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陕北黄土区,土地利用方式,深层土壤,水碳分布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阳阳[1](2019)在《陕北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和碳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陕北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和碳分布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利用土地、改善土壤水碳环境、提高土壤水碳利用率、保证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中均存在干层,继续不合理利用土地将对深层土壤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碳含量主要受土壤母质、古气候、大气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但其中SIC、SOC含量更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2](2019)在《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的差异,于2017年7月16日,在该湿地公园内的天然沼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藨草(Scirpus triqueter)沼泽、由天然沼泽开垦的分别耕种了3 a和30 a的耕地、果园和林地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矿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沼泽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6.99 g/kg、124.42 mg/kg、119.44 mg/kg和0.55 g/kg,耕种了3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6.31 g/kg、98.64 mg/kg、24.91 mg/kg和0.22 g/kg,耕种了30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9.22 g/kg、173.40 mg/kg、84.78 mg/kg和0.40 g/kg,果园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31 g/kg、93.28 mg/kg、55.08 mg/kg和0.20 g/kg,林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64 g/kg、109.00 mg/kg、53.96 mg/kg和0.14 g/kg;天然沼泽开垦为耕地耕种了3 a后,表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显着降低,耕种了30 a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卢垟杰,郭振[3](2019)在《渭南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种典型土壤类型新积土、塿土、黄绵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田建设对不同类型土壤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水田后,新积土与塿土各土层的颗粒组成改变,但土壤质地未发生变化;黄绵土各土层的土壤颗粒含量变化较大,表现为0~20 cm土层,粘、粉粒含量上升,砂粒含量下降,其余土层粘、粉粒含量下降,砂粒含量上升,变化过程波动较大,影响了黄绵土的土壤质地。(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陈婧,王誉陶,张娟,李建平[4](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团粒组成是土壤稳定性重要因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于土壤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宁夏固原封育15年的草地和柠条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干筛法对0~100 cm土层中土壤团粒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封育草地相对于柠条地,显着提高了<0.25 mm土壤粒级质量分数,而10~7 mm土壤粒级质量分数显着降低.②封育草地表层土壤MWD与GMD值显着高于柠条地,草地表层土壤稳定性较好.③封育草地土壤分型维数D小于柠条地,封育草地显着降低土壤分散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分散度相对降低.④封育草地R0.25值低于柠条地,封育草地肥力水平低于柠条地.因此,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化天然草地恢复过程中,草地封育可提高土壤稳定性及抗侵蚀性,人工柠条种植可在短期内提高土壤R0.25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刁二龙,曹广超,曹生奎,袁杰,虞敏[5](2019)在《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空间变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祁连山南坡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电导率沿剖面(0~50 cm)垂直变化特征及空间变异性。[方法]对祁连山南坡5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进行采样,通过单因素方差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并利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电导率的垂直分异,除pH值随土层深度增大外,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电导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减小趋势。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着性,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pH值、含水量、有机质和电导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电导率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而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性较小,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电导率的变异性逐渐减小。[结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较肥沃;土壤pH呈弱碱性,符合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大多呈碱性的特征;土壤电导率较低,未出现盐碱化现象。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电导率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而土壤pH值具有弱空间变异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芳,曾馥平,杜虎,彭晚霞[6](2019)在《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采用定位观测法,选择顺坡种植桂牧1号、顺坡种植玉米、封育、刈割除根、火烧、刈割6种喀斯特峰丛洼地最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了这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2013年的降水量可分为枯水年(2011年)、丰水年(2012年)和平水年(2013年)叁种降水年型。枯水年土壤水分年均含量表现为种植桂牧1号>封育>刈割>火烧>刈割除根>种植玉米,平水年和丰水年均表现为封育>刈割>种植桂牧1号>火烧>刈割除根>种植玉米。封育和桂牧1号土地利用方式在各降水年型下均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而种植玉米土壤含水量则最低,其次为刈割除根。降水年型对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影响表现为枯水年>丰水年>平水年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枯水年、丰水年和平水年叁种降水年型中,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各有特点,主要受近期降水和土壤蒸发的影响。封育和桂牧1号土壤水分含量高,两种土地利用方式能显着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积蓄一定的水分。