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胚分离蛋白论文-陈思远,刘永祥,曹小舟,张逸婧,陈海娟

麦胚分离蛋白论文-陈思远,刘永祥,曹小舟,张逸婧,陈海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麦胚分离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胚芽,清蛋白,二步双酶酶解,分离纯化

麦胚分离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远,刘永祥,曹小舟,张逸婧,陈海娟[1](2016)在《从麦胚清蛋白分离制备高活性抗氧化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能有效地从小麦胚芽清蛋白二步双酶酶解物中分离得到高活性抗氧化肽的工艺。【方法】以小麦胚芽清蛋白为原料,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2+)螯合能力为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指标,通过胰蛋白酶进行酶解,依次采用超滤膜和凝胶过滤色谱(Sephadex G-75)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活性较高的组分;采用碱性蛋白酶对获得的活性较高组分进行酶解,通过凝胶过滤色谱(Sephadex G-15)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其酶解产物;采用质谱技术(ESI-TOF MS/MS)对抗氧化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3个活性组分(峰)P_a、P_b、P_c,采用DPPH法和Fe~(2+)螯合能力测定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的结果都显示,在3个组分中,提取率为23.1%的组分P_b抗氧化活性最强(P<0.05),因此选取组分Pb进行下一步碱性蛋白酶酶解。该酶解物经Sephadex G-15分离后得到Pd和Pe两个组分(峰),经抗氧化活性测定,选取提取率为52.1%的高抗氧化活性组分Pd(P<0.05)进一步通过RP-HPLC进行疏水性分离,得到P_1、P_2、P_3、P4、P5五个活性组分(峰),其中提取率为7.3%的组分P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P<0.05),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2+螯合能力的EC50值分别为1 mg·m L~(-1)、0.6 mg·m L~(-1)。最后通过质谱技术(ESI-TOF MS/MS)鉴定组分P3的结构,得到其氨基酸序列为AREGETVVPG,分子量为1 013.51 Da,纯度约为85%,与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多肽AREGETVVPG(纯度95%以上)的抗氧化活性相比,结果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二步双酶酶解结合超滤膜、凝胶过滤色谱和RP-HPLC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为直接得到单一的高活性抗氧化肽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2期)

罗美,李捷,熊华[2](2012)在《米胚分离蛋白营养和功能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米胚4种Osborne分离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以氨基酸评分(AAS)、蛋白质功效比值(PER)、生物价(BV)及体外消化率为评价标准,对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谷蛋白的氨基酸评分最高,为80.90,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符合FAO/WHO推荐的参考蛋白模式,其PER值与优质蛋白的衡量标准值2.00接近,BV值较高,在体外的营养消化效率较好,醇溶蛋白的品质相对较差。对米胚四种蛋白的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吸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 5时4种蛋白的起泡性最低,起泡稳定性最好;清蛋白、球蛋白的吸水性比醇溶蛋白、谷蛋白好,醇溶蛋白的吸油性最好;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表面疏水性较高,需进一步进行改性处理。(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2年09期)

刘斌,马海乐,李树君,田万敏,吴本刚[3](2011)在《超声波处理对脱脂麦胚分离蛋白结构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研究超声处理对脱脂麦胚分离蛋白(DWGP)结构的变化,建立DWGP高效酶解与其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超声处理均可提高DWGP的酶解效果,特别是经超声功率600W、时间10min处理后,酶解液抑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3.96%。通过荧光光谱发现,超声作用改变DWGP溶液荧光强度,适当超声处理可使蛋白分子伸展、生色基团外露,有助于蛋白酶解后获得活性更高的抑制肽。采用对FTIR谱酰胺Ⅰ带进行曲线拟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超声功率、时间对DWGP二级结构的影响,发现超声作用使β-折迭相对含量下降而β-转角含量增加,这可能是DWGP酶解后获得高效抑制肽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1年08期)

李宝玉,代小容[4](2008)在《玉米胚分离蛋白提取及影响收率因素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胚分离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都很好的一种分离蛋白。本文主要介绍了碱溶酸沉法生产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影响玉米胚分离蛋白得率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山东食品发酵》期刊2008年03期)

