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科举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举观,春秋叁传,《尚书》,科举考试
科举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齐[1](2018)在《苏轼的科举观与经义成就》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科举繁荣的时代,叁苏在宋代科举史上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北宋嘉佑元年(1056),苏轼(1036—1101)雄姿英发,与弟弟苏辙(1039—1112)一道,跟随父亲苏洵(1009—1066),从家乡眉州(今属四川)出发,风尘仆仆,奔赴京师。这一年,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苏洵四十八岁。欧阳修《奏议集》卷一四《荐布衣苏洵状》云:眉州布衣苏洵履行淳固,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本文来源于《中国苏轼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曹燕红[2](2018)在《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叁年(1640)四月十六日,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成长。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是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五岁时就碰上改朝换代,十一岁开蒙读书,其老师就是父亲。十叁四岁读四书五经,学写八股文章,十分喜爱庄子、列子、史记。顺(本文来源于《章回小说》期刊2018年35期)
刘雪莲[3](2018)在《论江南地域文化与天花藏主人科举观之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天花藏主人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小说家,他的科举观与小说创作都受到了江南地区文化的影响。鼎革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作家众多,政治环境的变化诱发天花藏主人科举观念的转变,而科举的失败促使他直接转入了通俗小说创作。因此他在表现婚姻故事的同时,也凸显了科举高中、人才举荐、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等故事情节,展示了科举人才与地域文化、政治环境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妥协方式。这既包含了天花藏主人对江南诗性文化所固有的情结、对故园山水的依恋,也代表了当时江南文人较为普遍的行为模式。天花藏主人晚年创作了《醉菩提》等作品,又显现了江南文人超脱的佛道思想以及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呈现了社会政治文化与人生际遇之间的错位与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马川茼[4](2018)在《论梁启超科举观中的“变”与“不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叁论科举,从维新变法时期(1896年)强烈提倡变通科举,到参与政治时期(1900年)出惊世之语,要求恢复科举,再到着书育人时期(1922年)转向高度肯定废除科举的意义,梁启超的科举观经过了两次明显的转变。文章结合梁启超不同阶段的政治经历,通过梳理他在叁个时期的不同论着,分析其对待科举态度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并进一步探究梁启超教育思想中的选才观。文章认为,梁启超对科举的态度从表面上看有着明显的变化,但背后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废除八股取士,公平、不限额地选拔真正有实用之学的人才。(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8年06期)
刘明宇[5](2018)在《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蒲松龄作为我国清代着名的古典小说家、文学家,终其一生都在考取功名,对于科考可以说从来没有放弃,一直认为考取功名是展示自己才华和报效国家的唯一办法。其在年少时,初试得志。但是在之后的乡试中次次落榜,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便对科考心生不满,从最初对科考的热衷,到中年时对科考的质疑,再到暮年时对科考的批判。他的一生对科考的感情可谓是爱恨交加,从《聊斋志异》中的一些作品里,可以通过侧面看出蒲松龄对当时社会科考的态度转变及复杂情怀。(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17期)
陈兴德[6](2016)在《近代文化思潮与20世纪科举观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科举观经由"清末"、"民国"、"文革"、"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段层累地形成。而"清末"科举观以其对"妖魔化"科举的决定性影响主导了20世纪科举评价的基本取向。探悉近代以来科举观念的形成机制,可知近代中国的反传统与激进主义文化思潮不仅对清末科举观的形成起了关键性作用,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科举评价产生了持续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蒋玉兰[7](2015)在《冷眼看科举斯人独憔悴——试析《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的科举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第一次广泛地接触到科举制度题材的重要作品。本文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具体阐述了科举制对人性的摧残、对世风的毒化和考官的昏庸等问题,揭露了作者批判科举制的原因,最后探讨了作者救治科举之弊的良方。(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5年28期)
翁梓轩,薛玉琴[8](2015)在《近代“边缘人”科举观述评——以沈毓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沈毓桂是晚清活跃于口岸城市传教士周围的华人编辑、翻译家。他从自身的科举体验出发,认为以八股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是近代中国贫弱的根源,使社会形成了泥古、重虚轻实的风气,束缚了传统士子的思想,扭曲了书院教育的理念,甚至对西学措施所取得的成效也产生了影响。沈毓桂在中西学结合的基础上,对晚清书院改革和士人的学习理念提出了合理建议,并特别指出广学会对中国振兴所能起到的作用。通过沈氏个案研究,可以折射出"边缘人"群体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遭遇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殊贡献。(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黄真金,林坤[9](2015)在《陈夔龙科举观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观即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和看法。陈夔龙是清末贵州籍进士中的国家重臣,深受科举教育影响,他亲历清末科举革废之变,反对科举革废,对科举制度高度认同,综观其一生与科举相关的言行,可以看出:陈夔龙认为科举考试神圣非常,科举制度是立国安邦的根本典章,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他高度认可科举制度在教育、选材等方面的功能;认为科举考试的组织与管理严谨而规范。(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宋浪,胡益民[10](2014)在《“岂关科第求人才”——刘大櫆与吴敬梓科举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大櫆以诗文流芳,吴敬梓以小说传世。二人生活时代相同,地缘相近,人生经历和思想认识有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两人都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在时代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他们的科举经历和科举观加以比较,既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刘大櫆的思想全貌及历史地位,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吴敬梓及《儒林外史》,从而更好地看清两人生活时代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禁锢和摧残。(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科举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叁年(1640)四月十六日,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成长。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是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五岁时就碰上改朝换代,十一岁开蒙读书,其老师就是父亲。十叁四岁读四书五经,学写八股文章,十分喜爱庄子、列子、史记。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举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思齐.苏轼的科举观与经义成就[J].中国苏轼研究.2018
[2].曹燕红.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J].章回小说.2018
[3].刘雪莲.论江南地域文化与天花藏主人科举观之嬗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
[4].马川茼.论梁启超科举观中的“变”与“不变”[J].教育学术月刊.2018
[5].刘明宇.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J].北方文学.2018
[6].陈兴德.近代文化思潮与20世纪科举观的形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7].蒋玉兰.冷眼看科举斯人独憔悴——试析《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的科举观[J].文教资料.2015
[8].翁梓轩,薛玉琴.近代“边缘人”科举观述评——以沈毓桂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
[9].黄真金,林坤.陈夔龙科举观考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5
[10].宋浪,胡益民.“岂关科第求人才”——刘大櫆与吴敬梓科举观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