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水文效应,长江流域,情景分析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论文文献综述
孙占东,黄群[1](2019)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大尺度水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流域水文过程具有重要的长期影响作用。针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大型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程度,利用构建的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水文效应特征。结果显示:分布式水文模型综合考虑了下垫面土壤、坡度、植被等特征,可以较好的反映降水发生后水分在不同土壤、植被和地形条组合件下,蒸散、地表和地下径流等组分的运移过程。根据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径流成分差异,以及长江流域实际可供调节的土地利用方式,流域现有土地利用格局中农林地依然具有较大的转换空间。根据典型流域中预设的农林地转换情景下的径流效应看,各种情景虽然对流域径流总量变化影响较小,但对蒸散、地表径流和基流可以产生显着影响。其中,林地增加使基流最高提升超过15%,同时可使地表径流下降近5%,两者对蒸散的改变在1%左右,对径流总量变化幅度则只有0.7%左右。不同情景下的水文响应模式反映了未来土地利用调整的水文效应,因此可以基于不同的径流效应,开展有利于综合发挥流域持水能力的空间规划,提升林地所占比重。(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尼加提·伊米尔,满苏尔·沙比提,玉苏甫·买买提,麦丽开·艾麦提[2](2019)在《天山北坡精河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精河绿洲为研究区,1997、2007和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气象和水文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综合运用动态度和时间序列追踪,探寻精河绿洲近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归因。结果表明:1)1997—2016年,精河绿洲土地覆被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低覆被度植被、其他覆盖向耕地的转化;耕地向高覆盖度植被的转化;中覆盖植被严重退化;湿地面积呈现出越来越减少趋势,水体总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2)1997、2007和2016年土地覆盖类型中的其他覆盖、耕地和水体的面积和比例持续增加,增幅分别为12.17%、5.30%和2.49%。高-中-低覆盖度植被,以及湿地呈减少趋势,其中低覆盖度植被减少速度最快,减幅达13.23%,中覆盖度植被前10年呈增加趋势,而后10年呈减少趋势。3)精河绿洲土地覆盖变化受到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自然因素限制了山区和平原区之间的低覆盖度植被的生存,人文因素则是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的直接驱动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凡能,李美娇,杨帆[3](2019)在《近70年来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在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并在近70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历史土地垦殖与林草地变迁过程、历史LUCC数量重建和历史LUCC空间重建等3个方面,简要回顾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其由定性、半定量研究走向"叁定"(定时、定量、定位)研究的时代背景及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摆万奇,丁明军[4](2019)在《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区域土地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与提升的科学基础.本文通过对已有LUCC数据与成果的再分析,研究了高原整体LUCC时空特征、典型区LUCC的时空过程及典型类型的变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结构稳定,一级地类变化面积比例低于7%,并以单次变化为主,土地覆被状况总体改善.近年来高寒草地覆被状况整体好转、局部退化,林地恢复良好,耕地基本稳定,建设用地显着扩张,裸地轻微减少.人口较为密集的河湟谷地与"一江两河"地区,建设用地、耕地、人工林地等增加明显;藏北高原和叁江源等牧区,超载过牧和生态建设的作用均有体现;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区土地覆被类型多样、变化复杂,并表现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较强的敏感性.高原土地变化研究中还存在现有数据产品数量不足、精度不高,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加强野外监测和遥感技术的结合,关注LULC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同时注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转化和类内渐变,使高原LUCC研究更好地服务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27期)
陈怡君,刘小波,李佩恩[5](2019)在《基于ENVI遥感解译和GIS的渝北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渝北区1988年6月、2002年10月、2010年5月和2014年7月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ENVI遥感软件,获得研究区四期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运用ARCGIS和Excel的运算功能,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关系,并探讨其用地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88~2014年间,区内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覆被综合动态度为0.55%,表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区的土地性质产生的影响较为合理。(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麦丽开·艾麦提,满苏尔·沙比提,张雪琪[6](2019)在《近35 a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1982、1990、2000、2010和2017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对该地区近35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2017年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断增加,分别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2%和0.33%增加到13.06%和0.67%;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8.43×10~4、4.48×10~4和2.81×10~5 hm~2;湿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波动较小,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0.08%和0.14%。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变化速率最大,达4.73%,建设用地次之。