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翼梢小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翼梢小翼,力矩稳定性,上反角,减阻
翼梢小翼论文文献综述
刘毅,孟永良,魏秦华,赵晓霞[1](2019)在《考虑力矩稳定性的翼梢小翼方案气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翼梢小翼设计除了考虑气动减阻量的大小,还应综合考虑对飞机横向、纵向和航向力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风洞实验与CFD方法研究了某大展弦比运输机加装上反15°和上反0°两种翼梢小翼的气动特性,表明在翼根弯矩增量限制在约6%左右时,两种方案在典型巡航状态减阻量均为5.3%,相对翼梢延伸方案减阻量提高了130%。二者对飞机横向静稳定性的贡献分别为10.2%和-12.7%,对纵向和航向静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通过合理地调整翼梢小翼上反角及相关几何参数,可以在不影响减阻效果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力矩匹配特性。(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5)
白策,包芸,张淼,王光学[2](2019)在《迷你翼梢小翼增升减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某窄体客机的翼梢小翼为研究对象,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对无翼梢小翼、全尺寸翼梢小翼和迷你翼梢小翼3种机翼构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流场分析和速度分解等手段,研究翼梢小翼的增升减阻机理。结果表明:迷你翼梢小翼有恢复涡核流速、减弱涡流掺混程度和梳理翼梢气流的作用;增升减阻的关键在于迷你翼梢小翼对气流方向的修正;翼梢小翼的局部流动差异会对整体机翼近场造成影响。由于尺寸较小,迷你翼梢小翼能在较大攻角范围内改善传统翼梢小翼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袁昌运[3](2018)在《翼梢小翼对无人机气动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翼梢小翼可以抑制机翼翼尖涡,从而减小诱导阻力,起到提高升阻比的作用。目前,翼梢小翼被广泛应用于民航客机,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无人机上,对于飞翼布局无人机来讲,由于取消了尾翼,翼梢小翼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有必要对翼梢小翼对无人机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本文针对作者所在研究组的飞翼布局无人机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利用CATIA的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无人机参数化建模,通过Pointwise的Glyph脚本语言实现计算网格的自动生成,通过Fluent软件的批处理操作,自动导出计算结果,从而建立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的无人机气动分析流程。通过NACA 0012翼型和ONERA M6机翼这两个流场仿真算例,计算压力系数分布,分析湍流模型及网格疏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基于CFD技术的气动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涡格法,编写MATLAB程序,计算无人机在小攻角下的升力、诱导阻力及翼根弯矩等气动性能参数,分析整个无人机的载荷分布情况等。针对该飞翼布局无人机模型,利用基于CFD技术的气动分析方法,通过网格无关性验证,结合涡格法,分析加装翼梢小翼对无人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该气动分析方法,搭建翼梢小翼各参数对无人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流程,分析翼梢小翼每个几何参数对无人机升阻比的影响,最后实现无人机翼梢小翼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马玉敏,魏剑龙[4](2018)在《融合式翼梢小翼减阻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减小诱导阻力对于飞机降低油耗、提高航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飞机翼身组合体构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融合式翼梢小翼对飞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尤其是其减阻效应;并给出翼梢小翼附近的空间流场。结果表明:带翼梢小翼后翼尖涡强度减弱,飞机阻力系数明显下降;固定升力系数0.5时,弯矩增加3.2%,阻力系数减小4.2%。(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成艳娜,刘向阳[5](2018)在《某型飞机PMI泡沫夹层结构翼梢小翼成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型飞机PMI泡沫夹层结构翼梢小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翼梢小翼结构特点和技术难点分析,开展了异形复杂型面硬质泡沫精确加工、弯管类零件成型方案、小翼零件成型工艺方案设计以及胶接夹具工装方案设计等4个方面的攻关研究。结果表明,分步固化成型工艺方案及软硬组合模工装形式合理可行,试验件完全满足相关技术和质量要求,为类似泡沫夹层结构复材制件的制造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8年04期)
