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质条件论文-祝虎林

环境水质条件论文-祝虎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水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水文地质,地下水水质,评价

环境水质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祝虎林[1](2019)在《汉中盆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水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从自然环境入手,主要反映了汉中盆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分析结果,采用F值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就水质状况全面地提出了地下水防护建议。(本文来源于《应用能源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逯清清[2](2016)在《给水管网环境条件对生物膜形成和水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给水管网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引起的水质恶化问题一直威胁着城镇供水安全。尽管近年来研究者在给水管网中生物膜形成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给水管网生物膜形成与主体水水质对复杂环境条件的综合响应尚不清晰。本文以给水管网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以实验为主体,结合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剖析环境条件对给水管网生物膜形成和主体水水质的综合影响,揭示管壁生物膜的形成机制,以期为给水管网的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进而保障供水水质安全。首先,本文研究了给水管网中生物膜的初期形成和水质对流速、余氯和营养基质(C、P)叁种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响应。结果表明,流速对管壁上生物膜形成和主体水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相反,消毒剂的投加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但当氯浓度较低时,可促进生物膜的形成,营养基质越高越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环境条件通过影响主体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影响主体水的浊度、TOC、NH4+-N和溶解性磷等水质指标。其次,本文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技术量化环境条件对给水管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投加营养基质、余氯浓度为0.5 mg/L和0.5 m/s流速的工况下,给水管网综合性能(生物膜形成和主体水水质)最好;而在高浓度营养条件(3.0 mg C/L和100 μg P/L)、余氯(2.0 mg/L)和1.5 m/s流速的工况下其综合性能最差;相比较于各种环境条件,营养条件对给水管网综合表现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流速,影响最小的是余氯浓度。最后,本文研究了环境条件对给水管网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生成和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浓度较低(0.0-1.5 mg/L)和流速较低(0.1-1.5 m/s)时,氯和流速促进微生物分泌EPS和表面聚集行为;但当流速和余氯较高时便会对微生物自身生理活动起到阻碍作用,导致EPS减少;随着投加营养基质浓度的增大生物膜和悬浮菌的EPS减少,聚集行为减弱,附着率变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吕佳佳,杨娇艳,廖卫芳,蒋金辉,陈传红[3](2014)在《黑臭水形成的水质和环境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黑臭是城乡普遍的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水体景观和水质安全.揭示高污染水体产生黑臭的具体水质和环境条件阈值,对于水体黑臭预警、预防和治理工作有重要意义.根据黑臭水普遍特征,人工自制典型黑臭水,分析了总有机碳、总氮、Fe2+浓度、温度、溶氧、水深等对黑臭水形成的影响,从水质参数与环境条件两方面分析黑臭水形成的阈值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总有机碳≥150mg/L,总氮≥50mg/L,Fe2+浓度≥0.2mg/L,温度≥25℃,水深≥0.9m及厌氧条件时,高污染水体会发生黑臭.(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李婷[4](2013)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水质模拟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对水环境及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因此,科学有效的水环境规划与管理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措施。由于水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管理规划方法受到挑战,严重影响到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行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把不确定分析和系统优化方法整合并应用到水环境系统规划与管理中来帮助解决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所引发的技术和实践难题。研究中,首先结合水质模拟模型,开发了基于模拟的区间两阶段机会约束二次优化(SITCQP)方法,并应用于流域水环境管理案例;然后进一步引入模糊数学的概念,形成了基于模拟的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二次优化(SITFCQP)方法,并应用相同的案例验证了其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模拟的区间两阶段机会约束二次规划方法能有效地反映水环境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能定量地揭示系统约束违背风险和系统费用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帮助决策者降低风险实现优化目标;基于模拟的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二次规划方法能进一步地有效反映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动态性和交互性。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可知,两种方法尽管在反映不确定性信息上有所不同,但对约束的处理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均可得到多种政策情景和不同环境标准下的优化决策方案,从而能帮助决策者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环境系统。(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3-03-01)

