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口语”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师口语》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肖继飞[1](2020)在《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践探索层面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开放和繁荣的景象。关于“整体性教学”的研究与发展,基本上理清了教学的内涵、特征与结构系统,建立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价系统,完成了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在理论层面的建构。面对“停课不停学”的新形势,新挑战,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结合现有的理论,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继承创新,整体规划,系统设计,重点突破,丰富整体性教学理论的同时,通过一线的教学实践,让理论和实践互补,让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抓住和把握关键性问题,为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研究开辟一条新路,以适应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线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为参考,发现线上教学具有的复杂性造成整体性方面的缺失,线上需要整体性教学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线上开展整体性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线上整体性教学能够做到有理有据,趋利避害,并有条件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确定了整体性、全面性、个性化、生本性和生成性的教学原则;探索出人文主题融合、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氛围营造、任务驱动学习、鼓励自主探究、家校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明确了聚焦语文要素、厘清内部关联、搭建方法支架和开展综合活动教学方法。线上可运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开展整体性教学。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实践。利用最有效的单元整体教学组织形式,结合研究者的实际教学情况,确定了教学内容,有步骤实施教学:先单元导读,然后精读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及时反馈评价。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春天”为主题,第二单元以“关爱”为主题,在实践中,开展了线上单元整体性教学,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多维融合和多元参与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发展。通过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学生获得提升,整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探究能力加强。教师也得到提升,研究的意识加强,专业化水平提高。总之,线上教学和整体性教学优势互补,让本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推动线上整体性教学进一步研究,用成果倒逼机制,促使教师推出更多有研究价值和示范意义的课例,并在智能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促使教师和教育教学与时俱进。

金枝[2](2020)在《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研究 ——基于江西丰城隍城镇农村小学为对象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受农村劳动力迁移、出生率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的学龄人口逐渐减少,且班额越来越小,形成了许多自然小班,甚至有的班级人数不足5人。根据实际调查,农村的小学生大部分缺少到位的家庭教育,且家境较为困难。留守在家中的老人照顾孩子的生活已是力不从心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是有心无力。因此,学生渐渐滋生了厌学情绪,养成了得过且过的学习习惯。这种现状是令人焦虑的。为了让农村学生享受教育的“阳光普照”,身为江西丰城乡村教师的我,从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实际情况出发,试图研究如何利用自然小班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以期改善农村小学教育薄弱的局面。本文的研究,以江西省丰城市隍城镇农村小学为调查对象,总结当地的教育实践经验,探索了农村自然小班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与模式。通过分析当地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寻找到适合农村自然小班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围绕产生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切磋可行的解决办法,进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隍城镇包括上城村小在内的学校的教学经验与不足,助益于隍城镇未来的教育发展,为隍城镇的村小自然小班化教学的改革而服务。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首先交代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选题缘由;其次写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再次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二部分是农村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相关原理及发展状况。首先厘清有关于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的关键概念,对小班、自然小班、小班化、小班化教学、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分述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其次总结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的功能优势和价值;最后对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农村自然小班的形成与趋势。第三部分是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对照城乡小班化教学的差异,并且借鉴城镇小班化教学的经验;其次分析隍城镇的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最后是分析隍城镇村小自然小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模式。第四部分是对农村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的对策和反思。首先提出实施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的对策建议;其次是提出适合村小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方法如小班长教学法、语文手账教学法、心愿兑换券教学法、活用乡土文化资源教学法等,并在每一个方法介绍后提供真实的案例;再次是研究并构建童趣化教学的模式,并且进行教学程序的推导和演绎,再针对此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分析其利弊之处,提供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范例给农村教师作为开展自然小班化教学的参考;最后对农村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进行展望,研究其拓展性和局限性。

