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优秀男女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羽毛球,男女运动员,前4拍,技战术
优秀男女运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宋紫微[1](2017)在《2014—2017年中外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男女运动员前4拍战术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2014—2017年中外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男女运动员的发球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接发球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前4拍轮转形站位分析等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7年23期)
潘玲慧[2](2016)在《优秀男、女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2010--2012年和2013--2015年这两个时间段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发球技术的运用情况分别与2013--2015年期间优秀男子运动员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发球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体发现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水平相比以前更向男子运动员靠拢,具体表现为:(1)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在职业比赛中,发球类型的选择较以前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针对不同的战术需要,女子运动员对发球类型的选择仍缺乏一定的灵活性。(2)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的一发成功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球过程中表现出发球速度提高、发球类型与发球角度逐渐多样的特点。追身位置一发成功率最高,虽然在数据变化趋势上慢慢向男子运动员发展,但与之相比,发球技术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二发成功率相对稳定,但比赛过程中发球方式相对单一且技术缺乏一定的稳定性。(3)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一、二发各落点位置使用率向相对平均的方向发展,比赛中对各落点位置的选择更具有灵活性,且数据变化逐渐向男子运动员靠拢。但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女子运动员一发落点位置的选择和技术水平的发挥与战术意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完全的统一性,且二发落点位置选择的精确性与隐蔽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4)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一发赢球率下降明显,但整体发球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在二发落点位置的选择上有所突破,发球类型和发球方式也不断呈现多样化,但二发技术的稳定性和攻击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5)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一、二发直得率数据变化趋势向男性化方向发展,表现为均发向内角与外角取得的直得分及ACE球最多,但女子运动员ACE球平均率下降。比赛中,女子运动员之间的发球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显着,且大多未能根据战术需要将发球类型、速度与发球落点位置选择进行有机结合。(6)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第一、二发球的平均速度均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以平击发向追身和内角位置的速度最快。但在比赛过程中,总体发球速度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追求加大发球力量的同时,也应注意通过改变发球类型和落点位置来增强发出球的威胁性。建议女子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重点加强第一、二发球技术的稳定性、进攻性及准确性,提高发球技战术的有机结合,增加发球落点的隐蔽性,减少发球线路的单一性,提高发球类型与发球落点位置选择的多样性,增加比赛中的大胆进攻意识,进一步提高发球方式的多元化。总之,本研究表明: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改进自身发球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向男子运动员借鉴和学习,女子运动员发球技术男性化或将成为未来世界网坛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期刊2016-05-01)
程韵枫[3](2015)在《中国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技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乒乓球运动在中国被称之为“国球”。中国乒乓球一代又一代的健儿们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和不败的神话,即使稍有挫折,中国队也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乒乓球带来的荣耀鼓舞推动着其他各项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样乒乓球运动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国际的影响力,其他项目难以望其项背。近年来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实行11分制以及小球改大球之后,乒乓球的旋转变弱,发球方的优势日趋下降,同时接发球方的抢攻能力在逐步增强。