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粘结剂论文-林曦,徐淑兰,郑相淮,张翔成

残留粘结剂论文-林曦,徐淑兰,郑相淮,张翔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残留粘结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粘结固位,种种植体周围炎,粘结剂残留,引导骨再生术

残留粘结剂论文文献综述

林曦,徐淑兰,郑相淮,张翔成[1](2017)在《粘结剂残留致种植体周围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炎相关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粘结剂残留引发种植体周围炎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种植中心完成种植单冠修复后确诊为新发种植体周围炎病例23例作为分析对象。20例种植体周围健康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记录年龄,性别,全身系统性疾病,是否吸烟及喝酒,是否牙周炎病史,手术及上部修复体材料,修复方式。病例复诊就诊原因为定期复查或遭遇机械或生物学并发症时重新就诊,随访时指标包括:牙龈色型质,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及放射学检查。结果在所有种植体周围类组所有螺丝固位患者(100%)及8例粘结固位患者(50%)存在局部或全身种植体周围炎影响因素,3例螺丝固位种植体周围健康患者(30%)存在单一风险因素,2例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健康患者(20%)存在单一风险因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不同固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100%)均出现探诊出血(BOP+),85%螺丝固位及50%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口腔卫生欠佳(PLI=2或3);排除牙周炎病史,糖尿病史及重度吸烟患者等影响因素,8例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通过放射学检查及切开翻瓣均可见粘结剂残留。结论种植体周围炎影响因素很多,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多因素结合。粘结剂残留是造成种植体周围炎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发生早期种植体周围炎后采用外科手段去除残留粘结剂,辅助刮治,采用激光治疗消除炎症,必要时引导骨再生术等技术可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李有名,廖囡囡[2](2013)在《几种去除牙面正畸残留粘结剂方法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几种方法去除残留粘结剂后对牙釉质表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挑选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0颗。将其随机分成3组,第1组:碳钨钻+矽粒子组;第2组:超声洁治+矽粒子组;第3组:矽粒子组。每组20颗。并对处理后的牙面粗糙度差值、时间进行统计学检验。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的牙面形态。结果第1、2、3组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所用时间最长。扫描电镜观察,牙齿表面结构均有损伤。而第3组,表面损伤较浅,牙面的形态结构破坏较小。结论矽粒子是碳钨钻和超声洁治去除牙齿表面残留粘结剂的必要补充,能很好地保护牙齿表面的形态结构。(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3年29期)

祝媛,冮卫东,汪春仙,余美芳[3](2013)在《残留牙面粘结剂不同去除方法对牙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去除残留于牙面的托槽粘结剂对牙釉质表面的影响。方法:收集60颗因正畸拔出的健康前磨牙,按不同去除粘结剂方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分别使用慢速碳钨车针(A组)、超声波洁治(B组)、矽粒子(C组)进行去粘结剂处理,记录每组去除粘结剂所需时间;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去除粘结剂前后牙釉质厚度改变以计算釉质损失量;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釉质表面的粗糙度改变。对操作时间和釉质损失量作方差分析。结果:去粘结剂后釉质损失量排序为超声龈上洁治组>矽粒子组>碳钨车针组,叁组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去除粘结剂所需时间排序为碳钨车针组<超声龈上洁治组<矽粒子组,叁组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去粘结剂后体视显微镜观察显示;碳钨车针组镜下釉质表面均匀规则,有少量细微残留物,见少量的细小划痕;超声洁治组镜下釉质表面明显划痕,深浅不一,并有轻重不同的釉质裂纹,牙面上见粘结剂残留较多;矽粒子组划痕较细而浅,数量明显较少。结论:用碳钨车针去除残留牙面粘结剂方法对牙面的影响较小,时间适合临床操作,是临床值得推荐的一种去粘结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8期)

赖颖真,丘雨蓓,林珊[4](2012)在《固化光源对正畸托槽光敏粘结剂抗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普通卤素灯(QTH)和发光二级管灯(LED)对正畸托槽复合树脂光敏粘结剂(3M)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光敏粘结剂(GC)抗剪切力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粘结材料和固化光源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第一双尖牙48颗,随机分为4组,使用不同粘结材料和不同光源配合粘结标准网底方丝弓托槽,采用微机万能材料实验机对托槽的粘结强度进行检测,同时记录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结果:3M抗剪切力及ARI值均显着大于GC(P<0.05);QTH和LED对3M和GC的抗剪切力及ARI值影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正畸光敏粘结剂抗剪切强度均符合临床要求,托槽去除后GC对牙面破坏较小;LED灯照可以节约一半光照时间并能达到普通卤素灯的光照效果,正畸托槽粘结建议使用LED灯作为固化光源。(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李有名,廖囡囡,林桂书[5](2009)在《残留粘结剂的去除方法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畸治疗的与牙体治疗的粘结不同之处在于,正畸治疗完成后需要粘结剂与牙齿的分离,使釉质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但是在去除托槽后,釉面上常存在一些残留粘结剂,如去除方法不当极易造成牙釉质表面的组织丧失和损害,及表面粗糙造成菌斑附着而形成平滑面龋。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些(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09年20期)

