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弹性轨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振动与波,弹性轨枕轨道,谐响应分析,有限元法
弹性轨枕论文文献综述
徐涆文,韩健,刘晓龙,陈秉智,肖新标[1](2019)在《弹性轨枕轨道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轨枕轨道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较为广泛的轨道类型,钢轨是弹性轨枕轨道主要的振动和声辐射结构,通过研究钢轨的振动特性能够为控制振动和辐射噪声提供相关参考数据。在频域角度研究弹性长轨枕和弹性短轨枕轨道钢轨的垂向振动特性,分析不同轨枕结构及结构参数对钢轨垂向振动的影响,包括轨枕支撑刚度、轨枕质量以及轨枕尺寸对钢轨垂向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轨枕轨道轨枕结构及结构参数的改变只会影响钢轨在0~400 Hz范围内的垂向振动特性。(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武志刚[2](2018)在《聚氨酯弹性轨枕垫在有砟轨道的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1.1有砟轨道结构作为重载铁路最常用的轨道结构形式,在高速重载列车载荷长期反复作用下已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表现在碎石道床的破坏不断加剧,维修周期越来越短,而限于运输量压力,重载货运线路可容许占用的维修时间越来越少。1.2为了缓解重载有砟轨道的破坏影响,曾采用铺设重型钢轨和重型轨枕强化有砟轨道的技术来减少有砟轨道结构的磨耗。但是,实践经验表明,这虽然有利于提高轨道的稳(本文来源于《2018年铁路线路大修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期刊2018-12-12)
李卫[3](2018)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弹性短轨枕轨道改造方案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短轨枕轨道作为中等减振轨道措施,在较早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应用较多,但长期运营后,该类道床出现轨枕吊空、轨距变化大及减振效果降低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轨道稳定性及运营安全。以武汉地铁1号线弹性短轨枕轨道改造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总结和方案优化,认为采取换铺轨枕和更换新扣件的改造方法,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基础上,可有效解决上述病害。其结论可为同类改造项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武志刚[4](2018)在《聚氨酯弹性轨枕垫在有砟轨道的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弹性轨枕垫的历史发展,描述了弹性轨枕垫的原理,聚氨酯弹性轨枕垫经过在国内石太线、大秦重载铁路等试铺,可以减少维护需求,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缓道砟粉化、减少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28期)
尤瑞林,刘伟斌,仇鹏,杜香刚[5](2018)在《国内外弹性轨枕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铺设弹性轨枕是减少有砟轨道结构道床养护维修工作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国内外均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表明:弹性轨枕对于轨道的刚度均匀化、减少道床应力、减轻道床及下部基础的冲击效应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铺设弹性轨枕的线路存在轨枕横向阻力降低、钢轨和轨枕振动加速度增大、道床不稳定、线路噪声增加等问题;设计时枕下弹性垫板刚度应与轨道结构的整体受力统一考虑,硬的轨下垫板与非常软的枕下弹性垫板组合使用可能会导致轨枕出现裂纹,软的轨下垫板与硬的枕下弹性垫板组合为较合理的配置方式。总体来看,弹性轨枕对于改善整个轨道结构弹性是有利的,可在下部基础刚度较大的特殊区段使用。(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8年07期)
闫雪,沈毓婷,耿浩,霍新伟[6](2018)在《弹性轨枕+道砟垫有砟轨道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弹性轨枕+道砟垫有砟轨道结构疲劳损伤特性,建立轨道结构实尺模型,开展疲劳试验,探究轨道结构在周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征,通过测试钢轨、轨枕位移,轨距,道床沉降高度,轮轨力变化规律来反映轨道结构的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300万次疲劳荷载前后,弹性轨枕+道砟垫有砟轨道各部件均保持完好;钢轨和轨枕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两者位移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轨距基本保持不变;道床因循环荷载作用逐渐密实,在加载初期其高度有所下降,后期保持不变;轮轨力在加载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反映出弹性轨枕+道砟垫有砟轨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几何形位及受力状态,耐久性良好。(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8年12期)
