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论文-廖静

凡纳滨对虾论文-廖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凡纳滨对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对虾养殖,白斑病

凡纳滨对虾论文文献综述

廖静[1](2019)在《见证凡纳滨对虾良种的诞生和崛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2006~2007年,养殖产量已达60~70万吨,目前的养殖产量已经占全国对虾总产量的85%。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表示,正是由于良种的不断问世,它的养殖产量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我国对虾的主养品种。凡纳滨对虾的"崛起"胡超群研究员是中国对虾发展的重要(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9年12期)

刘金金,张玉平,李晓蓓[2](2019)在《凡纳滨对虾池塘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赋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赋存特征。【方法】于对虾养殖周期的前、中和后期对池塘沉积物采样,测定和分析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和磷含量。【结果与结论】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总氮质量分数(1131.36±349.00)mg/kg,有机氮平均占总氮的74.14%,养殖中期总氮及有机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无机氮主要为固定态铵,平均占75.71%,可交换态氮主要由硝态氮和氨态氮组成。总磷质量分数(854.17±254)mg/kg,主要磷形态为铁结合态磷(Fe-P)、自生钙磷(ACa-P)和闭蓄态磷(Oc-P),养殖周期内沉积物中Fe-P含量变化频繁,较活跃。垂直方向上,总氮及有机氮在次表层4~6 cm含量较高,总磷、Fe-P及Oc-P均有表层富集现象。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沉积物中的氮磷总量未见明显累积,生物活性磷(BAP)在总磷中比例增加,池塘沉积物内源磷负荷加重。氮和磷分别主要以有机态氮和生物活性磷形式存在,养殖过程使沉积物中内源磷释放潜力增加。(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德峰,王雅玲,孙力军,房志家[3](2019)在《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对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流通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通过观察明确休眠临界温度,计时测定,确定降温程序、氧气含量及生态冰温保藏温度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生态冰温区为-2~10℃。设定4种降温方式,其梯度降温均为≥18、18~15、15~10℃等3个区段,第Ⅰ种方式对应区段的降温速率为4、1、0.5℃/h,第Ⅱ种为4、2、0.5℃/h,第Ⅲ种为4、1、1℃/h,第Ⅳ种为4、4、4℃/h。第Ⅰ种方式下的存活时间(12.48±0.56)h,显着大于第Ⅱ种(8.75±0.77)h、第Ⅲ种(8.29±0.58)h和第Ⅳ种(6.19±0.62)h(P <0.05)。在99.9%氧气含量且维持生态冰温5℃的无水条件下可使存活时间进一步延至(23.82±0.77)h,之后常温新鲜海水中5 min可复苏至鲜活状态,成活率在98.5%以上。【结论】通过调整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可显着延长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曾洪雨,贾高旺[4](2019)在《脂钙粉替代豆油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脂钙粉完全替代大豆油和鱼油对凡纳滨对虾(Litopa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0.43±0.03)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试验分为对照组、脂钙粉替代大豆油组、脂钙粉替代鱼油组、脂钙粉替代大豆油和鱼油组4组,分别记为V_1、V_2、V_3和V_4,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试验为期56 d。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特定生长率率、增重率等生长指标都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肝胰腺中丙二醛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引起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V_1、V_2组血淋巴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V_3、V_4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实验条件下,以脂钙粉2号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大豆油最优。(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9年10期)

管崇武,宋红桥,杨菁,单建军,刘建[5](2019)在《水色和透明度对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不同水色及透明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性状和生理应激指标的影响,为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适宜的水色和透明度调节提供参考。通过添加不同的色素将池水调节成绿、蓝、黄3种水色,设置20 cm、40 cm、60 cm和80 cm 4种不同梯度的透明度试验组,以过滤后透明度大于100 cm的海水作为对照组。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86±0.02) g的凡纳滨对虾2 340尾,按每池60尾随机平分为13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为期2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对虾在绿色水色透明度为60 cm条件下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高于其他水色试验组和对照组,但存活率以对照组最高。绿色和蓝色水色在不同透明度条件下,对虾的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OR)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表明这两种水色不会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和氧化损伤。在黄色水色条件下对虾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高于其他组,且随着透明度增加有升高的趋势,表明黄色水色会对对虾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而且其SOD活力显着低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表明黄色水色对对虾的免疫性能造成影响,降低其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在循环水试验系统中不宜将水色调节为黄色,但清水及绿色和蓝色水色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生理应激反应不造成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渔业现代化》期刊2019年05期)

