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蚕茧生产的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孔伟杰,李建琴,顾国达,何樟勇[1](2020)在《中国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文中认为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研究了1997—2017年中国14个桑蚕茧生产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分析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基本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全国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东中西部地区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虽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全国及各地区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而技术效率的降低是阻碍其增长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地区规模效率的降低是导致桑蚕茧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分阶段研究表明导致各地区各阶段技术效率降低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程丽娜[2](2020)在《蚕桑生产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东桑西移”的推进,东部地区蚕桑产业逐年萎缩,蚕农经营积极性受挫、西部地区也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与其他农业产业竞争激烈、国际竞争压力加剧等问题。对我国蚕桑生产区的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对于如何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竞争力、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生产效率测算、适度规模以及两者关系的有关文献以及现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利用2016年-2017年我国14个蚕桑生产省1847份蚕农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并分析我国蚕农种桑养蚕基本特征;然后利用BootstrapDEA模型测算14个省份农户蚕桑综合生产效率值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地区蚕桑生产规模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显示,2016-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两年平均的综合生产效率分别为0.853、0.880、0.888,并且将蚕桑综合生产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得出2016-2017年我国14个蚕桑主产省份综合生产效率上升很大一部分是由规模效率上升带来的;对于全国范围以及中部、东部地区而言,蚕桑生产规模扩大有利于蚕桑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蚕桑生产规模对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逐渐降低,对于西部地区,桑园面积与生产效率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桑园经营规模首先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后抑制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养蚕张数对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逐渐减弱。最后针对目前我国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升我国蚕桑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
鞠斐[3](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米婧玮[4](2020)在《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是基于中国传统种桑、养蚕、缫丝、丝织技艺等与蚕桑相关的生产活动,并以物质或非物质遗存的方式来表现其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思想观念的总和。在当代,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了传统蚕桑文化新的呈现方式,并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之一,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产品设计现状不成匹配。合理有效地展开相对应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本文将民俗艺术学与图像学作为研究方法,着手从历史文献、民俗生活、科技制度、艺术图像四个方面分别对中国传统蚕桑文化进行文脉梳理、要素归纳与内涵剖析,以探究其文化意义并明确设计价值;对国内外相关文创产品案例进行整合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研究相结合分别从其所涉及的出版物、影视与动漫、文博与艺术衍生品、体验式游戏、食物饮品五大类文创产品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设计方向与策略;最后基于传统蚕桑文化的资源要素分析,对文化价值进行再认识、再表达,明确设计价值与定位,提出多元化、多感官、互动式、品牌化、系列化的设计建议并以案例验证可行性。旨在以小见大,以期许对我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李皇凰[5](2019)在《经济统制政策视野下的四川丝业公司(1936-1946)》文中指出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侵华以及国内政治经济混乱导致统制经济政策成为当时国民政府首选的经济政策。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自然影响到众多产业发展,作为四川省重要生产事业——蚕丝业也受到波及,国际市场的丝价暴跌,使国内市场的丝价和茧价下降,养蚕农民家庭的收入也因此减少。1931年以后,在内外交困中四川蚕丝业跌落低谷。在四川省建设厅成立之后,为了以国家的力量拓展生丝的外销,间接促进农村蚕桑业的复兴,四川省政府开始学习江浙一带统制蚕丝业的做法,于1937年5月成立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改良蚕种,同时取缔土种,统一收购蚕茧缫制成丝后外销。于是在卢作孚等人的倡导和坚持下,以及统制经济兴起的背景之下,四川省政府开始对蚕丝业实行全面统制经营。从制造改良蚕种、发放改良蚕种、缫制和运输改良蚕丝所有的环节都在一段时间内由四川丝业公司独家经营实施。由于四川丝业公司的蚕茧收购价格常常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且手续繁杂,积弊甚多,经常引起蚕茧生产者的不满,严重影响了其生产积极性。另外为了防止私人蚕丝经营者与丝业公司争夺原料,而影响到四川丝业公司的出口生产,四川省政府严格限制私人蚕丝经营者获得改良蚕茧,对其采取了压制乃至取缔的态度。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统制蚕丝对外贸易,为争取外援,维持债信,四川省政府在蚕丝出口方面通过四川丝业公司实行统销政策。其主要负责实施者——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具体操作执行蚕丝业统制政策过程中也就避免不了要与蚕丝业相关经营者们(蚕农、蚕商)打上交道,从而容易发生纠纷,两者之间既有经济利益的冲突,也有传统生产方法与现代生产方式之间的竞争。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将分别从四川丝业公司与蚕茧统购、四川丝业公司与蚕茧统销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矛盾冲突。分别叙述四川丝业公司是怎么建立购茧体系的,以及在具体实施蚕茧统购政策过程中与蚕农发生的冲突。分析在统购政策实行两年之后四川丝业公司蚕茧统购权撤销的原因,而对这些情况的探析其实是更能直接反映战时统制政策。随着国民政府战时经济贸易政策的调整,到了1943年,国民政府财政部正式将蚕丝外销权划归到复兴公司手中。四川丝业公司只负责收购蚕茧,将蚕茧缫制成丝,之后静待复兴公司评价选购外销。到了抗战后期,四川丝业公司更是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困境。由于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在抗战胜利之时,失去了统制特权的四川丝业公司濒临破产。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政府采取统制全川蚕丝业的做法是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对于促进蚕丝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化是有作用的。
