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用趋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语用界面,“分相论”,“综观论”
语用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兰晶,罗迪江[1](2018)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语用界面研究的趋向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于当代语用学的发展与演变,本文试图揭示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语用界面研究的趋向特征:首先,"分相论"与"综观论"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其次,"综观论"的扩张与"语用界面"的建构;最后,跨学科性研究方法的系统运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春龙[2](2017)在《叁点一线,让语用训练趋向集中——以苏教版四年级《田园诗情》一文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用"教学理念的浸润下,阅读教学逐步向写作本位迈进。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就应该历经叁个层级的价值训练点:学教训练点、读写结合点和视野拓展点,将每篇文本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都落在实处,为阅读教学点亮一盏明灯。本文提出要聚焦学教训练点,夯实学生认知能力;凸显读写结合点,夯实学生写作能力;强化视野拓展点,夯实学生解读能力,从而让语用训练趋向集中。(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期刊2017年03期)
詹书权[3](2013)在《英语商务合同中多介词和多介词词组句的语用趋向及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商务合同语体严肃、简洁和缜密,大量使用介词和介词词组。英语商务合同的翻译必须针对其特点,在把握不同介词和介词词组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句内语境对多介词和多介词词组句进行拆解,厘清各介词词组的功能,完成语际转换后再进行汉语语内重组,以达到英语商务合同汉译的有效性目的。(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21期)
宋晖,张新红[4](2011)在《语用学研究趋向多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宋晖 通讯员张新红) 7月21-24日,第十二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年会在山西大学举行。这届会议由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主办,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220余名学者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主题为“语用学的跨学科研究”,主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1-07-28)
高艳[5](2007)在《趋向补语“来”“去”使用不对称的语用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来”“去”是一对形式对称、意义对应的趋向动词,它们使用的几率应当是均等的,但在现实语料中,“来”“去”作补语(包括带“来”“去”的复合趋向补语),“来”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去”,这种在使用上呈现出的不对称现象与语篇的语体有密切联系,是运动参照点的选择与叙述方式相一致的结果,有时语用学上的礼貌原则也在起作用。(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刘兴凯[6](2006)在《试论逻辑的语用趋向——从哲学与逻辑的互动维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逻辑与哲学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某种逻辑观念的形成与存在常常有与之相应的哲学学说为其理论后承,而特定的逻辑观念反过来又为新的哲学观念的产生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依托。逻辑受命于哲学的“危难”时代,而哲学的“动乱”又造就了逻辑的“英雄”地位;哲学的语用化带来的是逻辑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视角对逻辑的语用发展方向做出一种趋向性解读。(本文来源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刘兴凯[7](2006)在《试论逻辑的语用趋向——从哲学与逻辑的互动维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逻辑与哲学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某种逻辑观念的形成与存在常常有与之相应的哲学学说为其理论后承,而特定的逻辑观念反过来又为新的哲学观念的产生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依托。逻辑受命于哲学的“危难”时代,而哲学的“动乱”又造就了逻辑的“英雄”地位;哲学的语用化带来的是逻辑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李道新[8](1993)在《从语用学角度看17年文学语言的公众化、社会化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17年的文学语言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作家们浅近的语言素养和大众化的艺术趣味、17年文学作品表达对象及语境的单一、读者的欣赏水准及审美要求的低俗、文学语言形式在风格和方式上的始终不一致等等现状,导致了17年文学语言的公众化、社会化趋向。公众的、社会的文学语言在17年既有其不可忽视的进步性,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失落了语言的个人风格和地域色彩,为17年文学的发展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3年02期)
语用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语用"教学理念的浸润下,阅读教学逐步向写作本位迈进。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就应该历经叁个层级的价值训练点:学教训练点、读写结合点和视野拓展点,将每篇文本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都落在实处,为阅读教学点亮一盏明灯。本文提出要聚焦学教训练点,夯实学生认知能力;凸显读写结合点,夯实学生写作能力;强化视野拓展点,夯实学生解读能力,从而让语用训练趋向集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用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1].兰晶,罗迪江.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语用界面研究的趋向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2].张春龙.叁点一线,让语用训练趋向集中——以苏教版四年级《田园诗情》一文的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
[3].詹书权.英语商务合同中多介词和多介词词组句的语用趋向及汉译[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4].宋晖,张新红.语用学研究趋向多元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5].高艳.趋向补语“来”“去”使用不对称的语用考察[J].晋中学院学报.2007
[6].刘兴凯.试论逻辑的语用趋向——从哲学与逻辑的互动维度解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
[7].刘兴凯.试论逻辑的语用趋向——从哲学与逻辑的互动维度解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8].李道新.从语用学角度看17年文学语言的公众化、社会化趋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