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论文-肖文武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论文-肖文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钴胺,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疗效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论文文献综述

肖文武[1](2019)在《甲钴胺口服与维生素B12肌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钴胺口服与维生素B12肌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应用甲钴胺口服,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Hb、WBC、Plt、MCV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WBC、Plt高于治疗前,MCV低于治疗前,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口服与维生素B12肌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07期)

宝国秀,胡学琼,黄丽萍,杨晓燕,王红霞[2](2018)在《乳酸脱氢酶、铁蛋白、间接胆红素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间接胆红素(IBIL)、铁蛋白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 A)、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国际标准酶法空腹测定乳酸脱氢酶、间接胆红素、血清铁蛋白,对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S组与Me A组比较,Me A乳酸脱氢酶、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MDS铁蛋白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酸脱氢酶、铁蛋白、间接胆红素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可提高患病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8年19期)

韩咏霞[3](2018)在《警惕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酸及维生素B_12缺乏所引起的贫血,因其在骨髓穿刺检查中可见数量众多的巨幼红细胞,故又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众所周知,叶酸和维生素B_12是合成DNA的重要辅酶。如果其中任何一种显着缺乏或是两种都有所缺乏,就会引起红细胞发育停滞,使得红细胞发育处于幼稚状态,由此发展成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般来说,维生素B_12体内储(本文来源于《家庭医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3期)

朱家彬,张建,辛桂圆,杨娜,马斌武[4](2016)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合并急性多发性脑梗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叶酸或维生素B_(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近年来不断有贫血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个案报道,但大都是关于缺铁性贫血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至今国内少有关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致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报道。1病例患者,男,66岁。因"突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伴左下肢无力8d。"入院。患者入院时左下肢行走困难,行走呈划(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6年04期)

王红梅[5](2016)在《甲钴胺口服与维生素B_(12)肌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甲钴胺和维生素B_(12)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收治的150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口服甲钴胺治疗)和对照组75例(肌注维生素B_(12)治疗),跟踪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高于治疗前,红细胞平均体积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间点,两组血常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甲钴胺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效果与肌注维生素B_(12)的效果均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6年08期)

李绪民[6](2016)在《红细胞体积和分布宽度对缺铁性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缺铁性贫血(IDA)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NM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IDA与NMA的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通过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血液中的MCV及RDW进行检测。结果:IDA患者的MCV低于对照组(P<0.05);IDA患者的RDW高于对照组(P<0.05);NMA患者的MCV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NMA患者的R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在IDA与NMA的鉴别诊断中,MCV、RDW检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简单、有效、便捷的筛选方法。(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韩军[7](2014)在《血清铁蛋白(SF)、叶酸、维生素B12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叶酸、维生素B12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7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5例骨髓增生异常增生综合征引起贫血的临床确诊患者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检测结果。结果17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维生素B12全部偏低,平均值113.12±6.23pmol/L,明显低于MDS组B12平均值518.2±304.52pmol/L的水平。血清血清铁蛋白(SF)在MDS组平均值为610.32±618.94ug/L,显着高于MA组的154.41±116.21ug/L。相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叶酸在MA有两例减少,而MDS组叶酸均在正常范围,其平均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检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单纯骨髓红胞形态上难以区分的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MDS和MA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期刊2014年S2期)

曹智勤[8](2014)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骨髓形态检验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骨髓形态检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湖南省湘乡市湘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A组(n=45)和难治性贫血患者B组(n=45),比较2组患者的血象、外周血检查结果以及骨髓形态学检查的结果。结果由血象检查可知,B组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显着低于A组,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显着高于A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比较无显着差异;由外周血涂片检查可知,2组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骨髓形态学检查可知,B组有核细胞显着活跃的20例,活跃的18例,低下的有7例,A组有核细胞显着活跃的25例,活跃的20例。结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在病态造血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其中难治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结合病态造血情况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是骨髓红系巨变为主要病变,如果临床上形态学诊断有困难,可以辅助其他的实验室检查来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4年19期)

唐乃秀,刘靖,张广兰,常红侠,王瑞[9](2013)在《叶酸预防妊娠期妇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叶酸预防孕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孕妇1 041例作为调查对象,初检孕周12~14周,根据妊娠前3个月和妊娠后3个月有无口服叶酸分为2组;其中A组614例为妊娠前3个月(至少1个月)至妊娠后3个月口服叶酸者,B组427例为妊娠前后从未口服叶酸者。于妊娠15~20周开始对孕妇行血细胞分析,血清叶酸含量测定及系统B超检测,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孕妇平均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前至妊娠后3个月服用小剂量叶酸增补剂可降低孕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薛军[10](2013)在《胃神经内分泌瘤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文中研究指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少见,且易误诊,我们报道1例50岁女性患者,以贫血入院,贫血病史30年,胃镜和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我们讨论了此病的病理分型、治疗措施和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3年19期)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间接胆红素(IBIL)、铁蛋白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 A)、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国际标准酶法空腹测定乳酸脱氢酶、间接胆红素、血清铁蛋白,对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S组与Me A组比较,Me A乳酸脱氢酶、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MDS铁蛋白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酸脱氢酶、铁蛋白、间接胆红素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可提高患病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论文参考文献

[1].肖文武.甲钴胺口服与维生素B12肌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宝国秀,胡学琼,黄丽萍,杨晓燕,王红霞.乳酸脱氢酶、铁蛋白、间接胆红素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8

[3].韩咏霞.警惕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8

[4].朱家彬,张建,辛桂圆,杨娜,马斌武.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合并急性多发性脑梗死1例[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

[5].王红梅.甲钴胺口服与维生素B_(12)肌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

[6].李绪民.红细胞体积和分布宽度对缺铁性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7].韩军.血清铁蛋白(SF)、叶酸、维生素B12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

[8].曹智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骨髓形态检验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4

[9].唐乃秀,刘靖,张广兰,常红侠,王瑞.叶酸预防妊娠期妇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

[10].薛军.胃神经内分泌瘤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J].中国医药科学.2013

标签:;  ;  ;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论文-肖文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