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蒸汽电解制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电堆,极化,系统效率
高温蒸汽电解制氢论文文献综述
刘同乐,王诚,付志强,王建龙,毛宗强[1](2016)在《LSCF-GDC氧电极固体氧化物电堆高温蒸汽电解制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基于LSCF-GDC氧电极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堆的电解性能,自制了30单元(10 cm×10 cm)的平板式电解电堆,通过改变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堆的操作温度、水蒸气含量、气体流量等条件,记录不同条件下电解的极化曲线。分析操作条件对高温电解水蒸气极化的影响,并计算电解制氢的系统效率。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水蒸气含量、水蒸气流量,以及氧电极空气的通入有利于降低过电位;在800℃,通入6 L×min~(-1) 90%湿度的氢气,电解电压为1.27 V时,系统效率达到最大值80.8%,此时电堆的产氢速率为4.57 L×min~(-1)。(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任耀宇,马景陶,昝青峰,林旭平,张勇[2](2011)在《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关键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技术是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的逆过程。实现这种技术的关键是电解池材料。本文综述了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技术的优点,及国内外该项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在美国用此技术进行二氧化碳、水蒸汽共电解制备合成气体(一氧化碳+氢气)的进展情况。对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技术所涉及关键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从优化结构和选择新材料体系两方面入手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刘明义,于波,徐景明,陈靖[3](2009)在《高温蒸汽电解制氢系统温度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化学方法建立高温蒸汽电解制氢系统温度敏感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对系统温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温度敏感系数的概念。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发电效率、电解效率以及热效率下,温度敏感系数均随着工作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这表明,系统总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随着发电效率和热效率的增加,温度敏感系数也随之增大,但电解效率对温度敏感系数影响较小。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温度为750~950℃的高温蒸汽电解制氢系统的温度敏感系数约为1.40,即系统工作温度分别为800和900℃时,由于温度升高而使系统总效率分别增加约10.5%和12%;相应的实际总制氢效率可分别高达55.8%和56.5%,约是常规碱性水电解制氢效率的两倍。(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09年10期)
高温蒸汽电解制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技术是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的逆过程。实现这种技术的关键是电解池材料。本文综述了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技术的优点,及国内外该项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在美国用此技术进行二氧化碳、水蒸汽共电解制备合成气体(一氧化碳+氢气)的进展情况。对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技术所涉及关键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从优化结构和选择新材料体系两方面入手的解决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蒸汽电解制氢论文参考文献
[1].刘同乐,王诚,付志强,王建龙,毛宗强.LSCF-GDC氧电极固体氧化物电堆高温蒸汽电解制氢性能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
[2].任耀宇,马景陶,昝青峰,林旭平,张勇.高温电解水蒸汽制氢关键材料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1
[3].刘明义,于波,徐景明,陈靖.高温蒸汽电解制氢系统温度敏感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