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础教育设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础教育设施,人大常委会,教育大会,基础教育质量,新时代教育,资源规划,教育局,区县,生态环境,监督检查
基础教育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拓玲[1](2019)在《市人大常委会 调研我市优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拓玲)为推进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近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城建环资委、教科文卫委和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对我市优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听(本文来源于《西安日报》期刊2019-12-06)
廖明山,罗汉章[2](2019)在《明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逾2100个》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4日,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走进珠海电台先锋951直播间,做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围绕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政务服务等话题与听众和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倾听广大市民意见和建议。当前,金湾区正加快推进辖区多所学校建设,预计明年可新增逾2100个公办(本文来源于《珠海特区报》期刊2019-12-05)
周健,黄军林,段献[3](2019)在《基于GIS的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均等化测度研究——以长沙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设施空间均等化测度是实现教育设施均等化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在对设施空间均等化的内涵释义基础上,明确从空间配置"量"、空间服务"圈"及空间需求"度"叁个维度建立测度框架。在此基础上,以长沙市都市区内基础教育设施为实证案例,测度结果表明:①设施之间的利用情况不一,规划学位数量超额及剩余的现象并存;②教育设施的服务覆盖不全,部分居住地块分布在中小学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之外;③居住地块的供需匹配不同,依据学位压力与服务覆盖的矩阵分析可划分亟需改善型、提质疏散型、改善关注型、维持关注型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从已建设施、规划布局及规划实施叁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本研究可在设施空间均等化测度维度、结果挖掘等方面为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期刊2019-10-19)
廖宇亮,周健,朱文健[4](2019)在《基于可达性的基础教育设施划片合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划片是实现教育有机均等的创新举措。已有研究主要从教育学视角探讨教育划片的政策效能,甚少从人、空间的视角剖析教育划片的实际效能。本文引入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学等学科中空间可达性概念,以此为基础来测度教育划片的合理性,并以深圳南山区为研究区,公立中小学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山区各街道的中小学在数量、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②南山区中小学的现状步行可达性的整体水平比较一般,小学在500m的可达面积仅占比14%,而中学在1000m的可达面积占比约为32%:③小学的教育划片合格率占比约为75%,而中学仅为30%;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从规划布局、教育政策、研究思维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可在研究视角、结果挖掘等方面为教育划片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期刊2019-10-19)
何倩,任绍斌[5](2019)在《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特征及公平性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设施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载体,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配置公平与否、为全体公民公平服务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程度。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的真正公平应当是要让每一位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住所、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享用由政府提供的数量相当、质量相近、便利程度大致相同的基础教育设施服务。因此,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基础教育设施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学区为基本单元,首先从供需关系、优质程度、便利程度叁个方面构建了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分析其空间配置水平差异化特征;接着借以住宅价格表征居民经济属性,基于GeoDa平台将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与住宅价格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探讨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与居民经济属性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判断不同经济属性的居民所享受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最后探讨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不公平问题并提出其公平性提升策略。(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9-10-19)
黄艺锋,舒宇翔[6](2019)在《存量发展下的基础教育设施统筹规划策略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市已经进入存量规划为主的时期,就罗湖区未来发展而言,以存量发展和集约化改造将成为城市发展、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如何整体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及构建服务体系则成为未来旧城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结合《深圳市罗湖区学校布局与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2)》的规划实践,立足于罗湖历程,精准聚焦已有教育设施现状,构建以实际需求为核心的设施布局基底,评估学位实际需求,提出通过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式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改扩建方式等多种供给学位方案。并在街道和城区层面进行双重统筹规划,建立片区学位预警机制,保障供需合理结构优化的罗湖区教育设施实施方案。(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9-10-19)
李仲楠[7](2019)在《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加强国民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门在各地开展了公共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该规划有助于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有明显效果。但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基础教育规划,需要相关部门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应对措施。文章主要讨论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27期)
首席,张安定[8](2019)在《强化责任担当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8月27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率队调研我市基础教育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责任担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加学位供给,确保我市教育平稳健康发展。梁维东首先来到南城阳光第八小(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9-08-29)
戴军,苑惠丽,马颖忆[9](2019)在《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场势效应”评价与空间优化——以海东市蒲台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基础教育设施作为乡村地区基础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其评价与布局优化对于实现乡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共享性与公平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场势理论,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浦台乡为研究区,建立了基础教育设施势能、地域和门槛3个分量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最小阻力模型和场势模型等方法,进行各分量指标的多空间阻力分析和"场势效应"的综合评价,探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布局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浦台乡村基础教育设施沿中部南北向县道两侧区域阻力较低,西北部和南部区域阻力较高。教育场势中势能分量差异最为明显,呈现出由中心村向四周腹地远郊村落逐步递减的趋势,中心村落势能分量与门槛分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而近郊型乡村聚落地域分量和门槛分量则明显高于远郊型村落。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的整合,设计出保留完善型、迁移优化型和撤并取消型叁类乡村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式,为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配套与空间优化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与方法指导。(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沈若宇,李志民,李昌华[10](2019)在《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教育设施合理布局规划对于推动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当前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存在城市人口不断扩张引起的学校空间承载力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校际差距较大引起的教育不公等问题。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的梳理,总结国内当前基础教育设施研究主要涉及叁个方面:布局规划方法研究,相关分析工具应用及开发研究以及学社共享理念创新研究。进而指出国内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以户籍人口为依据,而非居住人口所引起的研究方法落实较难,相关规划数据时效性及广泛性不足,学社共享理念尚处在起步阶段等方面的问题。最终提出结合数据支撑与学社共享理念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基础教育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2月4日,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走进珠海电台先锋951直播间,做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围绕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政务服务等话题与听众和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倾听广大市民意见和建议。当前,金湾区正加快推进辖区多所学校建设,预计明年可新增逾2100个公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础教育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1].拓玲.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市优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工作[N].西安日报.2019
[2].廖明山,罗汉章.明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逾2100个[N].珠海特区报.2019
[3].周健,黄军林,段献.基于GIS的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均等化测度研究——以长沙市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19
[4].廖宇亮,周健,朱文健.基于可达性的基础教育设施划片合理性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2019
[5].何倩,任绍斌.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特征及公平性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2019
[6].黄艺锋,舒宇翔.存量发展下的基础教育设施统筹规划策略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2019
[7].李仲楠.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8].首席,张安定.强化责任担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教育事业发展[N].东莞日报.2019
[9].戴军,苑惠丽,马颖忆.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场势效应”评价与空间优化——以海东市蒲台乡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
[10].沈若宇,李志民,李昌华.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发展研究[J].华中建筑.2019
标签:基础教育设施; 人大常委会; 教育大会; 基础教育质量; 新时代教育; 资源规划; 教育局; 区县; 生态环境; 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