李嘉旭[3](2020)在《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戏剧是把戏剧之元素和技巧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实现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教育戏剧能够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讲授式”、“灌输式”,转而以“情景式”和“启发式”帮助学生在所创建的虚拟情境之下以角色身份亲自体验、经历,从而产生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学生在戏剧情境中促进了对语文文本的深层理解,在对话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语言能力,在分组扮演活动中培养了综合能力。然而教育戏剧目前仍属于新生事物,如何将阅读教学和教育戏剧巧妙整合仍然缺乏具体的建议和方法。本文以笔者在教学一线观摩的教育戏剧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的真实课堂为案例,从戏剧和教学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终提出教育戏剧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建议。第一章引言部分笔者主要介绍案例的编写与分析的缘起,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相关概念的辨析,同时对教育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在语文学科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教育戏剧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案例呈现部分笔者从背景和教学实施两部分全方位对案例进行介绍,真实描绘出教育戏剧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情况。第三章笔者首先从戏剧角度对教学内容选择、流程设计、舞台布置和戏剧策略实施分析,通过深入的分析展示了如何将文本转化为戏剧的过程。同时教育戏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方式,因此笔者从教学角度对目标的设计、内容的加工、任务的完成和效果的反馈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结合笔者自己的思考提出教育戏剧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建议。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之后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活动程序,为了让教育戏剧发挥更佳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灵活选择戏剧策略,同时要注意读写活动和阅读教学的结合,多角度对教学内容加工,寻找语文和戏剧的最佳结合点,合理安排时间、空间,利用戏剧机智地组织教学秩序。

雷淼[4](2020)在《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精英人才的培养供应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卓越计划的推出使得荣誉学院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和研究更为迫切,我国荣誉学院实践多年,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范式研究并不充足。本研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多案例的视角,对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进行对比分析后,对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交叉学科模式、通识教育模式以及专业强化模式三种典型模式进行研究,而模式中包含荣誉学院人才选拔、课程与实施、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三方面;研究中总结了现有的典型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已有经验,并为后期进行精英培养的院校提出意见以供参考。研究表明,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国家层面、高校层面与荣誉学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即从国家应协调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发展,给予高校荣誉学院办学自主权;高校层面要增强校际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荣誉教育联盟的作用,加大对荣誉教育和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高校要积极支持荣誉学院人才培养,引领全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的同时支持和给予荣誉学院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荣誉学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主体,需从精英人才选拔、荣誉课程与实施以及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三方面进行改造。在精英人才选拔上,要准确、全面地确定选拔参考要素及标准,选择适合国情与校情的选拔程序,并为人才选拔建立权威且全面的保障机制,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在荣誉课程与实施中,学院应进一步在课程建设上明确课程标准,规范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精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针对性实施研讨型教学,并全面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在精英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上,学院还可以深度挖掘组织力量,探索优势政策建立,积极进行书院制探索,强化软文化建设,在资源平台方面拓宽资源渠道,增强硬件设施。荣誉学院在现阶段的建立和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在积极总结现有精英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外国经验,建立普适的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王栋铄[5](2020)在《初中语文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了语言的交际本质,培养出的人才很多是语言僵化、交际能力差,应试能力强的人,这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种情境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现在处于信息社会,学生接触的信息较以往要多得多,学生自身很难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识别,这就需要与教师沟通交流,同时教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除了书面的检查外,还可以口头提问。口头提问既能节省课堂时间又能提高检查的效率。学生需要回答问题和开展其他日常口语交际活动,这时口语的讲述、复述、应对等等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口语交际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部编本教材的口语交际模块的模块设置内容,点拨技巧和实践活动,均体现了贴近生活、指导生活的教育思想。例如:口语交际专题分别是讲述、复述与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和辩论。这些专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活动探究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是进行采访、演讲比赛活动。由此可见,教材编排与活动的设置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于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口语交际教学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不断的开展和反思。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和地位。在这一部分主要是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和建议,包括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和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两方面。