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人口增长与资源骤减(论文文献综述)
李孔燕[1](2017)在《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传统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也曾取得过辉煌的业绩,但也遭受到来自自然的无情的惩罚与报复。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模式及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践行,是关于发展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是指导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发展理念,并且这一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体现和提升。目前的中国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30多年之后,资源与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限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其中,资源短缺、能源过耗、生态恶化等问题矛盾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扩大等问题亟需解决。绿色发展就是告别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模式,以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为思想核心及价值判断的全新发展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开辟一条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高发展质量的新路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模式逐渐转变为“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的发展模式。要达到这种模式,既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就是在全球倡导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提出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发展模式转变,即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来突破困境,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节能减排作为绿色发展的实践手段和具体措施,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即将成为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考核目标,也将成为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本研究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与规律及环境污染治理要求,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对其节能减排效果、政策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剖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一些可能性的创新路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出路与建议等,进而为探索诸如内蒙古自治区等资源型欠发达省区绿色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尽一些绵薄之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第一章阐述绿色发展理论由来及其内涵外延;第二章以绿色发展的关联维度为出发点,探讨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梳理节能减排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沿革,总结国外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等;第三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为例,较为详尽地梳理了“九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从能源、废水、废气、固废角度,较为详实地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污染分布情况,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第四章从绿色发展理念角度出发,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定位,提出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节能减排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从绿色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技、管理、金融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所涉及到的具体对策及建议;从绿色发展道路的角度出发,提出废水、废气、固废资源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五章,从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内蒙古作为资源型欠发达省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节能减排,如何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及路径向绿色发展模式及路径的根本转变,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从而为具体实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为同类地区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及借鉴。
罗瑛[2](2017)在《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文中指出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联系阐释的逻辑,源自族群认同理论中认同途径多元化的学术洞见。景颇族视觉艺术本身是一系列通过“看”得以呈现的视知觉情感符号丛,通过这些符号,族群内外的人传递了信息和知识,使人们拥有判定彼此所属群体的证明,获得互动中的社会个体或集体所持的世界观信息,并表述了族群社会交流中的认同与认异情境。为了将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联系表达得更清晰,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一是以艺术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立场,同时结合运用人类学相关分支研究途经,如视觉人类学、阐释人类学及符号人类学等相关方法理论。二是田野调查法,通过到景颇族聚居地区或村落观察参与景颇族同胞们的日常与节庆生活,切身感受他们在各种场景下的状态和艺术表述,积极参加景颇族学术会议,求教、聆听、分享同仁观点等,这才得以保证论题的开展。三是文献梳理归纳分析等方法,通过景颇族的历史记载和研究文献,从中归纳整理并分析其视觉艺术与认同的相互营造。为使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田野实践结合紧密,主要从以下几大部分来联系论述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深切关系:首先,从综述景颇族艺术与认同研究现状开始,回顾了艺术与族群研究的人类学民族学相关理论,对论文所用的关键词、概念等进行厘清和界定,尝试在别人的研究结果上建立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理论。为了阐释景颇族视觉艺术的全景状态,将景颇族艺术的历史来源和生产社会背景作了相关阐述,归纳出了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和目的,认为其艺术表达与族群求同精神互为因果。其次,景颇族历史上被描述的视觉印象,乃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他者认同体现,随着社会互动进一步频繁,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景颇族的自我认同已在他者认同之下产生了,说明族群主体意识需在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逐渐被激发并塑造出来。1949年以后至今的景颇族视觉艺术经历了消解族群认同和重构族群认同两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间的族群认同被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运动所解构,官方强调的国家认同凌驾于族群认同之上,此时艺术处于消隐状态;1979年以后文化展演下的视觉艺术为景颇族族群认同构建贡献巨大,这是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景颇族精英、族群民众及官方等合力顺势而为的结果。当下景颇族在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文化展演,为小规模族群的现代认同危机也提供了更多寻找慰藉的途径,也表明族群认同寻求与建构方式总随时代变迁。景颇族的视觉艺术当中,图示造型充分显现了景颇人的自然共生观念、实用、自然与集体认同的审美观念和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万物有灵观是景颇族人原始宗教信仰和生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观念。仪式及其象征符号则揭示了族群的文化模式,仪式上的物主要起到阐释景颇族文化意象的作用,仪式的频繁举行为着文化记忆和族群情感的建构,并承担保证和延续其社会认同的功能。景颇族艺术集中显露的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包含装饰、图案和色彩等构成的视觉共识,它们展现了景颇族在与他者互动时的社会差异和归属,是景颇族社会文化环境生活中最富象征性的行动者。再次,1980年以来景颇族视觉艺术中的最大文化实体兼象征载体“目瑙纵歌”,对于建构“中国景颇族”而言可谓居功至伟。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文化遗产的核心品牌,其视觉传达的族群文化内涵广阔深厚,可谓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都全部纳入到其视觉场域展示中来,为全族人聚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最强的号召力。目瑙纵歌重构中的“可看性”、“观赏性”等不仅传播了比以往更丰富的景颇族文化,也为当下的景颇族社会争取了较多社会资源,并成为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最茁壮有力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景颇族社会交往中的实物符号,陈述和诠释了景颇族社会关系中的情感与身份,承载了地方化的独特意义生产。实物符号不仅拥有视觉性表征,更是物的文化性运作,进一步建构了景颇族社会中的阶层认同、社会地位和族群内身份。最后,五章的论述,皆是分别着力于景颇族艺术中视觉部分与族群认同的互为因果关系表达。艺术中的视觉表达,使得景颇族成为“景颇”而有别于其他族群,族群内表达了其审美情趣、风格偏好、族群精神等内在的认同,族群外则展示差异表述身份和归属的认异。族群认同又反过来浇灌和影响艺术中视觉因素的呈现,有些影响是消极的,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影响终归是积极的,并最终形成了景颇族的族群品牌与标签,而族群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理念均被浓缩在视觉艺术展现中。总之,视觉艺术不仅是族群物质文化的外显性特征,对于创造她的族群集体和个人来说,更是一种用来显示差异的文化策略和政治策略。可视的标志和情感符号将族群集体联结为一体构建“想象共同体”,认同感又反过来滋养族群文化符号系统,使之荷载族群共有的世界观宇宙观知识。研究的学术创新与现实价值在于:第一,从艺术人类学框架下进一步拓展世界被把握为视知觉形象的哲学论题。视觉自古以来便是最为简单直观辨别事物的手段,人类对视知觉的感受是全部感性文化的基础,因而文章聚焦视觉艺术所显现的人群差别和认同,为民族学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第二、对族群理论有所补充,认为应单独将族群的视知觉情感符号列为族群差异与划分的依据当中,视知觉情感符号应超越族群物质和精神思想内容,其形成的族群品牌或标签,为族群文化的浓缩具象化,这不仅仅是对景颇族而言,对所有族群皆可推而论之。第三,在族群认同实现的多元途径理论下,将前人指出的大部分族群认同方式归于认同硬件基础,提出艺术属于认同的软件基础,艺术生产虽受其他硬件条件限制,但其可伸缩弹性较大,可以随时被编写创作,服务于族群利益的时效性更强,因此艺术中的视觉符码创造,必将越来越受到图像时代的各类群体所重视。第四,景颇族因语言差异形成了亚族群即5个支系,但艺术又使各亚族群联合起来,视觉艺术所起到的无转译同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目瑙纵歌仪式文化展演的凝聚与贡献更堪称杰出。