朱科学,周惠明[5](2008)在《醇洗对小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功能性质及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制备分离蛋白目前是深度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通常情况下在制备工艺的最后都要采用醇洗工序来改善分离蛋白产品的纯度和色泽,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了乙醇洗涤对小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功能性质以及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醇洗能够脱除80%以上的黄酮;醇洗后的小麦胚分离蛋白的色泽、纯度和体外消化率都有明显改善。醇洗后的小麦胚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明显变差,吸水性、起泡性和乳化活性降低,而吸油性和乳化稳定性略微有所增加。醇洗后小麦胚分离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迭结构明显增加,而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减少,二级结构变得更加有序。(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朱科学,周惠明,朱振[6](2008)在《灭酶和脱脂预处理对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制备分离蛋白目前是深度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通常情况下在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资源之前首先要进行灭酶和脱脂预处理,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灭酶和脱脂预处理对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酶处理能够导致小麦胚分离蛋白的得率和纯度下降,而脱脂处理能使小麦胚分离蛋白的得率和纯度都有所提高。灭酶和脱脂处理都能够提高小麦胚分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和PER值,并且灭酶处理还能够明显提高小麦胚分离蛋白的BV值。(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8年01期)

梁丽琴,扶庆权,冯丽青,王振锋[7](2006)在《脱脂麦胚蛋白的分离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脱脂麦胚蛋白的分离制备分别用碱法和酶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碱法制备脱脂麦胚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10,时间60min,温度45℃,固液比1:16,提取率为78.97%,酸沉条件:pH值4.2,得率为66.16%;木瓜蛋白酶法制备脱脂麦胚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5,时间60min,温度60℃,加酶量3000U/g,提取率可达97.98%,酸沉条件:pH值4.2,得率为78.15%。(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06年02期)

朱科学,周惠明[8](2003)在《麦胚水溶性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麦胚水溶性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粗蛋白 糖复合物,经DEAE Cellulose和SephadexG10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麦胚水溶性糖蛋白(WGWSGP).SepharoseCL 6B凝胶过滤纯度检验表明WG WSGP是单一对称峰,经SDS PAGE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260.(本文来源于《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期刊2003年05期)

麦胚分离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米胚4种Osborne分离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以氨基酸评分(AAS)、蛋白质功效比值(PER)、生物价(BV)及体外消化率为评价标准,对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谷蛋白的氨基酸评分最高,为80.90,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符合FAO/WHO推荐的参考蛋白模式,其PER值与优质蛋白的衡量标准值2.00接近,BV值较高,在体外的营养消化效率较好,醇溶蛋白的品质相对较差。对米胚四种蛋白的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吸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 5时4种蛋白的起泡性最低,起泡稳定性最好;清蛋白、球蛋白的吸水性比醇溶蛋白、谷蛋白好,醇溶蛋白的吸油性最好;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表面疏水性较高,需进一步进行改性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麦胚分离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远,刘永祥,曹小舟,张逸婧,陈海娟.从麦胚清蛋白分离制备高活性抗氧化肽[J].中国农业科学.2016

[2].罗美,李捷,熊华.米胚分离蛋白营养和功能性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

[3].刘斌,马海乐,李树君,田万敏,吴本刚.超声波处理对脱脂麦胚分离蛋白结构的变化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

[4].李宝玉,代小容.玉米胚分离蛋白提取及影响收率因素的初探[J].山东食品发酵.2008

[5].朱科学,周惠明.醇洗对小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功能性质及结构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8

[6].朱科学,周惠明,朱振.灭酶和脱脂预处理对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8

[7].梁丽琴,扶庆权,冯丽青,王振锋.脱脂麦胚蛋白的分离制备[J].现代食品科技.2006

[8].朱科学,周惠明.麦胚水溶性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测定[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

标签:;  ;  ;  ;  

麦胚分离蛋白论文-陈思远,刘永祥,曹小舟,张逸婧,陈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