赵艳艳[5](2012)在《基于县域地理环境条件 谈城乡饮用水水源水质现状及发展对策——以阳谷县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饮用水是人们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和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饮用水安全将成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审视这一问题,立足全局科学谋划,实现饮用水源水质的可持续利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以流域或水文地质为单元构成统一体。我们只有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保障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涵养水源,努力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饮用水水质,建功当代,泽被后世,造福人民!(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2年24期)

吕佳佳[6](2011)在《黑臭水形成的水质和环境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过度生活污染直接排放引起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时甚至导致水体发黑发臭,从而形成黑臭水。水体黑臭是非常严重的水污染现象,它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目前,有关黑臭水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臭指数及黑臭治理方面,而要解决城乡水体黑臭问题,首先要阐明水体黑臭形成条件。由于目前对黑臭产生的水质参数范围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通过自制典型黑臭水,设置不同的总碳、总氮、总铁浓度,以及不同温度、溶解氧、水深六个影响因子分析黑臭水的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水体黑臭形成条件为:总碳(TC)≥150 mg/L,总氮(TN)≥50 mg/L,总铁(TFe)≥0.2 mg/L,温度(T)≥25℃,水深(D)≥0.9 m, CODcr≥292 mg/L, C/N在3:1~4:1范围之间以及以及厌氧条件。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溶氧量、温度是影响水体黑臭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多种水质和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对水体黑臭形成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溶氧量、有机物含量对水体的黑臭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A3水平(200mg/L)、B3水平(100mg/L)、C2水平(厌氧)、D1水平(25℃)。即当水体的有机物浓度TC为200mg/L、TN为100mg/L、T为25℃、严格厌氧条件下水体最容易发生黑臭。在水体黑臭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分析黑臭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了解不同地点和相同地点不同深度的黑臭水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本文直接提取了武汉南湖排污口、巡司河黑臭水体中的微生物总DNA,并通过DGGE指纹图谱对其群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南湖排污口和巡司河黑臭水体中大约有12种优势菌群,且同一地点(南湖排污口)不同深度DGGE图谱的差异性不大,细菌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与不同地点(巡司河)的DGGE条带数目和位置具有明显差异性。(2)两个采样点除分布约3个相同的细菌种群以外,还具有特异性的微生物种属,可能与水体的理化性质相关。(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范国庆,王磊,王旭东,郝和田,梁玉龙[7](2009)在《水质环境条件对恒流超滤过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净化含腐殖酸类有机物模拟废水的恒流膜过程,考察了水中的Ca2+浓度、离子强度、pH值等水质环境条件对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水中Ca2+浓度,增大溶液离子强度,以及降低pH值均能增大跨膜压差的增加速率;增加水中Ca2+浓度和降低pH值的效果较明显。Ca2+、离子强度变化基本不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而pH值的升高降低了膜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09年10期)

金仁村,郑平,黄可谈,陈旭良,陈建伟[8](2006)在《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下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稳定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性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特性,环境和水质条件变化是常见的失稳致因。主要探讨了稳定性的内涵和表征参数,分析了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下反应器运行失稳的机理和表现,剖析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指出厌氧反应器抗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能力受系统特性和冲击特点双重因素制约。(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6年05期)

邵斌[9](2004)在《五项环保措施保障青藏高原天蓝地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邵斌报道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冻土环境、江河源水质、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青藏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日前在通报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情况(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报》期刊2004-09-28)