李建琴,顾国达,何樟勇,孔伟杰[6](2018)在《中国茧丝绸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文中研究表明从全产业链视角,对中国茧丝绸产业链上、中、下游,即蚕桑生产、茧丝绸加工、丝绸产品贸易3个环节,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布局状况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比较分析,并在剖析世界茧丝绸产业发展形势,中国茧丝绸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与机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及各区域的茧丝绸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重点,旨在推进我国茧丝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链整合和区域布局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由丝绸大国转变为丝绸强国提供决策参考。
李乙[7](2018)在《我国蚕桑及主要蚕区发展情况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1950—2015年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用桑园面积、蚕种发放量、蚕茧产量三个指标分析了我国江苏、浙江、四川(含重庆)、广东、广西、云南等主要蚕区的发展情况。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认为1950年以来我国蚕桑呈现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蚕桑产业发生结构性转移,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蚕桑产业发展反弹性弱的特点,并结合中国蚕桑发展的实际和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打造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方式,全方位提升蚕桑产业产品附加值,加快"立桑为业"的步伐,延长蚕桑产业链等对策。
张晴[8](2018)在《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蚕桑产业的发源地,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桑蚕产业也是我国传统涉农优势产业,是不少地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脱贫、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桑蚕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作为古丝绸之路代表产品的桑蚕丝绸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随着桑蚕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也正发生急剧变化,系统研究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对优化我国桑蚕空间布局、促进桑蚕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空间重心及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揭示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探讨桑蚕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我国桑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进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桑蚕产业重心“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移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现“东桑西移”态势。桑蚕产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CRn1指数和HHI指数和分别从2003年的0.19和0.131上升至2015年的0.46和0.243;桑园种植面积重心从2003年的东经111.09°E、北纬30.34N°移至2015年的东经109.37°E、北纬28.89°N,分别向西偏移1.72°,向南偏移1.45°;种植重心标准距离值从769.15千米缩短至761.33千米。同时初步阐明了资源、经济、市场、技术和政策五要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迁的系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从综合比较优势和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定量评价了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转移的经济合理性。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揭示我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的经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广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C)从0.75快速上升为3.28,而传统主产区江苏则从2.05下降至1.17;2006-2015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上升了5.28%,东部地区则下降了3.13%。3.构建了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方法体系,初步提出了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以生态条件适宜、规模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为蚕桑优势区判定标准,从规模优势、效率优势、产业优势角度构建一套3类12项的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组合权重模型的桑蚕区域优势综合评价模型,提出我国桑蚕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案,分别阐述华东优势区、华南优势区、西南优势区和西北优势区的发展方向与策略。4.提出了“发展西部、优化中部、稳定东部”的政策建议。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进而实现整个产业提质增效、长久保持竞争优势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顺应“东桑西移”的规律,稳定及适度扩大我国蚕桑生产规模,在东部加工,中西部为原料产地,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实现桑蚕产业的东西部互动发展格局。