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化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有限元分析
液化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宋世安[1](2019)在《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有限元强度分析方法和要求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LNG罐箱)有限元强度分析的方法和要求,总结了分析模型的创建方法和要求,重点阐述了各惯性力工况和堆码工况应施加的载荷及各种载荷的施加方法和要求。(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13期)
盛利贤,单中阳,管悦然[2](2019)在《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船结构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船为研究对象,结合规范计算与有限元方法,分析货舱区主船体与A型独立舱的构件尺寸确定方法,评估各区域结构的安全性并给出结构加强建议,并确定A型独立舱支撑与制动装置布置方式。(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顾婷婷,康彬,董涛涛,唐英国,周文君[3](2019)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框架的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液化天然气(LNG)供气系统中框架的结构优化。利用hypermesh和ansys的联合仿真,将优化后的框架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强度校核。结果表明优化减重后的LNG供气系统框架结构是可行的,同时也为后续的结构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王海波,吴琪,杨平[4](2018)在《细粒含量对饱和砂类土液化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细粒含量FC对不同密实状态饱和砂类土液化强度CRR的影响,将不同FC的砂类土试样分为3组:(1)相同的相对密实度Dr=50%;(2)相同的孔隙比e=0.90;(3)相同的骨架孔隙比e_(sk)=1.20,对不同FC和密实状态(Dr、e和e_(sk))的砂类土进行了一系列不排水循环叁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e或Dr相同的砂类土CRR随着FC的增加逐渐降低;具有相同e_(sk)砂类土的CRR随FC的增加迅速增大,砂类土的CRR与D_r、e或e_(sk)都没有较好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FC和密实状态砂类土的CRR随等效骨架孔隙比e_(sk)~*的增大而降低,两者呈现较好的负幂函数关系,这表明考虑细粒影响程度的e_(sk)~*是合理表征不同种类砂类土CRR的一个物理状态指标。通过对比已有的砂类土的试验结果发现:砂类土中的砂粒是影响CRR的重要因素,且随着砂粒的形状从圆状向角状变化,砂类土的总体CRR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8期)
高中南[5](2018)在《粉煤灰改良饱和黄土的抗液化强度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经济、环保改良处理来减轻饱和黄土地基液化震害为目的,通过制备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改良黄土进行动叁轴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改良饱和黄土的动本构关系以及动应力、动应变和动孔隙水压力随振次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配比饱和改良黄土初始动弹性模量、最大动应力幅、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饱和改良黄土液化应力比、动残余变形和动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微结构试验与XRD测试结果,探讨了粉煤灰改良饱和黄土抗液化的物理化学机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粉煤灰改良饱和黄土动本构关系遵从双曲线模型。初始动弹性模量在粉煤灰掺量20%时达到最大值,粉煤灰掺入量增加引起最大动应力幅随同步上升,阻尼比相应降低。粉煤灰掺入量超过25%后,饱和改良黄土的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随动应变增大变化极为缓慢。粉煤灰掺量对饱和改良黄土的液化应力比、动应变和动孔隙水压力均具有较为显着的影响。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饱和改良黄土的液化应力比持续增加,且当粉煤灰掺量达到15%后,继续增加粉煤灰掺量时改良黄土的液化应力比增加显着。饱和改良黄土的动应变和动孔隙水压力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粉煤灰掺量达到25%后,饱和改良黄土不液化。粉煤灰改良饱和黄土的SEM细观结构试验照片中呈现大量的圆球状、粒状粉煤灰颗粒和絮凝状胶结物,表明粉煤灰改良饱和黄土抗液化的物理化学机制主要包括粉煤灰的水化作用、胶体生成物和颗粒的填隙作用和粉煤灰对游离水的吸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尹汉军,顾永维[6](2018)在《地震循环剪切应力引起的土壤液化及强度衰减对水下生产系统基础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水下生产系统在中国深水油气田中的逐步应用,对于各种极端工况的分析也越来越详细,并应用在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分析中。目前国内的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地震对水下生产系统的影响时,一般仅将地震等效载荷施加于结构上用以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很少考虑地震对土壤的影响。为此,分析了地震循环剪应力作用下发生土壤液化的风险以及地震后土壤强度衰减引起的沉降量问题,并通过实际工程的计算分析证明了考虑地震作用下土壤液化分析和强度衰减分析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周森[7](2018)在《高强度调质钢液化石油气运输半挂车罐体轻量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化石油气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及化工原料,在我国国内的贸易主要通过液化石油气体运输半挂车公路运输的方式进行。