贺新宇[3](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刘潇湘[4](2014)在《从侵略扩张到和平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范围的全面侵略战争,同时也是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战争的结果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推动与促进了世界发展模式由战前以对外扩张、征服及掠夺与对内压榨为内容与表征的侵略发展模式向战后以国家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国际关系的平等依存为内容与表征的和平发展模式的转型。其中,日本作为战前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在明治维新后以侵略扩张、征服与掠夺作为国家发展的政策工具,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直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折不扣的“远东战争策源地”。战后,日本在经过反法西斯战争和民主改革的洗礼,消除了国家发展模式中的战争性质,走上了“科技立国”、“教育立国”、“贸易立国”等通过发展机制的自我完善与世界各国平等依存,共存共赢的“和平国家”发展道路。日本走上以侵略求发展的战争之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封建武士的战争传统是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历史缘起。其中,16世纪丰臣秀吉发动的侵略朝鲜的战争为近代日本大陆政策及构建在该项政策基础上的侵略发展模式提供了先验式的思想素材与实践范式。德川幕府时期的思想家有关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建构则成为了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形成的思想导源。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也受到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发动的侵略扩张与殖民掠夺的深刻影响。美国以武力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殖民地的同时也使其从直观上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发展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幕府末期的思想家因此提出了效仿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时代发展命题。明治维新确立起军国主义国家体制为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举行了政治奠基。明治思想家对侵略扩张的理论建构则为侵略发展模式进行了思想观念上的奠基。明治三大外征、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的爆发以及大陆政策的出笼标志着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经济领域充斥着浓厚的前资本主义因素、国家宪政体制上的封建反动以及军国主义主导社会意识形态规定了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内容与特征。走上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之路是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运作的逻辑结果。由于近代侵略发展模式在制度环境上所形成路径依赖导致进步力量改造国家发展模式的努力最终趋于失败。大正德谟克拉西的失败与政党内阁的垮台说明在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体制内对近代侵略发展模式进行改造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丧失了。无产阶级的斗争也遭到了国家政权的彻底镇压。世界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半封建的资本主义经济,严重恶化了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局势。以此同时,国际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为日本法西斯的上台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军部法西斯势力通过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手段攫取了国家政权推动日本走向全面的侵略战争之路并先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在战争期间,法西斯在国内构建总体战体制,强化政治统制与经济剥削,动员全国资源投入战争;同时构建东亚新秩序,在占领区进行血腥屠杀与残酷剥削,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本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奋起抵抗,导致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最终走向崩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严重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战争能力,打破了国际法西斯的战略计划,有力地配合与支持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从而动摇了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根基。太平洋战争消灭了日本海军,重创了日本陆军,从而摧毁了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台柱—法西斯的战争机器,使盟国在战后改造日本发展模式成为可能。在战争期间,盟国及日本进步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与方针政策,并根据这些构想和方针政策在战后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用强制的手段打破了日本发展模式对于军国主义制度的路径依赖,推动近代侵略发展模式向和平发展模式的转型。经过反法西斯战争与民主化改革的洗礼,日本在战后走上了和平拓展的发展道路。和平宪法的制度规范、政府主导型的计划经济、科教立国与贸易立国的政策措施、“轻军备、重经济”的外交路线构成了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内容,通过体制的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实现发展模式的自我完善从而挖掘资本主义的潜力成为了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特征。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运作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且健康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战前用侵略扩张所希望达到而未能达到的国家发展目标。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变,日本经济发展因其与时代发展脱节而陷入长期低迷的状态。日本右翼势力乘机提出修改和平宪法,赋予日本以战争能力等政治诉求,推动日本走向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趋势加剧对战后和平发展模式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当前日本自由主义力量基于和平宪法根本精神就国家在新世纪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提出的设想与建议,强调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只有坚持日本国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通过平等依存的自我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与发展。
哈斯巴根[5](2013)在《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差异揭示了地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地理事像分布的基本特征,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应用服务领域发挥其自身价值的根本理念。探究区域差异规律和因地制宜的法则,是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区域差异性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组成因素(自然和人文)分布不均衡和作用因素的机制在空间上的分异。一般情况下,区域发展主要追求以经济活动与服务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问题。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地理学界开始对唯经济增长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重新进行审视,并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整体优化,积极探索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之下,以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为目标,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机制、脆弱性演变、优化模拟及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在理论上,既有助于对区域分异规律认知的深化,又可拓展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上,则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构建区域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在文献综述和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均衡发展目标和基准;基于区域发展一般机理,解构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发展动力机制;选取兴平、澄城、太白三市县作为实证研究区域,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环境压力以及生态阻力等因子构建评析模型,对三个市县的主体功能进行定位;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对三个区域脆弱性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域功能格局的时间演化、影响因素及走向空间均衡的过程;运用SD模型,以脆弱性最小化作为限制条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情景进行优化模拟,探究不同主体功能区走向空间均衡的机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与保障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区域发展的一般机制框架。基于要素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划分,以区域性要素条件为基础,通过区域性要素对非区域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非区域性要素的流动,产生的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由此而生的聚集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所在。(2)探讨了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机制。在城市化地区表现为生产要素、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和政策制度的相互作用,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与发展;在农业地区由农业产业发展这一主动力和相关产业发展辅助力构成,前者是农业地区能否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后者是其重要支撑,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胁迫,不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在生态地区表现为内外部两大动力系统交互作用,内部动力体现为内生增长力,主要作用体现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外部动力是发展的条件,通过影响内生动力来推动区域发展。