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点要求有四点,分别是说好普通话,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和学会交流;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大致概括为三点,分别是对教学培养能力的建议,教学开展方式的建议和教学评价的建议。第二部分论述了当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发现初中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积极性不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两极分化、教师不重视话题选择和情境创设和教学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四大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和整理,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上“功利性”观念盛行;第二,教师的口语交际素养不高,主要包括缺乏系统性训练、教研活动不到位和口语交际课锻炼少等小方面;第三,学生口语交际中消极心理作用,这里的消极心理主要包括:“沉默是金”、紧张害羞和注意力分配不当等三种消极心理;第四是课程标准缺乏具体评价。第三部分论述了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原则和策略。针对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根据“生活化教学”这一指导思想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活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包括实践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分为教师和课堂两大部分。关于教师的策略是教师口语交际素养提升策略,主要包括自觉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向专业人士请教或咨询和精心设计口语交际活动课等。课堂策略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实践三个方面。课前准备策略包括利用网络工具、设置活动表格、灵活摆放课桌;课堂实施策略包括口语交际课重视创设生活情境和组织小型课堂活动;课后实践策略包括组织生活体验活动和组织采访调查活动。第四部分论述了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和反思。从实践来看,生活化教学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提高,但同时存在“泛生活”即教师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形式大于内容等值得改进的地方。教学实践包括两堂课堂实录,分别是《口语交际应对》和《举办演讲比赛》。其中《应对》是口语交际专项课,《举办演讲比赛》是口语交际活动课。教学反思包括需同时开展专项课和活动课以及避免“泛生活”虚假式课堂。通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发现口语交际教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生活化教学”指导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看,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希望该指导思想能为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注入活力,对初中口语教学事业有所帮助。

张毓[6](2020)在《初中语文“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寓言教学,顾名思义,言中有寓,用简短的文字语言寄寓意味深长道理的教学,其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时代新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立足于实践课堂,结合实习过程和学术界寓言教学的基础,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线索,三种方式和五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有利于教学相长的高效共赢。“一二三五”是针对学生在寓言课堂的参与度和综合素质能力所提出的方法,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的解决方法,用于解决初中寓言课堂遇到的难题。借鉴其它初中寓言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进一步发展初中寓言教学。本论文的观点及内容有:第一,阐明了寓言教学的侧重点及其重要性,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结合寓言教学同小说教学以及戏剧教学的异同点,从教学重点、语言特色、选材范畴等方面凸显寓言教学的独特方式和功能,培养学生剖析能力和丰富想象力。而学生对教师寓言教学方法的反馈又能促进彼此教学相长。因此,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一文体,充分发挥积极意义,初中寓言教学的重要意义不容忽略。第二,调查研究发现,初中寓言教学现状存在着师生双向问题,教师容易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但是不利于其兴趣的长远发展,比如关于课外阅读拓展的不足。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也将大大减少。教师对于寓言读写结合方面的疏漏,易导致学生的主动性降低。这些问题为正式提出“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提供了数据和方向。第三,“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包括整合中心寓意,从寓言故事类型和语言特点的两个角度入手,师生进行比较阅读、读写评析、反馈积累等方面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中应要考虑到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寓言读写能力。合理利用教学情境,多采用寓言故事会、寓言剧表演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寓言学习动机。其中最主要的是寓言教学的寓意,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加强讨论交流。第四,将实际课例分为整体设计和部分环节两类,证明“一二三五”方法的完整性和针对性,合理采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包含明确目标中心即寓意、分析故事结构、品味语言特点及读写评价等方面,可操作性强,尤其在审美鉴赏、人格修养等方面卓有成效。第五,经过“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呈现效果较为明显。寓言实际课堂中,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二者缺一不可,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也能丰富教师教学经验积累,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结果,切实提高初中寓言课堂的效率。本文在借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和调查研究、实习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希望能以此方法的探索实践来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丰富拓展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够真正高效、系统地进行寓言教学活动,并为初中寓言教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李园园[7](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级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传统教学模式下汉语口语课堂依旧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开口率参差不齐等问题,汉语口语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为了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汉语教师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可行、高效的教学方法。