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基因,两系法制种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论文文献综述
付志远,秦永田,汤继华[1](2018)在《主要作物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实现一系两用,简化制种程序,是农作物杂交种子生产的一种重要资源。简要介绍了主要作物杂交种子生产方式,综述了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两系杂交种子生产上的应用,并探讨了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王凯辉,郭宝生,刘素恩,赵存鹏,宇文小岗[2](2013)在《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育性及其杂种优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是从海陆杂种后代中发现的具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新型核雄性不育系。为探明该新型不育系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及其杂种优势表现,分别在石家庄和叁亚进行试验,研究了不育系的育性变化及其杂交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和耐盐性。结果表明: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在叁亚种植可恢复育性且花粉量大,自交成铃率高,能够自然繁殖;在石家庄表现为雄性不育,没有花粉,自交成铃率为0,不育度100%,且配合力好,恢复源广阔,恢复能力强,可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制种;不育系杂交种F1代育性恢复好,花粉量大,全部能够自然成铃且杂种优势明显,其中,部分杂交种产量高、抗病性好、纤维品质优良、耐盐性强,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张立平,许晨光,赵昌平,张风廷,单福华[3](2011)在《应用水稻基因芯片分析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差异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技术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其育性严格受光周期和温度控制.了解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将促进二系法杂交小麦育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筛选控制不育的关键基因是揭示光温敏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前提.由于小麦基因组信息有限,根据小麦与水稻有较高同源性,尝试利用水稻基因组芯片筛选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冷胁迫响应基因.得到9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胁迫应答、信号转导、代谢等重要生命过程,为解析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了有益信息.利用雄蕊cDNA半定量PCR法验证表明,NADH(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hydrate)脱氢酶亚基4L、锌指富含DHHC(deaf/hard ofhearing connection)结构、线粒体物质运输蛋白、外被体蛋白COPⅠδ(coat proteinⅠδ)亚基和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5个基因,在低温和对照温度下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育性相关候选基因开展下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樊建青,张立平,赵昌平,许晨光,王灵云[4](2011)在《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BS36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要以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为材料,采用卡宝品红压片法研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学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环境下的BS36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细胞形态异常现象较多。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染色体散乱排列,微核、染色体分离不同步。细胞形态异常表现为:二分体时期细胞质不完全分裂,细胞板不平整;四分体时期子细胞大小不一。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异常四分体的比例为62.88%;成熟花粉粒中败育率为89.5%。推测减数分裂期间异常的染色体行为以及细胞形态可能是影响花粉育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张立平,田再民,赵昌平,王丽辉,单福华[5](2010)在《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0育性的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光温敏不育系BS20×Fu3DH群体的289个系为材料,于2005-2006年度种植于北京海淀和安徽阜阳,进行了育性(结实率和结实小穗率)的调查。利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分析该群体中与育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用128对SSR引物,初步构建BS20×Fu3群体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框架图。BSA的结果表明,与育性连锁的3个标记是Xgwm294、Xgwm374和Xgwm44,分别位于染色体2AL、2BS和7DS;采用混合线性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育性进行QTL分析,检测到6个QTL,分布在1AS、2BS、2DL、6AL、6BL和7DS染色体,贡献率为1.1%~12.5%,其中7DS上的QTL与2BS、6AL和6BL上的QTL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综合BSA和QTL分析结果,确定染色体7DS和2BS上的QTL重复性较好、贡献率和互作效应较大,为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状的重要QTL,标记区间分别为Xgwm44-Xcfd14和Xgwm148-Xgwm374,贡献率分别为7.2%~12.5%和2.1%~2.5%。(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罗越华,邓帆,周庭波,陈守才[6](2008)在《野栽远缘杂交来源的反向温敏核雄性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3个来源于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反向温敏不育系R6S、N13S、Tb7S为材料,开展了反向温敏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温敏不育系N13S的育性是细胞核内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Tb7S的育性是受隐性核基因控制的,F2代的育性分离比为9∶7,不育性状表现为2对基因的独立遗传;R6S的F2代育性分离比为37∶27,受细胞核内的3个隐性基因位点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而通过互补作用的独立遗传.