(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环境压力以及生态阻力等因子,构建了功能区评析模型,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功能定位。其结果显示:兴平市综合指数为正值(0.3883),确定为开发类的城市化地区;澄城县(-0.2812)和太白县(-0.1061)综合指数为负值,确定为限制开发类地区,结合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现状,将澄城县确定为农业地区,太白县确定为生态地区。(4)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行脆弱性演变分析。结果显示:兴平市在1991—2010年脆弱性缓慢下降,其中1991—2001年波动性较大,2002—2010年脆弱性指数从8.26降到1.61,主要原因是兴平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明确了工业强市的发展定位,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澄城县脆弱性指数下降较快,从1991年的5.11降至2010年的0.17,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国家采取的惠农政策有力地降低了该地区脆弱性;太白县脆弱性也呈较快下降趋势,20002010年脆弱度指数从4.62降到0.12,主要是由于2003年起太白县确立了生态强县的发展方向,其以生态资源为主的产业发展迅速降低了脆弱性。兴平市、澄城县和太白县,2010年与2000年相比脆弱度降低速度分别为5.4、9.7和38.5倍,就走向空间均衡的速度而言,太白县>澄城县>兴平市。(5)以脆弱性最小化为限制条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三种发展情景进行了优化模拟。选取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最优方案,2010年与2030年的脆弱性指数演变进行比较,兴平市(5.64、0.11)、澄城县(1.08、0.03)、太白县(0.53、0.03)降低速度分别为50.36、36和17.67倍。就走向空间均衡的速度而言,兴平市>澄城县>太白县,同前述脆弱性演化相比,优化模拟的结果正好相反,过去10年脆弱度降低速度较慢的地区在未来20年中较快地下降。由此可断定,三个地区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推进,其区域总体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并逐渐走向均衡发展。(6)提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发展模式。兴平市宜采取城市—产业空间集聚型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和产业实现空间上的规模化和多样化,产生集聚效应,促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围绕园区平台和优势资源集聚区,提高城镇化水平,强化工业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和人口快速聚集;澄城县宜采取可持续农业驱动型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同时,规范化推进劳务输出等,建立农民增收的多元长效机制;太白县宜采取生态与经济互动型发展模式,合理配置县域内部各生态因子、生态景观,发展对环境与生态破坏小,能够促使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范永忠[6](2013)在《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也一直在探索中寻求最有效的解决途径,自高层到低层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在致力于这项工作,该问题的解决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实现高层次的小康生活水平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也是对国际社会的重大贡献,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已成功解决的几亿人的基本生活贫困问题,其成功的经验也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及其他国家的借鉴。把2000年-2010年间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作为具体研究的对象,借鉴管理和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的发展历程及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主要扶贫模式与效率、资金的组织管理和使用及其效率作了分析,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一些影响资金效率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对策建议。首先,对贫困的基础性理论贫困的涵义、贫困线的界定,效率基本理论的阐述,经济学中关于贫困以及反贫困的理论做了分析。其次,通过对我国农村扶贫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每个阶段农村贫困具体的历史背景、贫困状况、扶贫战略与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对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贫困导致的主要原因以及农村贫困治理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有利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第三,为了促进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应该针对当地贫困的状况和致贫的主要因素,有选择性的确定扶贫模式,脱离了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扶贫模式发挥的功效不会理想。研究农村扶贫主要模式,揭示其利弊,探索其适合的环境条件,分析在实践中产生的功效,对农村扶贫工作开展具有相当主要的借鉴作用。第四,通过对我国农村扶贫资金运作管理方式研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对农村扶贫资金过程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并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扶贫资金组织效率的主要因素。第五,运用计量分析方法,采用2000年-2010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相应的解释。最后得出基本结论,农村扶贫资金效率是个系统性的问题,一方面还要加大对农村扶贫资金的投入,但要不断评价资金投入使用的方向,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对农村扶贫资金的加强组织管理,减少偏离和漏出,并从完善农村扶贫治理结构,创新农村扶贫机制、完善反贫困政策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培育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以及加大农村扶贫资金投放力度、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王毅[7](2012)在《环境、发展与治理结构:如何应对新世纪的环境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国际形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使所有人都能获得清洁的大气、卫生的饮水和安全的食品,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与义务。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有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是改善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过去20多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进展,污染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没有与经济同步增长,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正在开创新的局面。这些进展在相当程度上归因于政府环境与资源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环境保护也处在转型期,我们正面临多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存的复杂局面,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与20年前相比,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结构还是区域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较低发展阶段就出现了转型期的"复合型"资源环境问题,其严重性已经不仅仅在于排污总量的增加、生态破坏范围的扩大和资源供需矛盾的严峻,而是资源、环境问题之间以及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已经危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中国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都不曾遇到过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应对与合理的选择,以迎接环境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针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多重环境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需要建立新型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目前的资源环境管理体制的综合与协调能力明显不足,手段不够完善,生态保护缺乏统一监督管理,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发表的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战略报告中,都把解决环境问题的体制安排和治理结构(governance)改革放在极为优先的地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体制应加强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统一监管和部门间的协调,以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新型资源环境管理体制的特点是"统一、综合、协调、开放",并通过建立统一监管机制、协调机制、综合决策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确保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和目标的实现,从而比较完整地体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统一性、综合性和协调性的要求。设立协调机构对于新型资源环境管理体制仍然十分必要。因为受自身性质和地位限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部门仍不具备独立的部际协调能力,需要建立国家一级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调机制,如成立国务院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协调工作。在新的环境形势下,应及时调整发展政策与环境保护战略,从产生资源环境问题的驱动力入手,通过制度、体制和政策创新,采用发展与环境的综合决策,促进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经济体系。同时不断改善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多种合作伙伴关系和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提高民间环保组织的能力建设;加强国际环境合作,有效地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蓝文权[8](2011)在《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为主线,以邓小平城乡关系的思想脉络和实践轨迹为依据,以建立和谐城乡关系为目的,较为深入地揭示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多角度地概括了其丰富的理论内容,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而为今后我国处理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重新确立平等、和谐、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非常有益的启示。论文主要研究包括:1.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并就相关概念作出辨析。2.