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名山风景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千山,名山风景区,历时性审美差异,风景区
名山风景区论文文献综述
许清玉,张俊玲,王惠聪,陶婷[1](2019)在《千山名山风景区历时性审美差异分析以及保护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识别了千山名山风景区的历时性审美,基于审美识别框架,得出对于千山名山风景区的保护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20期)
赵烨,高翅[2](2019)在《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体系及其实践——以武当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名山风景区"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中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研究风景系统的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分析了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互补性;构建了"相-制-理"的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及其实践框架。以武当山为例,探索"以脉绘景"的风景特质之相、"山川流峙"的风景特质之制以及"因脉而成"的风景特质之理。最后总结了风景特质理论作为形态学理论、作为图谱理论、作为地脉文脉认识论实践的整体性特点及其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10期)
刘念[3](2018)在《生态高铁将穿行于世界级景观通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杭州、黄山美景如诗如画,遥遥结缘牵手,全凭一线杭黄铁路。杭黄铁路地跨浙皖两省,为杭州至黄山客运专线,全长265公里,设计行车时速250千米每小时,途经7个5A级风景区和50(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8-12-07)
王勇凯[4](2016)在《我市最大冰雪乐园在名山旅游风景区动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勇凯)5日,由黑龙江省农盛达肥业集团出资在名山旅游景区建造的冰雪乐园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冰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目前面积最大、设施最全、可游玩性最高的冰雪乐园,填补了名山旅游风景区冬季旅游娱乐项目的空白。名山岛农盛达冰雪乐园位(本文来源于《鹤岗日报》期刊2016-12-06)
许晓青,杨锐,庄优波[5](2016)在《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文明强势的当代,基于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研究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是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问题的内在需求,也是弥补国际组织在遗产地审美评价中长期缺乏中国视角的外在需求。立足于我国风景区、遗产地在西方审美评价标准下进行价值识别中的现实问题,继而挖掘了中国传统山水审美的4个特点,并以此提出了审美中主客体关系的认识视角。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传统山水审美生成模式、作用机制,提出了审美价值中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这2个重要属性,突破了理论界常规的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的单向性局限。在新的认识框架下,以黄山为例,相继阐释了历时性和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的过程及其结果。将新的审美价值识别框架下所识别出的审美价值,与世界遗产OUV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这2套体系下所识别的审美价值进行比较,以证实该审美价值识别框架的积极意义。最后阐释了该审美价值识别框架对于风景名胜研究和保护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6年09期)
王琦[6](2016)在《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随着居民整体生活水准的日益改善和提升,对于旅游的要求逐渐向更深层次发展。养生旅游这一集休闲、理疗、度假保健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兴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国拥有悠久的养生文化历史,并结合我国的宗教文化行成了自身独特的养生理念。同时我国境内多名山大川,这些山地地区相较其他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更好的养生旅游开发条件。所谓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是选择山地旅游地中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其他与养生旅游开发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采用有效合理的研究手段对山地自然养生旅游的开发潜力进行评价,为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当下和未来的开发提供切实的参考和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对养生旅游、山地旅游、旅游开发评价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方传统养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系统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从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两个角度选取了21个评价指标构建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择十座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地区,剖析了影响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的因子,借助SPSS利用更为客观的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座山地在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中可以分为叁个层次:嵩山、庐山、黄山和泰山位列第一层次,武当山、长白山、华山和峨眉山位列第二层次,武夷山、五台山位列第叁层次,且各研究地在自然和经济社会开发条件上表现各有不同;各项评价因子的具体得分差异较大。进而据此总结了我国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的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山地自然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本研究希望能够充实我国有关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并为各地的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提供更多实证经验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世斌[7](2015)在《加强声像档案管理 助推智慧景区建设——名山风景区声像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丰都县名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独占的鬼城善孝文化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揽胜。但由于2007年企业进入景区后,体制不顺带来的管理乏力导致档案管理不够规范,部分资料丢失,特别是声像档案资料损失严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刻不容缓。(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5年09期)
程梦诗[8](2015)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山岳型风景区的历史文脉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岳型风景区中,特别是强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景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漫长岁月的冲刷之下,留下的痕迹不再完整,文字或许仍然存在,然而那份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大多不复存在的。通过何种措施以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并使其因地制宜地呈现在风景区规划中,便成了时下热点研究之一。因此,对目前的山岳型景区进行建设时,应积极完善人文景观这一块,实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充分兼顾该类风景区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立足于具体的类型选择与之匹配的发展模式,建设出可以延续人文的,符合当前大众审美标准的景象空间,从而让置身其间的游客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秀丽,与此同时,还能够相对完整地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文化。