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指标对比

11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指标对比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1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杰[1](2021)在《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业对于推动我国上下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房价过快攀升会严重妨碍我国上下游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许多调控房价的政策,但是房价仍旧持续攀升,调控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例如,2014.11至2015.10,央行六次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催生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的热度,致使当地房价上升,与此同时,我国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严重积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加之房地产市场的特殊地位,使得其与我国经济增长和我国经济稳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近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住房消费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持续较低,居民的储蓄率长期处于居高不下的境地。在预算约束下,居民的消费水平低迷、储蓄率居高不下将会影响住房需求,进而对房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非住房消费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性差异。本文主要深入研究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在其理论方面,将住宅区位理论、羊群效应理论、生命周期假说以及持久收入假说作为其理论基础,并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剖析非住房消费如何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并进行传导机制分析,为接下来本文所需要进行的实证检验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本文基于宏观面板数据(1999—2018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面板模型,并依据房地产调控政策特点和房地产发展特征等因素将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实证研究并分析非住房消费对房价影响的东中西差异,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非住房消费,实证研究分析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对于房价影响的东中西差异以及在不同时期下这四种类型的消费对于我国房价影响的东中西差异,并且解释了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我国非住房消费会显着的抑制房价,并且非住房消费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房价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我国东部地区。其次,在对非住房消费细化研究中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房价受到医疗保健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而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房价分别受到食品消费、文教娱乐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最后,对东部地区来说,在时期(1999—2007)阶段、时期(2008—2014)阶段医疗保健消费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大,时期(2015—2018)阶段衣着消费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大。对中部地区来说,在时期(1999—2007)阶段、时期(2015—2018)阶段食品消费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大,在时期(2008—2014)医疗保健消费对房价抑制作用最大。对西部地区来说,在时期(1999—2007)阶段医疗保健消费对房价抑制作用最大,在时期(2008—2014)阶段和时期(2015—2018)阶段,文教娱乐消费对房价抑制作用最大。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消费模式,提高居民收入;协调城市群发展,发挥东部地区经济辐射功能;积极遏制中部地区房地产投机势头;调节西部地区房地产供需结构,保障住房有效供给。

邹冰宇[2](2021)在《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转移支付研究 ——以我国东、中、西部15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本公共服务”一直来是我国政策中的重要议题,如今在十九大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均等化目标以及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再次确立显着提升均等化水平的主要目标,均等化的实现已提上日程。区域间均等化作为均等化的三大主线之一,它的加速推进同样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而在推进过程中财政转移支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区域这个范围的界定,则是选择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视角。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从理论上丰富均等化和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相互作用机制,并依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来评价现阶段财政转移支付的效果,从国家整体层次发现问题,不仅可以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各大经济区和各省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本文先从梳理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区域间均等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内涵,再结合福利经济学等理论,探讨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作用机理。接着构建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衡量指标体系,了解自均等化提出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的6个单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其中每个区域选取了5个省份作为代表。同时利用年度转移支付的相关数据,了解中央对下转移支付、中央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转移支付的规模和结构,并剖析了目前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之后以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作用机理为基础,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移支付对于我国区域间均等化的优化程度。最后结合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包括:一是东部、中部均与西部逐年消除区域间差距,而东部与中部差距拉大的较为明显;二是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形成的因素有区域人口因素、区域经济因素、区域财政因素等;三是我国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政策可分为以区域间均等化为导向的转移支付政策提出阶段、以加速区域间均等化发展的转移支付政策完善阶段和以实现区域间均等化目标的转移支付政策深化阶段;四是我国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可分为2003—2011年、2011—2018年、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五是当前我国转移支付体制存在着结构调整缓慢、衔接不紧密以及资金使用绩效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快调整改革与适应进程、完善资金使用绩效监督管理等措施进行完善,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区域间均等化。此外,本文有以下几个创新点,一是“衡量区域内均等化水平——了解区域间均等化差异——分析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层层递进的思路框架更能反应出我国转移支付对于区域间均等化实现效用的实际情况。二是参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选取相对契合的指标项以对当前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最真实体现。三是本文计量模型的设立凸显出转移支付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两点特性,实证结果更为的精准。