面对目前的发展情况,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有望能改善这些问题。目前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已初具规模。本文针对国内高校中级汉语口语课教学现状,参考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汉语教学相结合的应用案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口语课教学中。设计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方案,并进行相关教学实践,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中级汉语口语课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供教学实践的操作经验,以期组织行之有效的中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分析;第二章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对中级汉语口语课进行课程分析,并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级汉语口语课的构成要素、设计原则及课程流程图;第三章以教学分析为基础,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方面设计并实施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语课教学方案;第四章从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情况、课上学习情况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三方面来评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活动设计这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文中不足之处。

黄孟艮[8](2020)在《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图写话教学是写话教学的一种形式,开启了学生写作的大门,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已有的研究,对小学第一学段的看图写话、教师的教学活动现状开展研究和调查,发现教材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确定研究的背景,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一定的梳理,明确研究的目的,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来展开研究,从而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看图写话教学的概述,围绕相关概念的界定、理论基础以及看图写话教学的现实意义展开阐述。第二部分,前半部分着眼于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部编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问卷的发放、收集、整理,收集分析学生的写话作品,笔者总结出学生看图写话中存在的问题;后半部分,分析问题,找出原因。第四部分,为解决看图写话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拓展看图看图写话资源,丰富看图写话教学;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看图写话训练;丰富写话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以期望改善看图写话教学的现状。

池夏冰[9](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王菠[10](2019)在《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认为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思想工具。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成果导向对教师教育院校的教育实习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有必要对当前教育实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引领,建构教育实习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育实习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以优化与革新教育实习课程,进而推动教育实习课程质量的提升。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从静态层面分析了10所样本院校教育实习方案、教育实习手册等文本资料,并从动态层面深入访谈了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管理人员、园长、实习生等教育实习课程的重要参与人。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论视角深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同时,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突破点,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进行反思与重构,从实践课程层面回应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研究采用德尔菲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教育实习课程实施过程中“什么能力是在实习期间应该且能够培养的?”(即教育实习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做三轮专家咨询,并运用EXCEL、SPSS 22等软件统计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最终建置了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基于此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九个部分展开研究:引言部分聚焦研究缘起。主要阐释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等。基于现有研究的整体状况,本研究试图以“基于成果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作为论题,运用斯派蒂(Spady)的成果导向教育作为理论基础,从课程论视角出发对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第一章是研究设计与实施,主要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范围与限制。本章对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法进行了整体设计,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成果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实习课程设计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对研究范围与研究限制进行解释说明。第二章至第三章是基础研究,通过文本分析、访谈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实样态进行考察,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同时,从理论视角探寻解决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症结的突破点。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本研究提出了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重构的价值选择,即“成果导向”。第四章至第八章是核心研究内容,基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从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实施的路向及课程评价的优化四方面分别探讨其设计的基本思路、具体化的操作步骤及可借鉴的典型案例。