为进一步分离、定位及克隆有关这些反向温敏不育基因及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反向温敏不育系奠定了良好的遗传学基础.(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王丽辉[7](2008)在《小麦挑旗期、抽穗期及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小麦BS20/Fu3的DH群体的289个系,分别于2005-2006和2006-2007两个年度将该群体种植于北京和安徽阜阳,田间调查挑旗期、抽穗期和结实率情况,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挑旗期、抽穗期和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进行QTL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挑旗期共有3个主效QTL,分别位于1BL、1DL和6BL,贡献率为3.34%-15.73%;抽穗期共有4个主效QTL,分别位于1BL、1DL、4AL和6BL染色体上,贡献率为4.93%-19.98%。挑旗期与抽穗期共同的QTL位于1BL、1DL和6BL,分别与cfa2129、cfd65和Xgwm58紧密连锁,与cfa2129的遗传距离为3.05-13.05cM,与cfd65的遗传距离为0.05-2.05cM,与Xgwm58的遗传距离为0.06cM。抽穗期位于4AL上的QTL,只在阜阳两年种植的材料中检测到,与最近标记Barc170的遗传距离为1.7cM-6.1cM,可能由于不同生态环境诱导不同基因的表达。挑旗期和抽穗期的QTL基本一致,推测由于基因的多效性或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紧密连锁所致,同时从分子水平验证了两个性状的高度相关性。(2)利用WinQTLCart和QTLNetwork两个软件分析叁种算法的结果,把育性的主效QTL定位在染色体2A、2B、5D、6B、7B和7D上,分别位于2A的Xgwm1053标记附近、2B的Xgwm148-Xgwm374区间、5D上gdm138标记附近和Cfd266-Xgwm583区间及Cfd3-Xgwm292区间、6BS上Wmc494标记附近、7BS Xgwm111-Xgwm537区间,7DS的Xgwm44-Cfd14区间,贡献率分别为8.80%-18.38%、8.56%-13.71%、7.24%-12.12%、18.63%-31.63%、11.65%-15.49%、12.70%-20.22%、4.59-5.34%。并且QTL间存在广泛的互作效应,而7D上的QTL与其他QTL的互作最为突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8-05-01)
周元飞[8](2007)在《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植物雄性不育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其中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和光温敏核雄性不育(Photoperiod and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PTGMS)最具利用价值。20世纪70年代,继李必湖率先发现野败型CMS后,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成功地培育出“叁系”杂交水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石明松1973年首次发现水稻光敏核雄性不育自然突变体,为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另一条新途径。由于PTGMS系的花粉育性会随日长和温度变化而转变,它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不仅可作为不育系用于杂交制种,并且在短日低温条件下能自交繁殖种子;从而使种子生产过程得以简化,可以免去用于产生不育系种子的保持系,即将“叁系”减为“两系”。目前两系法,也已在水稻生产上广泛应用。PTGMS的遗传研究业已表明,农垦58S和农垦58之间杂交后代的育性分离比例呈典型的单基因遗传,而由其衍生的多种不育系,则通常受两对基因控制,且其等位性较为复杂。有关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研究也已有较多报道,然而,尚未涉及大面积应用的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作进一步遗传分析、基因精细定位以及遗传效应评估。本研究首先对用于基因定位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分析体系进行优化,试图改进目前实验过程中样品DNA提取工作量大、实验成本高以及现有SSR标记数量不足等问题;然后,以协青早A、培矮64S等为对照,通过花粉育性镜检观察和种子育性的调查,重点对嘉浙A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性问题作了比较分析;最后,利用两优培九的F_2构建极端隐性雄性不育群体,对光温敏不育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并试图确定其候选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克隆作准备。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套水稻SSR标记应用技术体系,内容包括:(1)大群体DNA样品高效提取;(2)籼粳亚种间SSR标记信息的比较分析及多态性预测;(3)PAGE(Poly-Acrylamid Gel Electrophoresis)及其银染体系的优化。运用这套体系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因此,对分子育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比较了CMS和PTGMS花粉育性的变化趋势,和协青早A(0~11.67%)相比,嘉浙A群体会出现较高正常(可育)花粉率(0~30.00%),正常花粉主要集中在第5和第3枝梗。通过花粉育性与温度相关性分析发现,嘉浙A花粉育性恢复与抽穗前9d~11d田间温度有关,平均温度为25.2±1.4℃时,可育花粉百分率将达到最高值,当平均温度升至29.8±2.1℃时将表现稳定不育。与CMS系相比,培矮64S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长日高温条件下,不同穗位间花粉育性无差异,表现为稳定不育,且典败花粉率占90%以上。培矮64S的正常可育花粉百分率与抽穗前12d~16d的温度变化达最大负相关,自然长日条件下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平均24.8±1.7℃;可育花粉率峰值出现在4月22日(95.00%)和10月18日(87.67%)。杭州安全制种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3.对培矮64S/93-11组合F2和BC_1F_1遗传分析表明,培矮64S的光温敏雄性不育性状受2对隐性重迭基因控制。从F_2代获得320株极端不育单株构建成定位群体,应用SSR为主的分子标记以及极端集团隐性分类法(bulked-extremeand recessive-class approach),进行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合成了72对引物,试验表明有32对多态性引物与pms1连锁。其中pms1与第7染色体短臂上的SSR标记RM6776共分离,且与两侧的连锁标记RM21242和YF11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2cM。查询日本晴基因组序列信息,发现RM21242和YF11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01.1kb,TIGR基因组注释表明,该区间共有14个预测基因;其中的LOC_Os07g12130位点编码一个含DNA结合结构域的MYB类蛋白,通过GO(Gerie Ontology)分析,发现该基因产物与热刺激的敏感反应相关,推测LOC_Os07g12130最有可能是pms1可育等位基因的候选基因。另一对不育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2染色体上,8个SSR标记与pms3连锁,其中RM7018和RM28390分别位于pros3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1.0 cM和4.1 cM。标记基因型与花粉育性和结实率方差分析表明,pms1和pms3基因均表现雄性不育遗传主效应,且前者效应值是后者的1.3~1.4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01)