本文通过观看国家乒乓球队男女各3大主力(张继科、马龙、许昕、刘诗雯、丁宁、李晓霞)在2012-2014年之间参加的18场(每人3场)重要国际比赛的技术视频,采用上海体育学院开发的“乒乓球技战术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对各自在接抢段的技术运用和打法特点进行技术的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1.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技术男子运动员在接抢段竞争激烈,在接发球环节进攻性接发球手段运用比例较大,力求在接抢段直接转被动为主动。张继科在接抢段表现较为强势,反手侧拧技术运用自如,第四拍进攻衔接以快撕或弧圈为主。马龙灵活多变,接发球控制和进攻手段运用合理,第四拍衔接以正手或侧身弧圈为主。许昕控制球细腻,同时兼备侧拧等进攻手段,第四拍衔接以全台正手弧圈为主。2.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技术女子运动员在接抢段接发球以控制或直接过渡为主,进攻手段相对运用较少,多以落点变化为主。刘诗雯在接抢段以稳为主,接发球主要以劈长直接形成相持,以此发挥自身两面击球速度快的特点。丁宁接发球落点变化较多,开局反长居多,中局增加中路半长球,尾局以正手长短变化为主。第四拍以挡球为主,也是体现了丁宁周旋能力强的特点。李晓霞接抢段技术以控制摆短为主,落点上多以对方中路和中路偏短球为主,之后衔接第四拍的弧圈技术,侧拧技术运用较为成熟,是女子技术男性化的代表之一。(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5-06-01)
陈李芝[4](2014)在《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使用及得失分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女乒乓球横板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使用的得失分情况的研究,找出被研究的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各种技、战术的使用情况以及得失分情况,并且通过对技术使用中得失分情况的具体分析整理,力图找出我国男女乒乓球横板运动员在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以及这种得分手段具体的使用情况;揭示不同性别优秀运动员技、战术使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女子技战术训练的策略,以达到更好的贯彻女子技术男子化训练理念,将理论融于可操作性的实践。为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4年20期)
倪洽亚[5](2014)在《世界优秀男女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年龄与最好成绩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参加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男女链球比赛71名运动员(男运动员31人,女运动员40人)5项基本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A组和成绩较差的B组比较,两组男子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平均值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而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女子运动员比较,个人最好成绩平均值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平均身高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平均年龄、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该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身体形态特征;专项技术在世界高水平链球运动员中占有主导作用。此结果为链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保山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吴卫东[6](2013)在《大学生优秀男、女篮球运动员能量消耗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enseware Armband测量大学生优秀男、女篮球运动员能量消耗,了解他们的训练活动状况。选取达到二级水平的大学生优秀篮球运动员12名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6名。受试者于优势侧上臂肱叁头肌处佩戴Senseware Armband,连续两天佩戴测试能量消耗。男生两天的总能量消耗和每天进行训练活动的能量消耗均显着高于女生(P<0.05),但是男、女生篮球运动员训练的能量消耗及基础代谢能耗占各自总能量消耗的比例相对稳定,研究对象训练活动中能量消耗的平均数标准差较大,说明训练时的能量消耗个体差异显着。目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活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的提高训练水平,同时实现男、女生篮球运动员的合理营养和科学补充。(本文来源于《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期刊2013年07期)
陈李芝[7](2013)在《我国优秀男女横板运动员技战术使用及得失分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乒乓球理论为指导,依托当下我国男女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客观现实,运用定量统计,采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技术、左右线路落点、前后落点及其组合方面着手,统计观察我国男女各3名优秀横拍进攻型打法选手30场比赛录像,比较分析具体战术运用的异同点,总结一般规律,为女子技术男性化提供数据参考。结论如下:1、男女选手产生得失分主要集中在前叁板,但总体来看,女子产生得失分的板数比男子要相对后移。2、进攻技术中男子运用侧身攻比女子多,全台跑动范围大;控制技术中,男子比女子更加细腻精确,男子多使用摆短,女子多使用劈长。3、控转攻战术男子运用的比女子要多,并且效果要好于女子;在左右线路落点的组合使用上男子比女子要敢于变对方正手。4、接发球技术上,男子的接发球抢攻手段变化多,而女子多单一的使用反手攻,手段单一。左右落点都以中路为主。5、在七板后的相持战术中,男女选手都以进攻为主,男子更加积极主动,回球手段变化多质量高,女子而是立足拉起来左来左打、右来右打,以回合制胜,节奏单调,总体得分效果男子好于女子运动员。(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3-05-12)
