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苯基氧化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电子磷光器件,双极性主体材料,二苯基磷氧,二苯基砜
二苯基氧化膦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婷[1](2018)在《基于二苯基氧化膦和咔唑的双极性有机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叁线态能级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磷光发光器件(Ph OLEDs)由于可以同时捕获单线态和叁线态激子,内量子效率(IQE)理论上可以达到100%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全彩色显示和照明领域。但由于高电流密度下严重的效率滚降,磷光材料需要掺杂在合适的主体材料中。因此,制备性能优异的主体材料尤为重要。双极性主体材料因其具有平衡载流子传输、拓宽激子复合区域的特性,进而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基于此本论文以二苯基氧化膦(DPPO)和二苯基砜(DPS)为受体基团,螺双芴、螺芴和咔唑(Cz)为给体,合成了一系列的双极性磷光主体材料。通过改变给受体的连接方式,从而调控分子的叁线态能级(ET)以及载流子传输性能。表征分子结构,研究其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并用所合成的双极性材料作为主体,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铱(III)(Ir(piq)2acac)、fac-叁(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和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作为客体,应用于红、绿、蓝叁色Ph OLEDs。并探讨了其电致发光特性及发光机理。首先,以螺双芴为给体,DPPO为受体,为了改善主体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改变主体材料的共轭长度,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螺双芴和DPPO的磷光主体材料,即(4-(9,9'-双螺芴基-2-)苯基)双苯基氧化膦(SPDPPO)和(9,9'-双螺芴基-2,7-双(4,1-苯基)双(二苯基氧化膦)(SBPBDPPO)。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热性能,SPDPPO和SBPBDPPO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140和172°C,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主体材料4,4?-二(9H-咔唑-9基)联苯(CBP,Tg=62°C)。随着共轭长度的增加,SBPBDPPO的发光光谱比SPDPPO红移了23 nm。SPDPPO和SBPBDPPO的ET分别为2.52和2.48 e V。随着共轭长度的增加,SBPBDPPO的ET较SPDPPO有所降低。SPDPPO和SBPBDPPO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的能级分别为-5.72/-2.1和-5.76/-2.35 e V。采用Ir(ppy)3为发光材料,以SPDPPO为主体的绿色Ph OLED具有较低的启亮电压(Von)为3.0 V,器件的最大亮度(Lmax)、最大电流效率(ηc,max)、最大功率效率(ηp,max)和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分别为19 440 cd/m2、36.5 cd/A、32.8 lm/W和10.5%。其次,为了研究不同给体对主体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合成了以Cz、螺双芴和螺芴为给体,DPS为受体的主体材料,即9-苯基-3-(4-(苯磺酰基)苯基)-9H-咔唑(PPSPCz)、2-(4-(苯磺酰基)苯基)-9,9'-螺双芴(PSPSF)和9,9-二苯基-2-(4-(苯磺酰基)苯基)-9H-芴(DPPSPF)。不同给体基团的给电子能力大小为:Cz>螺双芴>螺芴。由于Cz的给体能力较强,因而PPSPCz的光谱较PSPSF和DPPSPF红移。PPSPCz、PSPSF和DPPSPF的ET分别为2.64、2.48和2.81 e V。以PPSPCz、PSPSF和DPPSPF作为主体材料,Ir(ppy)3掺杂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绿光Ph OLEDs。其中以PPSPCz为主体掺杂的绿光Ph OLED有较好的器件性能,ηc,max、ηp,max和EQEmax分别为53.8 cd/A、38.2 lm/W和15.4%。以PPSPCz为主体,FIrpic为客体制备的蓝色Ph OLED的ηc,max、ηp,max和EQEmax分别为14.3 cd/A、13.7 lm/W和6.4%。最后,为了调控材料的叁线态能级,以Cz为给体,DPPO为受体,设计并合成了叁种双极性主体材料,给体Cz与受体DPPO通过苯环相连得到(3'-(9H-咔唑-9-基)-[1,1'-联苯-4-二苯基氧化膦])(Cz Ph PO)、受体DPPO连接给体Cz的C2位置得到(4(9-苯基-9H-咔唑-2-基)苯基)氧化膦(2Ph Cz PO)和受体DPPO连接给体Cz的C3位置得到(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氧化膦(3Ph Cz PO)。研究了给受体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对于光物理性质的影响。受体DPPO与给体Cz的C2位置相连的2Ph Cz PO的发射峰较受体DPPO与给体Cz的C3位置相连的3Ph Cz PO发生了蓝移。