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庄宏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庄宏

东莞市清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523000

摘要:随着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估的核心部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而且最新的相关法规也将公众参与纳入其中,这充分说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估影响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目前的实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对公众参与建设项目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探讨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

引言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是指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建设中,环保部门和环境评估单位,以及公众、新闻媒体等,后两者群体的介入,能够及时的让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的进程,分析可能带来的潜在环境问题,发挥公共监督的作用,并且及时反馈群众的建议,提高建设项目的合理性以及环境影响评估效率。

1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中明确要求,需要公众能够了解周围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需要得到当地公众接受,并且对项目建设的进程有所了解,避免当地居民在建设项目中的利益受到损害。

1.1它可以使公众充分了解周边建设项目的影响,如果公众不参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无法对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同时公众能够及时反映实际需求,帮助建筑方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体现人性化管理。

1.2公众参与还可以验证相关项目的合理性。公众是在制定和实施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后直接受影响的群体,所以公众更注重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后果,能够帮助建造方在制定方案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1.3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是体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有效减少项目建设带来的隐患,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一系列公开可行性建议,可以预防和减少项目建设者与公众之间的矛盾。通过提高公众参与水平,也能够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1.4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和警示的作用。在项目开发和后续过程中,公众是直接的受益者,可以一直发挥监督的主导作用,能够针对后续开发引起的生态问题,及时进行汇报,有助于评估环境影响的有效性。

2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2.1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形式过于单一

尽管我国出台了许多公众参与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的评价规定,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推广和推广不足,很多公众不了解自己具备这项权利,不知道如何有效参与环境评估工作,而且认为这项工作只是表面工作,不具备实际意义。并且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所展示的研究或宣传内容不具体,停留在表面,宣传效果较差,人们没办法获得其中的准确信息。

2.2公众参与程序不规范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但由于的制度不完善,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公众参与的程序不规范。

2.2.1公众参与的时期不规范。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应该是项目建立的整个过程,直到最后的宣传,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公众参与都应该参与,但是实际情况,公众参与时间和信息渠道的透明度都不够公开,没有具体的网站或新闻进行宣传报道,所以公众参与时间信息获取不够规范。

2.2.2公众参与的范围不规范。公众参与的范围是有规定的,应该属于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但由于公众参与规模非常大,工作难度以及工作量都很大,这也使环境影响评估变得困难。

2.2.3公众参与方式不规范。公众参与的方式大多是流于表面,采用一些问卷调查、听证会等形式,居民公众的参与度不高,特别是在偏远,流动性强的地区,导致调查不完整。

2.3公众参与责任主体和参与主体不明确

2.3.1责任主体不明确。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主体并不明确,这样一来可能导致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实际的环境影响报告中,制定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计划。

2.3.2参与主题不明确。环境影响评估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范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估单位确定的相关参与者,很有可能并不具备代表性,无法充分反映相关群体的利益。

3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3.1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有关部门必须要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公众明白这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自己的义务,需要制定公开透明的制度,让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其效力。适当减少建设单位的参与人员作为公众参与人员,确保环境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3.2规范公众参与程序

3.2.1规范公民参与的时间。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公布公民参与的时间,让公众了解何时可以实行自己的权利,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建立专门的网站,及时对公众群体进行推送,确保公众参与获取信息的及时性。

3.2.2规范公民参与范围。公众参与的范围的规定,应该根据实际项目的需求,或计划的特点,对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并且公众参与的群体不得再包括、产业政策等会涉及的单位。

3.2.3规范公众参与方式。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公众参与工作的具体规则,由于现在存在各种形式的参与,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参与方式制定实施细则,包括参与的人数,知识背景要求,有关部门要确定公众参与所有形式的有效性,对参与公众的具体工作,组织背景等进行审查。

3.3把握公众参与广度和深度

3.3.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放在公共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让公众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明白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了解环境保护的范围,增加公众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要向公众介绍参与的时间以及方法,并且要落实公众和社区知道如何获取相关信息。

3.3.2增加公众参与的方式。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的方式主要还是填写公众意见调查表,但是从时间和成本上的考虑,该方法都不够理想,时效性差,加上现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增加公众参与的方式,除了在政府网站和广播中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进行传播。同时可以将环保宣传走进校园,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们普及环保知识,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单位,在校内举办黑板报、手抄报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提高环保知识在学生课本中的比重。

3.4明确公众参与责任主体和参与主体

3.4.1明确公众参与责任主体。环保部需要制定明确的制度说明,明确责任主体,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的主体,包括初期的选址、实际的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对项目的环保评论具体责任主体进行明确,一一对应,不能出现责任交叉或者遗漏的情况。

3.2适当调整参与的主体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的领域太多,无法保证所有参与人员都能参与,所以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选取代表进行评价,此时参与主体的确定和选择就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在主体的选择上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案,保证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可靠,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可以适当增加相关领域和专业专家的参与程度。

结论

在环境环评中,需要充分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规范公众参与程序,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发挥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真正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瑾,曹树爱,陈常东.新常态下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89-91.

[2]李琴琴,严贤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J].城市地理,2015(4):255-256.

[3]张萍,邵丹,孙青,等.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9):179-184.

[4]刘磊,李继文,吴春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研究[J].四川环境,2009,28(1):85-89.

[5]姜维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案设计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2:189-191.

标签:;  ;  ;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庄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