张钱伟[8](2011)在《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单打和双打比赛的时间和板数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乒乓球比赛基础特征是乒乓球比赛的集中表现,是区别乒乓球与其他运动项目之间异同的主要标志,包括比赛时间、板数、空间、落点等。本文主要通过统计和分析男子、女子单打进攻型选手之间的比赛,男子、女子单打进攻型选手队对守型选手之间的比赛,男女双打比赛视频的时间特征和板数特征。具体统计内容为时间特征:包括有球时间和无球时间,时间又分为每局时间和每回合时间,每回合时间又分为开局、中局和尾局无球时间包括暂停、擦汗和捡球等特征;板数特征统计单位回合双方运动员的板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等73场重要国际、国内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乒乓球比赛的时间和板数特征,取得以下结论:1高水平乒乓球比赛每局平均时间进攻型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大于进攻型对防守型选手的比赛;女子比赛无论单打、双打都大于男子,单打比赛大于双打,击球时间差别平不显着,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击球时间和每局回合数上。2男子比赛无论单打、双打单位回合的击球时间、非击球时间、平均板数、每局的平均时间和比赛密度都要小于女子,男运动员力量速度强度大于女子,平均每局总时间和每分球时间各值都比较小;女子技术细腻,失误比男运动员少,但力量小、球速慢,相持球较多。3双打单位回合的击球时间、非击球时间、平均板数和每局平均时间时间小于单打,但比赛密度大于单打,无球时间比较少;双打技战术相对单打简单,节奏快,失误较多,双人配合,不如单人。4进攻性选手对防守型选手和进攻型选手之间对比,前者比赛节奏较慢,板数较多,击球时间多,非击球时间少,比赛密度大,对运动员体能要求比较高。男子进攻型选手对防守型选手的比赛和女子进攻型选手对防守型选手比赛相比较,由于男子选手力量大、速度快,相持时间不如女子多。5男子单打击球时间尾局有所减少,非击球时间开局到中局逐渐增加,尾局增幅较大;女子比赛击球时间从开局到尾局逐渐减少,但在尾局板数反而增加;男双比赛中局非击球时间增加明显;击球时间逐渐减小;男、女双打击球时间叁段都无明显差别;非击球时间男双叁段逐渐增大,女双叁段比较中局比开局增幅较大。6乒乓球比赛第一局比赛相持球比较多,非击球时间比较少。比赛关键局尤其是决胜局情况时,击球时间男子和平均值相比变化不大,女子相持板数多于平均值;男女暂停、擦汗次数高于平均值。7乒乓球各种类型比赛中,回合数最多的是男子单打,其次是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最小。8比赛暂停呈现以下规律1).运动员选择暂停时机都选在关键局,落后方关键局在开局落后3分时,会选择暂停,2).关键局中局领先时,被连续追分,会选择暂停,3).尾局落后方运动员会在对方未到10分之前选择暂停,4).领先方在尾局对方连续追分的时,会选择在比分追平之前选择暂停。5).运动员还会在大比分领先时,关键局的前一局比分比较胶着时的尾局选择暂停,争取提前结束比赛。6).运动员除第一局外在战术运用比较被动时,会选择暂停。9国际重要比赛中,无论男女非击球时间明显增多,暂停和擦汗次数都明显高于平均值,而板数无明显差别,但在关键局,男子板数明显低于平均值,而女子板数高于平均值。(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1-04-18)
张艳红[9](2011)在《世界优秀男女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年龄和最好成绩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男女铁饼比赛69名运动员的个人最好成绩、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年龄等五项基本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来揭示优秀铁饼运动员所需要的理想参数指标,以便为我国铁饼项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1年09期)
乔孟杰[10](2009)在《优秀男女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乒乓球理论为指导,依托当下我国男女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客观现实,运用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试图发现男女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差异,为实施女子技术男性化训练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男女运动员在叁段的得分率、使用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男女运动员在叁段的得分率和发抢段的使用率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接抢段、相持段的使用率上两者有显着性差异。与男子单打制胜模型相比男子运动员在接抢段的使用率有上升趋势。2、男女运动员在高水平比赛中竞技单元各拍数结构主要分布在二至五拍之间,而在五板以后所产生的得失分有女子运动员高于男子运动员的势态,这说明男子运动员在前叁板的争夺更为激烈,女子运动员在相持段还占有一定的比率。3、在发球上男女运动员运用台内球的比率都比较大。但男子运动员在台内球的使用率、得分率都高于女子运动员,而在半出台球和长球的使用上男子运动员低于女子运动员。在3、5、7扳及7板以后中,男女运动员的主要区别在于正手技术的运用,特别是侧身攻,虽然女子运动员运用侧身攻的比率逐渐增加,但总体水平要比男子运动员低;男女运动员在正手技战术的主要区别在对中路球的处理上,男子运动员运用正手的比率要比女子运动员大。4、在接发球轮中,女子运动员接发球上不如男子运动员“凶”,特别是在接台内球上,女子运动员往往运用摆、劈等控制技术,男子运动员运用挑、侧身攻等进攻技术的比率要大。在4、6、8板及8板以后的技战术运用上,男子运动员在正手技术的使用比率与女子运动员没有明显的区别。男女运动员在正手攻、反手攻、侧身攻等进攻技术的使用上与发球轮相比都有所下降。5、男子运动员在比赛中争夺的焦点在发抢、接抢及相持初段;女子要相对后移。这说明比赛的争夺已经由以前的前叁板扩展到前五板。(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09-06-07)