周贺[3](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产业集聚作为既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又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的重要经济变量,与房地产价格上涨存在着紧密的理论关联。同时,产业集聚作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化特征之一,代表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包括为解释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提供新视角与新证据,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分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为不同城市结合实际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界定人口集聚、房地产和房地产价格相关概念后,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重视现实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和门限效应表现;选取合适经济变量,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应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获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我国产业集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房地产价格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明显,除北京和海南外,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明显大于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除了河南、安徽、内蒙古、陕西等省份表现较好外,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其他省份制造业集聚水平均较低。与制造业不同,以开发建设为主导的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普遍具有较高的集聚水平。而金融业因其强大的中心集聚力,导致金融业集聚不仅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带内省际差异,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集聚表现出与金融业相似的特点,且其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冷热密切相关。根据各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对比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东部省份的房地产价格分化严重,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成本数据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二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影响。理论上,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居民的房地产购买能力和数量,从而提升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同时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融资成本,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因此,产业集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地产价格。以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集聚对房地产集聚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集聚影响不显着,这反映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更能够长期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我国房地产价格水平的上涨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实体经济支撑的。考虑到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关系,对模型内生性进行讨论,并采用新的核心解释变量测量方法和变更样本时间跨度的方式再次进行估计,发现研究结论是稳健的。此外,工资收入、财富水平、建筑成本、土地成本均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房地产价格的供需决定理论的预期结论相一致。三是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机制变量。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是经济集聚理论成立的两大基础,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推动了人口集聚的发生,人口的居住需求又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产业集聚推动政府平衡工业用地与住宅土地供给,由于新增土地出让收入具有政府财政平衡和补贴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这强化了政府提高土地价格的城市土地经营动机,进而推高了房地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能够部分的传导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作用于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机制。四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限效应特征,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城市在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异质性能够影响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大小,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存在着异质性影响。选取产业集聚水平、人口集聚水平和土地成本等反映城市异质性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条件的变量为门限变量,实证结果证实了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异质的,研究还发现对于大多数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城市总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人口集聚水平较低和土地成本较低,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影响更大。分产业来看,制造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不高时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金融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高于某一门槛后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则日益增强,这与产业升级理论下的城市经济发展现实相一致,对于北京上海等产业集聚度高的城市来说,金融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城市,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集聚发展能够显着的拉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产业集聚差距和房地产价格差距。二是重视人口集聚对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好大中城市流入人口的住房问题。三是重视大中城市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导致的房地产价格攀升问题,合理解决地方政府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补贴工业用地开发成本,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问题,彻底遏制地方政府提高土地价格、助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土地经营动机。加强顶层设计和对财税制度、官员晋升评价、中央地方事权划分、土地性质变更出让等多项重要经济制度的系统性改革,将房地产回归到居住属性的普通商品,实现“房住不炒”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

王慧翔[4](2021)在《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庞大的住房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相关产业链条十分丰富,可以极大带动相关投资和消费,促使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过度投机的问题,导致我国整体房价过高,存在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为了促使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各地区房地产业的调控结果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对货币政策冲击在房地产业的传导机制展开研究,探讨各地区房地产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就显得尤其重要。金融加速器效应是指信贷市场存在的摩擦可能会放大金融市场冲击对真实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首先,分别阐述了金融加速器的理论假设和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结合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模式、信贷特点、资产负债表情况论证其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合理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人口因素、政策支持以及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上的差异,发现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理论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然后,根据金融加速器机制,选取了我国宏观货币政策、房地产业净资产、房地产业信贷规模、房地产业产出水平的相关指标,化繁为简,构建了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的传导机制并分两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选取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宏观货币政策和全国房地产业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构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并展开论证,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相比,SVAR模型不仅可以加入有经济意义的限制,还可以考虑变量之间的当期关系,使分析论证更具有逻辑性。第二部分选取了1999年1月至2018年12月宏观货币政策和各省房地产业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构建了全域向量自回归(GVAR)模型并展开分析,与SVAR模型相比,GVAR模型可以将各地区通过权重矩阵连接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全域变量对系统内各地区的冲击,更符合我国各地区经济高度互联的现实情况。第一,我们通过S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了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货币政策冲击→房地产企业净资产水平→房地产业信贷规模→房地产业产出水平”的金融加速器传导机制。第二,SVAR模型的正交脉冲响应结果也证明了货币政策冲击会通过我国房地产业资产负债表途径被传导放大,即房地产业存在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根据累计脉冲响应结果,我们计算了该时期我国房地产业整体金融加速器效应约为0.033%,即货币政策正向变动一个单位,通过资产负债表途径,会最终引起我国房地产业产出增加约0.033%。第三,我们通过GVAR模型的弱外生性检验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业具有弱外生性。广义脉冲响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房地产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房地产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房地产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略高于中部地区。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针对我国房地产业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出谋划策。