李有名[6](2009)在《几种去除牙面正畸残留粘结剂方法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口腔固定矫治是一种高效的正畸矫治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在矫治过程中,由于酸蚀及口腔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托槽的粘结及残留粘结剂的去除,对牙釉质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口腔固定正畸治疗对牙釉质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去除牙面上残留的粘结剂是口腔正畸专业重要的研究课题。如去除方法不当极易造成牙釉质表面的组织丧失和损害,使其粗糙度增加而易导致菌斑附着形成平滑面龋,或粘结剂没有完全去除干净而使牙面变色影响美观。目前,临床上去除粘结剂最常用的方法为打磨,但在操作时较难控制。如打磨过少容易在牙面上残留粘结剂;而打磨过多,则牙釉质损失量较大,且表面留有划痕,造成牙面粗糙度增加,从而易形成菌斑、牙石和色素沉积。其它方法如:超声洁治、喷砂、粘结剂去除钳等,理论上可以减少对牙釉质表面的损伤,但各有其优缺点。超声洁治如使用不当可对牙面造成较深的划痕,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抛光处理。喷砂后是否需要进一步抛光还存在一些争议。矽粒子是最近研究较多的一种打磨抛光材料,它内含抛光粒子,且硬度介于粘结剂与釉质之间,使用时不易造成釉质的损伤,根据使用时所加压力的不同可以具有双重效果,即打磨、抛光一次完成。但有研究表明单独使用矽粒子可明显延长打磨时间。粘结剂去除钳对牙釉质表面的损伤较少但是粘结剂不易完全去除。牙面经一系列正畸治疗及处理后,会造成一定的牙釉质损失,研究表明牙釉质损失量介于1~52um之间。从临床观点来看,釉质损失量较整个釉质厚度而言是不显着的,与表面粗糙度相比较其对一些并发症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本实验中以牙釉质表面粗糙度为主要评价指标。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几种去除残留粘结剂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其效果进行实验室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借助15倍的放大镜,挑选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70颗(年龄12~16岁,平均14岁)。要求牙冠表面釉质完好,无龋坏、无裂纹、非四环素牙、非氟斑牙、无缺损、折裂;未经任何化学药物处理,如双氧水等。将所有离体牙常规清洁牙面,编号,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所有牙齿颊面中心位置的粗糙度。然后常规粘结托槽:清洁牙面,气枪吹干,将37%磷酸均匀涂于前磨牙颊面的中央,涂布面积稍大于托槽底面积,酸蚀60秒,然后用气枪冲洗30秒,压缩空气吹干,按京津釉质粘结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托槽粘结。离体牙粘结托槽10分钟后全部放置于37℃生理盐水中一周。用托槽去除钳去除全部托槽。将离体牙随机分成7组,每组10颗。第一组:碳钨钻+抛光杯组;第二组:碳钨钻+矽粒子组;第叁组:碳钨钻+喷砂组;第四组:超声洁治+抛光杯组;第五组:超声洁治+矽粒子组;第六组:超声洁治+喷砂组;第七组:矽粒子组。每组经不同方法处理并记录处理时间,再次测量牙面粗糙度,并用15倍放大镜观察牙面处理后粘结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每组随机选一个样本和一对照牙(标准同实验)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用金刚砂高速车针切取实验部位大小约5mm×5mm,厚约2~3 mm的标本,用大量汽雾水冲洗20秒,超声波清洗器清洗10分钟,放入37℃恒温干燥箱干燥24小时。离子镀膜仪喷金,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方法处理后及正常釉质的表面形态结构。利用SPSS16.0软件包对表面粗糙度变化值、处理时间、ARI进行统计学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的表面粗糙度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使用碳钨钻的叁种方法中,第一、叁组粗糙度值增加,不能达到正畸的临床要求。而第二组的粗糙度值减小,符合正畸的临床要求。在使用超声洁治的第四、五、六组的粗糙度值均减小,符合正畸的临床要求。联合或单独使用矽粒子的第二、五、七组的粗糙度值也减小,符合正畸的临床要求。2各组处理时间有统计学意义。以第一、二、叁组所用时间最短,第四、五、六组次之,而第七组所用时间最长。3牙面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牙面的粘结剂残留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第七组与第一、叁、六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组无统计学意义。4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牙面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经矽粒子处理后,表面划痕较浅,牙面的损伤较小。结论:1使用碳钨钻的工作效率最高,但是可以造成釉面的损伤,使粗糙度增加。但是矽粒子可对其损伤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减小粗糙度。2超声洁治配合抛光、矽粒子及喷砂处理后牙面的粗糙度及釉面形态均能满足正畸的临床要求。3单独使用矽粒子对釉面的损伤较小、粘结剂残留指数也较小,但是工作效率较低。4利用碳钨钻对釉面初步处理后,再用矽粒子对其进行打磨抛光,则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对釉面造成的损伤减小。此为较好的使用方法。但应在使用碳钨钻时避免对釉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9-03-01)

残留粘结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几种方法去除残留粘结剂后对牙釉质表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挑选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0颗。将其随机分成3组,第1组:碳钨钻+矽粒子组;第2组:超声洁治+矽粒子组;第3组:矽粒子组。每组20颗。并对处理后的牙面粗糙度差值、时间进行统计学检验。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的牙面形态。结果第1、2、3组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所用时间最长。扫描电镜观察,牙齿表面结构均有损伤。而第3组,表面损伤较浅,牙面的形态结构破坏较小。结论矽粒子是碳钨钻和超声洁治去除牙齿表面残留粘结剂的必要补充,能很好地保护牙齿表面的形态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留粘结剂论文参考文献

[1].林曦,徐淑兰,郑相淮,张翔成.粘结剂残留致种植体周围炎[J].实用医学杂志.2017

[2].李有名,廖囡囡.几种去除牙面正畸残留粘结剂方法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

[3].祝媛,冮卫东,汪春仙,余美芳.残留牙面粘结剂不同去除方法对牙面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

[4].赖颖真,丘雨蓓,林珊.固化光源对正畸托槽光敏粘结剂抗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影响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

[5].李有名,廖囡囡,林桂书.残留粘结剂的去除方法及评价[J].河北医药.2009

[6].李有名.几种去除牙面正畸残留粘结剂方法的效果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09

标签:;  ;  ;  ;  

残留粘结剂论文-林曦,徐淑兰,郑相淮,张翔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