主要任务是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桑蚕生产效益;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区域专业化发展力度,推进桑蚕生产基地县建设;因势利导,加强西部茧桑蚕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加大桑蚕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桑蚕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王晨[9](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研究表明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周玉玺,崔太昌,姜艳芳[10](2015)在《中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与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依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数据,根据2000-2013年各省份的蚕茧产量,选出我国六大蚕茧主产区,对各主产区蚕茧生产经营状况的趋势及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六大蚕茧主产区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1)六大主产区的蚕茧生产成本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在每亩蚕茧生产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物质成本和土地成本,各类成本在不同蚕茧主产区又表现出区域差异性;(3)六大主产区蚕茧的产值、利润与成本收益率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均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多数主产区多数年份表现为盈利状态,但自2010年来亏损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各主产区的产值也出现陡降趋势;(4)六大蚕茧主产区总体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指数波动较大,反映出目前要素利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稳定,且全要素生产效率仍有待于提高;(5)对于各蚕茧主产区而言,山东省要加大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广西、江苏仍需适当调整生产规模,而提高技术进步指数则是六大蚕茧主产区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四川蚕茧生产的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蚕茧生产的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指标选取 |
2 全国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变化 |
3 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比较分析 |
4 桑蚕茧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省际分析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2)蚕桑生产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生产效率测算研究 |
2.1.1 生产效率测算主体研究 |
2.1.2 生产效率测算方法研究 |
2.2 农业适度规模研究 |
2.3 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关系研究 |
2.4 简要评述 |
3 蚕桑生产规模影响生产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蚕桑生产效率理论 |
3.2 蚕桑生产适度规模理论 |
3.3 蚕桑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 |
4 我国养蚕农户生产经营特征 |
4.1 蚕农基本情况 |
4.1.1 蚕农年龄分布 |
4.1.2 蚕农受教育情况 |
4.1.3 蚕农家庭人数、参与养蚕人数及养蚕次数 |
4.2 蚕农技术使用及政策满意情况 |
4.2.1 户均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养蚕张数、培训及技术使用情况 |
4.2.2 蚕农对国家政策满意及补贴情况 |
4.3 蚕农蚕桑收益分析 |
4.3.1 全国各省份蚕桑生产收益分析 |
4.3.2 全国各省蚕农每亩桑园、每张蚕种、每KG产量成本收益分析 |
5 蚕桑生产效率测算模型选取及运用 |
5.1 Bootstrap-DEA模型的选取 |
5.1.1 传统DEA模型简介 |
5.1.2 Bootstrap-DEA模型 |
5.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5.3 蚕桑生产效率的测算 |
5.3.1 测算结果 |
5.3.2 全国14个蚕桑主产省生产效率分解结果 |
6.蚕桑生产规模对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数据来源与选取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分区域回归结果 |
6.4.1 东部地区回归结果 |
6.4.2 中部地区回归结果 |
6.4.3 西部地区回归结果 |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传统蚕桑文化 |
3.2 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 |
4.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范围 |
4.4 研究流程框架 |
第1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内涵剖析 |
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概述 |
1.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范畴 |
1.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特征 |
1.1.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文脉发展 |
1.2.1 历史文献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
1.2.2 民俗生活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
1.2.3 科技制度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
1.2.4 艺术图像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
1.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记忆符号与情感共鸣 |
1.3.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生活情感 |
1.3.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时代情感 |
1.3.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民族情感 |
第2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现状分析 |
2.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发展现状 |
2.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类型 |
2.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活动的开展 |
2.2 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案例分析 |
