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暴沉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暴沉积,丘状和洼状交错层理,延长组,长8油层组
风暴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张译丹,姜在兴,杜克峰,张建国,年涛[1](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富县地区叁迭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露头勘查和岩心观察描述,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风暴沉积的特征及沉积模式。分析表明,风暴岩的岩性以细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缺乏粗粒沉积,沉积构造主要包括截切构造、"V"字形泥砾、泥岩撕裂屑、冲刷面、丘状和洼状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准同生变形构造等。风暴沉积序列在垂向上具备"似鲍马序列"的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底面侵蚀构造段(A段)、平行层理段(B段)、丘状和洼状交错层理段(C段)、浪成沙纹层理段(D段)、波状层理段(E段)和泥岩段(F段)。沉积序列主要包括5种类型,其中Ⅰ型的层理构造(A段—F段)发育齐全,Ⅱ型缺失丘状和洼状层理段、Ⅲ型缺失平行层理段、Ⅳ型缺失底面侵蚀构造和平行层理段、Ⅴ型仅发育浪成沙纹层理、波状层理段和泥岩层段。志丹—富县地区半深湖相的主要物源来自其NE方位的叁角洲前缘沉积,根据风暴岩的沉积特征和搬运距离,可将志丹—富县地区发育的风暴岩划分为近源型和远源型2种类型。风暴岩的发现完善了志丹—富县地区沉积体系和沉积演化的认识,并可为古纬度与古环境的恢复、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依据,拓展志丹—富县地区延长组油气勘探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昊,李凤杰,沈凡,陈政安,倪子尧[2](2019)在《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剖面实测,建立了石沟里剖面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识别标志,进而对其风暴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重要标志包括冲刷面、渠模等风暴侵蚀构造和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风暴浪构造。该区养马坝组发育了6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据此建立了完整的风暴序列模式,由粒序层理段(Sa)、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波状层理段(Sd)和泥岩段(Se)组成,底部常发育冲刷面和渠模构造。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可分为近源风暴和远源风暴2种类型,依据风暴沉积的剖面结构类型和沉积构造特点,建立了该区风暴沉积序列的分布模式。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发育的风暴沉积是该区混合沉积发育、抑制生物礁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对于该区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瀚,李智武,刘树根,宋金民,冉波[3](2019)在《扬子地台北缘城口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的一个潜在勘探层位,但对其沉积相带展布及储层主控因素的认识还十分薄弱。在扬子地台北缘洗象池组发现的风暴沉积可以为此提供一些重要的约束。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对扬子地台北缘城口地区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其古地理含义及其对川东北地区洗象池组储层发育的指示意义。研究区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的典型识别标志包括底冲刷—充填构造、风暴撕裂构造、粒序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等。根据风暴沉积标志组合的不同,划分出5种风暴沉积序列:序列1、序列2、序列3、序列4及序列5,且风暴段自下而上整体表现为由序列1向序列5逐渐过渡。根据沉积构造、岩性组合及风暴序列变化,结合经典浅水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发育模式,认为风暴段沉积环境整体以中缓坡为主,且自下而上由内缓坡、中缓坡向外缓坡变化,构成向上变深序列。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扬子地台北缘洗象池组在城口以北东地区处于中—外缓坡地带,而城口以南西地区则为内缓坡地带,从而认为洗象池组在城口南西方向的川东北地区具备发育大规模优质颗粒滩储层的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勘探。(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荆锡贵,陈政安,李凤杰,文胜男,谢胜军[4](2019)在《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地层中含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海相遗迹化石。以野外剖面实测为基础,对北川甘溪石沟里剖面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共识别出5种类型的遗迹化石属种,包括Chondrite、Changchengia、Rhizocorallium、Skolithos和Zoophycos。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Chondrites-Zoophycos遗迹化石组合类型,反映了受风暴影响的浅水沉积环境。通过遗迹化石的分布位置、相互间的切割关系,建立了龙门山地区石沟里剖面养马坝组风暴岩中各种遗迹化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Chondrites、Zoophycos、Rhizocorallium、Changchengia和Skolithos。