吴小伟[10](2004)在《痕量环境水质指标分析条件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详细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预蒸馏时,取样后直接加水至250ml后再多加约15ml蒸馏水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既可减化操作,又可以避免蒸馏后期产生的干扰;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时,用氯仿萃取后再用活性炭处理的方法简单快速,能有效地降低空白值,改善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加入氧化剂铁氰化钾溶液后的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最佳,10~30min内显色稳定;在显色反应中,加入试剂的顺序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用过硫酸钾取代铁氰化钾作氧化剂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且可以避免铁氰化钾对环境的污染;最佳显色酸度为pH10;用去离子水代替无酚水作为实验用水一般条件下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本文选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痕量磷,详细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根据溶解磷的含量确定试样大至的稀释倍数;对水样补偿试样空白后,总磷浓度降低24~42%,故对有色度及浊度的样品必须进行补偿校正;制作标准曲线时,标样不消解与经过不同消解时间后所得的标准曲线间无显着性差异,因此可省略消解操作步骤:显色温度在15~30℃之间吸光值比较稳定,相关性好;有色络合物的吸光度在15~60min较大且稳定,随着显色时间的增加,吸光度有显着变化,不能用于测定;分别用氯化亚锡、亚硫酸钠、抗坏血酸作还原剂,发现每种还原剂各有一定的优缺点,但对分析结果并无显着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氧化剂。 本文选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的氨氮,详细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配制纳氏试剂100ml所需HgCl_2与KI的用量之比为2.2∶5;滤液的稀释比大于10时,宜用絮凝沉淀法预处理,稀释比小于10时,则宜用蒸馏法预处理;NaOH的加入量对吸光度的影响很大,用蒸馏法处理试样后必须严格控制测量体系的pH值,调至中性后再进行显色;显色15~60min内吸光度较稳定;环境温度25℃时显色最佳;用去离子水代替无氨重蒸水所作的标准曲线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两种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所做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也能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4-03-01)

环境水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给水管网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引起的水质恶化问题一直威胁着城镇供水安全。尽管近年来研究者在给水管网中生物膜形成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给水管网生物膜形成与主体水水质对复杂环境条件的综合响应尚不清晰。本文以给水管网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以实验为主体,结合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剖析环境条件对给水管网生物膜形成和主体水水质的综合影响,揭示管壁生物膜的形成机制,以期为给水管网的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进而保障供水水质安全。首先,本文研究了给水管网中生物膜的初期形成和水质对流速、余氯和营养基质(C、P)叁种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响应。结果表明,流速对管壁上生物膜形成和主体水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相反,消毒剂的投加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但当氯浓度较低时,可促进生物膜的形成,营养基质越高越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环境条件通过影响主体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影响主体水的浊度、TOC、NH4+-N和溶解性磷等水质指标。其次,本文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技术量化环境条件对给水管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投加营养基质、余氯浓度为0.5 mg/L和0.5 m/s流速的工况下,给水管网综合性能(生物膜形成和主体水水质)最好;而在高浓度营养条件(3.0 mg C/L和100 μg P/L)、余氯(2.0 mg/L)和1.5 m/s流速的工况下其综合性能最差;相比较于各种环境条件,营养条件对给水管网综合表现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流速,影响最小的是余氯浓度。最后,本文研究了环境条件对给水管网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生成和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浓度较低(0.0-1.5 mg/L)和流速较低(0.1-1.5 m/s)时,氯和流速促进微生物分泌EPS和表面聚集行为;但当流速和余氯较高时便会对微生物自身生理活动起到阻碍作用,导致EPS减少;随着投加营养基质浓度的增大生物膜和悬浮菌的EPS减少,聚集行为减弱,附着率变化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水质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祝虎林.汉中盆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水质评价[J].应用能源技术.2019

[2].逯清清.给水管网环境条件对生物膜形成和水质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6

[3].吕佳佳,杨娇艳,廖卫芳,蒋金辉,陈传红.黑臭水形成的水质和环境条件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李婷.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水质模拟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5].赵艳艳.基于县域地理环境条件谈城乡饮用水水源水质现状及发展对策——以阳谷县区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2

[6].吕佳佳.黑臭水形成的水质和环境条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7].范国庆,王磊,王旭东,郝和田,梁玉龙.水质环境条件对恒流超滤过程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

[8].金仁村,郑平,黄可谈,陈旭良,陈建伟.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下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稳定性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6

[9].邵斌.五项环保措施保障青藏高原天蓝地洁[N].大众科技报.2004

[10].吴小伟.痕量环境水质指标分析条件的改进[D].南京工业大学.2004

标签:;  ;  ;  

环境水质条件论文-祝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