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和演进。主要阐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历史基础,系统梳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史脉络,并概括出各个阶段的理论贡献和基本特点,力求从动态中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整体性把握。3.邓小平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工农业发展战略问题、工农关系的问题以及乡镇企业发展的思想。在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各对矛盾的辩证关系的阐述中,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统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从而论证了邓小平城乡关系的思想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又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体系,以澄清和纠正对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片面性认识。4.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内容,包括邓小平在改革城乡分割体制、改善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中效率与公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主张。旨在通过论述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说明邓小平既重视城乡经济方面的协调发展,也重视城乡社会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体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城乡关系发展上所具有的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思维。5.邓小平关于城乡区域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和时间空间布局方面的思想内容,包括邓小平对城乡发展所采取的梯次发展的战略布局、轮动发展的战略步骤、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以及通过推进城镇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城乡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发展的思想,从区域关系的视角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解读。6.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特色。主要论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视角、理论特色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其理论视角,彰显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宽广视野、辩证思维和实践品质;通过概括其理论特色,阐明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独特价值;通过阐述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揭示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与邓小平其他理论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重要性。7.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阐发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以及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正是在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基础上,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际,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作出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尽管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但是,邓小平在解决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重大问题中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分析当今城乡发展的实践,正确处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城乡发展问题,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统筹城乡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8.结论。主要从整体上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总结性概括。既充分肯定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指导意义,又客观指出由于改革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形成新理论。同时,展望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美好图景。
陈春常[9](2011)在《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治理是自有阶级社会以来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国家治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其属性及职能的发挥,协调和缓解社会冲突与矛盾,以维持特定的秩序。阶级性和社会性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属性,在阶级社会,主要体现为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治理既强调其阶级性也突出其社会性,社会性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职能的发挥来实现治理。对后发国家来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国富民强以及长治久安,国家起到根本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从计划制度向市场制度、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是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制度现象之一,成为观察国家治理的典型背景。本文以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为时代转型背景,以国家治理变迁为研究主线,以经典作家文本和国家治理实践为依据,从纵横两面、动静视角集中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转型中国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位移、功能消长和理念演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以苏联为范,进入了全能国家治理时期。由于治理主体的一元性,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是全能时期国家职能最主要的特征。虽然中国共产党人较快发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由于国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始终没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国家治理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时期,国家与市场在治理过程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国家进入社会起重大作用的新时代,初步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治理实现重大转型:第一,国家治理历经从注重效率优先的发展型国家到公正价值诉求的和谐型国家治理模式演变;第二,国家治理是从全能国家一元治理逐渐演进到市场、国家与社会多元并治;第三,国家治理是从被动应付到积极应对,再到通过国家治理自身推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第四,国家治理实际上是满足不同国家治理主体利益需求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理论,更是一种社会运动。国家治理是治理主体之间不断调整、协调互动和综合平衡的过程。从经济而言,脱嵌的市场既会带来大量物质财富也会产生许多消极因素,只有嵌入社会建设的市场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向;政治而言,政府天生具有自我扩展倾向,只有在民主与法治的制度约束之下,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才会健康成长;文化而言,只有意识形态世俗化,决策更加理性与科学化,努力促进公民主体的文化。自觉,是文化走向繁荣创新的重要保证;社会而言,追求公正,保障民生,努力培育公民社会,塑造强国家—强社会治理模式,是迈向国家善治的关键路径。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和伟大梦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国家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繁荣和富强,为国家治理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目标得以确立。自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道路已初步形成。
彼得拉·托多罗维奇,罗伯特·亚罗,彭翀,刘合林,袁晓辉,韩青[10](2009)在《面向基础设施的美国2050远景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视角探讨了美国在未来几十年为应对新挑战而应采取的应对策略。首先通过历史回顾,肯定了基础设施相关规划和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其次,对于今后的远景展望,提出在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相关政策制定时,公平性是关键,应当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巨型城市区和私人部门多方共同努力;然后,从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构成的三个方面(水、能源和交通运输)制定远景的原则和框架;最后,对远景规划的实施措施提出建议,这也正是"美国2050"团队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人口增长与资源骤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人口增长与资源骤减(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绿色发展及其内涵 |
一、发展的含义 |
(一) 发展的范畴 |
(二) 中国发展之路 |
二、绿色及绿色化的概念 |
(一) 绿色的定义 |
(二) 绿色化内涵 |
三、绿色发展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
(一) 绿色发展理论的三大来源 |
(二)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四、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深化 |
(一) 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
(二)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三) 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拓展 |
五、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要素的理论拓展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层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联维度 |
一、作为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 |
(一) 节能减排催生绿色技术范式 |
(二) 节能减排倒逼绿色转型发展 |
二、绿色发展指导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节能减排顺应绿色发展内涵要求 |
(二) 节能减排与绿色增长的关系 |