发育于风暴岩中的Chondrites和Zoophycos遗迹化石,具有鲜明的机会种特征,对沉积环境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保存于龙门山地区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岩中丰富的具细小分支直径的Chondrites遗迹化石,反应水体氧含量并非控制Chondrites潜穴直径大小的唯一控制因素,可能与造迹生物生活环境的恶劣与否间存在着一定关系;风暴沉积中发育的Zoophycos遗迹化石,指示其在泥盆纪可以沉积于浅海环境。(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彭凯[5](2018)在《高邮凹陷富民地区戴一段风暴沉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邮凹陷富民地区戴一段的岩心进行观察,共在8口井内发现风暴事件沉积。并识别出底部冲刷、粒序层理、丘-洼状交错层理、浪成波纹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等典型的风暴事件沉积构造,并根据前人研究资料,结合该地区现状,总结归纳出符合该区域的风暴沉积序列,并对比得出高邮凹陷富民地区戴南组时期在戴一段中的第二亚段沉积时期,风暴作用对该地区的影响最为明显,可以推断出该时期的风暴作用最为强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11期)
张译丹,姜在兴,贾超尘,罗丹婷,周学文[6](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富县地区叁迭系延长组长8段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解释,通过点线面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段风暴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本区风暴岩的岩性以粉细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缺乏粗粒岩体,具备典型的风暴沉积特征,主要包括截切构造、V字形泥砾、泥岩撕裂屑、冲刷面、大量丘状、洼状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变形构造等沉积构造。本区风暴沉积序列在垂向上具备"似鲍马序列"的特征,自下而上分别为底面侵蚀构造段(A)、平行层理段(B)、丘状与洼状交错层理段(C)、浪成沙纹层理段(D)、波状层理段(E)、泥页岩段(F)。重点取心井常见5种沉积序列,分别是ABCDEF、ACDF、ABDE、CDEF和EF。研究区的主要物源区是东北方向的叁角洲前缘沉积,按照风暴岩的沉积特征和搬运距离,可将本区发育的风暴岩划分为近源型、过渡型和远源型叁种类型。风暴岩的发现有利于完善研究区沉积演化过程,并为古纬度与古环境的恢复、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依据,为志丹—富县地区延长组的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汪俊伟,刘江艳,侯国伟,何苗[7](2018)在《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风暴沉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岩心观察,发现花港组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主要包括风暴侵蚀形成的渠模、冲刷沟槽、冲刷面,风暴涡流形成的撕扯构造、菊花状构造,风暴重力流形成的粒序层理,风暴浪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平行层理,同生变形构造及生物逃逸构造.运用岩石相组合分析的方法,发现花港组风暴垂向沉积序列发育不完整.其理想的序列由A~G共7段构成。根据花港组垂向沉积序列类型、沉积构造特点总结出了A+B+G、A+B+C、A+B+D、B+C+D、C+E+G、E+F+G等6种风暴沉积序列和原地风暴岩、近源风暴岩和远源风暴岩3种风暴岩类型.(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8年04期)
郑斌嵩,牟传龙,梁薇,陈超[8](2018)在《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清虚洞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重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龙王庙阶清虚洞组主要由浅水碳酸盐岩组成。在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薄片观察的基础上,大量风暴沉积被发现于不同剖面清虚洞组的不同层位中,同时大量风暴诱发形成的沉积构造被识别出来,包括侵蚀基底、粗粒滞留沉积、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少见并且值得怀疑)以及沙纹层理,组成了多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结合更靠扬子东南缘的深水剖面中重力流沉积的缺乏,可以推断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扬子地台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缓坡。结合风暴的形成机制以及清虚洞组风暴沉积的发育特征(尤其是粗粒滞留砾屑的定向排列和典型丘状交错层理的缺乏),可以推断研究区风暴沉积形成于强烈的冬季风暴作用,并且早寒武世龙王庙期华南的古地理位置应当位于中纬度地区,这一结论对一些着名的全球古地理重建方案提出了质疑。同时中纬度地区大规模发育蒸发岩和碳酸盐岩还佐证了寒武纪地球处于热室(Hothouse)时期。(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刘明博,林晋炎,高硒,王晓伟,华洪[9](2018)在《陕西宁强胡家坝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风暴沉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宁强胡家坝地区新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出露较好,为一套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合,岩性组合可划分为3段:藻白云岩段、高家山段和碑湾段,其中高家山段风暴沉积发育,为本文研究重点。