这是由于在N原子间位上相连的DPPO基团主要是诱导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3Ph Cz PO中在N原子对位上相连的DPPO基团主要起共轭作用,使其具有较红移的发射光谱。Cz Ph PO、2Ph Cz PO和3Ph Cz PO的ET分别为2.79、2.55和2.70e V。Cz Ph PO具有较高的ET是因为Cz以N-苯基的方式连接到苯环的间位,使其有较大的空间位阻。其中Cz Ph PO和3Ph Cz PO的ET高于FIrpic。制备了以Cz Ph PO为主体,以FIrpic为客体的蓝光Ph OLED的ηc,max、ηp,max和EQEmax分别为34.7 cd/A、33.7 lm/W和15.8%,并表现出较弱的效率滚降。以Cz Ph PO、2Ph Cz PO和3Ph Cz PO为主体,Ir(ppy)3作为客体制备的掺杂绿色Ph OLEDs的EQEmax分别为19.7%、18.7%和17.8%,相对于CBP作为主体的绿光Ph OLED分别提高了25.5%、19.1%和13.4%。以Cz Ph PO、2Ph Cz PO和3Ph Cz PO为主体,Ir(piq)2acac作为客体制备的掺杂红色Ph OLEDs的EQEmax分别为13.5%、13.4%和10.7%。其中以Cz Ph PO和2Ph Cz PO为主体制备的红光Ph OLEDs的EQEmax相对于CBP作为主体的红光Ph OLED分别提高了16.4%和15.5%。(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旭东,蒋俊奎,马悦,马雪梅,韩燕[2](2018)在《3-苯磺酰基苯磺酸钾与叁苯基氧化膦复配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3-苯磺酰基苯磺酸钾(KSS)和磷酸叁苯酯(TPP)复配体系为阻燃剂,制备了聚碳酸酯(PC)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热失重分析(TGA)实验研究了两种阻燃剂对PC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0.1%KSS复合材料的LOI值由PC的25.2%提高到36.1%,UL 94达到V-0级,初始分解温度由406.5℃提高到460.7℃,900℃残炭率由14.7%增加到19.6%;相比PC/0.1%KSS复合材料,PC/0.1%KSS/1%TPP复合材料的LOI降到30.7%,UL94降到V-2级,初始分解温度降到294.7℃,残炭率降到15.4%,由此可知,TPP和KSS具有对抗作用,不适合复配阻燃改性PC。(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8年02期)
沈蓉[3](2017)在《叁苯基膦和叁苯基氧化膦功能化的POSS基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聚合物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异相催化、化学检测、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显示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而POSS基多孔聚合物因其合成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异的性能,成为近年来多孔聚合物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本论文围绕着叁苯基膦和叁苯基氧化膦功能化的POSS基杂化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这一主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以八乙烯基POSS(OVS)和叁苯基膦(TPP)及其衍生物叁苯基氧化膦(TPPO)为构筑单元,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两个平行系列的含磷的POSS 基杂化多孔聚合物 HP-TPPs(HP-TPP-1~HP-TPP-4)和 HP-TPPOs(HP-TPPO-1~HP-TPPO-4)。红外、固体核磁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 HP-TPPs和HP-TPPOs。N2吸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多孔聚合物的比表面积范围在581-1105 m2g-1之间,孔体积范围在0.32-0.82m3g-1之间,同时发现通过改变原料TPP或者TPPO相对于OVS的摩尔比,可以调控所得多孔聚合物的孔性能参数。TGA、PXRD、FE-SEM和HR-TE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多孔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是无定型材料。并研究了比表面积最大的HP-TPP-4和HP-TPPO-4在C02吸附领域的应用。在298 K/101 kPa条件下,HP-TPP-4和HP-TPPO-4 对 C02 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 3.97 wt%(0.90 mmol g-1)和 4.63 wt%(1.05 mmol g-1)。2.分别选取两个平行系列中比表面积最大的HP-TPP-4和HP-TPPO-4,对比研究了其对叁种具有不同尺寸、不同带电性质的染料(罗丹明B(RB)、亚甲基蓝(MEB)和甲基橙(MO))的吸附性能。其中,HP-TPP-4对RB、MEB和MO的吸附量分别为675、154和26mgg-1;HP-TPPO-4对RB、MEB和MO的吸附量分别为829、145和65 mg g-1。并用线性的Langmuir等温模型、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模型对HP-TPP-4和HP-TPPO-4吸附RB的吸附等温曲线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P-TPP-4对RB的吸附等温曲线和Langmuir模型相吻合;HP-TPPO-4对RB的吸附等温曲线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相吻合。