孙卫芳,黄小帅,胡晓娟,文国梁,曹煜成[6](2019)在《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EHP、VP_(AHPND)和SHIV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广东沿海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_(AHPND))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3种病原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针对EHP、VP_(AHPND)和SHIV的PCR检测方法,在广东茂名和汕尾两地区采集凡纳滨对虾样品检测EHP、VP_(AHPND)和SHIV 3种病原,并针对生长缓慢或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部分养殖凡纳滨对虾进行病原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东茂名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_(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0.24%、2.38%和9.52%,汕尾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_(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6.98%、4.76%和42.86%。根据养殖模式划分,土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以携带EHP为主,携带率高达40.48%;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主要感染SHIV,携带率为29.27%;工厂化池塘中,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1.88%和23.44%。池塘水、水源水、虾苗及丰年虫等养殖要素均能检出病原,其中池塘水和水源水中EHP和SHIV的检出率较高。对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大、小规格样品的EHP感染率分别为30.00%和80.00%;在表现生长缓慢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中,大、小规格幼虾样品的EHP携带率分别为95.00%和100.00%。【结论】广东沿海地区养殖凡纳滨对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流行趋势明显,而VP_(AHPND)检出率较低、流行趋势不明显。养殖水体是EHP、VP_(AHPND)和SHIV的重要传播媒介,生物饵料也是养殖过程中病原传播的源头。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病原流行特点,尤其针对EHP和SHIV高携带率的现象,从病原、宿主和环境叁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病害发生。(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卓晓菲,何苹萍,韦嫔媛,陈晓汉,彭金霞[7](2019)在《凡纳滨对虾低温差异表达miRNA的分析鉴定及靶基因的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析miRNA及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常温(28℃)及低温锻炼(16℃, 6d)下肝胰腺小RNA文库的测序和分析。从常温对虾的小RNA文库测序获得18—32 nt的高质量序列10690259条,鉴定出已知的成熟miRNAs 57条;而从低温锻炼对虾的小RNA文库获得18—32 nt的高质量序列序列8587144条,鉴定出已知的成熟miRNAs 48条。分析获得25个在低温锻炼下呈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s。运用qRT-PCR验证了3条低温下差异极显着的miRNAs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 3条miRNAs的表达模式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基本一致。预测低温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并与转录组分析获得的低温显着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对,从二者重合的基因集中挑选出4个基因,即nuclear export mediator factor Nemf-lik、synapse-associated protein、seleno proteins以及DEAD-box RNA helicase Variant 1,运用qRT-PCR验证其在不同条件低温锻炼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的表达规律,为解析miRNAs及其靶基因在对虾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宋松伟[8](2019)在《北方地区凡纳滨对虾仔虾工厂化淡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凡纳滨对虾仔虾工厂化淡化作为北方地区目前仔虾淡化的主要方式,具有淡化量大、成活率高、生产成本低、管理便捷、易于推广等优点,但仔虾工厂化淡化技术,苗种质量却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养殖户养殖成功率和效益。现将多年仔虾工厂化淡化培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环境与设施场地选择按NY/T 2798.13中规定执行,工厂(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10期)

李活,胡超群,刘锦上,任春华,李育仁[9](2019)在《抗逆快长凡纳滨对虾设计育种与新品种培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这两个性状进行探讨,通过选取自交传代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和与另一个群体的杂交子代的仔虾幼体,然后对比这几个群体的仔虾幼体的耐低盐、低氧能力以及生长速度,旨在设计和培育抗逆快长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增加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从而提高养殖者(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10期)

徐胜威,杨程,斯烈钢,申屠基康,王建平[10](2019)在《亚硝酸盐对携带虾肝肠胞虫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亚硝酸盐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状况及虾肝肠胞虫(EHP)携带量的影响,探索亚硝酸盐、EHP和对虾生长叁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试验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动物,每天调节一次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维持实验设定亚硝酸盐水平;每10天取一次样,统计死亡率,测定虾的生长指标和EHP携带情况.结果表明:1)亚硝酸盐10 mg/L组具有抑制EHP感染和传播的趋势,整体来看,对虾EHP携带率表现为空白组>亚硝酸盐20 mg/L组>亚硝酸盐10 mg/L组;2)EHP携带的试验虾,存活率由高到低表现为:亚硝酸盐10 mg/L>空白组>亚硝酸盐20 mg/L;3)亚硝酸盐10 mg/L组对感染EHP对虾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亚硝酸盐10 mg/L组的试验虾规格大于其他两组.(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凡纳滨对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赋存特征。【方法】于对虾养殖周期的前、中和后期对池塘沉积物采样,测定和分析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和磷含量。【结果与结论】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总氮质量分数(1131.36±349.00)mg/kg,有机氮平均占总氮的74.14%,养殖中期总氮及有机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无机氮主要为固定态铵,平均占75.71%,可交换态氮主要由硝态氮和氨态氮组成。总磷质量分数(854.17±254)mg/kg,主要磷形态为铁结合态磷(Fe-P)、自生钙磷(ACa-P)和闭蓄态磷(Oc-P),养殖周期内沉积物中Fe-P含量变化频繁,较活跃。垂直方向上,总氮及有机氮在次表层4~6 cm含量较高,总磷、Fe-P及Oc-P均有表层富集现象。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沉积物中的氮磷总量未见明显累积,生物活性磷(BAP)在总磷中比例增加,池塘沉积物内源磷负荷加重。氮和磷分别主要以有机态氮和生物活性磷形式存在,养殖过程使沉积物中内源磷释放潜力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凡纳滨对虾论文参考文献

[1].廖静.见证凡纳滨对虾良种的诞生和崛起[J].海洋与渔业.2019

[2].刘金金,张玉平,李晓蓓.凡纳滨对虾池塘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赋存特征[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3].徐德峰,王雅玲,孙力军,房志家.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对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4].曾洪雨,贾高旺.脂钙粉替代豆油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9

[5].管崇武,宋红桥,杨菁,单建军,刘建.水色和透明度对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19

[6].孙卫芳,黄小帅,胡晓娟,文国梁,曹煜成.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EHP、VP_(AHPND)和SHIV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9

[7].卓晓菲,何苹萍,韦嫔媛,陈晓汉,彭金霞.凡纳滨对虾低温差异表达miRNA的分析鉴定及靶基因的验证[J].水生生物学报.2019

[8].宋松伟.北方地区凡纳滨对虾仔虾工厂化淡化技术[J].科学养鱼.2019

[9].李活,胡超群,刘锦上,任春华,李育仁.抗逆快长凡纳滨对虾设计育种与新品种培育技术[J].科学养鱼.2019

[10].徐胜威,杨程,斯烈钢,申屠基康,王建平.亚硝酸盐对携带虾肝肠胞虫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分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凡纳滨对虾论文-廖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