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五祖拳论文-孙灿芬

南少林五祖拳论文-孙灿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少林五祖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五祖拳,武会,国际友人,文化走向

南少林五祖拳论文文献综述

孙灿芬[1](2015)在《弘扬中华武术 架设友谊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孙灿芬)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25周年庆典系列活动日前在我市举行。15日,市委书记郑新聪会见了前来参加活动的相关国家和地区代表。 郑新聪对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和武术界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国际五祖拳联谊总会25周年系列活动的(本文来源于《泉州晚报》期刊2015-11-16)

刘晓云[2](2015)在《学校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讨——以南少林五祖拳改编成操推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少林五祖拳改编成操进行论证,并对五祖拳在校园传承和创新进行初步探讨,认为以学校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对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刘晓云[3](2015)在《闽南文化传承创新途径与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强调文化价值感染力和吸引力来带动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时代里,闽南文化作为中国一个特色区域文化的代表被研究的现象已经存在。但是,对闽南文化特色代表之一的五祖拳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在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创新。如何合理、积极、有效地利用五祖拳的创新改造来体现与弘扬闽南优秀文化,是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跟踪访谈法、逻辑推理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闽南文化和五祖拳的概况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泉州推广五祖拳改操的优势和价值;其次以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少林五祖拳改编成健身操进入校园推广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全面系统地剖析泉州南少林五祖拳改操模式的开展现状。针对现状,提出闽南文化创新传承的途径和模式,为闽南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5)

黄亚和[4](2014)在《论南少林五祖拳表演竞赛套路改革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省是中国南派拳法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薪传不断,其中以南少林五祖拳(以下简称五祖拳)是福建省最具代表性的武术拳种,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803Ⅵ-31),是福建闽南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其源远流长,拳理精辟,体系完整,技法丰富。本文旨在对改革创编出既有五祖拳特色,又适应传统武术竞赛要求和有利于五祖拳推广的规定套路做一些思考,以期对五祖拳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出一些有益意见和思路参考。针对现今流行于闽南民间的五祖拳古拳谱的保存情况及五祖拳习练人员结构进行考察分析,从这些实践和考察中发现五祖拳传统套路的现状,并依据五祖拳比赛中的成绩及民间五祖拳演练视频资料,对五祖拳的风格特点进行深入再分析,目的在于为五祖拳套路、特别是比赛竞赛套路的改革及创新把脉,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积极建议,让五祖拳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枝繁叶茂"。(本文来源于《中华武术(研究)》期刊2014年07期)

陈小阳,曾聪虹[5](2012)在《南少林武术有薪传 五祖拳将进入泉州校园》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网消息:3月23日,泉州市五祖拳基础教程评审现场会在泉州叁中举行,专家们现场观摩了学生的表演,并对拳操提出修改意见。会后,五祖拳基础教程将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于今年秋季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五祖拳是泉州南少林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套拳操进校园,既能让学生强身健体,又能让他们了解闽南(本文来源于《少林与太极》期刊2012年05期)

翁信辉,文木[6](2007)在《五祖拳拳名考——论“南少林五祖拳”名称及其实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调查了英塘村蔡厝“青阳蔡氏族谱”和访谈了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成果及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会资料的基础上,就拳名及其内容实质、源流的各种说法用比较法、反证法、归纳法及体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作了深入研究。结论:(1)五祖拳并非五种拳术的总称;五祖拳不是由五个和尚所传;五祖拳并非等同于过去的太祖拳;蔡玉明先生是五祖拳的创始人,而不只是“一代宗师”;(2)五祖拳学术上的命名可根据师承的不同,区分为“五祖××拳”,并根据历史习惯冠于“南少林”二个字,以示属于福建南派武术体系。(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魏国良,苏文木[7](2007)在《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二、防守类手法1、掀拳——屈臂握拳以肩为轴发劲,前臂由下(胸前)至上(脸前)作弧线型成斜线型防守,力点位于臂外侧,桡骨近手腕处,动作结束时拳眼朝向体侧。防守作用为将对方攻袭过来的上肢格击到体侧,以达到防守的目的。2、扛拳——屈臂握拳,拳位于肩上或肩前,拳心朝上,拳眼朝向身体内侧,前臂向体前斜下方由上至下,斜线型(略带弧线)防守。前臂下击时略下旋,力点位于前臂尺骨(内侧)一侧近手腕处。动作结束时力点斜朝下,拳眼斜朝上。防守作用为将对方攻袭过来的拳脚砸开砸痛,发劲时可微侧转身体以增强劲力。(本文来源于《中华武术》期刊2007年05期)