风暴沉积构造特征在高家山剖面和狮子崖剖面各不相同,高家山剖面丘状交错层理发育,为风暴沉积典型特征;狮子崖剖面碎屑岩沉积可见底面构造、粒序层、水平层理现象等,灰岩层发育水平层理。通过野外实测、室内薄片鉴定等,认为高家山剖面高家山段中部化石层位为海水较浅的近源风暴沉积,而狮子崖相应层位为相对海水较深的远源风暴沉积。(本文来源于《城市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李振宇[10](2018)在《川西北地区下叁迭统印度阶风暴沉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暴沉积在川西北地区早叁迭世早期比较发育,与风暴有关的角砾状灰岩、扁平砾屑灰岩、介壳灰岩及丘状交错层理等较为常见。通过对野外剖面实测与观察,本文描述了青川大沟里剖面和广元上寺剖面下叁迭统印度阶飞仙关组一段、二段,对其地层特征与沉积构造进行了相关研究,室内进行了显微薄片分析及相关测试,初期得到下列观点。(1)上扬子地区印度阶飞仙关组一段及飞仙关组二段中,广泛发育反应典型风暴沉积的多套薄层状扁平砾屑灰岩、厚层角砾状灰岩以及微晶薄层状灰岩,成因角度猜测其形成机理与风暴作用密切相关。P-T地质事件后的几百万年间,整个川西北地区处于剧烈动荡的气候条件下,较为异常的沉积构造同时反映出紊乱的古水流环境。(2)川西北地区飞仙关组一段风暴沉积与飞二段相比,沉积环境(背景)方面与后生动物-微生物组合具有显着不同的特征;作者认为,下部竹叶状灰岩多为原地风暴沉积,微生物发育而后生动物少见;与之对应的是,上部飞二段发育的风暴介壳灰岩中明显可见大量底栖介壳生物,局部微生物发育,推测为远源风暴岩。(3)在上扬子地区西北部边缘青川大沟里剖面发现下叁迭统飞仙关组二段中部紫褐色泥岩夹频繁的薄层状风暴介壳灰岩,灰岩厚度一般3-10cm,薄板状或者渠槽状,显微照片中见大量腹足类、介形类、腕足类化石、粪球粒等。薄板状灰岩中发育类似泥裂的沉积构造,在岩层顶底面呈不规则四边形或五边形,实为压溶作用形成的方解石脉分割所致,早叁迭世古海洋强风暴横行、高沉积速率及高丰度、单分异度底栖有壳类生物的富集是风暴介壳灰岩中假泥裂构造形成的原因。综合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等特征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对于风暴沉积特征及环境的研究分析具有广泛的地质意义。P-T生物大灭绝后,早叁迭世时期气候特征异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古气候演化规律。综上所述,触发大范围砾屑沉积的风暴活动可能与当时全球CO_2增多引发的全球变暖、古海洋水体条件改变,特提斯洋所处的古地理位置及当时盛行的巨型季风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8)
风暴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剖面实测,建立了石沟里剖面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识别标志,进而对其风暴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重要标志包括冲刷面、渠模等风暴侵蚀构造和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风暴浪构造。该区养马坝组发育了6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据此建立了完整的风暴序列模式,由粒序层理段(Sa)、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波状层理段(Sd)和泥岩段(Se)组成,底部常发育冲刷面和渠模构造。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可分为近源风暴和远源风暴2种类型,依据风暴沉积的剖面结构类型和沉积构造特点,建立了该区风暴沉积序列的分布模式。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发育的风暴沉积是该区混合沉积发育、抑制生物礁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对于该区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暴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1].张译丹,姜在兴,杜克峰,张建国,年涛.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富县地区叁迭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J].石油学报.2019
[2].张昊,李凤杰,沈凡,陈政安,倪子尧.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9
[3].王瀚,李智武,刘树根,宋金民,冉波.扬子地台北缘城口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9
[4].荆锡贵,陈政安,李凤杰,文胜男,谢胜军.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19
[5].彭凯.高邮凹陷富民地区戴一段风暴沉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
[6].张译丹,姜在兴,贾超尘,罗丹婷,周学文.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富县地区叁迭系延长组长8段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汪俊伟,刘江艳,侯国伟,何苗.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风暴沉积研究[J].地质与资源.2018
[8].郑斌嵩,牟传龙,梁薇,陈超.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清虚洞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重要意义[J].地质学报.2018
[9].刘明博,林晋炎,高硒,王晓伟,华洪.陕西宁强胡家坝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风暴沉积特征[J].城市地质.2018
[10].李振宇.川西北地区下叁迭统印度阶风暴沉积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