优秀男女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2010--2012年和2013--2015年这两个时间段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发球技术的运用情况分别与2013--2015年期间优秀男子运动员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发球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体发现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水平相比以前更向男子运动员靠拢,具体表现为:(1)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在职业比赛中,发球类型的选择较以前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针对不同的战术需要,女子运动员对发球类型的选择仍缺乏一定的灵活性。(2)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的一发成功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球过程中表现出发球速度提高、发球类型与发球角度逐渐多样的特点。追身位置一发成功率最高,虽然在数据变化趋势上慢慢向男子运动员发展,但与之相比,发球技术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二发成功率相对稳定,但比赛过程中发球方式相对单一且技术缺乏一定的稳定性。(3)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一、二发各落点位置使用率向相对平均的方向发展,比赛中对各落点位置的选择更具有灵活性,且数据变化逐渐向男子运动员靠拢。但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女子运动员一发落点位置的选择和技术水平的发挥与战术意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完全的统一性,且二发落点位置选择的精确性与隐蔽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4)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一发赢球率下降明显,但整体发球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在二发落点位置的选择上有所突破,发球类型和发球方式也不断呈现多样化,但二发技术的稳定性和攻击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5)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一、二发直得率数据变化趋势向男性化方向发展,表现为均发向内角与外角取得的直得分及ACE球最多,但女子运动员ACE球平均率下降。比赛中,女子运动员之间的发球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显着,且大多未能根据战术需要将发球类型、速度与发球落点位置选择进行有机结合。(6)优秀网球女子运动员第一、二发球的平均速度均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以平击发向追身和内角位置的速度最快。但在比赛过程中,总体发球速度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追求加大发球力量的同时,也应注意通过改变发球类型和落点位置来增强发出球的威胁性。建议女子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重点加强第一、二发球技术的稳定性、进攻性及准确性,提高发球技战术的有机结合,增加发球落点的隐蔽性,减少发球线路的单一性,提高发球类型与发球落点位置选择的多样性,增加比赛中的大胆进攻意识,进一步提高发球方式的多元化。总之,本研究表明: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改进自身发球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向男子运动员借鉴和学习,女子运动员发球技术男性化或将成为未来世界网坛的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秀男女运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宋紫微.2014—2017年中外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男女运动员前4拍战术对比分析[J].运动.2017
[2].潘玲慧.优秀男、女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对比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3].程韵枫.中国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技术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
[4].陈李芝.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使用及得失分特征比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
[5].倪洽亚.世界优秀男女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年龄与最好成绩特征分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4
[6].吴卫东.大学生优秀男、女篮球运动员能量消耗对比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
[7].陈李芝.我国优秀男女横板运动员技战术使用及得失分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8].张钱伟.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单打和双打比赛的时间和板数特征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
[9].张艳红.世界优秀男女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年龄和最好成绩特征分析[J].才智.2011
[10].乔孟杰.优秀男女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的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