王丹,陶于金,李沛峰,雷金奎[6](2017)在《不同类型的翼梢小翼在无人机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无人机进行融合式、双叉弯刀式2种不同形式翼梢小翼设计,对6组不同参数的小翼构型进行了基于RNAS控制方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双叉弯刀式小翼在气动效率的提高、横航向稳定性影响方面明显优于融合式翼梢小翼。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从气动机理上对加装翼梢小翼后的纵向、横航向特性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种不同形式小翼的气动特点及其各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对中小型无人机翼梢小翼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兰剑英,郭正涛,马震宇,李德坚[7](2017)在《翼梢小翼对无人机气动特性影响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确定一种可倾转翼梢小翼无人机总体基本参数,尾翼采用倒V型布局。在翼梢小翼倾转角从-60°~+90°内取6个角度,建立无人机相应几何和有限元网格模型。基于CFX软件,在迎角-3°~+27°范围,进行其低速流场纵向气动力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翼梢小翼倾转可增大无人机失速迎角,提高俯冲机动性。当迎角3°和小翼倾转角0°时,有利于巡航飞行并能获得最大续航时间。迎角大于18°后,小翼向上倾转可使无人机纵向稳定性增强。通过改变翼梢小翼倾转角,无人机可满足多工况、多任务的飞行需求。(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张建军[8](2017)在《翼梢小翼:降耗增效的利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在飞行中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流过机翼下表面的气流将带动翼尖周围的空气流向机翼上表面,形成翼梢涡,改变流向机翼的气流方向,产生诱导阻力。翼梢小翼可以起到阻挡机翼下表面气流向上表面绕流的作用,相应削弱翼梢涡的强度,减弱飞机的尾迹漩涡,从而提高机场附近飞行安全和机场(本文来源于《大飞机》期刊2017年08期)
[9](2017)在《顺丰航空引进首架带翼梢小翼波音757飞机》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7日,国内首架带翼梢小翼的波音757飞机平稳飞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新装入列顺丰航空全货机机队,成为顺丰航空的第40架自有全货机。据悉,此次新添的翼梢小翼是顺丰航空飞机以飞行安全与运行品质提升为出发点,以助力顺丰速运实现快件时效承诺为目标而做出的改进,与之前已有的757机型相比,新加入的带翼梢小翼的757将获得更优的起飞性能与更经济的燃油消耗,航班运行品质将得到相应提升,这也是顺丰航空现代化机队建设取得的重要突破。(本文来源于《空运商务》期刊2017年08期)
乔顺成,阳波,孙小波,钟李欣,李乖虎[10](2017)在《翼梢小翼模具制造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RJ翼梢小翼复合材料模具制造为出发点,分析了翼梢小翼结构特点,论证了前梁、蒙皮复合材料模具设计方案。从理论上估算由于Q235模具和复合材料前梁零件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的尺寸变化值,以殷钢材料代替Q235制造复合材料成形模具。提出了复合材料固化成形回弹补偿修形方案,通过迭代补偿,修正出能满足复合材料零件偏差要求的模具,为翼梢小翼模具及复合材料成形模具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模具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翼梢小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某窄体客机的翼梢小翼为研究对象,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对无翼梢小翼、全尺寸翼梢小翼和迷你翼梢小翼3种机翼构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流场分析和速度分解等手段,研究翼梢小翼的增升减阻机理。结果表明:迷你翼梢小翼有恢复涡核流速、减弱涡流掺混程度和梳理翼梢气流的作用;增升减阻的关键在于迷你翼梢小翼对气流方向的修正;翼梢小翼的局部流动差异会对整体机翼近场造成影响。由于尺寸较小,迷你翼梢小翼能在较大攻角范围内改善传统翼梢小翼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翼梢小翼论文参考文献
[1].刘毅,孟永良,魏秦华,赵晓霞.考虑力矩稳定性的翼梢小翼方案气动特性研究[C].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2].白策,包芸,张淼,王光学.迷你翼梢小翼增升减阻效应[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9
[3].袁昌运.翼梢小翼对无人机气动特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马玉敏,魏剑龙.融合式翼梢小翼减阻效应研究[J].航空工程进展.2018
[5].成艳娜,刘向阳.某型飞机PMI泡沫夹层结构翼梢小翼成型技术研究[J].粘接.2018
[6].王丹,陶于金,李沛峰,雷金奎.不同类型的翼梢小翼在无人机设计中的应用[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7
[7].兰剑英,郭正涛,马震宇,李德坚.翼梢小翼对无人机气动特性影响数值仿真[J].航空计算技术.2017
[8].张建军.翼梢小翼:降耗增效的利器[J].大飞机.2017
[9]..顺丰航空引进首架带翼梢小翼波音757飞机[J].空运商务.2017
[10].乔顺成,阳波,孙小波,钟李欣,李乖虎.翼梢小翼模具制造技术研究[J].模具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