高洁[5](2020)在《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研究 ——以我国典型高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铁为人才、知识的交流提供便利,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知识、技术为基础,因此二者关系紧密。研究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对我国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规划高速铁路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研究层面,论文分析了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机理。从高铁压缩时空距离、提升城市可达性入手,详细阐述了高铁通过扩大沿线城市市场规模、加速区域间人才流动、强化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通过“市场拥挤”和“虹吸效应”两方面促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散。在实证研究层面,论文以就业密度指数作为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提升,空间布局存在差异。其次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我国不同区域内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方向,以及主要受高铁作用的行业。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高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中部和东北地区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对西部高铁城市而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出现小规模的扩散。(2)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存在时滞性,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明显。(3)我国不同区域内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主要作用行业存在差异。其中东、中部地区主要作用行业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东北地区主要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西部地区主要为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

周逸欣[6](2020)在《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提升已经不是唯一的发展重点,政府和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毫无疑问是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得核心。另一方面,我国是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劳动力人口素质水平也普遍的参差不齐。一味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所引起就业形势的变化可能使得就业情况更加严峻。本文梳理制造业升级与就业数量的三个维度的影响机制:产出规模通过就业弹性来影响吸收就业;制造业结构升级通过新产业的吸收就业效应和旧产业淘汰就业效应来影响就业数量;技术进步通过建立CES函数并结合劳动力供求模型来分析对就业数量的影响。然后,用具体的数据和图表论证我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并采用制造业产业升级2008-2016年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到东、中、西部地区相结合的视角,建立模型并逐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1)尽管我国制造业产值集中于东部地区,但是继续扩大产出规模仍旧能吸引更多就业。但是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大资本投资会抑制吸纳就业数量,而中、西部地区加大资本投入还能吸收就业;(2)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使其不断地从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化,可以吸收大量的就业,但是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高技术产业分布极其的稀少,因此西部地区仍旧要大力发展低技术行业来吸收就业。同时要控制低技术行业向高技术行业转化的速度,如果结构变动的速度过快,会造成大量失业的局面;(3)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吸收更多的研发人员。每一个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都能进一步的吸收就业人口。建立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我国要做好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开拓新兴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工作。扶持大量新兴制造业吸收更多就业人口,同时也要注意这一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防范结构性失业风险。建立好高校对制造业人才的输送机制,统筹安排全国东、中、西各区域的差异互补,最后要完善制造业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机制。

孙睿[7](2020)在《扩张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衰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受到显着冲击。面对经济下滑、政府财力不足的困境,我国于2009年推出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引发地方政府投资迅速扩张,债务规模大幅增加。同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骤增62%,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十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愈演愈烈,债务规模不断扩张,债务风险不断积累,给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增添了不少压力。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是否还有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债务风险已成为学者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决定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试图评估我国当前债务风险,从而为决策者制订政策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前两章是背景提出和文献综述。本文的逻辑是先通过文献梳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随后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客观的描述性统计;接着在前人的成果之上通过数理模型的建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二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债务的关系,最后评估当前我国的债务风险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为我国当前化解债务风险提供启示。本文的第三章对我国债务的规模、成因、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首先从规模上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债务增速较快,但是负债率低于国际警戒线,属于风险可控的范围。随后本章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四个方面因素,分别为:制度方面的因素、政策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最后笔者从债务总量、债务类型、地区结构和偿还方式四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本文的第四章是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一个机理分析,文章从一个长期的机理模型——Lin世代交叠模型和一个短期的机理模型——IS-LM-BD这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府债务是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同时探讨了一个债务可持续增长的机理,分析了债务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持续推动经济增长,为后面我国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帮助。本文的第五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性GMM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进行考察,同时分析了在不同区域背景的差异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变化。本章得出:(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促进的,但超过这个临界值地方政府债务会抑制经济增长;(2)当前我国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东部地区较为发达,债务承受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债务风险承受能力要低一些;(3)我国西南地区的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高于东北地区,且我国西南地区的债务承受风险能力要高于东北地区。