翁信辉[8](2007)在《南少林五祖拳的历史与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的竞争和民族文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武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是本课题研究的初衷和逻辑起点。本研究选择南少林五祖拳(简称“五祖拳”)作为研究对象,因它在1982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中被确认为福建八大传统拳术之一,流传于29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国际联谊总会,是中国武术发展最好的拳种之一;所以,研究五祖拳的历史发展与传播,可以推动五祖拳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五祖拳的成功经验也可为其他拳种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在流行的“文化叁层次”说中,寒川恒夫则将其细分为:社会文化、技术文化、精神文化的叁层面。本研究以为,五祖拳文化也具有社会文化、技术文化、精神文化叁层面(或叁个圈);但是,不论是叁圈还是叁层面都处于时代发展之中,它们都是时代发展大圈中的叁个面或叁个小圈,并从“叁者互动”的关系中加以考察。本研究采用体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五祖拳研究。在田野调查中,作者从1974年起习练祖传五祖拳,学习“刣狮阵”兵器(器械),重点考察了晋江县英塘村、厦门市“鹤武馆”、“新埯鹤阳馆”及泉州市鲤城区(东禅少林寺),实地考察了传说中的“邦尾枪楼(土楼)”遗迹、蔡玉明的“和尚坟”、翁朝言父母亲陵墓(考证了“松筠堂”来历),查核了“大浯塘乡青阳蔡族谱”,寻找到蔡玉明的角质印章(“玉明”)、征集到一些蔡玉明的第一手材料(如石勇、石锁、碾米石等)。在口述研究中,作者调查了4个国家和地区7个武馆20多位五祖拳传人概况,走访了福建省闽南地区3个地级市7个县市五祖拳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120人次,就蔡玉明的传说、逸事及五祖拳典故、传承、拳谚等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为了更好以理论指导研究,在结识、走访国内人类学者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10月-2007年3月到早稻田大学跟随日本武道文化研究的先驱志志田文明教授及日本体育人类学会长亚洲着名的体育人类学家寒川恒夫教授进行了系统地学习了体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五祖拳是蔡玉明吸收流传闽南的5种古老拳种加上自己的武学心得于1886年前后所创的一门新拳种。国内主要有叁大流派,其命名为“五祖××拳”,近代习惯上加上了“南少林”以示福建南少林流派。蔡玉明“生于清咸丰癸丑年(1853)十二月叁十日,卒于宣统庚戍年(1910)正月初九日”(既:公元1853.12—1910.1,享年57岁),籍贯是泉州郡南门外五都大浯塘村蔡厝二十九世。结论二:五祖拳的技术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具有时代特征,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结论叁:五祖拳形成了“身体姿势、技术体系、传承体系”的技术文化,技术文化内容在时代变化中变化。结论四:五祖拳以“价值观、伦理观、身体观”构建的精神文化也具有时代特征。结论五:在发展过程中,五祖拳形成了“开拓和搭建发展平台,提高社会影响力,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文化,具体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结论六:五祖拳技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叁者的互动关系为,技术文化变容的后面是社会文化的变容,而社会文化的变容也产生了新的精神文化(思想理念、精神观)的改变,而新的精神文化又指导着技术文化的变容。(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07-04-15)

魏国良,苏文木[9](2007)在《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少林五祖拳内外兼修、技术全面,古朴、勇猛、刚烈,硬桥硬马中又透出刚中含柔的特点。其手法最为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南拳的特点。五祖拳的手法,指的是五祖拳在演练和实践中上肢攻防的手法。以往论述五祖拳手法的文章,往往着眼于演练拳术,将其分为双手长技、双手短技、单手长技、单手短技等类。有的分得更细更完整,在双手技中又分为拳、掌、指、肘等细类。这样介绍五祖拳手法固然颇有体系化的特色,但较为忽略实战的角度。少林五祖拳作为南方一大拳种,其传播已有骄人的成绩。为了加强五祖拳在散打、实战方面的地位,在分析五祖拳手法时,应该着眼于实战性,着眼于攻防(这样做也并不影响它的演练)。所以本文将五祖拳手法分为攻、守、连消带打、闪打等类别。(本文来源于《中华武术》期刊2007年04期)

南少林五祖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少林五祖拳改编成操进行论证,并对五祖拳在校园传承和创新进行初步探讨,认为以学校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对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少林五祖拳论文参考文献

[1].孙灿芬.弘扬中华武术架设友谊桥梁[N].泉州晚报.2015

[2].刘晓云.学校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讨——以南少林五祖拳改编成操推广为例[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刘晓云.闽南文化传承创新途径与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4].黄亚和.论南少林五祖拳表演竞赛套路改革与创新[J].中华武术(研究).2014

[5].陈小阳,曾聪虹.南少林武术有薪传五祖拳将进入泉州校园[J].少林与太极.2012

[6].翁信辉,文木.五祖拳拳名考——论“南少林五祖拳”名称及其实质[J].体育科学研究.2007

[7].魏国良,苏文木.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二)[J].中华武术.2007

[8].翁信辉.南少林五祖拳的历史与文化[D].上海体育学院.2007

[9].魏国良,苏文木.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一)[J].中华武术.2007

标签:;  ;  ;  ;  

南少林五祖拳论文-孙灿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