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工开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工开物》,宋应星,设计理念
天工开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宽[1](2019)在《浅谈《天工开物》中的设计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着的一部综合性科技巨着。作者在大量细致的社会调查和亲身实践中记录了海量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其中更蕴含了传统造物者们朴素却又深刻的设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天人和谐的绿色设计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叁个方面阐述了《天工开物》中值得继承的宝贵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20期)
鄢梁裕,惠宏[2](2019)在《《天工开物》与《本草纲目》中几种染色药材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工开物》与同时期的《本草纲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书中记载有数量可观的染色药材。在同时期两本书中,对同一种染色药材出现不同的记述,将两书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纠正和补充相关染色药材在产地、开采方法、加工炮制记载中的错误与不足,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窥探明代对于染色药材认识与利用的发展,也间接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手工业在明代的发展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医药文化》期刊2019年05期)
张弘杨,夏紫薇[3](2019)在《天工开物——夏布手提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07期)
汪晓东[4](2019)在《《天工开物》所附土砻图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土砻是一种脱谷壳器具,现存的资料显示,早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出现,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但在明书《天工开物》所附土砻图中,其形态与民间遗存物存在着较大差异。经过史料比对得出,《天工开物》附图中的土砻疑为江浙地区所用,由于结构和形态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所以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改进,以至于此种形态的土砻在后来的史料中及民间消失。(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9年05期)
王蒙[5](2019)在《语图符号学视野下《天工开物》图像叙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工开物》作为明代重要的科学着作,尤其初刻本中大量的插图,补文字之未及,为该书增益许多。然而,该书的插图大多未选取"最富于孕育性"的时刻。本文从语图符号学视野下,对明代初刻本《天工开物》的图像叙事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9年05期)
黄琳[6](2019)在《《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词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工开物》是明代一部记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作者宋应星通过自身观察、调查和实验着成此书。明代手工业生产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金属冶炼和金属加工工业在生产规模、产量和技术上都居于世界前列。宋应星用了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金属冶炼和加工方面的成就。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是汉语史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词语入手,对其进行了穷尽性的研究,探究了宋应星独特的词语阐释体式,以及所研究词语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并对部分《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词语的词源义进行了考察,来为汉语词汇史的发展提供新鲜语料。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作者宋应星以及《天工开物》版本流传和研究现状,对宋应星生平和《天工开物》流传版本作了概述,通过对现存各版本的比较,确定本文所用版本;并梳理出目前学界对《天工开物》的研究现状,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简述本文的写作缘由及写作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词语的界定及分类。首先论述了金属工艺类词语的界定标准;然后本文从语义场的角度,把所研究的词语共归纳为类义义场、同属义场、同集义场、近义义场四大类进行描述,每一类语义场又根据材质、功用、程度等的不同分为具体的语义场,如:乐器类、农具类、食具类等,进而对金属工艺类词语的特徵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第叁部分,《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词语词源义考察。对《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部分词语进行词源义考察,分为了名物词词源义考察和一般词语词源义考察两部分,从历时层面分析了词语的词义源流变化,从而分析这些词语所反映的明代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情况和百姓生活水平。第四部分,对《天工开物》词语阐释的探析。主要分析《天工开物》词语阐释的方式,分为直接释义、以形说义、描述语义、异名求义、方言证义等五种方式;阐释内容主要分为诠释异名、说明形制、明确比例、注明产地、阐述原料、解释功用、阐明原因等七种内容;以及词语阐释术语,主要有解释词义、性质、功用、种类、形制等五类术语,从而为训诂学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此外选取了数例宋应星释误之处进行了探究,从而更好的把握《天工开物》一书的史料价值。第五部分,《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词语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主要包括增补词目、补充义项、提供书证叁个方面,通过把所研究语料逐条和《汉语大词典》条目进行对比,选出比较典型且词义确定的条目进行分析,从而为《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再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梁慧颖,庄一兵[7](2019)在《《天工开物》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从《天工开物》设计观之实用设计观、系统设计观、可持续设计观叁个方面对《天工开物》的设计思想进行阐述,浅析《天工开物》对现代设计思想的启示。一、《天工开物》设计观之——实用设计(一)经世致用宋子曰:"人为万物之灵,五官百体,胲而存焉。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裋褐席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衣服,在冬天是为了保暖,在夏天是为了遮蔽身体。此句充分体现了宋应(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倍雷[8](2019)在《基于“艺术列传”窥探《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的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列传"规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与范畴,《晋书·艺术列传》是正史中最早为"艺术"立传的史书,与占卜、百工等有关"技术"皆在"艺术列传"里,并也以"艺术"范畴而立传,从技术的观念上阐释艺术列传的内涵。《天工开物》所包含食、衣、住、行、用等有关的"技术"与造物的"形制"的主要内容,皆属于"艺术列传"中"百工"技术方面的内容,"艺术列传"强调"技术"范式与路径,为《天工开物》提供了"书写"的依据和理论支撑,也为《天工开物》造物艺术以"技术"为体系中心确立了方法与方向。同样,《天工开物》所列入的"火炮"等内容,又被它之后的《清史稿·艺术列传》纳入了"艺术列传"的范畴。(本文来源于《湖南包装》期刊2019年01期)
王昌[9](2019)在《涂绍煃版与杨素卿版刊本《天工开物》的书籍装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一本科学技术着作,在当代仍有研究意义,涂本成书于明崇祯十年,杨本成书于明末清初,二者的书籍装帧中有着非常多的差异,其印刷媒介、书籍结构、版式、印版设计的比较差异研究,不光是对《天工开物》复刻本的再设计有参考意义,同时对古代刻本的印刷字体也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03期)
王烟朦,王海燕,王义静,刘迎春[10](2019)在《《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之《天工开物》英译者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者王义静、王海燕和刘迎春教授进行访谈,本文探究了《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之《天工开物》英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翻译该部科技典籍的几个重要因素,并邀请叁位译者对科技典籍和《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丛书的翻译和出版进行了评价。希望本访谈能够对国内译界开展中国典籍的译者研究和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天工开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工开物》与同时期的《本草纲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书中记载有数量可观的染色药材。在同时期两本书中,对同一种染色药材出现不同的记述,将两书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纠正和补充相关染色药材在产地、开采方法、加工炮制记载中的错误与不足,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窥探明代对于染色药材认识与利用的发展,也间接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手工业在明代的发展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工开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明宽.浅谈《天工开物》中的设计理念[J].汉字文化.2019
[2].鄢梁裕,惠宏.《天工开物》与《本草纲目》中几种染色药材的对比研究[J].中医药文化.2019
[3].张弘杨,夏紫薇.天工开物——夏布手提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
[4].汪晓东.《天工开物》所附土砻图考释[J].装饰.2019
[5].王蒙.语图符号学视野下《天工开物》图像叙事的研究[J].美术文献.2019
[6].黄琳.《天工开物》金属工艺类词语研究[D].扬州大学.2019
[7].梁慧颖,庄一兵.《天工开物》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唐山文学.2019
[8].李倍雷.基于“艺术列传”窥探《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的体系[J].湖南包装.2019
[9].王昌.涂绍煃版与杨素卿版刊本《天工开物》的书籍装帧对比研究[J].西部皮革.2019
[10].王烟朦,王海燕,王义静,刘迎春.《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之《天工开物》英译者访谈录[J].外国语文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