(三) 绿色发展指导下的生产力评价标准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被动”节能减排到“主动”节能减排 |
(二) 节能减排的新思维格局和空间格局 |
(三) 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三个层面 |
四、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 |
(一) 发达国家碳减排经验 |
(二) 发展中国家的碳减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史、现状与绩效分析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背景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梳理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结果 |
二、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现状 |
(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模式现状 |
(二)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产业结构现状 |
(三)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现状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节能减排的成就、绩效与问题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成就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绩效分析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出路与对策研究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机遇 |
二、内蒙古传统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
(一) 运用绿色化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
(二) 建立节能减排的绿色化目标 |
(三) 形成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体系 |
三、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政策 |
(一) 绿色化产业政策 |
(二) 绿色化金融政策 |
(三) 绿色化科技政策 |
四、内蒙古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实践 |
(一) 典型行业的节能减排实践 |
(二) “三废”资源化路径探索 |
(三) 产业链延伸与绿色产业群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创新路径 |
(一) 绿色化技术创新 |
(二) 绿色化管理创新 |
二、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路径 |
(一) 结构升级转型的绿色化问题 |
(二) 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问题 |
(三) 结构转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
三、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一) 绿色发展价值导向与思维方式 |
(二) 绿色发展模式实践要素 |
(三) 绿色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 |
(四) 绿色发展模式的政策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与研究方法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田野调查点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景颇族历史文化研究现状 |
(二) 景颇族艺术研究现状 |
(三) 景颇族族群认同相关研究 |
三、关键词、概念与理论梳理 |
(一) 景颇族 |
(二) 视觉艺术及本文研究范围 |
(三) 艺术与族群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
(四) 景颇族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区分 |
第一章 景颇族艺术的生境及视觉形式 |
第一节 景颇族艺术生产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景颇族传统艺术的视觉形式 |
一、服饰及纺织 |
二、绘画与雕刻 |
三、民居建筑 |
四、仪式与舞蹈 |
五、手工器物 |
六、装饰 |
第三节 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 |
一、景颇族艺术的实用美与象征性 |
二、景颇族艺术视觉表达重复之规律性 |
三、族群求同精神导致简朴粗犷之制作形态 |
第二章 景颇族视觉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族群认同塑造 |
第一节 1949年前的他者认同:文献中的视觉表述 |
一、唐宋元时期以地域或外形描述为主 |
二、明清时的服饰装饰细节及习俗印象 |
三、民国时的综合表述与自我认同产生 |
第二节 1949-1979:频繁政治文化改造与艺术隐匿 |
一、积极国家认同:“直接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二、消极国家认同:大跃进、文革与政治边防等运动 |
第三节 1979年后视觉艺术展演下的族群认同建构 |
一、政治经济转型与传统文艺的复兴 |
二、文化传承及重构需求:文化展演中的视觉艺术 |
三、当下社交网络中的日常文化展演 |
第三章 视觉艺术的族群意识呈现 |
第一节 图示造型表达的思想观念 |
一、动植物图示中的族群自然观念——共生观 |
二、服饰造型与族群审美观念——实用、集体认同、自然即美 |
三、原始图画文字中的鬼魂观——万物有灵 |
第二节 仪式及其象征符号揭示的族群文化模式 |
一、仪式中的物与文化意象关联 |
二、仪式所形塑的文化记忆与族群情感 |
第三节 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 |
一、装饰、图案和色彩构成视觉共识 |
二、认同标记的形成及作用 |
第四章 目瑙纵歌及其视觉表达构建“中国景颇族” |
第一节 景颇族核心文化品牌:目瑙纵歌 |
一、目瑙纵歌的历史渊源 |
二、族群核心文化品牌的确立 |
第二节 目瑙纵歌文化展演的视觉传达 |
一、目瑙纵歌的视觉场域 |
二、图像化的仪式象征符号 |
第三节 全族仪式:聚拢者 |
一、祖源召唤与文化传播:口传神话、文化母题演绎 |
二、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以求更多资源 |
第五章 社会关系中的实物符号表征 |
第一节 物象与社会关系构建 |
一、仪式性财物在景颇族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二、物语:树叶信及绿叶礼物 |
第二节 礼物流动与族群身份 |
一、姆尤·达玛社会关系中的礼物交换 |
二、山官·百姓身份中的礼物交换 |
第三节 艺术物品生产与身份表达 |
一、家庭中的艺术品制作与性别差异 |
二、董萨(祭司)阶层与集体艺术生产 |
结论 |
一、景颇族视觉艺术对族群认同所起之作用 |
二、景颇族族群认同现状及问题 |
三、艺术对族群认同理论的补充思考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标 |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
(一)多元一体 |
(二)辩证扬弃 |
(三)美人之美 |
(四)和而不同 |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
(一)认知(知识)目标 |
(二)技能目标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
(四)价值观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4)从侵略扩张到和平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e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三、研究主题以及选题的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历史导源 |
第一节 文禄·庆长之役与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策源 |
一、丰臣秀吉的侵略野心与大东亚构想 |
二、文禄·庆长之役 |
三、丰臣秀吉侵略思想的近代理论阐释 |
第二节 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政策宣示与理论建构 |
一、德川幕府隐秘的侵略政策宣示 |
二、德川时代知识界对侵略扩张的理论阐释与观念建构 |
第三节 幕末思想家对侵略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黑船来航的冲击与欧美列强侵略发展模式的初步影响 |
二、幕末思想家对侵略发展模式的理论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明治维新与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 |
一、明治维新为战前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进行了政治奠基 |
二、明治思想家对侵略发展模式的理论阐释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内容及实质 |
一、经济领域充斥着浓厚的前资本主义因素 |
二、绝对主义天皇制的国家宪政体制是战前侵略发展模式的政治制度安排 |
三、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塑造了侵略发展模式的政治文化范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侵略发展模式与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一节 日本进步力量改造国家发展模式的尝试与失败 |
一、资产阶级民主派改造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失败 |
二、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日本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恶化 |
三、日本法西斯的崛起与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日本战前侵略发展模式的逻辑结果 |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
二、法西斯总体战体制的形成 |
三、战前略发展模式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肆行杀戮和劫掠的代名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法西斯战争对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否定 |
第一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终结 |
一、中国抗日战争动摇了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根基 |
二、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灭亡 |
第二节 战时盟国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与方针 |
一、战时盟国构建维护战后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国际制度 |
二、战时盟国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 |
三、日本共产党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构想 |
第三节 战后美国改造日本发展模式的措施 |
一、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与军事管制 |
二、盟总实施民主化与非军国主义化的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确立与社会进步 |
第一节 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 |
一、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 |
二、战后日本人民和平民主运动的勃兴 |
三、五五年体制与战后日本的和平发展 |
四、吉田茂路线与战后日本政府现实主义发展战略 |
五、战后日本政府对和平国家的制度保证 |
六、日本融入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 |
第二节 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的内容 |
一、和平宪法的政策框架建构与和平国家的政治起航 |
二、政府主导的计划干预和经济有序协调的良性发展 |
三、科教立国 |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福利国家的形成 |
第三节 和平发展模式与战后日本社会的进步 |
一、战后日本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
