型,选取农业总产值、农业物质费用、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四个指标,测算安徽省及皖北、皖中、皖南地区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发现,安徽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于全国水平,皖北、皖中、皖南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投入;培育农村技术市场,增强农民与技术服务机构连接;提高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率,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叁方面建议,以加快实现安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步伐。(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程毛林,韩云[4](2018)在《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科学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利用修正后的Cobb-Douglas的生产函数给出了科学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方法,最后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实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对Cobb-Douglas生产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14期)

肖佳艳[5](2018)在《贵州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并横穿整个社会的发展。它提供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和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农业密切相关。如何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技术进步率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贵州作为农业大省,要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换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其关键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本文通过计算贵州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来反映技术进步对贵州农业的影响程度,对计算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以求对贵州农业后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贵州2000年至2016年统计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对比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增长模型,以产出投入、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作为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指标。在农业指标参数估计方面,本文通过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推算出土地弹性系数为0.25,再利用规模报酬不变得出资本弹性系数和劳动弹性系数分别为0.39和0.36,由此利用公式测算贵州省在此期间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年均值为33.32%。因此,本文根据测算的贵州省技术进步贡献率来分析影响贵州省技术进步的成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根据测算出来的贵州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得出影响省内农业技术进步的成因有:一、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二、贵州高校过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叁、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健全,推广人才缺乏;四、省内耕地面积不足,人均占有量少。研究发现:虽然从整体来看,贵州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历年呈上升趋势,但和全国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提高贵州省农业技术进步提出合理的建议:一、改进农业投资结构,创建投资主体多元化局面;二、提高劳动力整体的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叁、保持和扩大农业用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四、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五、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转化进程。(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郭丽[6](2017)在《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农业从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农业高产出的背后是粗放型的高投入,随着投入要素规模报酬递减及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传统高耗能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跟不上发展步伐。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不竭动力。要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力进步不匹配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作为准确测量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个量化指标,不仅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科技水平,还可以为农业政策部门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甘肃省作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农业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不足,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就显得更为关键,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也显得更加迫切。本文在回顾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并系统介绍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收集甘肃省14个市州24年的面板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要素弹性灵活可变、规模报酬非固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进行估计,引入Kumbhakar分解公式将广义技术进步分解为狭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及规模报酬变动部分,并进一步将狭义技术进步细分为中性和偏性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1)狭义农业技术进步始终是广义农业技术进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且狭义技术进步以中性进步为主,即硬技术为主,软技术作用发挥不足;(2)历年来农业技术进步率呈直线上升态势,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受农业总产值影响上下波动;(3)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物质投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逐年提高,说明甘肃省农业生产正在由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过度;(4)农业生产存在规模收益,技术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但增长缓慢;(5)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变化趋势基本与全国同步但稍有滞后;(6)影响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因素按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要素质量变化、农业专业化程度、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省域经济水平、自然因素及农业科研投资。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提出推动前沿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资金配置;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吸引农业科技人才;优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技术效率;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促进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升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郭丽,陈耀,高芸[7](2016)在《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甘肃省1990—2014年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借助Translog生产函数构建了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并将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定量分解为狭义农业技术进步、规模报酬收益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结果表明,狭义技术进步是广义技术进步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狭义技术进步又以中性进步为主;能够获得稳定的规模收益,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改善极不明显;物质投入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进步贡献仅次于物质投入,农业劳动力效率低下,耕地负效应显着;甘肃省农业发展仍处粗放阶段但已逐渐向集约模式转变。(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余茜,凌远云[8](2016)在《产量波动情况下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的误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D生产函数的索洛余值法广泛应用于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但已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指出该方法存在一定缺陷,致使测算结果不准确。采用余值法测算产量波动情况下湖北省棉花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得出相邻年限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表明余值法测算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是不可靠的。因此,对于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这一指标需要重新看待。(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6年19期)

贾铖,夏春萍,郭从军[9](2016)在《山东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贡献率的测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顺利转型,提高农业产值的新动力。本文选取山东省2005-2014农林牧渔业产值等数据测算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并分析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旨在为加速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7-10)

刁书琴[10](2016)在《山东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总产值、农产品的出口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强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除去各种生产要素的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原动力,测算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反映出国家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对政府制定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资源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Cobb-Douglas(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模型,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山东省整体及各市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系统测算和分析,并深入研究不同时期各种投入、产出资料的增长速率、科学技术进步率以及相应的贡献率,通过纵向对比来分析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山东省农业技术进步水平提出几点对策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及研究结论包含以下3个方面:1、1990年以来,山东省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较快,其中牧业的增长率较高。各市的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异较大,东营市的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较快,而济南市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较慢,另外,17个市在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增长速度方面也不尽相同。2、选取山东省1990-2014年间的农业经济方面的相关数据,采用Eviews8.0软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通过相应的检验,最终确定样本期内山东省的资本弹性系数ɑ=0.40,劳动力的弹性系数β=1-0.40-0.31=0.29,土地投入产出弹性γ=0.31。经测算“八五”至“十二”时期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5年来年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为56.87%,资本的年均贡献率为48.00%,耕地的年均贡献率仅为0.32%,而劳动力的年均贡献率为-5.19%,因而技术进步已然成为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3、分别对山东省17个市2000-2012年间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7个市的整体水平较高,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55.88%,与山东省1990-2014年间整体的技术进步贡献率(56.87%)相差不大。但各地区之间农业技术水平不平衡,差距较大,技术进步贡献率排在第1位的城市(青岛市,67.92%)比排名最后的聊城市(贡献率为47.40%)高出20个百分点,同时这也说明各市的农业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综合而言,山东省农业经济已逐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要保持山东省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如下: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同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发挥农业推广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部门的横向联动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集约节约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统筹各县区经济协调发展,采取不同的政策侧重点,对经济落后的地区,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增大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量,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用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来表示。为此,对现有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些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为负,不符合农业实际生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技术进步测算方法,该方法求出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为正,符合实际生产要求;最后,利用该方法测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大小。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论文参考文献

[1].高洋,杨叁维,罗建军.晋中市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9

[2].刘宇燕,王福林,张力,李飞.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实证分析——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测算方法[J].农机化研究.2019

[3].江激宇,张绮贤,丁童瑶.安徽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程毛林,韩云.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8

[5].肖佳艳.贵州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8

[6].郭丽.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7

[7].郭丽,陈耀,高芸.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解[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8].余茜,凌远云.产量波动情况下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的误差[J].科技管理研究.2016

[9].贾铖,夏春萍,郭从军.山东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贡献率的测算分析[C].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6

[10].刁书琴.山东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6

标签:;  ;  ;  ;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论文-高洋,杨叁维,罗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