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侧向避雷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特高压输电,交流输电,侧向避雷针,雷电绕击防护
侧向避雷针论文文献综述
于竞哲,周浩[1](2016)在《铁塔横担侧向避雷针对特高压交流线路的绕击保护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铁塔横担侧向避雷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防绕击效果,分别计算了其对3种特高压交流典型杆塔在不同条件下的保护距离。结果表明,为了实现较好的防绕击保护效果,ZBS2型杆塔可考虑使用6 m或更长的侧向针;在地面倾角为0°、风偏角小于25°的条件下,ZMP2型杆塔可考虑使用4~5 m长的侧向针,鼓形塔可考虑在杆塔中相横担处安装4~5 m长的侧向针。(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6年07期)
龚石林,冯彦钊,张明[2](2014)在《侧向避雷针在35kV线路中的防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维EGM模型,Eriksson的雷击距公式对35 kV配电线路绕击进行了建模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单回35kV配电线路能实现绕击防护的侧向避雷针的有效长度。对于35 kV同塔多回线路,侧向避雷针安装部位距导线越远,对该导线的绕击防护效果越差;线路保护角越大,侧向避雷针安装于该线路时的保护效果越差。(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沈志恒,赵斌财,周浩,邓旭,龚坚刚[3](2011)在《铁塔横担侧向避雷针的绕击保护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在杆塔横担上安装侧向避雷针的防雷电绕击效果,提出建立叁维的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侧向避雷针对导线的绕击保护距离,并总结了其安装和使用的规律。针对110~500 kV典型杆塔线路的计算表明:侧向避雷针能较好地保护杆塔附近的重点绕击危险区域,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的绕击跳闸率。研究还表明,侧向避雷针对导线的保护效果会受到针杆长度和安装位置的影响,针杆的长度应大于2m,并且尽量架设在避雷线保护角较大的导线横担上。实际工程的运行经验表明,侧向避雷针确实可以在输电线路上起到较好的防雷效果,其有效性已得到证明。因此,对于雷害严重的高杆塔、山区输电线路,在杆塔的横担上安装侧向避雷针是线路防绕击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1年11期)
侧向避雷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叁维EGM模型,Eriksson的雷击距公式对35 kV配电线路绕击进行了建模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单回35kV配电线路能实现绕击防护的侧向避雷针的有效长度。对于35 kV同塔多回线路,侧向避雷针安装部位距导线越远,对该导线的绕击防护效果越差;线路保护角越大,侧向避雷针安装于该线路时的保护效果越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侧向避雷针论文参考文献
[1].于竞哲,周浩.铁塔横担侧向避雷针对特高压交流线路的绕击保护效果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
[2].龚石林,冯彦钊,张明.侧向避雷针在35kV线路中的防雷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14
[3].沈志恒,赵斌财,周浩,邓旭,龚坚刚.铁塔横担侧向避雷针的绕击保护效果分析[J].电网技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