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身体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氧运动,抗阻力量,练习,中年人
身体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江[1](2019)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年人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年人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2月至2018年05月的社区中年人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且对练习前后的身体成分大腿测试结果及下肢骨密度测试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干预后右大腿脂肪、左大腿脂肪低于干预前数据,而右大腿肌肉、右大腿骨矿含量、左大腿肌肉、左大腿骨矿含量高于干预前数据,P<0.05。干预后右大腿面积、右大腿骨密度、右大腿骨矿含量、左大腿面积、左大腿骨密度、左大腿骨矿含量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中年人选择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有利于改善身体素质及维持正常的骨密度水平,值得应用及推广。(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8期)
李慧林,程群,洪维,杜艳萍,唐雯菁[2](2019)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2年1月668例40~65岁绝经前后女性,分为绝经前组、绝经后1组(绝经后1~5年)、绝经后2组(绝经后6~10年)及绝经后3组(绝经10年以上),比较各组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BMD)。将体质量指数(BMI)、肌肉指数(LMI)和脂肪指数(FMI)按四分位数进行分组,比较腰椎L1~4、股骨颈(FN)和全髋(TH)部位BMD的变化情况。结果绝经后各组较绝经前组身高下降;绝经后2组和绝经后3组BMI大于绝经前组,绝经后各组FMI均大于绝经前组,绝经后3组LMI大于绝经前组(P<0.05)。绝经后各组脂肪量百分比(FM%)较绝经前组增加,肌肉量百分比(LM%)下降,骨矿含量百分比(BMC%)下降。绝经后各组L1~4、FN及TH的BMD均较绝经前组下降,各组躯干脂肪较绝经前组增加。随着BMI、FMI、LMI增高,各部位的BMD均增加,>第75百分位数者BMI、FMI和LMI的L1~4、FN、TH部位BMD高于<第25百分位数者。结论绝经年限和年龄影响女性身体成分和BMD;BMI、FMI和LMI对绝经前后女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BMD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老年医学与保健》期刊2019年04期)
亚依德(MD,SAYED,IBNE,BARI)[3](2019)在《不同专项运动员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游泳、滑雪、橄榄球、足球、拳击、摔跤、体育舞蹈共七项运动的专项运动员进行体脂百分比与骨密度的测量,结合阅读大量文献,了解不同专项运动员体脂百分比和骨密度的现状,了解不同专项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范围;通过对本实验骨密度数据的整理,分析不同专项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测试法,统计法。其中测试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和国家队的运动员共197名,其中男性运动员59名,女性运动员138名,分别是游泳、滑雪、橄榄球、足球、拳击、摔跤、体育舞蹈七个专项,对这些专项运动员进行DEXA测试得到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数据,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不同专项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分布范围和不同专项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所测专项运动员中,男性运动员体脂百分比在15.39%~20.33%之间,其中橄榄球最高,为20.33%,摔跤最低,为15.39%。男性运动员骨密度最高的是摔跤运动员,为1.53g/cm~2,最低的是滑雪运动员,为1.14g/cm~2。女性运动员体脂百分比在21.78%~27.62%之间,其中滑雪最高,为27.62%,摔跤最低,为21.78%。女性运动员骨密度最高的是摔跤运动员,为1.30g/cm~2,最低的是滑雪运动员,为1.07g/cm~2。研究结论:1.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生理学知识,与测试数据综合对比分析,找出不同专项男性运动员可能的最适体脂百分比范围:游泳在6%~12%之间,滑雪在7%~15%之间甚至更低,橄榄球在15%~17%之间,摔跤在3%~13%之间,体育舞蹈在12.4%~20%之间。不同专项女性运动员可能的最适体脂百分比范围:游泳在10%~18%之间,滑雪在10.8%~25.6%之间,橄榄球在20%~30%之间,足球在10%~18%,拳击在12%~20%之间,摔跤女性运动员在12%~15%之间,体育舞蹈在18.6%~30.1%之间。2.结合文献和所测结果,发现游泳运动员的骨密度较其他项目低;摔跤运动的骨密度最大;女性游泳、滑雪、运动员骨密度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黄丽仟[4](2019)在《广西汉、壮族在校大学生体力活动、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叁者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汉、壮族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骨密度和体成分的特点并建立资料数据库,同时分析两个民族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差异性及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广西某高校在校的18-25岁汉、壮族健康大学生共2083名,其中汉族1461名(男356名,女1105名),壮族622名(男103名,女519名)。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收集受试者近一周的体力活动数据,超声骨密度仪和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分别采集受试对象的骨密度和身体成分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分析。结果:1.