这表明在东北地区,继续增加债务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本文第六章是考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本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维度为基础构建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并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2011-2018年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一个测算,随后通过普通面板模型和系统性GMM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和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如下:(1)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较不平衡,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显着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2)2011-2018这八年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有所提高;我国东中西的经济增长质量差距有所减小,然而南北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开始扩大;(3)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也是非线性的,在负债率38.3%以下时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可以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超过这一临界值经济增长质量可能会有所下滑,我国总体经济增长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第七章是探讨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本章通过改进后的KMV模型对我国各省市未来3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我国东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小,可持续性较好,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大,可持续性较差;(2)在可支配比例25%的情况下,仅凭借地政府自身的财政收入作为偿还债务的唯一来源,我国东北和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必然会发生债务违约;(3)在加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情况下,我国各省份均不再有债务违约的风险,债务可持续性良好。最后本章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应对措施从而给未来我国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提供启示。本文第八章是全文的总结,并针对我国当前债务化解提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这三点建议,最后对未来我国债务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雪晴[8](2020)在《高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截止2017年,我国高铁建设里程以2.5万公里的成绩位居世界首位,成功实现由高铁“跟随者”转向高铁“引领者”。目前从国内外学者对高铁建设的研究可知,高铁开通可以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信息、人才、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从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创新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对刺激区域经济增长,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创新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创新结构还较为落后,国家整体创新水平不高。我国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困难、信息不对称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各区域创新发展迟滞,高铁开通可以加快资本、信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有利于解决创新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理论上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研究高铁与创新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我国高铁网络布局和完善创新驱动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距,而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高铁创新效应异质性的研究就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缩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高铁的区域创新效应进行研究。理论研究部分,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深入探究了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部分,以2003-2017年我国283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PSM-DID法,探究了以下问题:(1)研究全国范围内高铁开通对创新的影响效应;(2)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比较高铁创新效应的区域异质性;(3)设置高铁开通和经济环境的交互项,进一步分析社会经济环境对高铁创新效应的区域异质性;(4)设置新的高铁开通虚拟变量来表示逐年开通的高铁情况,进而探究高铁创新效应的时间趋势。(5)设置以两年、两年和七年为期的高铁开通虚拟变量来表示2007-2008年、2009-2010年和2011-2017年三个期间高铁开通情况,进一步考虑在不同年份整体经济的影响下,高铁创新效应的时间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创新活动特征,发现高铁开通主要通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融资成本、加强区域间信息交流、推动高素质人才流动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来促进一个区域的创新活动。(2)我国高铁开通对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创新活动的原生动力不够强,创新活动发展还主要依靠政府支持。(3)我国东、中、西部高铁开通均对创新有显着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在东部地区最弱,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说明高铁开通促进经济更往西部聚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4)经济社会环境对高铁创新效应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东、中部地区创业活跃度有助于市场主体利用高铁开通带来的便利进行创新,西部地区科教资源、工业化水平和政府投入更有助于市场主体利用高铁开通带来的便利进行创新。(5)高铁开通对创新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在开通前期高铁创新效应不显着,但开通时间越久,高铁创新效应越显着且促进作用越强。同时,在进一步考虑不同年份整体经济的情况下,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有着更加显着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结论,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来优化高铁网络布局和促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罗春涛[9](2020)在《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建筑业所做出的贡献,建筑业的兴起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及社会资源。其高效运转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建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各大省市地区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市场环境良莠不齐,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区域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建筑业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持续存在与不断扩大,阻挡了我国建筑行业持续且稳定发展的步伐,因此,系统全面的研究我国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变化,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建筑业整体效率,促进建筑业区域均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的目的是:基于选取的评价方法、构建的评价模型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建筑业效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文章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建筑业效率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明确了研究主体,然后结合建筑业自身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对评价方法进行比选,最后选择并重点阐述了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2)其次,根据文章的研究目的及选取的评价方法构建建筑业效率评价模型,根据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及我国建筑业发展内部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初选指标体系。然后运用SPSS回归分析法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建立系统全面且行之有效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3)然后,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2008-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建筑业统计年鉴》上收集相关的投入产出数据,以我国建筑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8年作为观察期,运用DEA-VRS模型分别从全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省市地区三个维度对建筑业效率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反映出我国建筑业投入产出现状。