同时对HP-TPP-4和HP-TPPO-4吸附RB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并采用线性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HP-TPP-4和HP-TPPO-4吸附RB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P-TPP-4和HP-TPPO-4对RB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对回收的吸附剂进行了 N2吸附-脱附实验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总体积都有所下降,但仍具有多孔结构,可重复利用。由此可见,吸附剂HP-TPP-4和HP-TPPO-4在污水处理尤其是纺织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3.分别选取两个平行系列中具有一定比表面积、磷元素含量最高的HP-TPP-1和HP-TPPO-1作为贵金属催化剂醋酸钯的负载剂,制备了两种异相催化剂(分别命名为 HP-TPP-1-Pd 和 HP-TPPO-1-Pd),并研究其在 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和Heck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HP-TPP-1-Pd和HP-TPPO-1-Pd在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叁小时内目标产物的生成率均可达到>99%;在Heck偶联反应中,HP-TPP-1-Pd催化的目标产物的生成率为95%,HP-TPPO-1-Pd催化的目标产物的生成率为99%。由此可见,负载剂HP-TPP-1和HP-TPPO-1在异相催化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孙慧丽[4](2016)在《基于叁苯基氧化膦/咔唑和硼—氮取代衍生物的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由于响应速度快,同时驱动电压低,能与数字图象技术兼容,工艺低成本,将成为未来实现超薄型大面积平板显示的关键技术,因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为避免叁重态-叁重态湮灭和浓度淬灭,通常将磷光客体材料分散到另一种有机物即主体材料中,即掺杂的方式,可以实现有效的能量转移。目前,红色和绿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得到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高的量子效率。但是,蓝色磷光器件的研究进展还比较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效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的匮乏。因此,提高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的性能对于高效率OLED的设计非常重要。为了防止客体到主体的能量逆流,限制叁重态激子在客体发光材料,实现客体磷光发射,因此要求主体材料的叁重态能要高于客体的叁重态能。但是,提高叁重态能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较宽的带隙,从而导致较大的电荷注入势垒和较高的装置开启电压。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量子化学手段对一系列氧化膦/咔唑和B-N取代的四苯基乙烯及芳香烃衍生物的磷光主体材料进行理论研究,考察分子电子结构对叁重态能、载流子注入及传输性能的影响,还构建了主客体模型——探求主客体之间有效的能量转移。我们希望这些理论工作可以为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和表征提供一定指导。该论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一、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氧化膦/咔唑系列衍生物进行了主体性能研究。这种结构以受体叁苯基氧化膦(TPO)为主链,供体咔唑(CZ)作为侧基连接在主链上,同时考虑取代基效应,即TPO的其中两个苯基被F或CN取代,CZ引入(或不引入)叔丁基。结果表明,这些主体分子的HOMO和LUMO能级主要受各自空穴和电子单元的影响。CZ基团引入叔丁基会对主体分子的叁重态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主链苯基环上引入CN取代的分子影响更大。然而,TPO主链苯环上引入CN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最低单重激发态和叁重激发态的能量差(ΔEST),而且还可以引起较窄的HOMO-LUMO能隙。在所有研究的分子中,受体单元TPO引入CN、供体单元CZ未引入叔丁基的分子表现出最高的叁重态能,并且还拥有平衡的电荷传输、较低的载流子注入势垒和较小的ΔEST,因此,它更适合作为潜在的蓝光主体材料。二、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系列四苯基乙烯衍生物的磷光主体材料,采用DFT方法研究了等电子B-N键取代C=C双键和引入取代基种类及连接位置的不同对主体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分子引入的取代基属于供电子性还是吸电子性,BN取代后的分子都可以大大提高近一倍的叁重态能。此外,我们对BN键取代的分子分别与相应的磷光客体分子构建主客体模型,以此研究主客体之间的能量转移。吸电子基氧化膦连在N原子对位的分子除了具有最高的叁重态能,还能够与蓝光客体FIrpic之间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且主体发射光谱和客体吸收光谱也能很好地匹配,说明适合作蓝光主体材料。