体力活动方面:汉族男大学生的交通相关、休闲相关、中等强度、高等强度和总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女性(P<0.05);壮族大学生的各项体力活动水平均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汉族男生在休闲方面、高强度体力活动和总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壮族男生(P<0.05),两民族女大学生的各项体力活动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身体成分方面:两民族女生的脂肪量、皮下脂肪量、体脂率和躯干脂肪量均高于男生(P<0.05),而身体肌肉参数则低于男生(P<0.05)。汉族男仅有身高高于壮族男(P<0.01);汉族女大学除了体重指数、细胞外液和综合评分外,其余体成分指标均高于壮族女大学生(P<0.05)。3.骨密度方面:两民族男大学生的骨质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生骨质异常检出率不存在民族差异(P>0.05),汉族女生骨质异常检出率高于壮族女生(P<0.05)。两民族男大学生的骨质指数均高于女大学生(P<0.05);汉、壮族男大学生的骨密度不存在民族差异(P>0.05),壮族女大学生的骨质指数高于汉族女大学生(P<0.05)。4.汉族男生的骨密度与身体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P<0.05),与肌肉量、去脂体重和体成分综合评分等呈正相关(r>0,P<0.05);除了身高与蛋白质外,汉族女大学生的其余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性(r>0,P<0.05),体脂率与T值和Z值呈正相关性(r>0,P<0.05)。汉族男生的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和总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肌肉含量、综合评分等存在一定的正相关(r>0,P<0.05);汉族女大学生的步行体力活动水平与身高呈负相关(r<0,P<0.05),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肌肉含量、脂肪量、皮下脂肪含量、综合评分等体成分指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r>0,P<0.05)。汉族男大学生的骨密度指标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和总体力活动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P<0.05),汉族女大学生的骨密度与各项体力活动水平之间无显着相关系(P>0.05)。5.壮族男生的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女生的身体肌肉含量与骨密度指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r>0,P<0.05)。壮族男大学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部分体成分指标之间呈正相关性(r>0,P<0.05);女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部分体成分指标存在正相关性(r>0,P<0.05);壮族大学生的骨密度与各项体力活动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体力活动方面:汉族男生部分体力活动水平高于汉族女生;且在休闲、高强度和总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壮族男生。2.身体成分方面:体成分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两民族女生的身体脂肪参数均高于男生,而身体肌肉参数和内脏脂肪含量均低于男生。汉族男生身高高于壮族男生;汉族女生的部分体成分指标高于壮族女生。3.骨密度方面:两民族男生骨质异常检出率高于女生;汉族女生的骨质异常检出率高于壮族女生。两民族男大学生的骨质指数均高于女大学生,而壮族女大学生的骨质指数高于汉族女大学生。4.体力活动是影响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保持中等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对改善身体健康和减缓骨质流失速度有一定积极作用;身体成分也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咏兰,郑连斌[5](2019)在《中国蒙古族的身体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蒙古族13个族群的身体密度,揭示蒙古族身体密度性别间、族群间差异,探讨身体密度与经度、纬度、年平均温度、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测量肱叁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厚度。按照日本长岭晋吉公式计算蒙古族13个族群的身体密度。结果蒙古族13个族群中,云南蒙古族身体密度值最大,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身体密度值最小。蒙古族身体密度族群间、性别间、年龄组间、4个地区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蒙古族男性女性身体密度均与经度、年龄成显着负相关。结论南方蒙古族身体密度值大于北方蒙古族,西部蒙古族身体密度大于东部蒙古族。(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俊融[6](2019)在《大学生骨密度、身体成分与握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作为国家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的重要输出群体,其健康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大学生骨密度、身体成分和握力现况对其专业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叁方面进行探究;通过不同身体活动等级,分析骨密度、身体成分和握力的差异;根据大学生的骨密度、身体成分指标和握力指标两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分析影响骨密度、身体成分和握力的因素。为提升大学生骨密度水平提供有效的依据。本文测量对象为四川师范大学202名学生(体育专业组男生63人、女生40人;非体育专业组男生45人、女生54人)。研究方法采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使用测量仪器(EXA-3000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清华同方体测仪BCA-1A、恒康佳业HK-6000智能型握力测试仪)进行测量,以《身体活动等级量表》对大学生身体活动等级水平进行测评,并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与分析。此次研究结论主要表现为:1)体育专业大学生骨密度和握力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学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年龄超过20岁的大学生骨密度要高于不足20岁大学生。