随着国内液化石油气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及交管部门治理超限超载力度加大,大容积、轻量化已成为液化石油气体运输半挂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半挂车罐体重量一般占整车整备质量的65%以上。因此,罐体的轻量化设计将直接影响整车的轻量化水平、运输效率及成本,对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受国家车辆公告外形尺寸限制,从结构上进行轻量化设计进步空间有限。故本文主要从新材料角度寻找罐体轻量化设计的突破点。本文以国内某钢厂与某罐车制造公司联合研发的高强度调质钢液化石油气运输半挂车罐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用基础材料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及结构优化设计,减薄罐体壁厚,改善罐体主要受压元件应力状况,以实现国产调质钢制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轻量化新突破的目的。过去,国内液化石油气体运输半挂车罐体所用高强钢材料供货状态为正火态,其抗拉强度下限值最高为630MPa,已接近正火钢所能达到的极限值。因此,本文在材料性能研究方面是以610MPa级高强度调质钢为基础,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等,最终保证新材料的抗拉强度下限达到715MPa以上。并对6~18mm厚的新材料钢板的力学指标、可焊性、抗疲劳性、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抗应力腐蚀能力、封头成型控制等进行试验研究。在结构设计上,利用ANSYS软件自上而下构建罐体、凸缘、前后支撑等叁维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生成节点单元,根据GB/T 19905-2005《液化气体运输车》中的各种运输工况模拟边界条件及施加载荷,分析结构应力分布状况,依据JB 4732-1995(2005年确认)《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中的应力分类法判定收敛结果,并通过比较应力分析计算后得到的结构各处的最大实际应力值与材料设计应力强度大小来验证设计结构是否可以满足不同实际工况的需求。最后,根据建模及校核结果完成了一台液化气体运输半挂样车试制,并成功通过了国家专业车辆鉴定部门的型式试验。该样车罐体壁厚相较原行业同款车型减薄1mm,单台车可减重700kg,取得了突出的轻量化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3)
吴琪,陈国兴,朱雨萌,周正龙,周燕国[8](2018)在《基于等效骨架孔隙比指标的饱和砂类土抗液化强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各类饱和砂类土的物理特性对其抗液化强度CRR的影响,将具有不同细粒含量FC的福建、南京和南通砂类土分为3组:(1)相同的相对密度Dr;(2)相同的孔隙比e;(3)相同的骨架孔隙比esk。对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叁类饱和砂类土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不排水循环叁轴试验,结果表明:e或Dr相同的饱和砂类土的CRR随FC的增加而降低;但esk相同的砂类土的CRR随FC的增加而增大。结合文献中十类砂类土的CRR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各类饱和砂类土的CRR随其等效骨架孔隙比*ske的增大而单调地降低,且两者呈现较好的幂函数关系。这表明能综合反映砂类土颗粒组成,密实状态和粗细粒接触状态的*ske是表征饱和砂类土CRR的一个有效物理特性指标;并首次发现饱和砂类土的CRR–*ske关系曲线的最佳拟合参数A和B值由砂粒和细粒的物理特性共同决定。据此,饱和砂类土的CRR可仅由其物理特性指标较好地预测。(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吴琪,陈国兴,周正龙,凌道盛[9](2018)在《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的粗细粒混合料液化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粗细粒混合料的液化强度CRR,对具有不同细粒含量FC和相对密度Dr的粗细粒混合料开展了一系列不排水循环叁轴试验。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将粗细粒混合料分为类粗粒土、中间性态土和类细粒土;用骨架孔隙比esk表征混合料骨架颗粒的接触状态,引入参数b与m描述粗细粒混合料从类细粒土到类粗粒土过度中粗粒与细粒对颗粒接触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FC的增加,具有相同Dr粗细粒混合料的CRR先降低后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具有不同FC和Dr的粗细粒混合料CRR都随esk的增大而降低。分析表明: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的esk是合理地表征粗细粒混合料CRR的一个物理状态指标,且两者呈现较好的负幂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马利超[10](2017)在《高粘粒含量砂性土液化可能性与动强度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液化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液化评价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目前,基于纯净砂和含粉粒砂土的液化相关研究已经比较完善,而针对较高粘粒含量砂土液化行为的研究则比较匮乏,对于其液化规律和内在实质认识不足。人们早期认为仅纯净砂土会发生地震液化,而具有塑性的较高粘粒含量砂土 /粉土则不发生地震液化。近些年全球范围的多场重大地震中,都出现了细粒土的液化实例,这引起了相关学者对高粘粒含量砂性土液化问题的关注。大量的含粉粒土体液化研究和少量的含粘粒土体液化研究表明,含细粒土体的特性随着细粒含量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低细粒含量时土体表现为类似纯净砂土的动力特性;随细粒含量增加,土体逐渐表现出粘性土特性;而在接近“类砂土”到“类粘土”转换临界细粒含量(TFC)时,土体同时具备砂性土和粘性土的土体特性,这一细粒含量区间也被称为“过渡带”。