二、战后日本现代社会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后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速与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
一、后冷战时代日本国内外形势的变动 |
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速与战后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 |
第二节 日本进步力量对日本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构思 |
一、村山谈话表明了日本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巩固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正确态度 |
二、日本进步力量有关日本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建议成为巩固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有益借鉴 |
三、放弃军国主义思维,走与亚洲各国和平、平等相互依存的道路是日本战后和平发展模式的合理内核,同时也是日本未来发展唯一正确的历史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形成是明治维新不彻底性的内在规定和逻辑结论 |
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近代日本侵略发展模式的否定 |
四、和平发展模式的形成推动了战后日本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
五、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5)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主体功能区研究 |
2.1.1 主体功能区划 |
2.1.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政策 |
2.1.3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 |
2.2 城市化地区研究 |
2.2.1 城市化 |
2.2.2 城市化地区动力机制分析 |
2.3 农业地区研究 |
2.3.1 农业与农村发展 |
2.3.2 粮食主产区 |
2.3.3 农业地区发展机制 |
2.4 生态地区研究 |
2.4.1 生态脆弱区 |
2.4.2 生态功能区 |
2.4.3 生态恢复 |
2.4.4 生态地区发展机制 |
2.5 区域发展脆弱性 |
2.6 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 |
第三章 理论解析 |
3.1 空间均衡 |
3.1.1 空间均衡的内涵 |
3.1.2 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目标和基准 |
3.1.3 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均衡 |
3.2 主体功能区 |
3.2.1 基本内涵 |
3.2.2 城市化地区 |
3.2.3 农业地区 |
3.2.4 生态地区 |
3.3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机制 |
3.3.1 区域发展的一般动力机制 |
3.3.2 城市化地区发展机制 |
3.3.3 农业地区发展机制 |
3.3.4 生态地区发展机制 |
第四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分析 |
4.1 研究区的主体功能定位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评析因子与模型 |
4.1.3 主体功能定位 |
4.2 兴平市——城市化地区 |
4.2.1 基本特征 |
4.2.2 发展条件 |
4.2.3 限制因子 |
4.2.4 面临挑战 |
4.2.5 发展机遇 |
4.3 澄城县——农业地区 |
4.3.1 基本特征 |
4.3.2 发展条件 |
4.3.3 限制因子 |
4.3.4 面临挑战 |
4.3.5 发展机遇 |
4.4 太白县——生态地区 |
4.4.1 基本特征 |
4.4.2 发展条件 |
4.4.3 限制因子 |
4.4.4 面临挑战 |
4.4.5 发展机遇 |
第五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及其演变 |
5.1 脆弱性评价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评价模型 |
5.1.3 评价方法 |
5.1.4 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城市化地区脆弱性分析 |
5.2.1 城市化地区脆弱性的一般特点 |
5.2.2 兴平市脆弱性评价 |
5.3 农业地区脆弱性分析 |
5.3.1 农业地区脆弱性的一般特点 |
5.3.2 澄城县脆弱性评价 |
5.4 生态地区脆弱性分析 |
5.4.1 生态地区脆弱性的一般特点 |
5.4.2 太白县脆弱性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D模型的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优化与调控 |
6.1 区域优化调控模型构建 |
6.1.1 模型构建的前提 |
6.1.2 模型构建的思路 |
6.1.3 SD模型技术路线 |
6.2 城市化地区 |
6.2.1 城市化地区SD模型 |
6.2.2 优化方案的设定 |
6.2.3 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
6.3 农业地区 |
6.3.1 农业地区SD模型 |
6.3.2 优化方案的设定 |
6.3.3 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
6.4 生态地区 |
6.4.1 生态地区SD模型 |
6.4.2 优化方案的设定 |
6.4.3 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选择与保障措施 |
7.1 模式选择的原则 |
7.2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选择 |
7.2.1 城市化地区 |
7.2.2 农业地区 |
7.2.3 生态地区 |
7.3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保障措施 |
7.3.1 要素流动 |
7.3.2 政策保障 |
7.3.3 绩效评价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1.1 关于效率方面的研究 |
2.1.2 贫困成因研究 |
2.1.3 扶贫效率研究 |
2.1.4 反贫困措施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1 关于贫困的一般研究 |
2.2.2 关于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研究 |
2.2.3 关于中国农村反贫困措施研究 |
2.3 简要评述 |
3 研究内容 |
3.1 论文的逻辑思路 |
3.2 研究的内容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 贫困定义 |
1.1 狭义定义 |
1.2 广义定义 |
1.3 我国对贫困的定义 |
2 贫困线 |
2.1 贫困线的类型与功能 |
2.2 贫困线的确定方法 |
3 贫困程度计算方法 |
3.1 贫困发生率 |
3.2 收入缺口比率 |
3.3 森贫困指数 |
3.4 FGT指数 |
4 效率界定 |
4.1 效率 |
4.2 扶贫效率 |
5 贫困理论 |
5.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5.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5.3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5.4 自然资源贫乏论 |
5.5 政策不利论 |
5.6 马尔萨斯的贫困理论 |
5.7 新马尔萨斯主义贫困理论 |
5.8 人力资本理论 |
6 反贫困理论 |
6.1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
6.2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
6.3 罗斯托的成长阶段论 |
6.4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
6.5 钱纳里的发展模型 |
6.6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6.7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6.8 弗农的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扶贫的发展历程及扶贫模式 |
1 中国农村扶贫的发展历程 |
1.1 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阶段(1949-1978) |
1.1.1 背景 |
1.1.2 农村贫困状况 |
1.1.3 扶贫战略与政策措施 |
1.1.4 扶贫效果 |
1.2 农村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 |
1.2.1 背景 |
1.2.2 农村贫困状况 |
1.2.3 扶贫战略与政策措施 |
1.2.4 扶贫效果 |
1.3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
1.3.1 背景 |
1.3.2 农村贫困状况 |
1.3.3 扶贫战略与政策措施 |
1.3.4 扶贫效果 |
1.4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1.4.1 背景 |
1.4.2 农村贫困状况 |
1.4.3 扶贫战略与政策措施 |
1.4.4 扶贫效果 |
1.5 基本消除贫困阶段(2001-2010) |
1.6 巩固扶贫成果以人为本扶贫阶段(2011-) |
2 中国农村扶贫模式 |
第四章 中国农村贫困与扶贫资金使用现状分析 |
1 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
1.1 农村贫困现状 |
1.1.1 贫困标准 |
1.1.2 贫困规模 |
1.1.3 减贫速度 |
1.1.4 贫困人口分布 |
1.2 中国农村主要致贫因素 |
1.2.1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资源及环境限制 |
1.2.2 制度造成的中国农村贫困 |
1.2.3 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低 |
1.3 中国农村扶贫面临的主要难题 |
1.3.1 城乡差异及扶贫政策差别化问题 |
1.3.2 非农就业的沉重压力 |
1.3.3 现有开发式扶贫的局限性 |
1.3.4 失地农民的贫困 |
1.3.5 极端贫瘠地区扶贫行动的低效 |
2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现状分析 |
2.1 农村扶贫资金的历史沿革 |
2.1.1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两次调整 |
2.1.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主要经验 |
2.2 农村扶贫资金现状 |
2.2.1 农村扶贫资金的来源及类型 |
2.2.2 农村扶贫资金管理方式 |
2.2.3 农村扶贫资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4 农村扶贫资金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组织效率分析 |
1 农村扶贫资金管理 |
1.1 我国农村扶贫战略 |
1.2 农村扶贫组织 |
1.3 农村扶贫资金管理方式 |
1.4 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 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中的委托-代理 |
2.1 委托-代理问题 |
2.2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中的委托-代理 |
2.2.1 农村扶贫组织及参与主体 |
2.2.2 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中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 |
3 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中的博弈分析 |
3.1 扶贫资金管理过程中上下级政府间的博弈 |
3.2 扶贫资金管理过程中监督部门与贫困地区政府间的博弈 |
3.3 贫困地区政府与贫困农户之间的博弈问题 |
4 农村扶贫资金组织效率分析 |
5 影响农村扶贫资金组织效率因素分析 |
5.1 农村扶贫战略目标定位与政府预算 |
5.2 扶贫组织机构 |
5.3 扶贫治理决策与执行 |
5.4 扶贫法规、政策与制度 |
5.5 扶贫监督功能 |
5.6 扶贫信息报告系统 |
6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实证分析 |
1 农村扶贫资金类型 |
1.1 政府扶贫资金 |
1.2 社会扶贫资金 |
2 农村扶贫资金简单统计分析 |
2.1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及数量 |
2.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及数量 |
2.3 农村扶贫资金评价 |
2.3.1 农村扶贫资金投放评价 |
2.3.2 国家农村扶贫资金供求关系中的问题 |
3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及其效率回归分析 |