2)体育专业大学生体重、骨骼肌、瘦体重、肌肉量、无机盐、蛋白质、节段肌肉群、基础代谢率和BMI指数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男大学生体重、骨骼肌、瘦体重、肌肉量、无机盐、蛋白质、节段肌肉含量、基础代谢率和BMI指数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体脂含量、体脂率和节段脂肪含量低于女大学生。3)大学生骨密度随着身体活动等级的提升而提升,身体活动等级从小运动量到中运动量时,骨密度增长幅度较大,身体活动等级为大运动量时瘦体重含量为最高值。4)大学生的握力水平随着身体活动等级提升而提升。男大学生身体活动等级从不运动到中运动量水平时,握力增长幅度较大;女大学生身体活动等级从不运动到小运动量水平时,握力增长幅度较大。5)瘦体重与骨密度呈现正相关关系,骨密度随着瘦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右上肢肌群与BMD值呈正相关关系,BMD值会随着右上肢肌群质量的增加而增加。6)大学生右前臂骨骨密度随着右手握力的增加而提升。(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9)
孔存青,伍华乾,陈润,黄彬彬,王泽荣[7](2018)在《广西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骨密度和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广西医科大学2447名在校大学生骨密度(BMD)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447名广西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采用身高测量仪、体重秤和GE公司生产的Achilles Express超声骨密度仪进行测量身高、体重和右足跟骨密度强度,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探究BMD与BMI的关联性。结果在校大学生的骨密度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校女性大学生群体中,骨密度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P<0.05);在校男性大学生群体中,随着BMI增加而变化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在校大学生骨密度和BMI成正比,男性在校大学生骨密度和BMI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蛇志》期刊2018年04期)
陈刚,彭定琼,王金娥,包贺菊,陈燕燕[8](2018)在《健康中青年男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汉族中青年男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集405例汉族20~60岁中青年健康男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矿含量、脂肪量、肌肉量、非脂肪量、脂肪比例,以及腰椎1-4、股骨颈、全髋和全身骨密度。按年龄分组,分析各组间身体成分和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并对年龄与身体成分、骨密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60岁男性人群体重、体质量指数、脂肪量、脂肪比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且各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股骨颈骨密度在20~60岁呈现出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体重(r=0. 164,P=0. 002)、体质量指数(r=0. 292,P <0. 001)、脂肪量(r=0. 145,P=0. 004)、脂肪比例(r=0. 131,P=0. 011)呈正相关,与身高(r=-0. 205,P <0. 001)、股骨颈(r=-0. 339,P <0. 001)、全髋(r=-0. 206,P <0. 001)和全身骨密度(r=-0. 118,P=0. 022)呈负相关。结论 20~60岁男性人群中,体重、体质量指数、脂肪量、脂肪比例与年龄呈正相关,股骨颈、全髋和全身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张元通[9](2019)在《少年篮球运动员和普通中学生身体成分及骨密度比较:来源一所中学的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研究少年篮球运动员群体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不仅关系篮球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民健身事业的可持续性。目的:探讨篮球运动对14岁汉族少年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以及骨密度的性别差异及原因。方法:受试者共270人,全部为郑州市14岁汉族少年中学生,其中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员组)为79人(男性28人,女性51人),不考虑身高体质量的普通中学生(对照组1)为87人(男性32人,女性55人),身高体质量与少年篮球运动员相仿的普通中学生(对照组2)为104人(男性40人,女性64人)。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取受试者日常生活情况的相关数据。采用骨密度仪Metriscan测量受试者利手中指中段的骨密度;测量受试者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DBA-55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受试者的身体成分,计算出与体质量的相对比率。结果与结论:①女性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中的总水分比率显着性的高于同性别的普通中学生(P <0.05);②相同性别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中蛋白质比率显着性高于普通中学生(P <0.05),这在女性的两组之间表现的尤为突出(P <0.01);③脂肪和去脂体质量在相同性别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 <0.01);④相同性别的少年篮球运动员无机盐比率显着性高于普通中学生(P <0.05);⑤少年篮球运动员和身高体质量与运动员相仿的普通中学生的中指骨密度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相同性别的少年篮球运动员中指骨密度显着性高于普通中学生(P <0.05);⑥在日常生活习惯指标上,相同性别的少年篮球运动员每天体育锻炼时间显着性高于普通中学生,其他生活指标表现的规律性不强;⑦结果提示,篮球运动对人体的身体成分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够降低身体中的脂肪含量,提高身体中蛋白质、水分、无机盐和去脂体质量的含量,同时篮球运动能够提高人体中指的骨密度,可以用于肥胖和骨质疏松症防治,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指标可以为篮球运动的训练和选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宗涛,赖勤,杨弢,孙晋海[10](2018)在《城镇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城镇中老年女性骨骼和身体成分的增龄性衰退变化规律,提出科学的运动干预对策与建议。