然后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收敛、收敛分别从空间特征分布、变异系、趋同性三个方向进一步分析我国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整体效率不高,在规模效率普遍偏高的情况下,纯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是建筑业综合效率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均具有显着的收敛,建筑业效率的变化趋于稳定,差距减小;东部地区没有通过绝对收敛性,而西部地区没有通过条件收敛性检验。(4)最后,文章根据我国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变化的测算分析结果,针对全国、东部、中西部三个层面,分别从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建筑业市场,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建筑业区域均衡发展,提高科技化水平、提升建筑业技术含量,建立信息化平台、提高建筑业现代化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建筑业效率、促进建筑业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施腾[10](2020)在《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单纯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早已难以为继,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向技术进步驱动是解决我国刚性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经济学认为,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是“由大到强”的关键,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体现,一般由产出与综合投入要素之比度量,反映的是经济增长中不能被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增长所解释的部分,主要包括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内容,被广泛应用于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研究之中。因此,本文将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内来研究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本文系统梳理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成果发现,现有文献普遍选取全国分省面板数据来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问题,而从县域视角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较为匮乏。笔者认为,从县域视角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理应成为一个更优选择。首先,我国行政制度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县级单位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从县域视角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问题理应更为合适;其次,我国县域受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不同影响,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始终贯穿于县域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天然的差异性可以为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原材料;最后,县域层面可以提供更多的样本资料,使得估计结果更加稳健、结论更加可靠。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县域视角出发,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采用2008-2016年我国16个省份89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从全国以及分区域两个层面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促进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整体以及分区域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从全国范围内来看,2008-2016年间,我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5.6%,并于2013年达到7.7%的最高水平,其后增速有所收窄,但仍维持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表现优于东、西部地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5.9%以及5.8%。(2)技术进步是我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技术进步始终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年均增长9.0%,而技术效率长期处于恶化状态,年均下降3.1%。分区域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的差异并不显着,中、西部地区表现略优于东部,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8%、10.8%以及6.1%;技术效率方面产生分化,东部地区表现显着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东、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2%、-3.9%、以及-4.6%。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分区域层面来看,技术进步都是驱动我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改善十分有限。(3)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村经济集聚是促进我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村经济集聚等指标的系数估计值均为正,且都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村经济集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政策建议:(1)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加大重要农业专利技术发明的保护力度,健全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让一系列重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2)重视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技术效率提高。重视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重点解决好农民和现代农业的衔接难题;(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质量农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1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1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二、消费行为研究
        三、房地产价格与消费关联性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三、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传导机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房地产价格
        二、住宅商品房
        三、消费行为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羊群效应理论
        二、区位理论
        三、生命周期假说
        四、持久收入假说
    第三节 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及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一、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分析
        二、住宅商品房需求分析
        三、住宅商品房供给分析
    第二节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房价与非住房消费关系分析
    第二节 实证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一、实证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说明
        三、变量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第三节 模型估计及回归分析
        一、模型估计
        二、回归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一、实证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说明
        三、变量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四、模型估计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不同类型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比较实证分析
        二、不同时期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比较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区域消费模式,保障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二、协调城市群发展,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功能,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三、加大中部地区住房投机抑制强度,保障居民正常住房需求
        四、调节西部地区住房供需结构,保障住房有效供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转移支付研究 ——以我国东、中、西部15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
        1.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1.2.3 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均等化效用的研究
        1.2.4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主要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基本公共服务
        2.1.2 区域间均等化
        2.1.3 财政转移支付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财政分权理论
        2.2.3 公平与正义理论