本文选取武当山为对象,对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进行研究,能够为我国风景区提供有益指导,促使其更加高效地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析目标风景区在传承历史文脉时所采用的模式,从而为其他风景区的该项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风景名胜区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加速现代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风景名胜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摒弃单纯的观光型旅游模式,而是向文化型进行转化,与此同时,还逐渐实现从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化。在上述发展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应积极发掘自身的历史文脉,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现如今的名山风景区在建设过程中更加关注保护与开发:所谓保护指的是,保护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所谓开发指的是,突出景区特色。对现阶段的山岳风景区进行调研可发现,它们的开发工作普遍以自然资源为主,以人文资源为辅,最终造成名山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武当山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积极传承历史文脉,注重推进风景与宗教文化的有效融合,让游客在进行游览的过程中领略名山文化的特质,既能领略名山格局与众不同的特色,又实现了对历史文脉的有效继承。在山岳风景区建设事业中,武当山模式实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有效继承,给其他景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许晓青[9](2015)在《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既是解决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问题的内在需求,也是弥补国际组织在遗产地审美评价中长期缺乏中国视角的外在需求。论文总结并比较了国内外风景评估及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方面的4点不足。并归纳总结了世界各国的6大审美体系,提出了对我国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建构的借鉴经验。论文立足于传统,总结出我国传统山水审美4个特点为:审美过程中主体性显着;“融情于景”的审美主客体关系;“以大观小”的审美方式;“虚实相生”的审美结果。阐释了传统审美作用中的各要素及相互作用,依据价值论中的主体、客体、主客体作用关系来阐释审美价值。基于上述基础,论文构建了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并阐释了该框架的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特点,以及它们分别的识别结果。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是考察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主体差异性审美识别得出不同主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是考察不同主体作为整体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得出审美在历史上的变化与传承。而审美价值识别框架本身具有层次性,因而审美价值识别也具有层次性。论文继而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构建了审美价值识别框架中的关键步骤、方法及指标。审美价值识别依然从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展开。在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中,通过权重分配识别出主要主体的审美价值,通过分层建立识别方法与指标,识别出不同层次的审美价值及对应的载体。在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中,构建诗文分析理法和图像分析法来识别历时性审美价值,并通过古今比较研究确定值得传承的审美价值。在价值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识别的审美价值保护框架。从宏观国土和单个风景区层面为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及规划提出了建议。提出了确立保护对象,识别影响因素和敏感度,制定保护措施与展示措施3个关键步骤及相关方法。基于审美价值识别的保护框架回应了现有审美保护中的保护对象过于宽泛、保护没有针对性的问题。最后,论文以黄山风景名胜为例,验证了依据新构建的审美价值识别和保护框架所识别的黄山审美价值与世界遗产OUV评价的根本差别,以及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的差异,继而证实了该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可行性,也进一步提出了局限与不足。(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5-05-01)
关学国[10](2015)在《名山风景区城市化地段规划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名山众多,有许多是非常着名的名山风景区,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我国和世界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建设也出现了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名山风景区城市化地段就是矛盾和问题较为集中的地区。名山风景区通常自古就位于交通较为便利、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或因名山而有大量的人类活动,因此所在区域也是便于城市或乡镇中心发展的地方,城镇发展偏重于土地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而风景区保护则偏重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发展适量的旅游活动,风景区范围内或周围的城镇发展和风景区保护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需要研究分析其问题,需求解决之道。本论文将名山风景区的城市化地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风景园林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分析名山风景区城市化地段的历史、现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其规划策略研究,寻求名山风景区城市化地段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方法上一是通过国内外同类型城市地段案例研究,同类特征进行对比找到共性和不同特点;二是采用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学中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泰山红门区地段。最后通过研究探寻名山风景区城市化地段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目的和意义是为名山风景区城市化地段规划设计、风景区保护、城乡建设提供规划方法和策略;二是为泰山红门区风景区保护、城乡建设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5-05-01)
名山风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名山风景区"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中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研究风景系统的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分析了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互补性;构建了"相-制-理"的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及其实践框架。以武当山为例,探索"以脉绘景"的风景特质之相、"山川流峙"的风景特质之制以及"因脉而成"的风景特质之理。最后总结了风景特质理论作为形态学理论、作为图谱理论、作为地脉文脉认识论实践的整体性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名山风景区论文参考文献
[1].许清玉,张俊玲,王惠聪,陶婷.千山名山风景区历时性审美差异分析以及保护建议[J].现代园艺.2019
[2].赵烨,高翅.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体系及其实践——以武当山为例[J].中国园林.2019
[3].刘念.生态高铁将穿行于世界级景观通道[N].中国改革报.2018
[4].王勇凯.我市最大冰雪乐园在名山旅游风景区动工[N].鹤岗日报.2016
[5].许晓青,杨锐,庄优波.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6
[6].王琦.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7].张世斌.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助推智慧景区建设——名山风景区声像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
[8].程梦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山岳型风景区的历史文脉传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9].许晓青.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5
[10].关学国.名山风景区城市化地段规划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