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矢量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型叁电平逆变器,虚拟空间矢量,中点电压波动
空间矢量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魏曙光,吴庆祥,魏巍,李敏裕[1](2018)在《T型叁电平逆变器虚拟空间矢量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型叁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压不平衡是固有问题,尤其是在调制比较大和功率因数较低时中点电压波动更严重,这会导致逆变器输出谐波增大、开关管电压应力增大以及母线电容寿命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在T型叁电平逆变器中应用虚拟空间矢量算法,详细分析了虚拟空间矢量算法的扇区判断、区域判断、矢量选取、矢量作用时间计算以及矢量作用时序分配的原则。建立了基于虚拟空间矢量算法的T型叁电平逆变器电驱动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空间矢量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中点电压波动。(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5期)
张洪国,董瑞佳,赵辉,徐世英[2](2017)在《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伺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导弹舵机交流化提高舵机的工作效率、控制可靠性及功率密度,达到弹体轻型化、小型化的目的。为使导弹舵机交流伺服控制器具有谐波含量少、高频噪声小的正弦电流波形输出,引入了电压空间矢量(SVPWM)算法,并建立了基于SVPWM算法的扇形区判断算法及PWM波生成函数。提高了导弹舵机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最终通过参数对比得到了满足导弹舵机工作要求的交流伺服系统。(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丁弘毅,焦玮玮,王效亮,刘山[3](2017)在《基于空间矢量算法的双电机高可靠大功率伺服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永磁同步电机的空间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种双电机大功率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及其实现;采用Simulink建立双电机控制的电流、速度、位置的叁闭环模型,并利用2台1.5k W级别的样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控制算法的正确、有效。(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周成,程晨,杨辉军,谢芳[4](2017)在《基于DSP的叁电平空间矢量算法仿真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NPC叁电平中点电容电压的不均衡问题,得到很好的电流波形,使用基于虚拟空间矢控制方法,采用IGBT为主开关器件搭建了叁电平逆变器系统平台,利用MATLAB/Simulink对中点电压均衡控制的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此控制方案具有很好的实际效果。(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胡存刚,魏中原[5](2015)在《基于伏秒再平衡的多电平最近空间矢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电平变换器因具有低开关器件耐压需求、输出波形质量优秀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多电平技术的相关研究使电平数的提高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电平数的提升亦导致控制算法复杂化。为了突破传统算法对电平数提升、开关频率提升的限制、避免对控制系统资源的大量占用以及窄脉冲的形成,在对传统多电平空间矢量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伏秒再平衡的最近空间矢量算法,并重点分析了此算法在叁电平下的实现方式。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梁炯炯[6](2013)在《基于模糊空间矢量算法的PWM整流器研究及其在DSP上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全球兴起了研制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为代表的间歇式电源的高潮。其中以PWM调制为基础的叁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就在其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叁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因其结构简单、功率因数高、谐波小、输出电压可调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直流电源、变频器、风力发电等领域。本文以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叁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风力发电系统中网侧PWM整流器的主电路,引出其在叁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经过Clarke及Park运算后得到了其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风力发电系统中网侧PWM整流器详细的工作原理。(2)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网侧PWM整流器在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耦合性,采用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下的电流前馈解耦控制,使解耦后的数学模型可以分别实现对d、q轴电流的单独控制。(3)根据风力发电系统网侧PWM整流器的电路特点以及经典PID控制对系统特性的影响,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与PID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代替双闭环中的电压环,并详细分析了SVPWM调制技术以及合成方式。(4)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其在各种状态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来指导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设计。(5)以DSP TMS320F28027为核心设计了整个实验平台和控制算法,进行了整套系统的调试。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设计的在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叁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对风力发电系统中网侧PWM整流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陈和娟[7](2012)在《基于MATLAB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的算法,并对该SVPWM算法用MATLAB7.0进行了仿真,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本文来源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谢斐[8](2012)在《空间矢量算法的研究及其在叁相UPS数字控制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横向项目“大功率在线式UPS控制系统的研发”,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用电设备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能够在市电故障或正常情况下为负载提供干净、稳定、可靠的电能。随着高性能DSP控制器的发展,数字化控制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采用DSP技术可以提高UPS产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输出高质量的电压波形,同时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DSP芯片作为主控芯片使产品更加便于优化升级。实现在线式UPS主控系统的关键是实现对叁相逆变器的数字化控制,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DSP的叁相逆变器数字化闭环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即逆变器数字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叁相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解释了不平衡负载的含义,说明了在叁相不平衡时分解出导致不平衡出现的负序分量、零序分量和正序分量的方法——对称分量法,提出了SVPWM控制策略,采用仿真软件Matlab对叁相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后,根据已通过仿真实验的控制方案,设计UPS样机的主控系统。简单介绍了UPS的组成结构和能量流向,在系统软件设计时,对应用于本系统中的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算法、PI算法、ADC线性误差处理算法等几种重要的算法作了详细地推导和仿真分析,并在这些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最后,根据数字化闭环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实现了样机的闭环数字控制系统,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实验波形。(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4-01)
赵志堂,张存山,巍然然[9](2010)在《基于空间矢量算法的永磁交流伺服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电机空间矢量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数字伺服控制,设计了系统功率电路、检测电路和系统软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满足伺服控制系统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赵魁,韩华,范长宝[10](2009)在《基于空间矢量算法的双PWM变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空间矢量算法的双PWM的方案,采用PWM整流技术,具有功率因数为1,能量可实现双向流动的特性;采用PWM逆变和空间矢量控制技术,有效地控制电机所产生的转矩,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空间矢量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导弹舵机交流化提高舵机的工作效率、控制可靠性及功率密度,达到弹体轻型化、小型化的目的。为使导弹舵机交流伺服控制器具有谐波含量少、高频噪声小的正弦电流波形输出,引入了电压空间矢量(SVPWM)算法,并建立了基于SVPWM算法的扇形区判断算法及PWM波生成函数。提高了导弹舵机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最终通过参数对比得到了满足导弹舵机工作要求的交流伺服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矢量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魏曙光,吴庆祥,魏巍,李敏裕.T型叁电平逆变器虚拟空间矢量算法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2].张洪国,董瑞佳,赵辉,徐世英.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伺服系统[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3].丁弘毅,焦玮玮,王效亮,刘山.基于空间矢量算法的双电机高可靠大功率伺服机构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7
[4].周成,程晨,杨辉军,谢芳.基于DSP的叁电平空间矢量算法仿真与实验[J].宿州学院学报.2017
[5].胡存刚,魏中原.基于伏秒再平衡的多电平最近空间矢量算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5
[6].梁炯炯.基于模糊空间矢量算法的PWM整流器研究及其在DSP上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陈和娟.基于MATLAB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仿真[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2
[8].谢斐.空间矢量算法的研究及其在叁相UPS数字控制系统的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
[9].赵志堂,张存山,巍然然.基于空间矢量算法的永磁交流伺服控制器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赵魁,韩华,范长宝.基于空间矢量算法的双PWM变频器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