    2.3 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作用机理
        2.3.1 转移支付与区域间均等化的内在逻辑
        2.3.2 不同形式下转移支付的优化效用
第3章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差异分析
    3.1 均等化水平的衡量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1.2 衡量体系的构建
        3.1.3 衡量方法的选用
    3.2 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及均等化现状
        3.2.1 基本公共教育
        3.2.2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
        3.2.3 基本社会保险
        3.2.4 基本劳动就业
        3.2.5 基本医疗卫生
        3.2.6 基本社会服务
    3.3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
        3.3.1 区域间差异的测算
        3.3.2 区域间差异的分析
        3.3.3 区域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4章 财政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分析
    4.1 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
        4.1.1 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变
        4.1.2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4.1.3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结构
    4.2 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实证分析
        4.2.1 面板模型建立
        4.2.2 模型回归估计
        4.2.3 回归结果分析
    4.3 现阶段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新要求及问题
        4.3.1 现阶段对于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新要求
        4.3.2 当前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完善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5.1 加快省对下转移支付结构调整进程
    5.2 促进转移支付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
    5.3 完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监督管理
第6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2.1.2 房地产
        2.1.3 房地产价格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2.2.1 产业区理论
        2.2.2 工业区位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5 竞争优势理论
    2.3 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相关理论
        2.3.1 供需理论
        2.3.2 地租与竞租理论
        2.3.3 城镇化理论
第3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性分析
    3.1 房地产市场的形成阶段
    3.2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
    3.3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主导阶段
    3.4 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阶段
第4章 我国产业集聚测量和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
    4.1 中国产业集聚程度现状
        4.1.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
        4.1.2 我国不同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表现
    4.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4.2.1 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
        4.2.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4.2.3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省际差异分析
第5章 不同产业集聚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实证研究
    5.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影响房地产的购买需求
        5.1.2 影响房地产的供给
        5.1.3 理论模型
    5.2 面板数据模型及估计方法
        5.2.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5.2.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城市样本选择
        5.3.2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5.3.3 相关性分析
        5.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5.4.1 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5.4.2 内生性处理与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机制的实证研究
    6.1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制分析
        6.1.1 产业集聚通过人口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
        6.1.2 产业集聚通过土地供给影响房地产价格
    6.2 中介效应检验
        6.2.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6.2.2 中介变量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
        6.3.2 土地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7章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影响
    7.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7.1.1 城市异质特征与外部条件差异
        7.1.2 产业集聚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
    7.2 非线性实证模型构建
        7.2.1 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介绍
        7.2.2 门限变量选取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产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7.3.2 不同行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金融加速器效应存在性相关研究综述
        1.2.2 金融加速器效用差异性相关研究综述
        1.2.3 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综述
        1.2.4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区域差异性理论分析
    2.1 金融加速器相关理论基础
        2.1.1 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发展
        2.1.2 金融加速器理论的相关假设
        2.1.3 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
    2.2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理论分析
        2.2.1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概况
        2.2.2 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指标的量化分析
        2.2.3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合理性
    2.3 我国房地产业区域差异的量化分析
        2.3.1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
        2.3.2 地区人口因素差异情况
        2.3.3 开发投资水平差异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整体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研究
    3.1 SVAR模型的选取
    3.2 变量的选取
    3.3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4 SVAR模型的构建
        3.4.1 确定变量次序
        3.4.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3.4.3 Johansen序列协整检验
        3.4.4 滞后阶数的选取
        3.4.5 Granger因果检验
        3.4.6 构建方程
        3.4.7 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3.5 脉冲响应分析
    3.6 方差分解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区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差异性实证分析
    4.1 GVAR模型的选取
    4.2 模型的构建
    4.3 变量的选取
    4.4 数据选取和处理
        4.4.1 数据的选取
        4.4.2 数据的处理
    4.5 模型检验
        4.5.1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5.2 滞后阶数的选择
        4.5.3 弱外生性检验
    4.6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保持中性的房地产业货币调控政策
        5.2.2 改变房地产企业现有的运营模式
        5.2.3 构建房地产企业多元的筹资渠道
        5.2.4 提高房地产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5.2.5 制定差异化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研究 ——以我国典型高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成果与不足