叁、本文是基于BN键取代的芳香烃衍生物的蓝色磷光双极性主体材料的理论研究,它是在上一节工作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拓展,同样采用DFT方法对B-N键取代和取代基连接位置对电子结构和主体性能的影响。在上节工作中,虽然B-N取代的四苯基乙烯衍生物的叁重态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并且造成了电荷的传输不平衡。本文中,将四苯基乙烯换成多环芳香烃后,分子的叁重态能不仅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空穴/电子的传输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实现了双极性蓝色磷光主体材料,并且和客体FIrpic能够实现有效的单重态-单重态F?rster能量转移(S-S FET)和叁重态-叁重态Dexter能量转移(T-T DET)。(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20)
陈晓婷,殷花,辛金菲[5](2016)在《含苯基氧化膦结构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热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3-氨基苯基)苯基氧化膦(BAPPO)和癸二酸为单体,通过膦酰化反应合成了含磷半芳香聚酰胺(PA10I),特性黏度为0.62dL/g。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PA10I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研究了PA10I热性能,结果表明PA10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1℃,热分解温度为405℃。用热重法研究了PA10I在N2中的热降解动力学,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 2种方法求得PA10I的热降解活化能分别为175.7和177.9kJ/mol。用Coats-Redfern法证明了PA10I的热降解机理为F1降解机理。(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6年03期)
吕文晏,崔益华,张绪杰,张响,成沂南[6](2015)在《双酚A型2,2-对氨基苯甲酸苯基氧化膦本质阻燃PA66》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合成的双酚A型2,2-对氨基苯甲酸苯基氧化膦(BNNPO)、己二胺及PA66盐为原料,通过高温高压(280℃,1.7 MPa)聚合制备了本质阻燃PA66树脂。红外分析表明BNNPO盐含有N-P膨胀结构;热分析表明阻燃PA66树脂较纯PA66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极限氧指数及垂直燃烧法结果显示阻燃PA66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当BNNPO含量达4.5wt%时,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ygen index,LOI)及垂直燃烧水平(UL94)分别达28%和V-0;锥形量热法及扫描电镜分析发现BNNPO以气相及凝聚相协效阻燃作用于PA66基体材料;力学性能结果显示BNNPO的引入对PA66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刘娜[7](2015)在《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的合成及其光引发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是一种高效的紫外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引发单体聚合。相比较很多传统光引发剂,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的激发态寿命很短,在引发过程中,很难被其它物质淬灭而导致活性消失;光固化速度快,在紫外光条件下,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具有高的引发效率;光固化后的体系中,引发剂剩余量几乎为零等优点。本文以苯基二氯化膦为初始原料,采用金属钠还原法,在金属钠作用下将苯基二氯化膦还原成苯基膦氢,苯基膦氢和2,4,6-叁甲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双氧水氧化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得到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质谱(ESI-MS)对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对合成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了反应过程中原料苯基二氯化膦及金属钠的摩尔配比、金属钠取代步骤的反应时间、质子化过程质子源以及反应时间、酰化过程的反应温度及时间、氧化过程中催化剂种类的选择等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季戊四醇、2,2-羟甲基丙酸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超支化顺丁烯聚酯预聚物单体。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3C NMR)、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HBPE2与HBPE2-MA。并且对其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其次,探究了不同浓度二苯甲酮、α,α二甲基-α羟乙基苯乙酮、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光引发剂对光固化时间的影响,发现随着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大,光固化时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引发剂浓度相同时,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为光引发剂时光固化时间最短,具有高的引发效率。最后,对其进行合成经济成本核算。(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1)