2.2.1 国内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案例分析 |
2.2.2 国外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案例分析 |
2.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
2.3.1 题材形式单一,实用性不足 |
2.3.2 缺乏时代创新精神 |
2.3.3 地域性特征不明显 |
2.3.4 部分民俗文化挖掘欠缺 |
2.4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方向与策略 |
2.4.1 出版物类的方向与策略 |
2.4.2 影视与动漫作品类的方向与策略 |
2.4.3 文博与艺术衍生品类的方向与策略 |
2.4.4 体验式游戏类的方向与策略 |
2.4.5 食物饮品类的方向与策略 |
第3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初探 |
3.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资源要素 |
3.1.1 形式功能的要素 |
3.1.2 情感需求的要素 |
3.1.3 地域差异的要素 |
3.1.4 文化传承的要素 |
3.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开发探讨 |
3.2.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多元化 |
3.2.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多感官 |
3.2.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互动式 |
3.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延伸 |
3.3.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品牌化 |
3.3.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系列化 |
第4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 |
4.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背景 |
4.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目标确定 |
4.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市场调研及分析 |
4.1.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定位 |
4.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案 |
4.2.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元素提取 |
4.2.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设计 |
4.2.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衍生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经济统制政策视野下的四川丝业公司(1936-194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四川丝业公司成立的背景 |
一、全面抗战前四川蚕丝业产销概况 |
(一)全面抗战前四川蚕丝业的产销 |
(二)全面抗战前四川缫丝业概况 |
二、民营缫丝企业联合经营的失败 |
三、四川蚕丝业统制政策的确立 |
(一)统制经济思潮的兴起 |
(二)四川省建设厅的成立 |
四、四川丝业公司成立 |
(一)合并缫丝企业 |
(二)四川丝业公司的成立 |
(三)四川丝业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二章 四川丝业公司与蚕茧统购 |
一、蚕茧统购体系的建立 |
(一)丝业公司蚕茧统购权 |
(二)省府武力保护公司收茧 |
(三)省府对于手工缫丝业的限制 |
二、蚕茧统购下的官民纠纷 |
(一)对四川丝业公司垄断权的质疑 |
(二)茧价纠纷 |
(三)收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与私营业者之间的矛盾 |
三、丝业公司蚕茧统购权的撤销 |
(一)违法售种问题严重 |
(二)匪患严重,四川省府派队保护增加省府负担 |
(三)蚕茧统购权的撤销 |
第三章 四川丝业公司与蚕丝统销 |
一、国际市场统销权的确立与转移 |
二、国际市场的断绝与国内市场统销 |
三、销路的停滞与经营状况的恶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茧丝绸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茧丝绸产业区域布局现状 |
1.1 蚕桑生产区域布局 |
1.1.1 生产规模波动扩大并渐趋稳定 |
1.1.2 生产区域相对集聚 |
1.1.3 区域布局持续转移 |
1.1.4 省际发展存在显着差异 |
1.1.5 多种因素影响蚕桑生产区域的变迁 |
1.2 丝绸加工区域布局 |
1.2.1 主要丝绸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
1.2.2 缫丝工业格局不断调整 |
1.2.3 绸缎加工格局相对稳定 |
1.2.4 丝绸终端产品制造高度集聚 |
1.3 丝绸贸易区域结构 |
1.3.1 丝绸出口大国地位稳固 |
1.3.2 丝绸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
1.3.3 丝绸出口省际差异显着 |
1.3.4 丝绸消费大国正在崛起 |
1.4 产业整体布局特点 |
1.4.1 拥有完整的茧丝绸产业链 |
1.4.2 不同区域在茧丝绸产业链不同环节各具比较优势 |
1.4.3 茧丝原料生产与丝绸后加工空间分离 |
1.4.4 丝绸终端产品是牵引产业发展的关键 |
2 中国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形势 |
2.1 世界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格局 |
2.2 中国茧丝绸产业的优势与发展机遇 |
2.3 中国茧丝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 中国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定位与区域发展重点 |
3.1 产业定位 |
3.2 东部地区的发展重点 |
3.2.1 优质茧和高档丝生产基地 |
3.2.2 绸缎及丝绸制品加工重心 |
3.2.3 丝绸科技时尚创意中心 |
3.2.4 丝绸消费目的地和出口贸易基地 |
3.3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 |
3.3.1 巩固蚕茧生产基地 |
3.3.2 适时延伸产业链 |
3.3.3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
3.3.4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
(7)我国蚕桑及主要蚕区发展情况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1950年以来我国蚕桑发展情况 |
2 1950年以来我国6大蚕区蚕桑发展情况 |
2.1 桑园面积 |
2.2 蚕种放发种量 |
2.3 蚕茧产量 |
3 1950年后蚕桑发展呈现的特点 |
3.1 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
3.2 蚕桑产业发生了结构性转移 |
3.3 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
3.4 蚕桑产业发展反弹性弱 |
4 对策 |
4.1 打造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方式 |
4.2 全方位提升蚕桑产业产品附加值 |
4.3 加快“立桑为业”的步伐 |
4.4 延长蚕桑产业链 |
(8)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相关研究 |
1.2.2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相关研究 |
1.2.3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方法 |
1.2.4 关于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动成因的研究 |