        1.5.1 论文成果
        1.5.2 存在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
        2.1.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2.1.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2.2 关于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业作用的研究
        2.2.1 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业作用的理论研究
        2.2.2 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业作用的实证方法研究
    2.3 关于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机理
    3.1 高铁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性及联系
    3.2 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途径
        3.2.1 扩大市场需求
        3.2.2 促进人才流通
        3.2.3 强化创新驱动
    3.3 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散的作用途径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典型高铁沿线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现状
    4.1 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典型高铁选取
    4.2 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2.1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2.2 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对比
    4.3 中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3.1 京广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3.2 中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对比
    4.4 东北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4.1 哈大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4.2 东北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分析
    4.5 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5.1 西部典型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5.2 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选取
    5.2 实证模型构建
        5.2.1 双重差分模型
        5.2.2 倾向得分匹配法
        5.2.3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设定
        5.2.4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3 我国高铁对东部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3.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3.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3.3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总体作用分析
        5.3.4 京沪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4 我国高铁对中部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4.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4.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4.3 京广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总体分析
        5.4.4 京广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5 我国高铁对东北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5.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5.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5.3 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总体作用分析
        5.5.4 哈大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6 我国高铁对西部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6.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6.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6.3 西部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总体作用分析
        5.6.4 西部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7 稳健性检验
    5.8 实证结果比较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法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法
        (3)比较分析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制造业的定义
        2.1.2 劳动力就业数量
        2.1.3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述
3 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变动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制造业产业规模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3.2 制造业技术进步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3.2.1 基本模型的设定
        3.2.2 劳动力需求分析
        3.2.3 劳动力供给分析
        3.2.4 劳动力供给需求平衡分析
        3.2.5 总结
    3.3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4 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4.1 制造业产出规模的基本现状
        4.1.1 制造业产出增长
        4.1.2 制造业的产业就业弹性
        4.1.3 制造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
    4.2 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现状
        4.2.1 制造业结构变动方向
        4.2.2 制造业结构变动速度
    4.3 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测算
        4.3.1 测度方法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 制造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 平稳性检验
    5.5 协整检验
    5.6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5.6.1 全国层面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回归结果
        5.6.2 东、中、西层面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回归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吸收更多制造业就业人口
        6.2.2 注重制造业产业调整速度,提升人力资本
        6.2.3 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解决东、中、西地区的制造业就业难题
        6.2.4 建立起高校专业调整和人才培训机制
        6.2.5 完善制造业劳动力失业和再就业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7)扩张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一)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是正面的
        (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是负面的
        (三)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是中性的
        (四)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是非线性的
        (五)文献小结
    二、关于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研究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测度和预警研究
        (四)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评估研究
        (五)文献小结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成因与现状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一)总体规模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三)隐性债务和城投债规模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
        (一)制度性的因素
        (二)政策性的因素
        (三)管理方面的因素
        (四)其他方面的因素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一)债务总量
        (二)债务类型
        (三)地区结构
        (四)偿还方式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一、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机理分析
        (一)生产部门
        (二)消费部门
        (三)政府部门
    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机理分析
        (一)产品市场(IS曲线)
        (二)货币市场(LM曲线)