3.1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与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
3.1.1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总额与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
3.1.2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各种形式与农业总产值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3.2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与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
3.2.1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总额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
3.2.2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各种形式与农民纯收入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3.3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与农村贫困率的回归分析 |
3.3.1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总额与农村贫困率的回归分析 |
3.3.2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各种形式与农村贫困率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4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及其效率回归分析 |
4.1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与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
4.1.1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总额与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
4.1.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各种形式与农业总产值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4.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与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
4.2.1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总额与农民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
4.2.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各种形式与农民纯收入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4.3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与农村贫困率的回归分析 |
4.3.1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总额与农村贫困率的回归分析 |
4.3.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各种形式与农村贫困率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政策建议 |
2.1 完善农村扶贫治理结构 |
2.1.1 改革政府扶贫预算管理,保障农村扶贫战略目标实现 |
2.1.2 重组扶贫组织与管理机构,使决策与执行职能分离 |
2.1.3 完善扶贫法规制度体系 |
2.1.4 建立严格规范的检查、监督和评估系统 |
2.1.5 建立客观、动态的贫困监测报告系统 |
2.2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农村扶贫机制 |
2.3 完善反贫困政策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
2.4 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2.5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
2.6 加大农村扶贫资金投放力度,优化资金使用结构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本文相关概念辨析 |
第2章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和演进 |
2.1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条件 |
2.1.1 面临复杂多变的世情 |
2.1.2 立足独具特色的国情 |
2.1.3 应对多重考验的党情 |
2.2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 |
2.2.2 列宁的城乡关系思想 |
2.2.3 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 |
2.3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现实基础 |
2.3.1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推动 |
2.3.2 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深刻变革 |
2.3.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突破 |
2.4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基础 |
2.4.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处理城乡关系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
2.4.2 发达国家推进城乡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合理借鉴 |
2.4.3 苏联城乡发展道路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 |
2.5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发展脉络 |
2.5.1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萌生 |
2.5.2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基本形成 |
2.5.3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成熟 |
第3章 邓小平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思想 |
3.1 关于城乡的发展理论 |
3.1.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城乡对立和差别的根本 |
3.1.2 解决中国城乡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 |
3.1.3 只有抓住并利用好时机,才能加快城乡的发展 |
3.2 关于农业在城乡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
3.2.1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 |
3.2.2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城乡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
3.2.3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3.3 关于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相互关系 |
3.3.1 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
3.3.2 通过工业自身来支援农业 |
3.3.3 城市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 |
3.3.4 城市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 |
3.4 关于乡镇企业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
3.4.1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
3.4.2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力 |
3.4.3 乡镇企业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 |
3.5 关于科学技术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
3.5.1 科学技术的作用是无穷的 |
3.5.2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巨大的 |
第4章 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关系的思想 |
4.1 关于改革城乡分割体制问题 |
4.1.1 首先从农村入手 |
4.1.2 以城市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改革 |
4.1.3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4.1.4 探索城乡社会发展规律 |
4.2 关于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发展问题 |
4.2.1 协调发展城乡社会公共事业 |
4.2.2 重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
4.2.3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 |
4.3 关于城乡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
4.3.1 从战略上把握好城乡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
4.3.2 城乡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
4.4 关于城乡社会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
4.4.1 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 |
4.4.2 在物质利益的保障中体现效率与公平 |
4.4.3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 |
4.4.4 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
4.5 关于城乡社会的稳定发展问题 |
4.5.1 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要长期保持稳定 |
4.5.2 农村稳定是城乡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
4.5.3 城市稳定发展有利于农村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4.5.4 城乡改革要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 |
4.5.5 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城乡的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
第5章 邓小平关于城乡区域关系的思想 |
5.1 梯次发展的战略布局 |
5.1.1 城乡区域梯次发展必然性 |
5.1.2 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梯次发展 |
5.2 轮动发展的战略步骤 |
5.2.1 有条件的地方要较快地优先发展起来 |
5.2.2 沿海要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 |
5.3 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
5.3.1 "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 |
5.3.2 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现过程 |
5.3.3 防止城乡分化、地区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
5.4 城乡发展的拓展空间 |
5.4.1 城镇化发展关系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