方法选取山东省某市10个城市社区421例健康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4组(55~59、60~64、65~69及70~74岁组),使用骨密度仪和身体成分测试仪对骨骼、肌肉、脂肪、水分等指标进行测试,比较4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4组骨矿含量、骨质疏松指数(OI)、骨密度T值和Z值、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蛋白质含量、左上肢肌肉含量、右上肢肌肉含量、右下肢肌肉含量、躯干肌肉含量、全身水分含量、全身水分比例、细胞内液含量、细胞外液含量及身体水肿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70~74岁组骨矿含量低于60~64岁组,70~74岁组骨密度T值低于60~64、65~69岁组,65~69岁组骨密度Z值大于60~64、70~7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4岁组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蛋白质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65~69岁组左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岁组,70~74岁组左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65~69、70~74岁组右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岁组,60~64岁组右下肢肌肉含量高于65~69岁组,70~74岁组躯干肌肉含量低于60~64、65~6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4岁组全身水分含量、细胞内液含量、细胞外液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70~74岁组全身水分比例低于65~69岁组,55~59、70~74岁组水肿指数低于60~64、65~6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是城镇女性骨骼和身体成分衰退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其前、后5年分别是骨质强度下降、肌肉和身体水分丢失的重要潜伏期和表现期,应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和水分补充,预防与干预潜伏性衰退;下肢肌肉快速萎缩早于躯干肌肉,提示老年女性肌肉功能锻炼应有部位侧重和时序计划;肌肉萎缩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和水分缺乏的重要原因,我国中老年女性需要加强肌肉锻炼。(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8年19期)
身体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2年1月668例40~65岁绝经前后女性,分为绝经前组、绝经后1组(绝经后1~5年)、绝经后2组(绝经后6~10年)及绝经后3组(绝经10年以上),比较各组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BMD)。将体质量指数(BMI)、肌肉指数(LMI)和脂肪指数(FMI)按四分位数进行分组,比较腰椎L1~4、股骨颈(FN)和全髋(TH)部位BMD的变化情况。结果绝经后各组较绝经前组身高下降;绝经后2组和绝经后3组BMI大于绝经前组,绝经后各组FMI均大于绝经前组,绝经后3组LMI大于绝经前组(P<0.05)。绝经后各组脂肪量百分比(FM%)较绝经前组增加,肌肉量百分比(LM%)下降,骨矿含量百分比(BMC%)下降。绝经后各组L1~4、FN及TH的BMD均较绝经前组下降,各组躯干脂肪较绝经前组增加。随着BMI、FMI、LMI增高,各部位的BMD均增加,>第75百分位数者BMI、FMI和LMI的L1~4、FN、TH部位BMD高于<第25百分位数者。结论绝经年限和年龄影响女性身体成分和BMD;BMI、FMI和LMI对绝经前后女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BMD有保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体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刘江.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年人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效果观察[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2].李慧林,程群,洪维,杜艳萍,唐雯菁.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
[3].亚依德(MD,SAYED,IBNE,BARI).不同专项运动员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特点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
[4].黄丽仟.广西汉、壮族在校大学生体力活动、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叁者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5].李咏兰,郑连斌.中国蒙古族的身体密度[J].解剖学报.2019
[6].陈俊融.大学生骨密度、身体成分与握力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7].孔存青,伍华乾,陈润,黄彬彬,王泽荣.广西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骨密度和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蛇志.2018
[8].陈刚,彭定琼,王金娥,包贺菊,陈燕燕.健康中青年男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规律[J].医药论坛杂志.2018
[9].张元通.少年篮球运动员和普通中学生身体成分及骨密度比较:来源一所中学的数据[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10].李宗涛,赖勤,杨弢,孙晋海.城镇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