第四章通过专家咨询和专家访谈,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确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维度及具体内涵(即核心能力及指标),共5个一级维度和22个二级指标;第五章是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研究,对目标建构的设计思路、原则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以B1校为例,构建其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第六章依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核心能力),构建序列化、可操作性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以学习成果(核心能力)为目标,以项目模块为组织形式,以典型任务卡为实践单位,以落实学习成果(核心能力培养),重构教育实习课程内容体系;第七章从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路向出发,分别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原则、课程实施的条件(配套措施)、课程实施的步骤;第八章明确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设计思路与评价原则,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科学评价标准、多维结果认证的,以“成果为本位”,注重鉴定、反馈、管理、调控、引导、激励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体系。第九章是研究结论与反思,基于前面各章节的描述与分析,对基础研究、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述与总结,并反思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教师口语》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口语》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整体性教学常态化实践
        (二)整体性教学理论的学习
        (三)“停课不停学”挑战与机遇
    二、概念界定
        (一)线上教学
        (二)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
        (三)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研究状况方面
        (二)理论体系方面
        (三)策略探索方面
        (四)课程开发方面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整体性
        二、关联性
        三、层次结构性
        四、有序性
    第二节 基本特征
        一、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二、课程要素的关联性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四、课堂类型的多样性
        五、教学活动的综合性
    第三节 基本形态
        一、形态模型
        二、形态特征
    第四节 教学设计
        一、设计路线
        二、设计课型
    第三节 教学评价
        一、评价模型
        二、评价目的
第二章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整体性的缺失与需要
    第一节 线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说明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线上教学的现状
    第二节 线上教学整体性的缺失
        一、学生“学”方面
        二、教师“教”方面
    第三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优势
        一、可行性
        二、创新性
第三章 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
    第一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个性化原则
        四、生本性原则
        五、生成性原则
    第二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策略
        一、人文主题融合
        二、以问题为导向
        三、学习氛围营造
        四、任务驱动学习
        五、鼓励自主探究
        六、家校互动合作
    第三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方法
        一、聚焦语文要素
        二、厘清内部关联
        三、搭建方法支架
        四、开展综合活动
    第四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方式
        一、资源分享
        二、在线直播
        三、录制微课
        四、交流平台
第四章 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实践
    第一节 教学内容及实施步骤
        一、教学内容
        二、实施步骤
    第二节 教学实践及案例评析
        一、以二年级下册一单元为例
        二、以二年级下册二单元为例
    第三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评价
        一、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二、多维融合
        三、多元参与
第五章 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反思
    第一节 教学成效
        一、学生的提升
        二、教师的提升
    第二节 教学反思
        一、加强研究
        二、成果倒逼
        三、与时俱进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成果
    三、研究局限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研究 ——基于江西丰城隍城镇农村小学为对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教学相关原理及现状
    第一节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教学的功能优势及价值
    第三节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第二章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丰城隍城镇村小调研为中心
    第一节 城乡小班化教学的对照与借鉴
    第二节 隍城镇村小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三节 隍城镇村小自然小班化教学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如何改良:隍城镇村小实施自然小班化教学的建议
    第二节 如何教学:探索农村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新方法
    第三节 童趣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
    第四节 艰难地探索:前景展望以及新的困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案例编写与分析的缘起
        (一)为什么聚焦教育戏剧
        (二)为什么聚焦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学科
        (三)为什么聚焦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四)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
        (五)为什么选择《西门豹治邺》作为研究案例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戏剧
        (二)教育戏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三、教育戏剧发展及研究综述
        (一)教育戏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综述
        (二)教育戏剧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四、案例编写与分析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案例编写与分析的内容
        (二)案例编写与分析的思路
        (三)案例编写与分析的方法