5.4.2 以城镇化发展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5.4.3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5.5 城乡发展与国内外协调发展 |
5.5.1 国内开放有利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
5.5.2 为城乡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6章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特色 |
6.1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视角 |
6.1.1 思考城乡关系的逻辑起点:反面思考,正面切入 |
6.1.2 解决城乡关系的方式方法:大胆探索,形式多样 |
6.1.3 布局城乡关系的发展战略:突出重点,注重协调 |
6.1.4 探索城乡关系的发展道路:强调特色,稳步推进 |
6.1.5 预测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追求目标,动态描述 |
6.2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特色 |
6.2.1 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
6.2.2 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 |
6.2.3 推进城乡关系理论的不断创新 |
6.2.4 探寻中国式的城乡发展道路 |
6.2.5 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领城乡发展 |
6.3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
6.3.1 贯穿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点 |
6.3.2 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
6.3.3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成果 |
第7章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贡献 |
7.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
7.1.2 为城乡关系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
7.2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推动了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思想的大解放 |
7.2.2 促成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 |
7.2.3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之路 |
7.3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世界意义 |
7.3.1 结合本国国情,寻求解决城乡关系问题之策 |
7.3.2 围绕中心任务,制定城乡发展战略 |
7.3.3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
7.3.4 顺应时代潮流,在现代化进程中谋求城乡的发展 |
7.4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7.4.1 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
7.4.2 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
7.4.3 解决"三农"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 |
7.4.4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
7.4.5 以城带乡,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7.4.6 以工促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
7.5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
7.5.1 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城乡关系 |
7.5.2 用开拓创新的精神认识和解决中国城乡发展问题 |
7.5.3 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基础和战略地位 |
7.5.4 优先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
7.5.5 实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转型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基础理论 |
一、国家治理的涵义 |
二、国家治理的本质 |
三、国家治理的功能 |
四、国家治理的目标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与探索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治理的设想与论述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与探索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
一、苏联国家治理的失败与反思 |
二、俄罗斯国家治理的教训与总结 |
三、欧洲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第二章 从全能到和谐: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全能国家治理 |
一、全能国家的概念与内涵 |
二、全能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三、全能国家治理的作用及其局限 |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国家治理 |
一、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发展型国家的概念及特征 |
二、国家治理的现实基础及其挑战 |
三、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型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四、发展型国家治理的作用及限度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治理 |
一、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概念 |
二、和谐型国家治理的特征 |
三、关于和谐型国家治理的几点思考 |
第三章 经济治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经济治理 |
一、全能国家经济治理的主要特征 |
二、全能时期经济治理的历史成就 |
三、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弊端及其局限性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重塑 |
一、坚持市场导向的所有制改革 |
二、存量改革与公有制经济主体的重塑 |
三、增量改革与市场经济的新布局 |
第三节 转型中国经济治理的战略选择 |
一、加入WTO与积极推动国家转型 |
二、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发展 |
第四章 政治治理: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政治治理 |
一、全能时期政治治理的主要特征 |
二、全能时期政治制度失灵的缘由分析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制度的重构 |
一、政府再造与有效政府的善治 |
二、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三、基层民主是政治治理的有效途径 |
第三节 面向以国家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治理 |
一、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是政治治理的根本保障 |
二、提高国家能力是政治治理的重要前提 |
三、惩治腐败是政治治理的关键举措 |
第五章 文化治理:科学与理性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文化治理 |
一、文化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 |
二、全能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文化政治化 |
第二节 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
二、从发展到科学发展的治国理念 |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创新 |
一、国家认同与社会主义的文化重塑 |
二、国家治理视域下的文化自觉 |
三、文化自觉与文化繁荣创新 |
第六章 社会治理:强国家与强社会的模式塑造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社会治理 |
一、单位组织与单位制度 |
二、单位社会视域下国家治理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的趋离 |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形成 |
二、夯实社会主体与公民社会的培育 |
三、社区治理与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
第三节 走向善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
一、和谐社会:从效率到公正的价值诉求 |
二、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设 |
结束语:走向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 |
一、中国国家治理道路的艰难探索 |
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定位与问题 |
四、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面向基础设施的美国2050远景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全球竞争 |
1.2 基础设施建设 |
1.3 公平和机会 |
1.4 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 |
1.5 快速人口增长 |
2 国家规划的历程② |
3 美国21世纪基础设施远景展望 |
4美国该怎么做:提升基础设施决策的公平性 |
4.1 联邦政府: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绩效测评 |
4.2 各州、区域和地方政府的领导 |
4.3 巨型区域:国家规划的新实体 |
5全国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构成——水、能源、交通运输 |
5.1 水——一种策略性和综合性的方式 |
5.2 能源和环境变化——效率和技术方面的投资转变 |
5.3 交通运输 |
5.3.1 目标、责任和远景 |
5.3.2 恢复联邦政府在交通运输中的角色 |
5.3.3 议案实施的资金供给 |
6 结论 |
四、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人口增长与资源骤减(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孔燕.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2]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D]. 罗瑛. 云南大学, 2017(07)
- [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4]从侵略扩张到和平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D]. 刘潇湘. 武汉大学, 2014(08)
- [5]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D]. 哈斯巴根. 西北大学, 2013(11)
- [6]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 范永忠.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环境、发展与治理结构:如何应对新世纪的环境挑战[A]. 王毅. 国情报告(第六卷 2003年(上)), 2012
- [8]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 蓝文权.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9]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 陈春常.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10]面向基础设施的美国2050远景规划[J]. 彼得拉·托多罗维奇,罗伯特·亚罗,彭翀,刘合林,袁晓辉,韩青.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