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腈纶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水,A,O-MBR,试验研究,回收利用
腈纶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龙,沈燕,吕正平,徐烨军[1](2019)在《基于腈纶厂废水的A/O-MBR工艺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腈纶厂废水净化处理技术的局限性,选用A/O-MBR工艺对腈纶厂废水迚行处理,通过缺氧-耗氧组合技术对腈纶厂废水迚行试验,同时分析了废水中的膜污染原因,通过温度、时间、pH等因素对COD及氨氮的去除效果迚行了比较。处理后水体可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吕名秀,孙翔,陈佳豪,黄海东,洪东兴[2](2019)在《活性和酸性染料废水的改性腈纶脱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乙烯四胺(TETA)对腈纶纤维进行改性,探究了吸附温度、pH值和氯化钠对改性腈纶吸附活性红B-3BF和酸性红B吸附速率的影响,分析了改性腈纶对活性红B-3BF和酸性红B的吸附热力学,并对吸附热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纤维在常温条件下可较快地吸附阴离子染料,酸性越强吸附速率越快、吸附量越高;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符合Langmuir+Nernst模型,说明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与阴离子染料之间存在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多种结合方式;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连续6次吸附1 g/L的活性红B-3BF后,1 kg纤维上染料吸附量达到700 g以上,说明改性腈纶对阴离子染料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3期)
宋彧[3](2019)在《启动藻强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模拟腈纶废水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腈纶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处理高氮低碳工业废水,目前工程上普遍采用传统的A/O工艺处理此类废水,但此类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大、需外加碳源、经济成本高等缺点,如何高效低耗去除此类废水中的氮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以厌氧氨氧化为基础的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新型脱氮工艺是近几年流行的高效低耗的脱氮技术,被广泛用来处理垃圾渗滤液、化肥、屠宰废水等,但仍需曝气来将进水中的部分氨转化成NO_2~--N以满足后续的厌氧氨氧化过程,而传统的机械曝气方式,机械的堵塞、损坏等充氧不均是导致半硝化过程中溶解氧(DO)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对DO实现有效控制来稳定运行半硝化反应成为该工艺的难点。藻的光合作用能够代替传统机械曝气,同时藻类与细菌的结合不仅能够降低能耗、持续均匀供氧,也能提高污水的生物脱氮效率,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采用自行设计的6.5L光序批式反应器为实验装置处理人工模拟腈纶废水,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光源形式、光源波长、光照强度、光暗周期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反应器脱氮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在35L光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上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光源条件能够提高脱氮工艺负荷和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节省腈纶废水处理的经济成本。结果如下:(1)对光照条件下的叁个因素进行批次试验,实验结果如下:a.不同光源波长条件下,实验结果得出红光>白蓝光>白光促进藻细胞的生长。b.不同光照时间条件下,由于藻的透光性也是影响小球藻生长速率的因素,考虑到反应器的节能和脱氮效果,选取最优光暗周期16h:8h。c.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由于光的抑制现象,3500lux条件下的小球藻生物量最终低于3000lux条件下,考虑到高强度光照的发热问题与反应器的脱氮效果,选取最优光照强度为3000lux为宜。(2)启动藻‐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至第75天以后,总氮(TN)去除率保持在75%到78%之间,藻、氨氧化细菌(AOB)和厌氧氨氧化(ANAMMOX)细菌逐渐表现出良好的共生状态,运行稳定。(3)在反应器中加入优化的光照条件:在反应器中采用红光照射,两个外光源灯管,在光照强度为3000lux,光暗周期为16h:8h。优化后的反应器在NH_4~+-N和TN的去除率上均有所提高。(4)从微生物菌群结构多样性角度分析,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应器中的优势菌为Nitrosomonas属和Ottowia属。藻-短程硝化反应器中的优势菌为Actinobacter属。藻-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优势菌为Candidatus Brocadia属、Nitrospira属。(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陈岩,许立兴,郑文博[4](2019)在《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C催化剂,应用于臭氧催化氧化腈纶废水技术中。考察了臭氧效率、催化剂投加量、pH及催化氧化时间对腈纶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臭氧效率50%、催化剂投加量2 g、pH=10.0、催化臭氧氧化时间40 min的实验条件下,对腈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3.1%。(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嵇斌,王亚娥,谢慧娜,李杰,赵炜[5](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Fenton法预处理腈纶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Fenton法预处理腈纶废水的最优条件参数,以初始pH、H_2O_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废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方案构建与拟合响应面模型,分析4个独立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Fenton法预处理工艺:初始pH为3.0,H_2O_2投加量为5.0mL/L,Fe~(2+)投加量为4.9g/L,反应时间为150min时。此时,COD去除率预测结果为44.08%,实际运行结果为43.89%,表明该模型可靠。考察了无机离子对Fenton法预处理的影响,并研究预处理前后腈纶废水可生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SO~(2-)_4对腈纶废水的降解无明显影响,Fenton法预处理显着改善了腈纶废水可生化性。通过对比Fenton法预处理前后腈纶废水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得出,Fenton法预处理有效去除了腈纶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03期)