    五、采用案例编写与分析的方式对于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西门豹治邺》: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案例
    一、背景
        (一)学校背景
        (二)授课教师背景
        (三)学生背景
        (四)阅读教学素材简介
    二、教学实施
        (一)暖身活动
        (二)研习与呈现
        (三)总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
    一、从文本到戏剧的成功转换
        (一)内容选择:《西门豹治邺》具备戏剧的基本元素
        (二)流程设计:根据故事情节划分戏剧结构,安排活动
        (三)舞台布置:教室也可以是展示的舞台
        (四)策略实施:演中体验,演中收获,演中学习
    二、由戏剧到阅读的局限
        (一)教学目标设计:符合部分《课程标准》要求,和常规相比有遗漏
        (二)教学内容开发:围绕留白处和人物形象创作,但加工深度不够
        (三)教学任务达成:总体上完成教学任务,但仍然留有遗憾
        (四)教学效果反馈:学生认可接受,但教师喜忧参半
第四章 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关注文体特征,多元选择教学内容
    二、树立戏剧结构观念,设计活动程序
    三、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戏剧策略
    四、融入读写活动,聚焦语文知识完成
    五、多角度设计内容,找寻最佳结合点
    六、合理安排时空,机智调控教学秩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4)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荣誉学院的研究
        1.2.2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2.3 关于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 精英理论
        1.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3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1.4 相关概念说明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案例研究
    2.1 概况介绍
    2.2 竺可桢学院的人才选拔
        2.2.1 人才选拔目标
        2.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2.2.3 人才选拔程序
    2.3 竺可桢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2.3.1 培养目标
        2.3.2 荣誉课程
    2.4 竺可桢学院的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2.4.1 思想与文化建设
        2.4.2 导师制培养
        2.4.3 资源保障
        2.4.4 平台保障
3 俄勒冈大学克拉克荣誉学院的案例研究
    3.1 概况介绍
    3.2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人才选拔
        3.2.1 人才选拔目标
        3.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3.2.3 人才选拔程序
    3.3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3.3.1 培养目标
        3.3.2 荣誉课程
    3.4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3.4.1 文化建设
        3.4.2 顾问制协作
        3.4.3 资源保障
        3.4.4 平台保障
4 山西师范大学莳英学院的案例研究
    4.1 概况介绍
    4.2 莳英学院的人才选拔
        4.2.1 人才选拔目标
        4.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4.2.3 人才选拔程序
    4.3 莳英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4.3.1 培养目标
        4.3.2 荣誉课程
    4.4 莳英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4.4.1 文化建设
        4.4.2 导师制培养
        4.4.3 资源保障
        4.4.4 平台保障
5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5.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分析
        5.1.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相同点
        5.1.2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的特色
    5.2 荣誉学院课程与实施分析
        5.2.1 荣誉课程与教学的共同点
        5.2.2 荣誉课程与实施的特色
    5.3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分析
        5.3.1 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共同点
        5.3.2 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特色
6 思考与建议
    6.1 国家层面
        6.1.1 协调和推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发展
        6.1.2 给予高校荣誉学院办学自主权
    6.2 高校层面
        6.2.1 校际之间充分发挥和利用荣誉教育联盟的作用
        6.2.2 高校支持和引导荣誉学院人才培养
    6.3 荣誉学院层面
        6.3.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的思考建议
        6.3.2 荣誉学院课程与教学的思考建议
        6.3.3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思考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初中语文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和建议
    一、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二、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第二章 当前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学生能力两级分化
        (三)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二、当前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功利性”观念盛行
        (二)教师相关素养欠缺
        (三)学生学习心理消极
        (四)课程具体评价缺乏
第三章 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
    一、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
        (二)建构主义
        (三)人本主义
    二、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二)体验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三、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素养
        1.自觉养成锻炼口语交际的习惯
        2.开展相关教研活动
        3.优化口语交际活动课
        (二)口语交际课前准备策略
        1.利用网络工具
        2.设置评价表格
        (三)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
        1.重视创设生活情境
        2.利用课本开展交际
        3.组织小型课堂活动
        (四)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后实践策略
        1.组织生活体验活动
        2.开展采访调查活动
第四章 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实践及反思?
