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胺化合物论文-刘潮

二胺化合物论文-刘潮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两步法”,二胺化合物,亲核取代反应,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

二胺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潮[1](2018)在《PI单体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胺化合物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在环氧树脂、传感器、纤维、涂料和染料以及聚酰亚胺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两步法”,以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卤代化合物为原料,无机碱和极性非质子溶剂为媒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相应的中间体;在金属负载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催化加氢,发生芳香族硝基还原反应,合成了目标二胺化合物。本文通过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对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氢还原反应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对中间体及产品采用FTIR、LC-MS和1H NMR进行含量检测和结构表征,得到了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4,4'-双(3-硝基苯氧基)二苯砜制备的较佳工艺条件:选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反应溶剂,碱Na OH,反应温度165℃,采用滴加法。4,4'-二氯二苯砜的转化率为85.89%,产品选择性为97.92%,纯度为99.1%,收率为84.10%;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制备的较佳工艺条件:选用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加氢温度60℃,氢化压力3.0 MPa,催化剂为雷尼镍。4,4'-双(3-硝基苯氧基)二苯砜的转化率为92.58%,产品选择性为98.96%,纯度为99.1%,收率为91.62%;4,4'-双(4-硝基苯氧基)二苯砜制备的较佳工艺条件:选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反应溶剂,碱Na OH,反应温度160℃,采用滴加法。4,4'-二氯二苯砜的转化率为86.27%,产品选择性为98.64%,纯度为98.8%,收率为85.10%;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制备的较佳工艺条件:选用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溶剂质量为原料质量的4倍,加氢温度60℃,氢化压力3.0 MPa,催化剂为雷尼镍。4,4'-双(4-硝基苯氧基)二苯砜的转化率为94.08%,产品选择性为98.63%,纯度为99.2%,收率为92.79%;4-硝基-4'-氨基二苯胺制备的较佳工艺条件: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反应溶剂,碱Na2CO3,反应温度145℃,采用滴加法。对氯硝基苯的转化率为87.65%,产品选择性为98.76%,纯度为99.0%,收率为86.56%;4,4'-二氨基二苯胺制备的较佳工艺条件:采用常压催化加氢,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其用量为4-硝基-4'-氨基二苯胺质量的3倍,加氢温度50℃。催化剂为Pd/C,且套用5~7次,对4,4'-二氨基二苯胺的收率和纯度变化不明显。4-硝基-4'-氨基二苯胺的转化率为92.73%,产品选择性为98.81%,纯度为99.80%,收率为91.62%。实验结果表明,直接采用“两步法”能够持续稳定地合成最终产品二胺化合物,有效地避免了“一步法”合成其原料价格昂贵、副产物多、产品不易分离和收率低等缺点,同时反应的溶剂和金属催化剂等可以回收利用,减少“叁废”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对实现工业化具有指导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贾磊,唐强,罗美明,曾小明[2](2018)在《通过2-萘酚与芳基肼的反应一步构筑非对称的1,1'-二芳基-2,2'-二胺化合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类无金属参与、操作简单的合成方法来制备非对称的1,1'-二芳基-2,2'-二胺化合物.与已知的叁步合成法比较,该策略将2-萘酚与芳基肼反应,不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配体,具有操作简单、一步合成的优点.(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02期)

刘峰[3](2017)在《脱羧偶极反转策略合成环状醇和环状二胺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负离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可以与各种亲电试剂反应生成不同骨架的反应产物。一直以来,其在有机化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们重视。偶极反转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常见的策略。通过极性的反转,反应位点的亲电性与亲核性发生改变,从而能够产生出新的反应性。偶极反转策略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有机化学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脱羧偶极反转策略实现α,β-不饱和化合物β位点的亲电加成反应。通过脱羧偶极反转策略,实现α,β-不饱和化合物其β位点的亲电性反转形成碳负离子,进而对羰基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生成一系列的反式反应产物。反应收率高(54%-93%),非对映选择性好(dr>20:1),没有观测到顺式的加成产物。(2)通过脱羧偶极反转策略合成环状手性邻二胺类化合物。通过脱羧偶极反转,实现由醛基转换形成α-氨基碳负离子,并对分子内的亚胺进行加成,形成环状反式邻二胺类化合物。产物收率较高,非对映选择性好(trans:cis>20:1)。(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李亚妮,王为强,余秦伟,梅苏宁,王伟[4](2015)在《烯烃二胺化反应制备邻二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通过烯烃二胺化反应路线制备邻二胺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对烯烃二胺化反应的类型及催化体系进行了综述,钯、铜金属催化剂及超价碘(Ⅲ)试剂对烯烃二胺化反应具有普适性,环境友好的铜及非金属催化剂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5年07期)

冯海涛,熊加斌,郑炎松[5](2014)在《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手性四苯乙烯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荧光传感器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简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性识别领域~1。本文以手性二苯基乙二胺分子与具有AIE特性的四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具有AIE效应的手性四苯乙烯二胺大环~2,用于对4种手性羧酸及9种氨基酸对映体选择性识别研究,其中与R/S-扁桃酸作用后,二者的荧光强度有明显差异,对映异构体的荧光强度比值达到8.3倍,同时以(1S,2S)-7作为AIE荧光传感器测定扁桃酸对映体的含量组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6)