唐佳伟,宁可,雷伟香,张春晖,孟晓飞[6](2018)在《悬浮填料负载氧化铁Fenton流化床法对腈纶废水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悬浮填料为基体,采用循环浸泡法将铁氧化物负载到填料表面制备出具有催化能力的悬浮填料载体,用于Fenton流化床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验证悬浮填料投加率、通气量、H_2O_2浓度和Fe~(2+)投加量对COD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负载氧化铁后密度由0.9627g/cm~3略增至1.0216g/cm~3,填料表面铁氧化物覆盖均匀,载体表面负载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含量达到47.17%;正交实验及模拟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处理效果的主次顺序为H_2O_2>Fe~(2+)>通气量>填料投加率,以及当实验最佳参数条件为:H2O2浓度为75mmol/L,Fe~(2+)投加量为3.25mmol/L,通气量0.25m~3/h,悬浮填料载体投加率为40%时,COD、BOD_5、NH_3-N、TOC和氰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77.8%、44%、76%、70.6%和70%;填料载体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120min,COD去除率从77.8%降到70.4%,性能稳定,可重复利用。(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11期)
罗剑非,陈威,王宗平[7](2018)在《铁碳微电解预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铁碳微电解预处理腈纶废水,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铁碳投加量、铁碳比、水力停留时间(HRT)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碳比为3∶4、铁碳投加量为200 mg/L、HRT为2 h、pH为4时,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COD去除率达到33.53%,废水可生化性由0.18提升到0.34。(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8年09期)
谢慧娜,王亚娥,李杰,赵炜,嵇斌[8](2018)在《不同价态铁处理腈纶废水过程中菌群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不同反应器条件(SBBR、Fe(0)-SBBR、Fe(Ⅱ)-SBBR、Fe(Ⅲ)-SBBR)对腈纶废水进行处理,探究不同价态铁对腈纶废水处理过程及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Fe(0)/Fe(Ⅱ)/Fe(Ⅲ)-SBBR对腈纶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特别是NH_4~+-N,去除率均在90%以上;整个运行周期内Fe(0)-SBBR处理效果最好.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Fe(0)/Fe(Ⅱ)/Fe(Ⅲ)-SBBR优势菌在属水平上差异显着,Fe(0)-SBBR主要以Gemmata、Planctomyces、Aridibacter、Fluviicola等属为主;Fe(Ⅱ)-SBBR主要以Thermomonas、Aridibacter、Bacillus、Paracoccus等属为主;Fe(Ⅲ)-SBBR主要以Planctomyces、Bacillus、Nostocoida、Aridibacter等属为主;与对照组SBBR相比,Fe(0)-SBBR对其处于相对劣势的菌有很好的刺激生长作用;Fe(0)和Fe(Ⅲ)对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大于Fe(Ⅱ).(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张林峰,赵志刚,张怡萍,赵泉林,叶正芳[9](2018)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二步法腈纶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滤池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处理腈纶废水,单独的生化部分第一阶段出水COD去除率在55%左右,出水COD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组合GAF(固定化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工艺可使出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COD去除率达到70%左右,组合铁碳微电解+GAF+活性炭吸附工艺可使出水COD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调整碱度投加量后出水氨氮低于1 mg/L,整个处理过程中,硫氰化钠和氰化物的含量分别低于5,0.5 mg/L,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组合工艺的处理成本为1.6元/m~3,低于其他处理工艺。固定化微生物组合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可用于腈纶废水的处理。(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08-20)
程爱华,李杰,王亚娥[10](2018)在《强化混凝法去除腈纶废水中COD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强化混凝法去除腈纶废水中COD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预氧化可提高混凝处理效果。通过对分子质量分布、Zeta电位及核磁共振波谱的测定发现,铁碳微电解的氧化作用可导致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矿化,因此提高了分子质量>50 ku和<3 ku的有机物去除率;微电解产生的Fe2+有电性中和作用,使Zeta电位降低,强化混凝效果;微电解的氧化作用主要破坏酯类和醚类结构。(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8年07期)
腈纶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叁乙烯四胺(TETA)对腈纶纤维进行改性,探究了吸附温度、pH值和氯化钠对改性腈纶吸附活性红B-3BF和酸性红B吸附速率的影响,分析了改性腈纶对活性红B-3BF和酸性红B的吸附热力学,并对吸附热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纤维在常温条件下可较快地吸附阴离子染料,酸性越强吸附速率越快、吸附量越高;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符合Langmuir+Nernst模型,说明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与阴离子染料之间存在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多种结合方式;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连续6次吸附1 g/L的活性红B-3BF后,1 kg纤维上染料吸附量达到700 g以上,说明改性腈纶对阴离子染料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腈纶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龙,沈燕,吕正平,徐烨军.基于腈纶厂废水的A/O-MBR工艺处理研究[J].当代化工.2019
[2].吕名秀,孙翔,陈佳豪,黄海东,洪东兴.活性和酸性染料废水的改性腈纶脱色[J].印染.2019
[3].宋彧.启动藻强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模拟腈纶废水的工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4].陈岩,许立兴,郑文博.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9
[5].嵇斌,王亚娥,谢慧娜,李杰,赵炜.响应面法优化Fenton法预处理腈纶废水[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6].唐佳伟,宁可,雷伟香,张春晖,孟晓飞.悬浮填料负载氧化铁Fenton流化床法对腈纶废水的处理[J].化工进展.2018
[7].罗剑非,陈威,王宗平.铁碳微电解预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8
[8].谢慧娜,王亚娥,李杰,赵炜,嵇斌.不同价态铁处理腈纶废水过程中菌群结构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8
[9].张林峰,赵志刚,张怡萍,赵泉林,叶正芳.固定化微生物处理二步法腈纶废水[C].《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18
[10].程爱华,李杰,王亚娥.强化混凝法去除腈纶废水中COD的机理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