    一、生活化理念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案例
        (一)口语交际专项课实践案例
        (二)口语交际活动课课堂实录
    二、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一)同时开展专项课和活动课
        (二)避免“泛生活化”虚假式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6)初中语文“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寓言教学的内容和意义
    一、寓言教学概念界定
        (一)寓言的定义及特点
        (二)寓言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三)初中寓言教学的目标与建议
    二、初中寓言教学的重要性
第二章 当前初中语文寓言教学问题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
        (一)初中寓言教学的过程说明
        (二)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二、寓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寓意解析范围过宽
        (二)寓言教学模式固化
        (三)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四)阅读兴趣的欠缺
        (五)课外阅读量不足
        (六)寓言解题思维受限
第三章 初中“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的理论探究
    一、“一二三五”的理论基础
    二、“一二三五”的定义及侧重点
    三、“一二三五”的原则
        (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原则
        (二)愉悦放松个性化原则
        (三)自主、合作、探究原则
        (四)读写结合原则
    四、“一二三五”的教学模式
        (一)引导学生明确一个中心——引导学生正确解析寓意
        (二)启发学生围绕两个角度——分析寓言故事类型与语言特点
        (三)建议学生运用三种方式——寓言比较阅读法、讨论评析法、读写结合法
        (四)师生协作开展五个环节
第四章 “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的课例实践
    一、整体课例实践
    二、分段课例实践
        (一)寓言剧形式
        (二)核心问题问答形式
第五章 “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
    一、寓言教学成果分析
    二、寓言教学不足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级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
        1.2.2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1.4.1 移动微型学习理论
        1.4.2 掌握学习理论
        1.4.3 ARCS动机模型
    1.5 可行性分析
        1.5.1 理论上的可行性
        1.5.2 实践上的可行性
第二章 中级汉语口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2.2 中级汉语口语课的课程分析
        2.2.1 教学目标
        2.2.2 教学现状评价
    2.3 中级汉语口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2.3.1 构成要素
        2.3.2 设计原则
        2.3.3 流程图
第三章 中级汉语口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3.1 教学分析
        3.1.1 学习者情况
        3.1.2 学生学习方式及其智能设备使用情况
        3.1.3 教材
        3.1.4 教学目标
        3.1.5 教学内容
        3.1.6 教学重难点
        3.1.7 教学方法设计
    3.2 教学步骤设计
        3.2.1 教学资源整合
        3.2.2 教学视频
        3.2.3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和问题反馈
        3.2.4 复习、问题答疑
        3.2.5 学习成果展示、个性化指导和效果反馈
    3.3 教学设计的实施
第四章 中级汉语口语课的翻转课堂的评估与反思
    4.1 中级汉语口语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估
        4.1.1 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4.1.2 课上学习情况
        4.1.3 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4.2 教学反思
        4.2.1 教师课前准备
        4.2.2 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
        4.2.3 课上活动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任务单
    附录三 反馈单
致谢

(8)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确定
    三、研究目的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意义与方法
    六、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的概述
    第一节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及看图写话教学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看图写话的类型
        三、看图写话的特点
        四、看图写话的意义
    第二节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三节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第二节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认知发展水平局限
        二、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无话可写
        三、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教师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
        五、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创新的教学意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拓展看图写话资源 丰富看图写话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开展看图写话专题
        二、精心选择素材,开展看图写话教学
    第二节 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看图写话训练
        一、基于新课标和学情,开展看图写话训练
        二、实施多维评价,重视评价指导
        三、丰富看图写话教学形式
    第三节 丰富写话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一、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三、调整心态,看图写话写我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序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育戏剧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
        二、文化体验教学
    第三节 总结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对象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一、长期参与
        二、三角检验
        三、自我反思
        四、外部审查
        五、深度描述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第二节 思想基础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三、阅读交互理论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一、《卖炭翁》
        二、《背影》
        三、《愚公移山》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第三节 研究贡献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第四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契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成果导向的理念
        (二)顺应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化”趋势
        (三)符合国家对高素质幼儿园教师的迫切需求
        (四)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成果导向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实习的研究
        (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
        (四)现有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成果导向教育
        (二)教育实习
        (三)教育实习课程设计
        (四)核心能力
        (五)能力指标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思路与分析架构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架构
    二、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访谈法
        (三)德尔菲法
        (四)案例分析法
    三、研究范围与限制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限制
第二章 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
        (一)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现状