蔡小培,谭诗宇,沈宇鹏,蔡向辉[7](2018)在《隧道内有砟轨道铺设弹性轨枕的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轨枕已被应用于国内外多条有砟轨道线路,铺设于路基、桥涵地段以减小道砟受力。为探明隧道内有砟轨道铺设弹性轨枕的适用性及其减振性能,基于动力学理论与有限元法,建立车辆-有砟轨道-隧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弹性轨枕对车辆、轨道以及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对枕下垫层合理刚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弹性轨枕能保证隧道内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车辆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枕下垫层会导致钢轨、轨枕垂向位移显着增加,但可大幅降低有砟道床动态响应;相比普通有砟轨道,弹性轨枕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隧道壁振动最大减小17dB,发生于80Hz中心频率处;从控制轨道振动和位移、保证减振效果的角度考虑,建议枕下垫层刚度取40~60kN/mm。(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易勇,罗川萍,李群[8](2017)在《弹性短轨枕在武汉地铁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振动及噪声,武汉地铁1号线使用了弹性短轨枕,但在长时间运营后出现了轨枕—套靴—道床之间剥离、间隙扩大、轨枕空吊、轨距变化大、减振量下降、短轨枕破裂等现象,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轨道状态较差路段的钢轨、轨枕变形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弹性短轨枕轨道病害总结出轨枕更换、空吊整治、减振方式改造3种维修方案。(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7年06期)
和振兴,杨吉忠,杨新文[9](2016)在《弹性短轨枕空吊对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短轨枕减振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所采用的经济有效的减振措施之一,但由于轨枕空吊的影响,近年来在工程中的用量急剧下降。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可以考虑单侧轨枕空吊的车辆-轨道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弹性短轨枕轨道轨枕空吊引起的车辆、轨道系统的振动响应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弹性短轨枕空吊对钢轨扣件、轨枕的动力学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轮轨力,对车体振动的影响为最小。若出现2根以上轨枕的连续空吊,则钢轨扣件系统受力会超出设计允许范围。通过轮轨力或车辆振动参数对轨枕空吊不易检测或识别。(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马春生,肖宏,高亮[10](2015)在《高速铁路弹性轨枕有砟轨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设计相关规定,桥上有砟轨道地段应采用弹性轨枕或砟下垫,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系统的高速铁路桥上弹性轨枕有砟道床静、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①采用弹性轨枕后,道床的纵、横向阻力均较普通道床小,但能达到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的开通要求;②弹性轨枕有砟道床具有较小的支承刚度,能满足高速铁路钢轨支点刚度不大于30kN/mm的要求;③相对于普通道床,采用弹性轨枕后,会显着降低钢轨及桥梁的振动加速度,具有良好的减振、隔振性能;④采用弹性轨枕能有效减小道床的应力,大大减小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体现了良好的优越性,适合于在桥上及岩质路堑等刚性基础地段铺设;⑤采用弹性轨枕会增大轮轨横向作用力及钢轨、轨枕的横向位移,使列车的运营安全性有所降低。总体上研究认为,在高速铁路桥上采用普通轨枕道床与弹性轨枕道床均能满足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开通的要求,但在满足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前提下,从减小道砟受力,减少养护维修,提供良好的减振、隔振等方面考虑,建议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采用弹性轨枕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7-17)
弹性轨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前言1.1有砟轨道结构作为重载铁路最常用的轨道结构形式,在高速重载列车载荷长期反复作用下已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表现在碎石道床的破坏不断加剧,维修周期越来越短,而限于运输量压力,重载货运线路可容许占用的维修时间越来越少。1.2为了缓解重载有砟轨道的破坏影响,曾采用铺设重型钢轨和重型轨枕强化有砟轨道的技术来减少有砟轨道结构的磨耗。但是,实践经验表明,这虽然有利于提高轨道的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性轨枕论文参考文献
[1].徐涆文,韩健,刘晓龙,陈秉智,肖新标.弹性轨枕轨道振动特性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2].武志刚.聚氨酯弹性轨枕垫在有砟轨道的应用探索[C].2018年铁路线路大修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2018
[3].李卫.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弹性短轨枕轨道改造方案优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4].武志刚.聚氨酯弹性轨枕垫在有砟轨道的应用探索[J].山西建筑.2018
[5].尤瑞林,刘伟斌,仇鹏,杜香刚.国内外弹性轨枕的研究与应用[J].铁道建筑.2018
[6].闫雪,沈毓婷,耿浩,霍新伟.弹性轨枕+道砟垫有砟轨道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8
[7].蔡小培,谭诗宇,沈宇鹏,蔡向辉.隧道内有砟轨道铺设弹性轨枕的动力特性分析[J].铁道学报.2018
[8].易勇,罗川萍,李群.弹性短轨枕在武汉地铁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都市快轨交通.2017
[9].和振兴,杨吉忠,杨新文.弹性短轨枕空吊对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
[10].马春生,肖宏,高亮.高速铁路弹性轨枕有砟轨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