王晓丽[8](2015)在《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新的功能性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而且因为其结构可设计、孔道可调控等特点,在荧光、手性拆分及催化、气体存储和选择性吸附以及磁性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刚性的多羧酸配体既有多个配位点,而且形成的配合物结构更稳定。本论文选用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作为主要配体合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以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为主配体,选用4,4’-联吡啶和4,4'-(1,3’-丙二基)双吡啶为辅助配体合成了六个新的配合物:[M6(TPO)4(dpp)2]n·3nH2O{M=Cd(1),Mn(2)};[M2(TPO)2(dpp)·3H2O]{M=Co(3),Ni(4)};[M2(TPO)2(4,4’-bipy)2·2H2O]n·2nH2O{M=Co(5),Ni(6)};其中TPO=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dpp=4,4'-(1,3-丙二基)双吡啶,4,4’-bipy=4,4’-联吡啶。对这些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结构测定,红外表征和热重分析,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及配合物5,6的磁性。(二)采用溶液挥发法和水热法的方法,以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为主配体,2,2’-联吡啶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作为辅助配体,与此同时,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进行了原位反应,生成了BPO,这样合成出了八种配合物:[M(TPO)(2,2’-bipy)]n{M=Cd(7),Zn(8)};[Cd2(TPO)2(bmbpy)2·H2O]n·2nH2O(9);[Zn(TPO)(bmbpy)]n(10);[Mn(BPO)(2,2’-bipy)]n(11);[Mn(BPO)(bmbpy)]n(12);[Cu2(BPO)2(bmbpy)2·2H2O]n(13);[Pb(TPO)(bmbpy)·H2O]n(14)。其中TPO=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H3BPO=3,3’-(羟基磷酰基)二苯甲酸,2,2’-bipy=2,2’-联吡啶,bmbpy=5,5’-二甲基-2,2’-联吡啶。我们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单晶结构的测定,红外表征和它们热稳定性的分析,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质。(叁)选用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为主配体,邻菲罗啉为辅助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叁种新的配合物:[Mn(TPO)(phen)]n·nH2O(15);[Cu2(BPO)2(phen)2·H2O]n·2nH2O(16);[Pb(TPO)(phen)]n·nH2O(17)。其中TPO=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H3BPO=3,3’-(羟基磷酰基)二苯甲酸,phen=邻菲罗啉。我们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单晶结构的测定,红外表征和它们热稳定性的分析,并研究了配合物17的荧光性质和配合物15的磁性。(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5-01-01)
续珊,刘敏,韩洪亮,李中锋,金琼花[9](2014)在《含有叁苯基氧化膦和邻菲啰啉的九个镧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合成了九种新的镧系化合物[Ln(OPPh3)2(phen)(NO3)3](1-5)(OPPh3=叁苯基氧化膦,phen=1,10-邻菲啰啉,Ln=Ce,Gd,Tb,Ho,Eu)and[Ln(OPPh3)2(C2H5OH)(NO3)3](6-9)(Ln=Tb,Ho,Er,Tm)。我们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荧光、热重和核磁表征。化合物1-9都含有一个稀土离子和叁个硝酸根,分别为十配位(1-5)和九配位(6-9)。化合物1-5有两种形式的π-π堆积。化合物6-9含有氢键R22(12)。化合物5,3和6显示出铕和铽的固体荧光性质,我们也测定了它们的寿命和量子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期刊2014-08-04)