林地、草地、湿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年均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和蒸发量增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人口、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GDP急剧增长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政策因素调整也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朱丽辉,徐瑶,杜忠[7](2019)在《2000-2015年四川省南充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四川省南充市15 a间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为南充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南充市2000,2010,2015年3期Landsat影像和QuickBird高精度遥感数据,计算200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覆被状况指数。[结果]①近15 a来,南充市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约占研究区面积的80%,但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换。②研究期内,林地面积增加1006.2 km~2,主要由耕地和草地转化而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965.4 km~2,多由水体和耕地转化而来,而耕地、草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减少了1 549.8,307.9,90.4 km~2。③近15 a来,南充市土地利用/覆被状况指数变化表明,林地和建设用地呈转好趋势(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变化率为正值),耕地呈转差趋势(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变化率为负值)。[结论] 2000—2015年南充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其中,地形、人口、城市化水平和退耕还林工程等是造成南充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怡君,刘小波,李佩恩[8](2019)在《渝北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渝北区四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数量变化,探讨用地类型变化的原因。研究期间区域建设用地、水域、林地面积增加;而未利用地、草地、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覆被综合动态度为0.55%,表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区的土地性质产生的影响还较为合理。(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陈乐,刘彤,李中赫,马倩倩,韩志全[9](2019)在《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绿洲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研究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绿洲效应的影响,对合理布局下垫面结构、充分发挥绿洲效应、促进绿洲水分的利用效率、提高绿洲自维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93—2015年8个年份的Landsat数据和气象资料,利用单窗法反演近地表温度,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近地表湿度,剖析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绿洲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地扩张侵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2)近23年来,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均呈增强趋势,向降温、增湿方向发展,且面积增长速率大于强度。(3)绿洲效应的时空变化和强度与耕地的面积、扩张方向、强度和规模化发展紧密相关。(4)绿洲化有效提高了绿洲外围荒漠的植被覆盖度,可明显降低沙害。(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鹏,李静婷,梁亚红,廖易[10](2019)在《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结果表明:1986—2016年,鹤壁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着,林地面积下降45.65%;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原来的7.68倍。从用地类型转变的方向性来看,近30年内鹤壁市土地转移过程中既有生态正向演变,也存在生态逆向演变过程;各类用地之间的转换呈现多向性的复杂特征;从转变数量特征来看,在各个阶段中,林地都是最大的转出者,而建设用地是最大的接收者;经计算得出,鹤壁市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造成的碳排放增量超过碳吸收增量高达7 367 497.58 t,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区域碳循环过程。(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精河绿洲为研究区,1997、2007和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气象和水文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综合运用动态度和时间序列追踪,探寻精河绿洲近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归因。结果表明:1)1997—2016年,精河绿洲土地覆被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低覆被度植被、其他覆盖向耕地的转化;耕地向高覆盖度植被的转化;中覆盖植被严重退化;湿地面积呈现出越来越减少趋势,水体总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2)1997、2007和2016年土地覆盖类型中的其他覆盖、耕地和水体的面积和比例持续增加,增幅分别为12.17%、5.30%和2.49%。高-中-低覆盖度植被,以及湿地呈减少趋势,其中低覆盖度植被减少速度最快,减幅达13.23%,中覆盖度植被前10年呈增加趋势,而后10年呈减少趋势。3)精河绿洲土地覆盖变化受到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自然因素限制了山区和平原区之间的低覆盖度植被的生存,人文因素则是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的直接驱动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论文参考文献
[1].孙占东,黄群.长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大尺度水文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2].尼加提·伊米尔,满苏尔·沙比提,玉苏甫·买买提,麦丽开·艾麦提.天山北坡精河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3].何凡能,李美娇,杨帆.近70年来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
[4].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摆万奇,丁明军.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J].科学通报.2019
[5].陈怡君,刘小波,李佩恩.基于ENVI遥感解译和GIS的渝北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
[6].麦丽开·艾麦提,满苏尔·沙比提,张雪琪.近35a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演变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7].朱丽辉,徐瑶,杜忠.2000-2015年四川省南充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19
[8].陈怡君,刘小波,李佩恩.渝北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
[9].陈乐,刘彤,李中赫,马倩倩,韩志全.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绿洲效应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李鹏,李静婷,梁亚红,廖易.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