        (三)政府债务平衡(BD曲线)
        (四)基于IS-LM-BD模型债务短期机理分析
    三、政府债务的可持续增长机理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差异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引言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估算
    三、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平衡点
    四、实证检验
        (一)计量模型与变量选取
        (二)回归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研究
    一、引言
    二、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
        (一)经济增长质量指标构建理论基础
        (二)经济增长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三、熵权TOPSIS法计算原理
        (一)熵值法确定权重
        (二)TOPSIS法进行决策方案的选择
    四、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五、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三)回归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扩张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应对
    一、引言
    二、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理
    三、未来3年我国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一)可支配财政收入的瞬时增长率μ_R与波动率σ_R
        (二)地方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R_t
        (三)应偿还的债务规模B_t
        (四)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数据瞬时增长率μ_s与波动率σ_s
        (五)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规模S_t
        (六)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的计算
    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对
        (一)我国当前债务风险治理措施
        (二)江苏镇江的债务风险化解案例启示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一、本文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短期对策
        (二)中期对策
        (三)长期对策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8)高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主要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1.2 外部性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创新的相关研究
        2.2.2 高铁建设的相关研究
        2.2.3 高铁开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我国高铁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3.1 高铁发展现状
        3.1.1 高铁发展历程
        3.1.2 高铁发展现状
    3.2 区域创新现状
        3.2.1 创新投入现状
        3.2.2 创新产出现状
第四章 高铁开通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
    4.1 创新活动的特征
        4.1.1 融资约束
        4.1.2 信息不对称
        4.1.3 高素质人才缺乏
    4.2 高铁开通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机理
        4.2.1 运输成本角度下高铁开通对创新的影响机理
        4.2.2 融资成本角度下高铁开通对创新的影响机理
        4.2.3 信息交流角度下高铁开通对创新的影响机理
        4.2.4 人才流动角度下高铁开通对创新的影响机理
        4.2.5 经济发展角度下高铁开通对创新的影响机理
    4.3 研究假说
第五章 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选择与变量定义
        5.1.1 双重差分模型(DID)
        5.1.2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
        5.1.3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
        5.1.4 相关变量说明
    5.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分析
        5.3.1 样本匹配效果
        5.3.2 基于PSM-DID模型的高铁创新效应分析
        5.3.3 高铁创新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5.3.4 经济社会环境对高铁创新效应的异质性影响
        5.3.5 基于逐年开通的高铁创新效应时间趋势分析
        5.3.6 基于不同年份的高铁创新效应时间趋势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9)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途径
        1.3.3 技术路线
        1.3.4 本文的创新点
2 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综述
        2.1.1 建筑业的定义
        2.1.2 建筑业效率的定义
    2.2 评价方法
        2.2.1 参数分析法
        2.2.2 非参数分析法
        2.2.3 评价方法的选择
    2.3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3 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模型构建
        3.1.1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3.1.2 DEA-VRS模型
        3.1.3 α收敛检验模型
        3.1.4 β收敛检验模型
    3.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3.2.2 我国建筑业发展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3.2.3 评价指标的初选
        3.2.4 初选指标的回归分析
        3.2.5 评价指标的统计检验及确定
    3.3 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评价的步骤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建筑业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4.1 我国建筑业效率时序差异分析
    4.2 我国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4.2.1 我国东部地区建筑业效率特征分析
        4.2.2 我国中部地区建筑业效率特征分析
        4.2.3 我国西部地区建筑业效率特征分析
        4.2.4 东中西部地区时序差异分析
    4.3 我国建筑业效率聚类分析
        4.3.1 我国建筑业效率省际差异总体状况
        4.3.2 我国建筑业效率聚类分析
    4.4 我国建筑业效率趋同性分析
        4.4.1 我国建筑业效率地区α趋同性分析
        4.4.2 我国建筑业区域内部绝对β趋同性分析
        4.4.3 我国建筑业效率各地区条件β趋同性分析
    4.5 提高建筑业效率、促进建筑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2008-2018年全国建筑业数据统计
致谢

(10)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全要素生产率
        2.1.1 概念界定
        2.1.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2.3.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2.3.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我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3.1 核算方法
    3.2 指标选择与处理
    3.3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3.4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指标选取
        4.1.1 被解释变量
        4.1.2 解释变量
    4.2 计量模型的设定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内生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1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D]. 杨瑞杰.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转移支付研究 ——以我国东、中、西部15省为例[D]. 邹冰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周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4]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王慧翔.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研究 ——以我国典型高铁为例[D]. 高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D]. 周逸欣.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7]扩张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孙睿. 南京大学, 2020(04)
  • [8]高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D]. 陈雪晴.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9]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建筑业效率空间差异变化研究[D]. 罗春涛. 西华大学, 2020(01)
  • [10]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施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11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指标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