1.2.5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蚕桑 |
2.1.2 桑蚕产业 |
2.1.3 产业转移 |
2.1.4 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演变 |
2.2 相关理论述评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区位选择理论与区位结构理论 |
2.2.3 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化理论 |
2.2.4 梯度转移发展理论 |
2.3 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理论假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桑蚕产业格局历史变迁 |
3.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简述 |
3.1.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历史 |
3.1.2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现状特征 |
3.1.3 世界桑蚕产业发展演进基本规律 |
3.2 世界桑蚕产业主产国及其地位 |
3.2.1 中国:具有优势地位的生产大国 |
3.2.2 意大利和法国:世界的加工和消费中心 |
3.2.3 日本:曾经的生产大国、现在的消费大国 |
3.2.4 印度:日趋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
3.2.5 巴西:新兴的生产大国 |
3.3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历史变迁 |
3.3.1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桑蚕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桑蚕产业的复兴及主产区迁移 |
3.3.3 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的迁移及演变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我国桑蚕产业生产集中度分析 |
4.2.1 我国桑蚕生产CRn指数分析 |
4.2.2 我国桑蚕生产HHI指数分析 |
4.2.3 我国桑蚕生产LQ系数分析 |
4.3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重心变化分析 |
4.4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聚集度分析 |
4.5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框架 |
4.5.2 资源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
4.5.3 经济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
4.5.4 技术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
4.5.5 政策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
4.5.6 生态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
4.5.7 市场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桑蚕产业格局演变的合理性评价 |
5.1 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分析 |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2 蚕茧生产区域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分析 |
5.1.3 蚕茧区域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
5.1.4 蚕茧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5.1.5 比较优势与布局变迁关系分析 |
5.2 我国桑蚕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全国及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
5.2.3 中国蚕茧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要素的总体变化 |
5.2.4 2006 -2015年间东、中、西部地区蚕茧TFP均值及其分解 |
5.2.5 全国及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分析 |
6.1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的SWOT分析 |
6.2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优化方案设计 |
6.2.1 蚕桑优势区的判定标准 |
6.2.2 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方法体系 |
6.2.3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
6.3 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学术史回顾 |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1. “有碍主权”问题 |
2. 日本参会问题 |
3. 经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
1. 由“购买”到“制种” |
2. 由“分发”到“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与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 一) 数据来源 |
( 二) 研究方法 |
三、中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变动趋势分析 |
( 一) 蚕茧生产总成本变动趋势分析 |
( 二) 中国蚕茧生产成本结构变化分析 |
四、蚕茧生产收益分析 |
(一)六大主产区蚕茧生产产值变化趋势 |
( 二) 六大主产区蚕茧生产利润变化趋势 |
( 三) 六大主产区蚕茧生产成本收益率变化趋势 |
五、中国桑蚕生产效率分析 |
( 一) 六大主产区蚕茧总体生产效率的时序变异分析 |
( 二) 六大主产区蚕茧生产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 二) 政策建议 |
四、四川蚕茧生产的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桑蚕茧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J]. 孔伟杰,李建琴,顾国达,何樟勇. 蚕业科学, 2020(06)
- [2]蚕桑生产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 程丽娜. 浙江大学, 2020(02)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D]. 米婧玮. 西南大学, 2020(02)
- [5]经济统制政策视野下的四川丝业公司(1936-1946)[D]. 李皇凰. 西南大学, 2019(12)
- [6]中国茧丝绸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J]. 李建琴,顾国达,何樟勇,孔伟杰. 蚕业科学, 2018(06)
- [7]我国蚕桑及主要蚕区发展情况及对策[J]. 李乙. 广西蚕业, 2018(03)
- [8]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 张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中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与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J]. 周玉玺,崔太昌,姜艳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