张奇龙,徐红,席晓岚[6](2011)在《3种新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6-吡啶二酰氯和(邻、间、对)硝基苯胺反应合成N,N-′(2-硝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N,N-′(3-硝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N,N-′(4-硝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等3种二硝基化合物,然后以FeCl3-NH2NH2·H2O活性炭为还原体系,将3种二硝基化合物还原成相应的二胺(Ⅰ~Ⅲ).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任峰波[7](2009)在《手性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不对称Michael反应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催化是催化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出现给制备对映体纯的手性药物和手性材料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是连接金属有机催化和酶催化以及合成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的桥梁。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不含金属离子,对环境友好,且在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对反应底物进行修饰,符合原子经济性。因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设计、合成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并可以循环利用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以天然的手性氨基酸为原料,经保护、酞胺化、环化、还原、以及脱保护等反应合成出二胺化合物,并对其合成条件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将合成出的二胺化合物用在羰基化合物和硝基苯乙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取得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5-01)

沈淳[8](2008)在《双功能salen配体和手性二胺化合物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合成,尤其是不对称催化合成是目前有机合成中非常活跃的领域之一。本论文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双功能salen配体在不对称炔基化反应和氰甲酸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第二部分研究了手性邻二胺在甲基锌试剂和芳基锌试剂对芳香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并初步探索了固载化的手性邻二胺在芳基锌试剂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最后,本文研究了N-叔丁基亚磺酰亚胺的不对称Reformatsky反应。炔基锌试剂对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成反应是构建手性炔丙醇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的第二章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双功能性质的salen配体。在配体的合成中,我们对其手性邻二胺部分和做为Lewis碱部分进行了修饰。最终得到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中等立体选择性的salen配体37。实验发现,双功能salen配体能够明显提高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对一系列芳香醛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在本论文的第叁章,我们将双功能salen配体与Ti(O~iPr)_4原位生成配合物应用于氰甲酸乙酯对芳香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通过对一系列配体的筛选,得到催化效果较好的salen 38。并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最终在苯甲醛与氰甲酸乙酯的反应中得到99%产率和83%ee值。在对一系列芳香醛的底物扩展中,最高可得到92%ee值。我们认为salen配体中的吗啡啉做为叁级胺能够对氰甲酸乙酯进行活化,而金属钛与salen结合形成的钛中心做为Lewis酸对醛进行活化,从而使反应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得到提高。本论文第二部分以课题组发展的SmI_2促进的N-叔丁基亚磺酰亚胺和硝酮的交叉偶联反应为基础,合成具有一定特殊结构的手性邻二胺结构。将得到的手性邻二胺脱除羟基后合成手性配体55。将化合物55应用于二甲基锌对芳香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摸索,在甲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得到82%产率和97%ee值。该配体在对一系列的芳香醛的不对称甲基化反应得到的ee值最高达到98%。然后,将配体55应用于取代苯硼酸对取代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合成了五对苯环上带有不同取代基的二芳基仲醇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ee值在72%~95%之间。我们对配体55进行了固载化研究。首先,合成单体197,将其直接与PEG连接,合成固载化催化剂209。将209做为手性配体应用于苯硼酸对邻溴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时,发现催化剂在首次使用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反应收率和对映选择性,但是将回收的催化剂重复使用时产率和ee值都有明显的降低。我们也尝试了单体直接与wang树脂连接,但是很遗憾,得到的固载催化剂应用于苯硼酸对邻溴苯甲醛的加成反应中基本没有对映选择性。最后,我们对N-叔丁基亚磺酰亚胺的不对称Reformatsky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应溶剂,温度等的考察,最终得到98:2 dr值。该部分的工作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10-01)

赵飞明,汪树军[9](2001)在《氰乙基己二胺化合物合成及其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丙烯睛和己二胺可合成环氧树脂固化剂。借助核磁共振 (NMR)、红外光谱 (IR)、质谱 (MS)分析该固化剂组成。结果表明 :当己二胺 (HMD)、丙烯睛 (AN)按摩尔比为 1∶1反应时 ,除主要产物氰乙基己二胺外 ,产物中同时存在二氰乙基己二胺。(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01年02期)

华瑞茂,张遂之,宋永瑞[10](1991)在《从1,6-己二胺工业生产废液中分离提取旋光活性二胺化合物(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业生产1,6-己二胺的废液为原料,用 L~*-(+)-酒石酸为旋光试剂,丙酸为辅助试剂,一步分离并提取了具有旋光活性的化合物:反式-(R,R)-1,2-二氨基环己烷(Ⅰ)。(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1991年06期)

二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一类无金属参与、操作简单的合成方法来制备非对称的1,1'-二芳基-2,2'-二胺化合物.与已知的叁步合成法比较,该策略将2-萘酚与芳基肼反应,不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配体,具有操作简单、一步合成的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胺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潮.PI单体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

[2].贾磊,唐强,罗美明,曾小明.通过2-萘酚与芳基肼的反应一步构筑非对称的1,1'-二芳基-2,2'-二胺化合物(英文)[J].有机化学.2018

[3].刘峰.脱羧偶极反转策略合成环状醇和环状二胺化合物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4].李亚妮,王为强,余秦伟,梅苏宁,王伟.烯烃二胺化反应制备邻二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5

[5].冯海涛,熊加斌,郑炎松.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手性四苯乙烯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6].张奇龙,徐红,席晓岚.3种新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分子科学学报.2011

[7].任峰波.手性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不对称Michael反应中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

[8].沈淳.双功能salen配体和手性二胺化合物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9].赵飞明,汪树军.氰乙基己二胺化合物合成及其组成分析[J].宇航材料工艺.2001

[10].华瑞茂,张遂之,宋永瑞.从1,6-己二胺工业生产废液中分离提取旋光活性二胺化合物(Ⅰ)[J].化学试剂.1991

标签:;  ;  ;  ;  ;  

二胺化合物论文-刘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