权威[9](2007)在《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BS210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转换规律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光温敏感时期和光温转换阈值不同,明确小麦光温敏不育的转换规律,可为鉴定、筛选二系杂交小麦安全制种生态区和不育系高效繁种区提供依据。本试验以光温敏不育系BS210为供试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和人工气候室控温控光、以及田间异地分期播种等方式进行了育性转换规律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不育系BS210的温度和光周期的敏感时期是一致的,均为小麦穗分化的药隔至花粉粒单核期;对温度敏感而对光周期作用不明显,属较典型的低温敏感型雄性不育材料,其育性转化的临界温度为10~12℃。药隔—单核期日均温低于10℃表现高度不育。2.不育系BS210在可育环境条件下繁殖,在敏感期如遇短暂低温(8℃持续1d以上),将会导致自交结实率的大幅下降,影响繁种产量;在不育环境条件下如在敏感期遇到短暂高温(23℃持续4d以上),会导致自交结实率上升,影响制种纯度。3.异地分期播种试验确定出不育系BS210的繁种、制种安全播期为:北京顺义地区的安全繁种播期为10月1日以后,北京海淀地区的安全繁种播期为10月30日以后,安徽阜南地区的安全制种播期为10月20日之前,云南丽江的安全制种播期为10月5日之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7-05-01)
田再民[10](2007)在《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如产量、生育期、品质性状等均为数量性状,由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为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遗传规律,充分利用和改良光温敏不育系。本研究以不育系BS20为母本,F3为父本,在父母本间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以BS20/F3的双单倍体群体(DH)为作图群体,建立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对北京和安徽阜阳两地结实情况调查,对小麦光温敏核雄性育性进行QTL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从1082对SSR引物中筛选在父母本中有多态性的引物,其中Xgwm引物多态性个数为83个、Wmc引物72个、Barc引物43个、Cfd引物22个、Gdm引物9个、Cfa引物6个、Dp引物1个。(2)用有多态性的引物检测DH群体的分离情况,并采用QGA_CN软件对标记结果进行连锁分析,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分布于小麦17条染色体(除4B、4D、6D、7A),包含100个标记,总长度为1631.8cM,标记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6.3cM。(3)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构建叁个DNA池,按北京、阜阳育性建立恢复池、北京不育池和阜阳不育池,筛出的引物分布在2A、2B、7D等染色体上。(4)对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进行QTL分析:用WinQTLCart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8个QTL,其中主效QTL为7个,分布于2A、2B等染色体,LOD值为2.6-13.3,贡献率为9.1-29.7%。用QTLNetwork软件对小麦育性的QTL分析,共检测到8个QTL,其中主效QTL为4个,分布在2B、7D等染色体,贡献率为1.1-12.5%。综合BSA及QTL分析的结果,将主效QTL定位在2A、2B、7D染色体上。(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7-05-01)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是从海陆杂种后代中发现的具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新型核雄性不育系。为探明该新型不育系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及其杂种优势表现,分别在石家庄和叁亚进行试验,研究了不育系的育性变化及其杂交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和耐盐性。结果表明: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在叁亚种植可恢复育性且花粉量大,自交成铃率高,能够自然繁殖;在石家庄表现为雄性不育,没有花粉,自交成铃率为0,不育度100%,且配合力好,恢复源广阔,恢复能力强,可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制种;不育系杂交种F1代育性恢复好,花粉量大,全部能够自然成铃且杂种优势明显,其中,部分杂交种产量高、抗病性好、纤维品质优良、耐盐性强,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论文参考文献
[1].付志远,秦永田,汤继华.主要作物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8
[2].王凯辉,郭宝生,刘素恩,赵存鹏,宇文小岗.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育性及其杂种优势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3
[3].张立平,许晨光,赵昌平,张风廷,单福华.应用水稻基因芯片分析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差异表达[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
[4].樊建青,张立平,赵昌平,许晨光,王灵云.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BS36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研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
[5].张立平,田再民,赵昌平,王丽辉,单福华.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0育性的QTL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
[6].罗越华,邓帆,周庭波,陈守才.野栽远缘杂交来源的反向温敏核雄性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研究[J].贵州科学.2008
[7].王丽辉.小麦挑旗期、抽穗期及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QTL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8].周元飞.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7
[9].权威.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BS210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10].田再民.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QTL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