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众有效参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众参与,立法草案,法规规章
公众有效参与论文文献综述
高建新[1](2019)在《广泛、深度、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法治是法律之治、良法之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这不仅表明了良法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也反映出良法建设任务的繁重。以良法的标准衡量,目前有的立法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立法透明度、公众参与度不够,对责、权、利的配置不够平衡和妥当,对多样的实践、多元的需求考虑不周的问题。公众参与立(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期刊2019年04期)
刘河清,王大鹏[2](2019)在《有效开展气候变化传播和公众参与的若干原则——IPCC作家手册》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数十年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吸引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的举措表明,气候变化不会自我传播。目前,气候变化传播的社会科学新证据解释了为什么使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具有挑战性。气候科学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与非科学家进行交流的一颗"臭名昭着"的绊脚石。一些人可能难以理解某个看起来抽象的主题,另外一些人可能感觉气候(本文来源于《科普创作》期刊2019年01期)
孙秋芬,周理乾[3](2018)在《走向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论科学传播“民主模型”的困境与知识分工的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传播中公众参与科学的民主模型是通过政治想象翻译成协商民主来实现的。过去20年中,虽然公众参与科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与公共政策中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相同的两难困境,使公众参与科学流于表面。这一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自我反省的体制化科学异化公众,进而导致在协商过程中科学家与公众政治地位不平等。实际上,科学家与公众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关注科学风险的不同维度。通过知识的劳动分工,公众负责决定目标,科学家负责实现目标,可以走向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杨楠[4](2018)在《基于有效决策模型的社区文化治理公众参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托马斯的公民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对社区文化治理的叁个部分——制度设计、工具匹配、平台运作的公民参与进行了分析。提出社区文化治理的公众参与应在改良式自主管理模式的指导下进行制度设计,并采用共同决策的方式进行政策工具和平台运行的公民参与。在实际工作中选取参与式预算的方法,并以公共价值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配合社区文化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专业化""组织化"的方式,使公民全方位参与社区文化治理之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期刊2018年03期)
胡建兵[5](2018)在《确保“公众参与环评”真实有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对环评公众参与对象范围、形式、公开内容、监管等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依照该办法,公众参与已纳入环评审批的受理要件,环评报告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将被退回。(据《中国环境报》8月6日报道)环评是从源头上(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8-08-07)
谭滨[6](2018)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需要公众有序有效参与——构建双赢多赢共赢的公益诉讼机制研讨会观点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6月28日,由上海市检察院、复旦大学主办,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复旦大学法学院承办的"公益代表与公众参与——构建双赢多赢共赢的公益诉讼机制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司法实务部门的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等70余人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全(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8年14期)
刘海霞[7](2018)在《新时代公众有效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使命、新的主要矛盾等对政府公共决策提出更高要求。过去封闭决策、精英决策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开放决策系统、引进公众参与成为必然趋势。在党和政府积极倡导下,公共决策公众参与度总体在上升,但与此同时,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不断受到挑战,政府与公众之间冲突不断。原因在于:其一低度参与,公共利益被忽略,公众产生不满、反对,降低政府公信力;其二过度参与,公众参与方式激进甚至演化成群体性事件,影响政府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探究公众有效、适度参与公共决策的策略,有利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有利于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提升决策质量。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是一个复杂过程,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公众参与渠道拓展、体制机制完善等层面。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协商民主理论与Thomas公众有效参与决策模型分析框架,立足于公众参与效力维度,从政府和公众两个参与主体出发,对近年来政府决策公众参与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归纳目前公共决策公众参与实践发展概况。本研究认为,适度参与是保障公众参与决策有效性的关键,而成熟理性宽容的公众、健全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畅通无阻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的协商信任体系是保障适度、有效公众参与的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3)
熊耀平,梁炜炜[8](2018)在《村镇规划:如何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是相对比较完善的。但村镇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并不完善,公众很难真正参与到村镇规划中。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不仅能够提升村镇规划的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公众参与的水平。公众参与与规划的结合是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的一次大胆尝试,将规划的部分权利交还给公众,让公众真正参与到规划中,感受到主人翁地位。本文在分析我国村镇规划公众参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公众参与机制的举措。(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8年10期)
周芸,张林辉,华怀玉[9](2018)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也越来越关注。在环境管理方面涵盖很多内容,管理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只是靠政府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远远不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进来。文章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希望给相关的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8年01期)
瞿红霞[10](2017)在《推进公众参与: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积极有效地参与社区治理,事关基层社区和谐发展,事关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本文以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理论建设》期刊2017年06期)
公众有效参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言数十年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吸引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的举措表明,气候变化不会自我传播。目前,气候变化传播的社会科学新证据解释了为什么使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具有挑战性。气候科学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与非科学家进行交流的一颗"臭名昭着"的绊脚石。一些人可能难以理解某个看起来抽象的主题,另外一些人可能感觉气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众有效参与论文参考文献
[1].高建新.广泛、深度、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路径[J].中国司法.2019
[2].刘河清,王大鹏.有效开展气候变化传播和公众参与的若干原则——IPCC作家手册[J].科普创作.2019
[3].孙秋芬,周理乾.走向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论科学传播“民主模型”的困境与知识分工的解决方案[J].科学学研究.2018
[4].杨楠.基于有效决策模型的社区文化治理公众参与研究[J].内蒙古艺术.2018
[5].胡建兵.确保“公众参与环评”真实有效[N].河北日报.2018
[6].谭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需要公众有序有效参与——构建双赢多赢共赢的公益诉讼机制研讨会观点综述[J].人民检察.2018
[7].刘海霞.新时代公众有效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8
[8].熊耀平,梁炜炜.村镇规划:如何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J].城市地理.2018
[9].周芸,张林辉,华怀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J].环境与发展.2018
[10].瞿红霞.推进公众参与: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J].理论建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