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趣味论文-胡文辉

金石趣味论文-胡文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石趣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石,拓本,王襄,石刻,古埃及文字,近代学术,研治,茫无所知,溥心畲,明诏

金石趣味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辉[1](2019)在《小学金石的异域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对埃及遗物的关注和兴趣,可谓理所当然。埃及学极为专门,国人既违天时,更乏地利,完全缺乏研究的条件,自难以进入埃及学的堂奥,故近代中国人对埃及遗物的搜集和研治,大体仍限于学术趣味层面而已。关于埃及文物的收藏,还应特别举出王襄其人。(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2-01)

胡文辉[2](2019)在《小学金石的异域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郭嵩焘或是中国人最早提及罗塞塔碑者,而陈其镳或是中国人最早将罗塞塔碑碑文中译者。中国人甫一接触埃及及其遗物,就很关注其文字,并与汉字对照。文字学(小学)在中国有深厚传统,至清代尤为显学,而且汉字与埃及文字(圣书字)皆有直观的“象形”特征,中国人自容易有“(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1-18)

李静珊[3](2018)在《吴昌硕绘画中的“金石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碑学、金石学的盛行,促使了书法领域审美观念的嬗变,一改明末清初"甜俗妩媚"之气。而这种审美观念的变革,也带动绘画领域的转变。吴昌硕受到"金石风气"的影响,初工篆刻、书法,后在任伯年的指点下,学习绘画。他将诗、书、印融入画中,形成"画中有书印,印中有书画"的个人风格。文章试从诗、书、画、印四个方面来探究吴昌硕绘画中的"金石趣味",以期为当代绘画的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8年12期)

梅墨生[4](2018)在《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艺术探索,而古拙之美、古意之美、古雅之美就是这些金石趣味绘画的集中审美体现,它们代表了晚近以来中国画独到的高超艺术成就。《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一文,作者对(本文来源于《公关世界》期刊2018年14期)

梅墨生[5](2018)在《金石趣味惟中国画独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始终说如果我要写山水画史,20世纪的山水画中,齐白石的山水一定是单写一章,独有一品。中国人在文化里特别注重五行的观念:金木水火土。金石都可以看作是"金",金在五行里最坚硬,它的美感不一样。我们玩金石跟玩木头的感觉不一样,跟玩土烧东西也不一样,这种物质性就是金石趣味的一个由来。所以在金石趣味上的表达倾向于刚强、坚硬、粗犷,总体来说由于金石的质地、触感,又处在荒野之中,在自然大的空间里经过风雨剥蚀,加上岁月赋予它的历史感,更增加了一种古朴、(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10期)

梅墨生[6](2017)在《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本文来源于《美术报》期刊2017-08-12)

杨未君[7](2016)在《刻铜收藏与金石学审美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写过一篇《浅论近代刻铜文房的金石学属性》(见《艺术中国》2012年第11期)的文章,谈了对刻铜文房与金石学的肤浅的认识,大概包括叁个方面:一、金石学的定义及铜刻的历史;二、陈寅生与金石学;叁、民国刻铜文房中的金石学元素。最后得出"刻铜收藏研究应在金石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结论。几年过去了,光阴虚度马齿徒增,认识也没什么深入,再来谈刻铜文房和金石学,也还似老调重弹。但有些心得换个角度说说,意在为感兴趣的藏友提个讨(本文来源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期刊2016年10期)

李闻茹[8](2016)在《浅析金石与博古对古代人审美趣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以来金石学兴起,对古器物的研究与鉴赏活动培养了人们对文物的审美取向,反映到艺术活动中就是以"博古图"为代表的文物题材绘画的产生,并影响到工艺美术如瓷器、建筑装饰雕刻之中。早期"博古图"侧重于"鉴古"活动场景,后期则以文物本身为主体内容。"博古图"是金石学影响下审美趣味的反映,在艺术方面,题材的创新大于语言形式的创新。(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6年06期)

庞涛[9](2015)在《既雕且琢,复归于朴—浅论中国书法里的“金石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契刻历史与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直相始终,金石亦存于历史上千年,随着人文环境的变迁,金石材质的客观物体由烧铸、契刻或者其他方式,所带来的金石气息亦是客观的存在的,随着主观的审美过程,再经过书家二次创作,也就形成了带有浓厚金石趣味的书作。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系统的认识书法里的金石趣味。文章首先叙述契刻历史带来的金石趣味的思想发展渊源,并通过历代书论把其发展脉络相串,以求得知金石趣味的思想发展沿革及内部的逻辑思想关系。其次,本文着重笔墨对中国书法里的金石趣味进行探讨。笔者就界定、分类、产生原因、笔画形态和发展书家等方面略作爬梳探讨,以期说明何为金石趣味,并能说明金石趣味的外在表现形态,适当阐发追求金石趣味所带来艺术创作的启示。对于金石学、金石篆刻以及书家之间金石学交流的趣味,笔者因章节篇幅原因,只做了简单表述,以期能补充论文单调之感。最后,本文适当谈论了对于一味追求金石趣味会产生什么样的弊端,以及金石趣味对于书法审美体系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并结合自己的学书经历和毕业创作,将金石趣味的理论研究转化为技法形态,通过书作的直观对比研究,得出应该向着碑帖结合道路发展的艺术感知。(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张强[10](2015)在《书法史的转向:金石学向碑学书法的趣味过渡》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年间兴起的金石学,成为一种文献考据与研究方法。到了清代中晚期之后,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开始在其书法之中,寻找字体差异的趣味,同时将残碑剩碣的拓制效果,作为书法之中高古的趣味来演习。之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对北朝书法从理论上,构建了这种趣味转向的必然性。从南北书派的划分,到北碑审美趣味、审美品阶、审美内涵的形态营造,终使这个被追认、被赋予、被建构的意义系统,得以真实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期刊2015年01期)

金石趣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郭嵩焘或是中国人最早提及罗塞塔碑者,而陈其镳或是中国人最早将罗塞塔碑碑文中译者。中国人甫一接触埃及及其遗物,就很关注其文字,并与汉字对照。文字学(小学)在中国有深厚传统,至清代尤为显学,而且汉字与埃及文字(圣书字)皆有直观的“象形”特征,中国人自容易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石趣味论文参考文献

[1].胡文辉.小学金石的异域趣味[N].文汇报.2019

[2].胡文辉.小学金石的异域趣味[N].文汇报.2019

[3].李静珊.吴昌硕绘画中的“金石趣味”[J].大观(论坛).2018

[4].梅墨生.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J].公关世界.2018

[5].梅墨生.金石趣味惟中国画独有[J].艺术品鉴.2018

[6].梅墨生.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N].美术报.2017

[7].杨未君.刻铜收藏与金石学审美趣味[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6

[8].李闻茹.浅析金石与博古对古代人审美趣味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6

[9].庞涛.既雕且琢,复归于朴—浅论中国书法里的“金石趣味”[D].陕西师范大学.2015

[10].张强.书法史的转向:金石学向碑学书法的趣味过渡[J].中国艺术.2015

标签:;  ;  ;  ;  ;  ;  ;  ;  ;  ;  

金石趣味论文-胡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