(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胜要,陈居田,朱利霞[7](2019)在《黄淮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叁种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林地和草地)0-10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和干筛法通过计算>0.25 mm大团聚体的比例、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析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和稳定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0.25-0.5 mm粒级团聚体比例最低,在0-40 cm土层以>5 mm粒级团聚体比例最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0.25 mm粒级团聚体比例最高,各土层0.25-0.5 mm粒级团聚体比例最低.叁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总体表现为林地和草地高于耕地.综合分析表明,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高,耕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表现最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谢娜,冯备战,李春亮[8](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与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旨在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典型重金属与SOC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现场分层采样(表、中、深层)及室内计算分析,调查了甘肃中西部12个市县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变化特征,同时通过引入有机碳丰度值和相关系数,初步阐明了土壤重金属与SOC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得出:调查区内土壤有机碳丰度值呈现出的大小顺序为林地、建设用地、园地、耕地和草地;此外,典型土壤重金属Hg、Cd、Cr、As、Pb与SOC储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园地和建设用地最高r=0.99,林地和耕地次之,分别为r=0.87和r=0.86。可见,土壤在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储量及有机碳丰度值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同时也定量证明了SOC与土壤典型重金属储量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6期)
吴泽,蒋勇军,姜光辉,王正雄,贺秋芳[9](2019)在《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产流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坡地产流是造成岩溶区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典型岩溶槽谷区坡地产流规律,对岩溶区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重庆市中梁山龙凤和龙车槽谷选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4个标准径流小区,对降水、地表径流、壤中流、裂隙流和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同步监测,探讨了坡地产流特征。结果表明:(1)4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小区,坡地总产流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3696.9L)>果园地(3657.2L)>竹林地(2922.9L)>林地(2211.1L),总径流系数(3.1%—5.2%)远低于非岩溶区(约20%);(2)4个径流小区的产流形式主要为地表径流,壤中流和裂隙流产生滞后于地表径流;(3)降水因子、前期土壤含水率共同影响地表径流,但降水因子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远大于前期土壤含水率。降水因子中,15min最大雨强是影响耕地、果园地的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降水量是影响林地、竹林地的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前期土壤含水率对耕地、林地、果园地地表径流影响较大,对竹林地地表径流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张宏霞,郭永红,沈育伊,段春燕[10](2019)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甘肃省天水市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区,以其林地、果园、耕地、草地和撂荒地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蔗糖酶外,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总体变化规律相似,林地土壤酶活性显着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其次是果园和耕地、草地较低,撂荒地酶活性最低。蔗糖酶、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均有显着影响,土壤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一个参考指标。积极巩固退耕还林恢复工程和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将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8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揭示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的差异,于2017年7月16日,在该湿地公园内的天然沼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藨草(Scirpus triqueter)沼泽、由天然沼泽开垦的分别耕种了3 a和30 a的耕地、果园和林地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矿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沼泽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6.99 g/kg、124.42 mg/kg、119.44 mg/kg和0.55 g/kg,耕种了3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6.31 g/kg、98.64 mg/kg、24.91 mg/kg和0.22 g/kg,耕种了30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9.22 g/kg、173.40 mg/kg、84.78 mg/kg和0.40 g/kg,果园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31 g/kg、93.28 mg/kg、55.08 mg/kg和0.20 g/kg,林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64 g/kg、109.00 mg/kg、53.96 mg/kg和0.14 g/kg;天然沼泽开垦为耕地耕种了3 a后,表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显着降低,耕种了30 a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有所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阳阳.陕北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和碳分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J].湿地科学.2019
[3].卢垟杰,郭振.渭南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9
[4].陈婧,王誉陶,张娟,李建平.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结构特征[J].农业科学研究.2019
[5].刁二龙,曹广超,曹生奎,袁杰,虞敏.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空间变异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
[6].张芳,曾馥平,杜虎,彭晚霞.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J].生态科学.2019
[7].陈胜要,陈居田,朱利霞.黄淮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谢娜,冯备战,李春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与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
[9].吴泽,蒋勇军,姜光辉,王正雄,贺秋芳.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产流规律[J].生态学报.2019
[10].张宏霞,郭永红,沈育伊,段春燕.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特征[J].林业科技通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