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出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
早期出血论文文献综述
韦玉岚[1](2019)在《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方法以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患者(休克组)及100例产后出血未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未休克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年龄、产次、入院时宫高及腹围是否正常、胎盘因素、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手术史、羊水过多、血常规是否正常、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产科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MAP)、新生儿体质量等资料进行收集,对比发生失血性休克的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差异情况,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失血性休克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结果两组胎盘因素、剖宫产手术史、羊水过多、血常规异常、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产科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为出血产妇产后2 h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影响因素。结论产后出血的产妇会因胎盘因素、剖宫产手术史、羊水过多、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产科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发生失血性休克,临床应重视该类产妇,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张帅,孙小美,钟清国[2](2019)在《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依据胃镜检查时间分为A组(常规胃镜检查组)、B组(早期胃镜检查组)、C组(超早期胃镜检查组),各40例。比较叁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出血量、止血率、再出血率、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确诊结果,检查前后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B、C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及止血率均高于A组,出血量、再出血率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5);B、C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构成均优于A组(P<0.05),且C组出血停止时间构成优于B组(P<0.05);检查后,B、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A组(P<0.05),且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组(P<0.05);叁组确诊疾病各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其出血量较少,恢复情况较好,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3期)
赵晨晨[3](2019)在《早期应用醒脑静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早期应用醒脑静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9月~2018年2月诊治的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脑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血流速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降低脑血流速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从而对患者脑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谭伟兰[4](2019)在《早期子宫压迫缝合术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压迫缝合术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90例产后出血高危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早期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2、 24 h出血量,观察两组产妇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及术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1239.4±138.6)、(168.6±56.0)、(1369.85±345.84)ml,均少于对照组的(1525.2±425.3)、(512.5±78.3)、(2065.15±521.6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产妇子宫大小、形态及月经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且均未出现宫腔粘连、积液等情况。结论对高危产妇行早期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可显着降低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改善产妇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2期)
田轩瑜,路明,杨荟圆,周晋,张迎媚[5](2019)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致死性出血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在疾病早期即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早期致死性出血。评估早期致死性出血发生风险,给予分层的凝血紊乱救治措施,可能减少APL患者早期出血死亡。目前,有关APL早期致死性出血预测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就APL早期致死性出血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冯烨,杨慧霞[6](2019)在《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和标准管理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可继发严重母体并发症包括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和失去生育力等。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布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对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介绍,旨在规范产后出血的标准管理流程,增强临床人员救治产妇产后出血的能力。2017年美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余转,张歆,吴新财,张哲,朱雯婷[7](2019)在《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与胎盘脐带附着异常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与脐带附着部位之间的关系,提高超声对脐带附着部位异常的检出率。方法选取我院经超声诊断为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的79例单胎妊娠孕妇(病例组),按照出血面积与孕囊面积的比值分为少量出血亚组33例、中等量出血亚组22例及大量出血亚组24例;另选同期妊娠早期超声检查正常且无任何并发症的102例单胎妊娠孕妇(对照组)。各组均于结构筛查期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脐带附着部位,记录两组脐带附着部位情况及病例组不同亚组间脐带附着部位情况;分析不同亚组与脐带附着部位异常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脐带异常附着的发生率为13.92%,明显高于对照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少量出血亚组、中等量出血亚组、大量出血亚组脐带附着部位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03%、13.64%、2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程度与结构筛查期脐带附着部位异常呈正相关性(r=0.32,P<0.05)。结论妊娠早期发生绒毛膜下出血会对脐带附着部位产生影响,两者呈正相关,即出血程度越高,脐带附着部位异常的发生率越高。(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伟杰,王晓东,方大钊,蒋坤[8](2019)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8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72h后择期进行手术,观察组则在72h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65、0.976、0.981、0.996);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值明显比观察组低(P值均为0.001),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04)。结论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崔雪皎,苏林,冯磊,李凤丽,霍小君[9](2019)在《右美托咪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和SAH+Dex组,SAH组和SAH+Dex组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操作但不穿孔。术后2 h,SAH+Dex组腹腔注射25 g/kg Dex,SAH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进行药物干预。术后24 h,对存活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大鼠,测算脑水分含量;暴露脑组织基底池,进行SAH分级评分;取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小神经胶质细胞及其亚型含量,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4、IL-13、IL-1、IL-6、TNF-α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脑屏障相关蛋白Occludin、ZO-1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水分含量和SAH分级评分增加;脑组织小神经胶质细胞数和M1型含量增加;脑组织IL-13含量降低,IL-1、IL-6、TNF-α含量升高;脑组织Occludin、ZO-1、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Bax蛋白表达及Bax/Bcl-2比值升高(P均<0.05)。与SAH组比较,SAH+Dex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脑水分含量降低;脑组织小神经胶质细胞数和M1型含量降低,M2型含量增加;脑组织IL-4、IL-13水平升高,IL-1、IL-6、TNF-α水平降低;脑组织Occludin、ZO-1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Bax蛋白表达及Bax/Bcl-2降低(P均<0.05)。结论 Dex对SAH后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修复血脑屏障、调整小神经胶质细胞的亚型、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降低细胞凋亡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9期)
余俊杰,黄明镜,陈祖荣[10](2019)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与早期腰大池引流术共同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脑室外引流术,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把两组患者术后10 d血肿清除率、患者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血肿清除率是(76.47±5.32)%,与参照组的(45.48±6.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ADL量表得分明显更高,NIHSS量表分数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与早期腰大池引流术联合治疗脑室出血的血肿清除率较高,显着改善患者术后的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9期)
早期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依据胃镜检查时间分为A组(常规胃镜检查组)、B组(早期胃镜检查组)、C组(超早期胃镜检查组),各40例。比较叁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出血量、止血率、再出血率、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确诊结果,检查前后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B、C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及止血率均高于A组,出血量、再出血率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5);B、C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构成均优于A组(P<0.05),且C组出血停止时间构成优于B组(P<0.05);检查后,B、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A组(P<0.05),且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组(P<0.05);叁组确诊疾病各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其出血量较少,恢复情况较好,值得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出血论文参考文献
[1].韦玉岚.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19
[2].张帅,孙小美,钟清国.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3].赵晨晨.早期应用醒脑静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4].谭伟兰.早期子宫压迫缝合术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
[5].田轩瑜,路明,杨荟圆,周晋,张迎媚.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致死性出血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6].冯烨,杨慧霞.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和标准管理流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7].余转,张歆,吴新财,张哲,朱雯婷.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与胎盘脐带附着异常的关系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8].王伟杰,王晓东,方大钊,蒋坤.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
[9].崔雪皎,苏林,冯磊,李凤丽,霍小君.右美托咪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9
[10].余俊杰,黄明镜,陈祖荣.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