本文主要针对高粘粒含量砂土,开展一系列室内试验并结合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粘粒对于土体液化特性的影响。希望通过大量的室内动叁轴试验和合理的对照分析,深入理解粘粒对土体液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含粘粒砂土地震液化机制,通过建立能够适用于不同粘粒含量的含粘粒砂土CRR-Vs1表征模型,为实际工程场地中含粘粒砂土的液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利用超固结比OCR控制低塑性砂性土结构性的试验方法:“点对点”的液化判别方法是通过室内试验结果反应原位土体特性的典型方法,合理设计试验的关键在于采用有效的方法使得室内土体试样的结构性恢复至原位水平,并同时保证试样的孔隙比及应力状态与原位土体保持一致。已有研究提出了一种预振的方法仅能够有效地恢复纯净砂土试样的结构性,而本文所提出的超固结方法,则可以有效恢复较高粘粒含量且具备一定塑性土体试样的结构性。基于土体试样的应力路径、Hardin公式和线弹性理论推导,验证超固结方法的合理性并给出设计超固结比的计算方法。2.粘粒含量(CC)对砂性土刚度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高粘粒含量(CC30、CC40)砂土开展测试剪切波速的分级固结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到CC30、CC40含粘粒砂土的Hardin曲线拟合结果,与已有的低粘粒含量砂土(CCO、CC10、CC15、CC20) Hardin曲线整合分析,拟合Hardin公式中参数(A,n)与粘粒含量(CC)之间的关系。发现以CC20为界限,Hardin公式中参数(A,n)在较低和较高两段粘粒含量(CC)范围内差异较大且随CC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考虑本文所用含粘粒砂土(萧山粘土&福建细砂)的“类粘土”、“类砂土”转换临界粘粒含量(TFC)是20%左右,因而认为类砂和类粘土的刚度特征差异较大且受粘粒含量影响变化规律不同,应分开考虑。试验过程选择同时考虑砂颗粒和粘土颗粒对土骨架贡献的等效骨架孔隙比作为本次试验的对照标准。3.粘粒含量对砂性土动强度的影响规律:针对CC30含粘粒砂土开展系统的动叁轴液化试验,补充特定密实度CC10和CC20的动强度试验,并结合已有的低粘粒含量砂土(CCO、CC10、CC20)动叁轴液化试验结果,分析特定等效骨架孔隙比(e*)、不同CC含粘粒砂土的动强度曲线,总结粘粒含量对于土体试样动强度曲线的影响规律。发现不同密实状态(e*=1.0105,e*=0.7977,e*=0.6873)含粘粒砂土的动强度随粘粒含量变化规律不同,结合不同密实度砂土受动荷载作用下的体变特性,分叁种情况总结粘粒含量对于含粘粒砂土动强度的影响规律。4.建立含粘粒砂土的动强度剪切波速表征模型:基于不同密实度试样动叁轴液化试验结果建立CC30含粘粒砂土的CRR-Vs1表征模型。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将CRR-Vs1表征模型中重要参数(kN, emin, n,)以粘粒含量(CC)替代后得到能够适用于不同粘粒含量含粘粒砂土液化评价的CRR-Vs1表征模型。基于这一表征模型和原位土体的相关信息(剪切波速、饱和密度以及粘粒含量)可直接得到原位土体的抗液化强度,用于指导实际工程中的场地液化评价问题。5.细粒土液化判别工程实例:某工程地震灾害评价专题中粘质粉土依据土性指标被判定为“类粘-类砂土”,即土体特性既具有粘土特性,同时也具备砂土的部分特性。已有的规范方法在针对该层土体进行液化判别的过程中得到了偏不安全的判别结果。本文采用叁种液化详判的方法对该层粘质粉土进行液化评价:1)通过室内“点对点”液化判别试验确定了该层粘质粉土在实际设防烈度下的液化可能性;2)分别依据室内试验结果和前面提出的含粘粒砂土 CRR-Vs1表征模型建立该层粘质粉土的CRR-Vs1表征模型并对其进行液化分析,得到了与方法1 一致的判别结果;3)基于原位标准贯入试验测试结果对该层粘质粉土进行液化分析确定其在罕遇地震情况的液化可能。对照液化详判结果验证了CRR-Vs1表征模型在细粒土液化分析方面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01)
液化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船为研究对象,结合规范计算与有限元方法,分析货舱区主船体与A型独立舱的构件尺寸确定方法,评估各区域结构的安全性并给出结构加强建议,并确定A型独立舱支撑与制动装置布置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化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世安.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有限元强度分析方法和要求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盛利贤,单中阳,管悦然.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船结构强度分析[J].船海工程.2019
[3].顾婷婷,康彬,董涛涛,唐英国,周文君.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框架的强度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
[4].王海波,吴琪,杨平.细粒含量对饱和砂类土液化强度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8
[5].高中南.粉煤灰改良饱和黄土的抗液化强度和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8
[6].尹汉军,顾永维.地震循环剪切应力引起的土壤液化及强度衰减对水下生产系统基础的影响分析[J].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2018
[7].周森.高强度调质钢液化石油气运输半挂车罐体轻量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吴琪,陈国兴,朱雨萌,周正龙,周燕国.基于等效骨架孔隙比指标的饱和砂类土抗液化强度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18
[9].吴琪,陈国兴,周正龙,凌道盛.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的粗细粒混合料液化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
[10].马利超.高粘粒含量砂性土液化可能性与动强度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