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进水论文-赵苗苗

侧向进水论文-赵苗苗

导读:本文包含了侧向进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侧向进水,前池,流态,导流墩

侧向进水论文文献综述

赵苗苗[1](2019)在《导流墩对侧向进水前池流态改善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池是一种重要的进水建筑物,其水力特性直接影响水泵的性能。泵站的布置往往受水流条件、实际地形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得不采用侧向进水的布置形式,而侧向进水时水流方向和前池水流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汽蚀和振动,影响泵的正常运行。因此,采取整流措施以改善泵站的进水流态,对泵站的设计、改造以及对工程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导流墩的不同参数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的规律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改善侧向进水前池流态提供参考。首先,建立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模型,侧向弯角定为45°及60°,对这两个方案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引渠流态较好,但进入前池后,边墙附近1#进水流道前进主流发生了严重偏斜。大部分水流能够较平顺地流入进水流道,而小部分水流触及边墙后形成回流,导致在前池左侧边墙附近存在大范围的回流区,且回流区流态紊乱从而影响1#进水流道的进水条件。其次,在1#与2#进水流道间加设导流墩整流,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导流墩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因素包括导流墩的长度、宽度、弧度以及相对高度,采用L16(45)正交表,并对试验指标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关键因素、重要因素和最优或较优的试验方案。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及针对性的第二轮正交试验,总结出了导流墩的各几何参数对改善前池水流流态的改善规律,当前池的侧向弯角在45°与60°之间时,改善侧向进水前池流态的导流墩较优的参数组合范围是:导流墩长度取前池进口中心到出口中心长度的(0.4~0.6)倍;导流墩弧度取0°~15°;导流墩宽度视进水流道间距而定,本文取进水流道间距1.0m最优;导流墩相对高度取1.0最优,即导流墩高度与水面齐平时前池内的流态最好。最后,进一步验证正交试验计算分析的正确性以及对导流墩整流的机理分析,选取侧向45°及侧向60°弯角时第一、第二轮正交设计的典型方案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导流墩几何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在提高侧向进水前池水力性能方面是合理且可行的,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在泵站工程设计中进行多参数优化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韩峰,梁金栋[2](2018)在《单侧向泵站进水前池流态数值模拟与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限于工程布置,泵站工程有时只能采用侧向进水,侧向进水泵站的前池多存在流态紊乱现象,严重时会引起机组振动,甚至影响水泵安全运行。为改善流态,采用ANSYS CFX软件,基于k-ε湍流模型,以徐州市某泵站为例,进行了无整流措施及多种整流措施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整流措施时泵站前池内出现较大范围的回流区;于进水弯道处设置整流栅和底坎,配合进水池进口设置的多个导流墩,前池内回流区域大大压缩,整流后近进水池断面上轴向流速均匀度提高了9.8%,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改善类似单侧向进水泵站流态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8期)

杨小帆,于永海,刘东,朱晓明[3](2018)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的泵站侧向进水流态改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泵站侧向进水前池中易形成不良流态,为了改善不良流态,以Fluent为平台,采用SSTk-ω湍流模型,研究了某侧向进水排涝泵站的进水水力特性,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了最佳的导流墩布置方案,有效地改善了该泵站前池的不良流态.分析结果表明,侧向进水前池中,由于水流侧向流入,进水前池各纵向断面的流态不是对称分布的,设置导流墩分配水流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针对漩涡产生的位置设置导流墩,能有效地消除漩涡,改善进水流态.(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孙锋明,陈新华,杨晓红,顾梅芳[4](2017)在《侧向进水对水泵机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进水形式对水泵机组性能的影响,采用CFD计算软件对水泵模型进行了定常计算和非定常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向进水形式的水泵叶轮进口断面流速均匀度为0.91,最高效率为78.89%;侧向进水形式的水泵叶轮进口断面流速均匀度为0.87,最高效率为77.26%。侧向进水形式下叶轮进口前的压力脉动要比正向进水下叶轮进口的压力脉动剧烈。(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7年06期)

赵浩儒,杨帆,刘超,陈世杰,何继业[5](2017)在《侧向进水泵站流态模拟及改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侧向进水泵站前池和进水池内部大范围漩涡问题,以某一具体泵站为工程基础,基于叁维不可压缩流体的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ANSYS CFX软件对前池和进水池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定性方法分析了前池和进水池所选横断面流态,采用定量方法分析了进水池内部所选纵断面特征线上轴向速度均匀度。通过数值计算流线图发现:对于原始方案,水流以斜交形式进入进水池,侧向进水泵站2#至5#进水池右侧边壁处存在大范围回流区域;为改善原侧向泵站进水结构的不良流态,通过多方案整流措施的数值计算,相比于原方案,采用导流墙和立柱相结合的整流措施,前池及进水池内大范围回流区域消失,整流后进水池纵断面特征线上的轴向速度均匀度总平均提高18.15%,最大提高至27.82%。研究成果为改善侧向进水泵站流态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7年07期)