陈坤[10](2014)在《含有二苯基氧化膦的大环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致激发产生的单线态激子和叁线态激子比例为1:3,磷光材料可以利用这些叁线态激子发光,比传统的荧光材料的效率要高很多,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在电致发光材料中,引入空穴传输基团和电子传输基团,可以增加材料的载流子传输能力。然而“单极性”的主体材料因载流子传输能力不平衡,而表现了较窄的复合区域,这会造成叁线态-叁线态湮灭的可能性增大,使器件发光效率降低。近年来,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开发已经成为研究磷光主体材料的主流。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大环双极性蓝色磷光主体材料(F-tPA-dPPO)3。这个大环结构是由叁个叁苯胺-二苯基氧化膦结构连接在叁个芴的C-9构成,关键的成环反应是利用芴C-9的碳正离子是较强的烷基化试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完成。反应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质谱确定。这个刚性的分子具有溶解性好、易于掺杂、减少分子间作用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膜稳定性等特点。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显示,该分子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膜稳定性,其中分解温度为430 ℃,玻璃化温度为247℃,无熔化和晶体化等现象。我们采用旋涂的方法制备了以(F-tPA-dPPO)3为主体材料,FIrpic为发光层的磷光器件,探索了两种器件结构,ITO/PEDOT:PSS(25 nm)/FIrpic(15%):PO/TPBI或TmPyPB(35 nm)/Ca(10 nm)/Ago结果显示,以TPBI为空穴阻挡层的器件效率较高,最大电流效率19.37 cd A-1,最大功率效率8.58 lm W-1。同时器件的启动电压较低,为6.0 V,最大亮度达到11500 cd m-2。由于(F-tPA-dPPO)3的器件出现了效率滚降现象,为了使器件内载流子传输更加平衡,我们将叁苯胺中的一个苯环替换成吡啶,设计了另一新型主体材料(F-dPA-Py-dPPO)3,然而合成的最后一步只得到线形产物,无环状产物生成。我们又将叁苯胺替换成咔唑,降低其空穴传输能力,设计了(F-Cz-dPPO)3,经合成得到了该环状分子,经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定了结构。后续的工作需要研究其光谱性质、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叁线态能以及器件的性质。(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18)
二苯基氧化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以3-苯磺酰基苯磺酸钾(KSS)和磷酸叁苯酯(TPP)复配体系为阻燃剂,制备了聚碳酸酯(PC)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热失重分析(TGA)实验研究了两种阻燃剂对PC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0.1%KSS复合材料的LOI值由PC的25.2%提高到36.1%,UL 94达到V-0级,初始分解温度由406.5℃提高到460.7℃,900℃残炭率由14.7%增加到19.6%;相比PC/0.1%KSS复合材料,PC/0.1%KSS/1%TPP复合材料的LOI降到30.7%,UL94降到V-2级,初始分解温度降到294.7℃,残炭率降到15.4%,由此可知,TPP和KSS具有对抗作用,不适合复配阻燃改性P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苯基氧化膦论文参考文献
[1].杨婷婷.基于二苯基氧化膦和咔唑的双极性有机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叁线态能级的调节[D].太原理工大学.2018
[2].张旭东,蒋俊奎,马悦,马雪梅,韩燕.3-苯磺酰基苯磺酸钾与叁苯基氧化膦复配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J].塑料工业.2018
[3].沈蓉.叁苯基膦和叁苯基氧化膦功能化的POSS基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
[4].孙慧丽.基于叁苯基氧化膦/咔唑和硼—氮取代衍生物的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6
[5].陈晓婷,殷花,辛金菲.含苯基氧化膦结构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热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16
[6].吕文晏,崔益华,张绪杰,张响,成沂南.双酚A型2,2-对氨基苯甲酸苯基氧化膦本质阻燃PA66[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
[7].刘娜.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的合成及其光引发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8].王晓丽.叁(间羧基苯基)氧化膦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表征[D].温州大学.2015
[9].续珊,刘敏,韩洪亮,李中锋,金琼花.含有叁苯基氧化膦和邻菲啰啉的九个镧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2014
[10].陈坤.含有二苯基氧化膦的大环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