        (二)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现状
        (三)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现状
        (四)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现状
    二、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缺少发展性
        (二)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缺乏目标导引,未能有效聚焦预期学习成果
        (三)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缺少规范化指导与管理
        (四)教育实习课程评价:形式化,无法科学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第三章 成果导向: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释义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的内涵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目标教育理论
        (二)能力本位教育
        (三)精熟学习
        (四)标准参照评量
    三、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原则与架构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原则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架构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
        (一)成果导向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理念引领
        (二)成果导向是优化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促进教育实习课程发展的突破口
        (三)成果导向是改善实习生学习体验,激发实习生内在潜力的关键
第四章 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建置
    一、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构建的依据
        (一)专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岗位职责
        (二)领域内专家学者的研究
    二、第一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初步构建
        (一)专家咨询问卷的初步设计
        (二)专家咨询问卷草稿的分析和修正
    三、第二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修订与完善
        (一)专家咨询的流程与步骤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四、第三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确认
        (一)专家咨询的流程与步骤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五、修改后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
第五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建构的设计思路
        (一)领悟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
        (二)定义内部和外部需求
        (三)开展多向度调研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构建的原则
        (一)清楚聚焦
        (二)学生中心
        (三)高度期许
        (四)具体可测量
        (五)沟通凝聚共识
        (六)赋予时代意义与彰显特色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以B1校为例
        (一)案例高校背景分析
        (二)实习生的学习需求
        (三)实例分析
第六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的重构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核心能力需求,构建教育实习课程项目模块
        (二)基于项目模块分析,编制典型任务卡
        (三)基于典型任务完成,促进实习生的顶峰表现
        (四)基于实践材料证明,落实核心能力培养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练习目标的机会
        (二)能达成多项目标
        (三)任务多样化
        (四)符合实习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
        (五)采用各种适当媒介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
        (一)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项目模块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项目模块
        (三)班级工作与学习指导项目模块
        (四)保教研究与专业成长项目模块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的特征
        (一)学习成果: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导航框架
        (二)可操作性: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编制思路
        (三)行动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实施方式
第七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路向
    一、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原则
        (一)清楚聚焦:明确学习成果及预期表现
        (二)扩大机会:弹性回应实习生的个别学习需求
        (三)学生中心:赋予实习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权责
        (四)协同指导:形成共同体,引导实习生获得预期成就标准
        (五)合作学习:协同合作学习,促使实习生向高阶挑战
    二、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条件
        (一)加强教育实习理论研究,优化教育实习方案设计
        (二)引领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强化指导教师遴选与培训
        (三)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与领导,规范实习管理
        (四)重视教育实习课程资源库建设,获得外部支持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
        (一)第一阶段:教育实习前的条件准备与定位
        (二)第二阶段:实习中的过程管理与具体指导
        (三)第三阶段:实习课程成果回顾总结与展示交流
第八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优化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设计思路
        (一)确定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范围
        (二)明确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目的
        (三)明晰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思路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理念
        (一)评价主体:评价是利益相关者协同诊断的过程
        (二)内容定位:评价是检视学习成果目标与标准的过程
        (三)方法实施:评价是研判成果达成度的过程
        (四)信息反馈:评价是提供成果改进资讯的过程
        (五)结果呈现:评价是实习生教育实践能力可视化的过程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
        (二)评价标准
        (三)评价方法
        (四)评价实施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分析研究结论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涵的研究结论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建置的研究结论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教师口语》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肖继飞. 西南大学, 2020(05)
  • [2]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语文教学研究 ——基于江西丰城隍城镇农村小学为对象的调查[D]. 金枝.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与分析[D]. 李嘉旭.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D]. 雷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初中语文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王栋铄. 鲁东大学, 2020(01)
  • [6]初中语文“一二三五”寓言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D]. 张毓. 鲁东大学, 2020(01)
  •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级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研究[D]. 李园园.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研究[D]. 黄孟艮. 苏州大学, 2020(03)
  • [9]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D]. 王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教师口语”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