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理论

邓小平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理论

董风云(陕西西安710008)

[摘要]邓小平依据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为我国教育改革确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针和原则,逐步形成了其睿智明达、影响深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理论。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教育事业

一、优先发展教育理论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科学技术就日益显示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确分析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二十世纪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较之马克思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的首要的和决定性的要素。邓小平认为,适应经济发展,提高民族素质,是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指针。这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定向和定标。邓小平以深邃的历史发展眼光审时度势,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反复强调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邓小平认为,各级领导解放思想,精心施工,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是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关键和保证。这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定法和定论。在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指导方针,有了进行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之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引起高度重视,并脚踏实地地精心施工。他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草案,我看是个好文件。现在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

二、面向现代化教育理论

邓小平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深刻地把握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三个面向”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其中的基础和核心,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和时间上的延伸。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任何改革伟业的实施,总是首先要确定改革的方向和进行改革的指导方针。基于此,邓小平根据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总体构思,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战略指导思想,为确立我国本世纪乃至21世纪的教育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保证它的实现,要求教育培养出在质量、数量、结构上都适应其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注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一般劳动者的需要,而且要造就一支足够数量、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各种专业人才;同时,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还要考虑到各种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多方面的需要。只有现代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邓小平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并就教育改革做出了一系列指示。

三、青年理想教育理论

一定阶级的政治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方向和人才素质的规格。今天的青年,将是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但要有“三个面向”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更需要某种“灵魂”作为教育前进的灯塔。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考察总结了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得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在他看来,理想信念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对教育改革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从纵向方面即从教育的高低程度来看,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内容;从横向方面即从办学形式来看,包括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等内容;从深化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来看,既包括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结构调整及教育的后勤保障工作等宏观内容,又包括教材编写、教法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等微观因素;从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来看,既包括长远的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又包括短期的阶段性的策略计划等。

邓小平教育理论,源于他对生产、教育、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善于洞察事物发展趋势的战略思维能力,也与他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相连。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看到并承认我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水平的差距,才能打破传统观念,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才能把握未来、适应未来。邓小平教育理论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牟贞.浅论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z1

[2]杨曼英.邓小平教育创新理论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10.34

标签:;  ;  ;  

邓小平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