吴佩锋,顾春雨,薛士平,庞圣,瞿志斌[6](2017)在《分水导流墙在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水流流态紊乱,影响水泵性能,给泵站运行带来影响。应用大型商业软件建立侧向进水间水流叁维数学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侧向进水间设置分水导流墙,1#进水间水流流态得到较大改善,回流消失;2#进水间特征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值较变小;设置单一整流措施仍达不到水力最优要求。(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7年07期)

周杨,吴东恒,顾春雨,杨晓红[7](2017)在《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隔墩与圆柱结合水流流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原设计、加隔墩、加隔墩与圆柱叁种方案进行流场信息对比。结果表明,侧向进水间原设计1#进水间出现大尺度回流与低速区,设置隔墩后,大尺度回流消失,低速区范围大幅缩小;2#进水间水流主流偏流,底层水流翻转,设置隔墩后,偏流与底层水流翻转现象得到好转,加入圆柱后,上述现象进一步好转,流态更加平稳;设置隔墩与圆柱结合整流措施,2#进水间特征断面回流强度大幅下降,低速区进一步减小。(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7年05期)

顾春雨,薛士平,杨晓红[8](2017)在《泵站锥形侧向进水前池水流流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泵站锥形侧向前池工程设计,应用大型商业软件建立其叁维数学模型,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泵站锥形侧向前池水流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水流经过锥形侧向前池折向弯曲进入进水池,前池流态较为平顺,但进水池水流主流偏向一侧,形成较大回流区,低流速分布范围较广;水流进入1#至4#进水池时弯曲程度越大,进水池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越来越小,甚至出现负值,会降低水泵机组工作效率;当泵站设计采用锥形侧向前池时,进水池水流流态需要通过工程措施整流,或创新设计新型进水池。(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7年02期)

吴东恒,顾春雨,周杨,全悦,袁武臣[9](2017)在《底坎在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水流整流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设置底坎后,1#、2#进水间水流主流偏离了进水间中间侧,表层水流流态未出现回流等不良流态;特征断面流态紊乱,底层水流翻转至表层水流;1#、2#进水间特征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值有所提高;底坎在泵站侧向进水间整流应用是可行的,能改善水流流态,同时也说明了单一底坎整流效果有限,需要多种整流手段结合应用,并辅以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本文研究成果对泵站侧向进水间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7年01期)

张建辉,张煜,刘文斌,程龙,温斌[10](2016)在《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侧向漏斗式进水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引水系统进水口经过进水口位置、形式、引水洞线方案布置比较及其前沿高边坡的稳定分析,最终选用侧向漏斗式进水口形式,成功地解决了高边坡可能不稳定导致进水口堵塞等问题,避开了断层对引水隧洞高压岔管部位的影响,且洞线布置更为平直、顺畅,水头损失更小。(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6年07期)

侧向进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限于工程布置,泵站工程有时只能采用侧向进水,侧向进水泵站的前池多存在流态紊乱现象,严重时会引起机组振动,甚至影响水泵安全运行。为改善流态,采用ANSYS CFX软件,基于k-ε湍流模型,以徐州市某泵站为例,进行了无整流措施及多种整流措施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整流措施时泵站前池内出现较大范围的回流区;于进水弯道处设置整流栅和底坎,配合进水池进口设置的多个导流墩,前池内回流区域大大压缩,整流后近进水池断面上轴向流速均匀度提高了9.8%,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改善类似单侧向进水泵站流态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侧向进水论文参考文献

[1].赵苗苗.导流墩对侧向进水前池流态改善规律研究[D].扬州大学.2019

[2].韩峰,梁金栋.单侧向泵站进水前池流态数值模拟与改善[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3].杨小帆,于永海,刘东,朱晓明.基于SSTk-ω湍流模型的泵站侧向进水流态改善研究[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孙锋明,陈新华,杨晓红,顾梅芳.侧向进水对水泵机组性能的影响[J].水利技术监督.2017

[5].赵浩儒,杨帆,刘超,陈世杰,何继业.侧向进水泵站流态模拟及改善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

[6].吴佩锋,顾春雨,薛士平,庞圣,瞿志斌.分水导流墙在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

[7].周杨,吴东恒,顾春雨,杨晓红.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隔墩与圆柱结合水流流态分析[J].江苏水利.2017

[8].顾春雨,薛士平,杨晓红.泵站锥形侧向进水前池水流流动特性分析[J].江苏水利.2017

[9].吴东恒,顾春雨,周杨,全悦,袁武臣.底坎在城镇泵站侧向进水间水流整流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10].张建辉,张煜,刘文斌,程龙,温斌.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侧向漏斗式进水口设计[J].水力发电.2016

标签:;  ;  ;  ;  

侧向进水论文-赵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